紅山文化
時期 | 新石器時代 |
---|---|
時間 | c. 4700 至 2900 BC |
先前文化 | 興隆窪文化, 新樂文化, 趙寶溝文化 |
繼承文化 | 小河沿文化 (3000-2000 BCE) 夏家店下層文化 (2200-1600 BCE) 夏家店上層文化 (1000-600 BCE) |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極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是中國最早的古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紅山文化以北京為中心。因發現於熱河省(今屬內蒙古)的紅山而得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五千至八千年前,持續時間約兩千年。該文化最早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於1908年發現,在1924、1930和1935年由日本考古學者進行了連續發掘。
歷史
[編輯]紅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樂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趙寶溝文化(公元前4500~4000),紅山文化之後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公元前2000~1000)。紅山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紅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紅山文化進入繁榮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紅山文化進入鼎盛期。
地理分佈
[編輯]紅山遺址群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 |
編號 | 6-29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紅山文化位於東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銜接地帶,分佈範圍包括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長城地帶,主要集中於西遼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佈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重要遺址有赤峰紅山後、赤峰蜘蛛山、赤峰西水泉、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林西沙窩子、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城郊、圍場下伙房、敖漢下窪、奈曼旗、錦西沙鍋屯、阜新胡頭溝、阜新福興地、喀左東山嘴、喀左新營子、牛梁河、朝陽十二台營子、北票白石水庫、康平城郊、小河沿等。[1]
紅山遺址群
[編輯]紅山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城東北3公里紅山北麓。紅山遺址群有紅山文化居住地遺址2處,夏家店下層文化祭祀遺址2處,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疊壓文化居住遺址2處,夏家店上層文化石棺墓地2處,日本人1935年發掘的紅山後遺址1處,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師生1956調查和試掘的山前遺址1處。[2]
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紅山遺址群為第六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2]
牛河梁遺址
[編輯]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是紅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遺址群,距今5500年左右。
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有明確宗教遺跡的只有紅山文化,其中尤以1983年在牛河梁遺址發掘出的女神廟為代表。
白音長汗遺址
[編輯]白音長汗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雙井店鄉白音長汗村[3]。1986年發現,1988年、1989年、1991年先後三次發掘。
興隆溝遺址
[編輯]興隆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興隆溝村。2001年至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三次發掘,三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
生活概況
[編輯]紅山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六千多年,與仰韶文化中、晚期相當。紅山文化的先民們不但有深葬的習俗,更有火葬和天葬的習俗。[4]
經濟活動
[編輯]以農業、飼養家畜和狩獵、採集野果為生。生產工具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打製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農具數量甚多,有石耒耜、石犁、石鋤等。
陶器製作
[編輯]紅山文化的陶器,分為泥質紅陶和夾沙灰陶兩種。細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夾砂的劃紋粗陶用來盛載食物。此外,還有發現一些孕婦陶像。紅山文化並未有發展出與仰韶文化近似的彩陶文化,反而與當地較後期的龍山文化黑陶的造型有點近似。紅山文化有位於河岸草原的遺址,祭祀地點與墓地則位於山丘及林地。在祭祀遺址發現有逼真的動物及女性泥塑,由女性塑像顯示當時可能為母系社會。[5]
玉石雕刻
[編輯]動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豬、虎、鳥、龍、龜等形狀為主,工藝水平極高,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色。紅山文化的玉龍造型簡潔優美,極富藝術性,與後期的盤龍、紋龍等相比顯得十分原始。商代婦好墓中也發現了造型相似的環形玉龍,其造型與甲骨文中「龍」字亦及其相似。在當時,對「龍」的崇拜遍佈各個地區,說明上古中國各地的文化亦存在重要的共同之處。
紅山玉龍有着「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整體呈C字型。由墨綠色岫巖玉雕琢而成,頭部類似野豬,吻部前伸上揚,梭形細目,背部有類似背鬃的形狀並上翹,鬣鬃飄舉,卷尾有力,軀體捲曲若鈎。雖無角、無肢、無爪,卻極富動感。周身光潔,造型生動,雕琢精美。龍體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首尾恰在一條線上。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當時亦生產經過打磨石器,帶有幾何裝飾圖形的紅陶、灰陶等。由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大多沒有表面裝飾,因此紅山文化經過雕刻及裝飾的玉飾特別引人注目。紅山玉器主要為各種動物形狀、玉珠、玉戒、吊飾、玉璧等。[5]
文化族群研究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學界有認為紅山文化為黃帝傳說的起始,由黃帝族所創[6]。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李輝通過現代分子人類學與考古學成果考證,認為創造了磁山文化的東夷少典部落創造,於公元前4000年北遷,分化出黃帝族,趕跑了使用芬蘭-烏拉爾語的趙寶溝文化上層,創造了紅山文化[7]。也有學者認為,建立商朝的商人祖先是從遼西地區沿着這條文化傳播帶一路南下,進而建立了商朝,但該說尚存爭議。[8]
目前公佈的6例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2700年之間的紅山文化古人遺骨人類Y染色體DNA單倍型類群的檢測結果:其中4例為單倍群N、1例為單倍群O、1例為單倍群C。[9]
參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書籍
[編輯]- 張光直(Chang Kwang-chih),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ISBN 0-300-03784-8
- Nelson, Sarah Milledge (ed),The Archaeology of Northeast China: Beyond the Great Wall,ISBN 0-415-11755-0
- 尹達, 中国新石器时代,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79
腳註
[編輯]- ^ 魏寶和. 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一千年. 中國國家地理. 2008, (11)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 ^ 2.0 2.1 红山遗址群. 赤峰市博物館.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 ^ 索秀芬, 郭治中. 白音長汗遺址紅山文化遺存分期探索[J]. 草原文物, 2004 (1): 41-58.
- ^ 丁銘. 红山文化有火葬及天葬习俗.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 2007-07-16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 ^ 5.0 5.1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紅山文化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5-31.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 ^ 朝陽之窗. 牛河梁遗址大墓中手握双龟的神秘老人是黄帝?(组图).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3).
- ^ 李輝. 人类起源与迁徙之谜.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
- ^ 红山文化促进了“中国弧”的形成. 央廣網. [202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 ^ Cui, Yinqiu; Li, Hongjie; Ning, Chao; Zhang, Ye; Chen, Lu; Zhao, Xin; Hagelberg, Erika; Zhou, Hui. Y Chromosome analysis of prehistoric human populations in the West Liao River Valley, Northeast China.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3-09-30, 13 (1): 216 [2019-07-07]. ISSN 1471-2148. PMC 3850526 . PMID 24079706. doi:10.1186/1471-2148-13-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