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屆康城影展
外觀
開幕影片 | 《水澆園丁》 |
---|---|
舉辦地點 | 法國康城節慶宮 |
創辦時間 | 1946年 |
頒發獎項 | 金棕櫚獎 |
放映數目 | 30(正式競賽片)[1] 1(非競賽片) 32(短片) |
舉行日期 | 1949年9月2日至9月17日 |
官方網站 | festival-cannes |
第3屆康城影展於1949年9月2日至9月17日在法國康城節慶宮舉行。去年,由於財政問題,沒有舉辦任何影展。[2][3]
與1947年一樣,本屆影展的整個評審團由法國人組成,歷史學家喬治·豪斯曼擔任評審團主席。金棕櫚獎由英國導演卡洛·李贏得。[4][5] 本屆影展開幕片是路易·盧米埃執導的1895年喜劇短片——《水澆園丁》,向電影界的第一部喜劇電影致敬。[6]
主競賽評審
[編輯]以下人士被選為長片和短片的評審:[7]
- 喬治·豪斯曼:歷史學家(評審團主席)
- 朱爾·羅曼:作家
- 喬治·皮杜爾女士(Mme. Georges Bidault)
- 喬治·夏倫索:新聞記者
- 保羅·柯林:插畫家
- 羅渣·德索米埃:指揮家
- 吉恩-皮埃爾·弗羅格雷(Jacques-Pierre Frogerais):監製
- 艾蒂安·吉爾森:哲學家
- 保羅·戈塞特:政治家
- 喬治·拉吉斯(Georges Raguis):工會成員
- 勒內·珍妮:演員
- 卡洛·里姆:編劇
備選人士
正式競賽長片
[編輯]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暴力行為》 | Act of Violence | 佛烈·辛尼曼 | 美國 |
《安塔與阿布拉歷險記》 | مغامرات عنتر وعبلة | 沙拿·阿布·西夫 | 埃及 |
《堅強的靈魂》 | Almafuerte | 路易斯·塞薩爾·阿馬多里 | 阿根廷 |
《謀殺案》 | An Act of Murder | 麥克·戈登 | 美國 |
《在大露臺上》 | Au grand balcon | 亨利·德科恩 | 法國 |
《苦飯》 | Riso amaro | 朱塞佩·迪·聖提斯 | 意大利 |
《英雄交響曲》 | Eroica | 沃爾特·科爾姆·韋爾特 | 奧地利 |
《國際港口》 | Främmande hamn | 漢比·福斯特曼 | 瑞典 |
《金厄姆的女孩》 | Die Buntkarierten | 寇特・梅茨格 | 德國 |
《真愛》 | Eine große Liebe | 漢斯·貝特拉姆 | 德國 |
《陌生人的房子》 | House of Strangers | 約瑟夫·曼凱維奇 | 美國 |
《埃塞俄比亞的照片》 | Images d'Ethiopie | 保羅·皮瓊尼爾(Paul Pichonnier) | 比利時 |
《密切關注阿米莉亞》 | Occupe-toi d'Amélie | 克勞德·奧塔特-拉臘 | 法國、 意大利 |
《最後的幻覺》 | Der Ruf | 約瑟夫・馮・巴基 | 德國 |
《愛的謊言》 | L'amorosa menzogna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意大利 |
《迷失的邊界》 | Lost Boundaries | 亞佛雷德·L·沃克 | 美國 |
《我們自己的土地》 | Na svoji zemlji | 弗蘭采·什蒂格利奇 | 南斯拉夫 |
《隱密的房間》 | Obsession | 愛德華·迪麥特雷克 | 美國、 英國 |
《原罪》 | Der Apfel ist ab | 赫穆特·考特納 | 德國 |
《情熱的朋友》 | The Passionate Friends | 大衛·連 | 英國 |
《雷雲》 | Pueblerina | 艾米利奧・費南德茲 | 墨西哥 |
《黑桃皇后》 | The Queen of Spades | 索羅爾德·迪金森 | 英國 |
《七月的約會》 | Rendez-vous de juillet | 積葵·貝克 | 法國 |
《回歸生活》 | Retour à la vie | 喬治·藍龐 讓·德雷維爾 安德烈·卡耶特亨利-喬治·克魯佐 |
法國 |
《塞爾唐》 | Sertão | 若昂·G·馬丁(Joao G. Martin) | 巴西 |
《站起來》 | The Set-Up | 羅拔·懷斯 | 美國 |
《黑獄亡魂》 | The Third Man | 卡洛·李 | 英國 |
《馬拉帕加之牆》 | Le Mura di Malapaga | 勒內·克萊芒 | 法國、 意大利 |
《沒有榮譽》 | Without Honor | 歐文·皮爾赫爾 | 美國 |
非競賽片
[編輯]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通往皮姆利科的護照》 | Passport to Pimlico | 亨利·科尼利厄斯 | 英國 |
正式競賽短片
[編輯]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大地》 | אדמה | 赫爾馬·勒斯基 | 以色列 |
《在搗蛋鬼提爾的土地上》 | Au pays de Thil Uilenspiegel | 查爾斯·德庫克萊爾 | 比利時 |
《屏障》 | Barrières | 克里斯蒂安-雅克 | 法國 |
《白色紅色》 | Biały redyk | 斯坦尼斯瓦夫·莫日登斯基 | 波蘭 |
《甘蔗收割者》 | The Cane Cutters | 約翰·黑爾 | 澳洲 |
《資本計劃》 | A Capital Plan | 伯納德·德夫林 | 加拿大 |
《南斯拉夫民間舞蹈》 | Jugoslavenski narodni plesovi | 魯道夫·斯雷梅克 | 南斯拉夫 |
《上癮》 | Dépendance | 羅拔·安德森(Robert Anderson) | 加拿大 |
《岌岌可危的命運》 | Destins précaires | 格蘭特·麥克萊恩 | 加拿大 |
《康復學校》 | Ecole de Rééducation | 讓·德里馬羅普洛斯(Jean Drimaropoulos) | 希臘 |
《陰影的地獄》 | L'enfer des fards | 吉恩·佩德里克斯 | 法國 |
《致命的招牌》 | The Fatal Signboard | 約翰·庫伊(John Kooy) | 荷蘭 |
《大海之火》 | Les feux de la mer | 讓·愛潑斯坦 | 法國 |
《漂流木材》 | Flotteurs de bois | 布麗塔·弗雷德 | 芬蘭 |
《黃金城》 | Gold Town | R·馬斯林·威廉姆斯 | 英國 |
《中世紀影像》 | Images Médiévales | 威廉·諾維克(William Novik) | 法國 |
《熱帶地區的採訪》 | Une interview sous les tropiques | E·范科尼涅堡(E. van Konijnenburg) | 荷蘭 |
《真是美妙的一天》 | It's a Lovely Day | 伯特·費爾斯特德(Bert Felstead) | 英國 |
《小狗小姐》 | Mlle Toutouche | 威廉·索倫森(Wilhelm Sorensen) | 瑞典 |
《肌肉海灘》 | Muscle Beach | 約瑟·史特里克 歐文·勒納 |
美國 |
《抵達的渡輪》 | De nåede færgen | 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 | 丹麥 |
《北岸》 | La terre de Cain | 皮埃爾·佩特爾(Pierre Petel) | 加拿大 |
《海洋氣象船》 | Ocean Weather Ship | 法蘭克·奇爾頓(Frank Chilton) | 英國 |
《太平洋231》 | Pacific 231 | 吉恩·米特里 | 法國 |
《野蠻的麵包》 | Le Pain de Barbarie | 羅渣·林哈特 | 摩洛哥 |
《世界上只有一個人》 | Palle alene i Verden | 阿斯翠·亨寧·詹森 | 丹麥 |
《威尼斯狂想曲》 | Rhapsodie vénitienne | 馬克斯·豪夫勒 | 瑞士 |
《海豹島》 | Seal Island | 占士·阿爾加 | 美國 |
《為石油而戰》 | Struggle for oil | 謝爾蓋·諾爾班多夫 | 英國 |
《山谷是我們的》 | The Valley is Ours | 約翰·黑爾 | 澳洲 |
《沉沒之島,瓦爾赫倫》 | Walcheren, ile noyee | 查爾斯·胡格諾·范德林登 | 荷蘭 |
《熱拉佐瓦沃拉》 | Żelazowa Wola | 尤金紐斯·切卡爾斯基 | 波蘭 |
獎項
[編輯]正式競賽
[編輯]以下電影和演員獲得了1949年的獎項:[5]
長片
- 金棕櫚獎:《黑獄亡魂》-卡洛·李
- 最佳導演獎:《馬拉帕加之牆》-勒內·克萊芒
- 最佳劇本獎:尤金·林恩(Eugene Ling)和維吉尼亞·謝勒(Virginia Shaler)-《迷失的邊界》
- 最佳女演員獎:伊薩·米蘭達-《馬拉帕加之牆》
- 最佳男演員獎: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的房子》
- 最佳攝影獎:《米爾頓·克拉斯納》-《站起來》
短片
- 最佳學科獎:《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阿斯翠·亨寧·詹森
- 最佳剪接獎:《太平洋231》-吉恩·米特里
- 最佳電影報導獎:《海豹島》-占士·阿爾加
- 最佳攝影獎:《白色紅色》-斯坦尼斯瓦夫·莫日登斯基
- 最佳彩色電影獎:《中世紀影像》-威廉·諾維克(William Novik)
獨立單位獎項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Official Selection 1949.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內容存檔於3 March 2016).
- ^ First Cannes Film Festival. history.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27, 2013).
- ^ 1949 - Le Troisième Festival (The Third Festival). cannes-fest.com. [6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法語).
- ^ 3èm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Cannes. cinema-francais.fr. [27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法語).
- ^ 5.0 5.1 Awards 1949: All Awards.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December 2013).
- ^ Opening of the 1949 Festival. [25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 ^ Juries 1949: All the Juries.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June 2015).
- ^ FIPRESCI Awards 1949. fipresci.org. [27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其他媒體
[編輯]- British Pathé: Cannes Film Festival 1949 foot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 Opening of the 1949 Festiv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mmentary in French)
- INA: 1949 - Fireworks at the Eden Ro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mmentary in French)
外部連結
[編輯]- 1949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49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9-04-06.
-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4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Internet Movi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