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瓦諾·梅拉比什維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瓦諾·梅拉比什維利
ვანო მერაბიშვილი
第9任格魯吉亞總理
任期
2012年7月4日—2012年10月25日
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
前任尼卡·吉勞里
繼任比濟納·伊萬尼什維利
內政部長
任期
2004年12月28日—2012年7月4日
總理祖拉布·日瓦尼亞
祖拉布·諾蓋傑利
拉多·古爾格尼澤
格里戈爾·姆加洛布利什維利
尼卡·吉勞里
前任伊拉克利·奧克魯阿什維利
繼任巴喬·阿哈拉亞
國家安全部長
任期
2004年6月10日—2004年12月15日
總理祖拉布·日瓦尼亞
前任祖拉布·阿德伊什維利
繼任職位廢除
個人資料
出生 (1968-04-15) 1968年4月15日56歲)
蘇聯烏德
(現格魯吉亞
政黨格魯吉亞公民聯盟(2002年前)
格魯吉亞民族聯合運動(2002年至今)
配偶Tako Salaq'aia
兒女2
母校格魯吉亞理工大學

伊萬涅·「瓦諾」·梅拉比什維利格魯吉亞語ივანე [ვანო] მერაბიშვილი,1968年4月15日),格魯吉亞政治家和前總理。前非政府組織活動家,直接參與1999年格魯吉亞的政治革命,在2003年玫瑰革命後成為政府中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尤其是在擔任格魯吉亞內政部長(2004年12月28日—2012年7月4日)期間。[1]

教育和非政府組織的生涯[編輯]

梅拉比什維利出生在格魯吉亞南部薩姆茨赫-賈瓦赫蒂地區烏德(Ude)的一個羅馬天主教村,他1992年畢業於格魯吉亞理工大學礦業學院,獲得礦業學位。然後在理工大學和和格魯吉亞農業研究所任職,1995年任保護土地所有者權利協會主席,1996年與人共同創建自由協會。

議員[編輯]

梅拉比什維利在1999年11月開始參與政治,他當選為格魯吉亞公民聯盟(UCG)議員,聯盟主席為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他屬於祖拉布·日瓦尼亞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為首的「改革者」派,呼籲更為激進的和親西方的政治改革。[2]

2002年梅拉比什維利擔任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新成立的反對黨——國家運動的秘書長,他積極參與2003年11月的抗議運動,在議會選舉後,謝瓦爾德納澤被推翻,不流血的玫瑰革命成功。

政府部長[編輯]

薩卡什維利擔任總統後,梅拉比什維利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2004年1月到6月),隨後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部長。2004年12月國家安全部併入內政部,梅拉比什維利繼續任部長[3]。主持警察改革和打擊犯罪,其主持的「竊賊在法律」,得到許多國際機構和觀察員的讚譽。批評人士指責內政部在一些情況下過度使用武力和強勢的策略,包括在2007年和2010年與反對派抗議者的衝突[4]。梅拉比什維利否認了這些指控 [5]

2006年在28歲的商業銀行員工桑德羅·吉爾格夫利亞尼(Sandro Girgvliani)謀殺案中,吉爾格夫利亞尼的家人指責內政部官員在他侮辱了他們後謀殺了桑德羅,案件導致四個較低級別的政府官員被定罪,此案引發很大的政治影響,一些反對派議員試圖迫使梅拉比什維利辭職。梅拉比什維利則指責反對黨試圖使用吉爾格夫利亞尼謀殺案「為他們的政治利益謀利」,並宣稱他不打算辭職[6]

2008年末,梅拉比什維利已經成為格魯吉亞政府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內政部擴大它的職責,更大的控制邊境警察和由總統薩卡什維利指定監督由於8月與俄羅斯的衝突而得到的大量國際援助的分發[7]。在2009年3月的一次採訪中,梅拉比什維利被認為是強勢人物。

總理[編輯]

2012年6月30日,總統薩卡什維利提名梅拉比什維利擔任政府新總理,接替尼卡·吉勞里。梅拉比什維利宣稱政府將集中在三個主要優先事項:就業、農業發展和衛生保健改革。2012年7月4日總理任命獲得議會批准[8]。10月統一民族運動在議會選舉中失去了多數席位,反對黨聯盟畢齊納·伊萬尼舍維里的「格魯吉亞之夢」贏得大選,梅拉比什維利和他的政府於2012年10月11日辭職,擔任看守總理。10月25日議會批准格魯吉亞首富畢齊納·伊萬尼舍維里的總理任命。

2012年10月15日梅拉比什維利當選為格魯吉亞民族聯合運動秘書長,承諾將是一個「現代、新類型的黨」[9]

個人生活[編輯]

梅拉比什維利妻子塔瑪爾(Tamar,Tako Merabishvili,原姓Salaq'aia,生於1981年)。兩人有兩個兒子,米哈伊爾(生於2000年)和達維特(生於2009年)[10]

參考[編輯]

  1. ^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 (19 December 2007), Georgia: Sliding towards Authoritarianism? Europe Report N°1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23. fn. 281
  2. ^ Wheatley, Jonathan (2005), Georgia from National Awakening to Rose Revolution, pp. 117, 127 147. Ashgate Publishing, Ltd., ISBN 0-7546-4503-7
  3. ^ New Cabinet Wins Confidence Vo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December 28, 2004
  4. ^ Georgian president names new PM as elections loom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1-02. Chicago Tribune. June 30, 2012.
  5. ^ Merabishvili Denies Police Violence in Paper Art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May 10, 2006
  6. ^ Interior Minister Says he will not Resig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March 17, 2007
  7. ^ Interior Minister Briefs on IDP Housing Pl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September 13, 2008
  8. ^ Reshuffled Cabinet and its New Program Confirm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July 4, 2012.
  9. ^ Merabishvili Becomes UNM Secretary Gener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vil Georgia. October 15, 2012.
  10. ^ (格魯吉亞文) ივანე მერაბიშვილი: თანამდებობის პირის ქონებრივი მდგომარეობის დეკლარაცია (Ivane Merabishvili: Asset Declaration). May 17, 2012.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of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cessed June 30, 2012.
官銜
前任者:
祖拉布·阿德伊什維利
格魯吉亞國家安全部長
2004
職位廢除
前任者:
伊拉克利·奧克魯阿什維利
格魯吉亞內政部長
2004–2012
繼任者:
巴恰納·阿哈拉亞
前任者:
尼卡·吉勞里
格魯吉亞總理
2012
繼任者:
畢齊納·伊萬尼舍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