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琅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代變更
設立春秋
使用狀況唐朝廢止
秦朝琅玡郡
東漢琅玡國
三國琅玡郡
唐朝沂州

琅玡,古代寫作ㄌㄤˊㄧㄝˊ「琅琊」,拼音láng yá注音ㄌㄤˊ ㄧㄝˊ南京官話lang2ie2粵拼long4 je4中古擬音lang jya,魯當切、 以遮,音同「狼爺」上古漢語擬音:/*raːŋ *ɣlaː/,亦作琅琊、琅瑘、瑯琊等,山東古地名,曾為琅玡國、琅玡郡,範圍在山東省臨沂市一帶。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也有琅琊鎮。安徽省滁州市因琅琊山而設琅琊區。

古琅玡

[編輯]

齊國設有的琅玡邑,在當今青島市黃島區。此後,琅玡郡國遷至其今山東省西南的臨沂市

琅玡郡(國)

[編輯]

傳說秦始皇滅六國後曾在琅玡(原齊國地)東望蓬萊仙島,後來為了長生不老讓徐福在此起航東渡求長生不老之藥而一去不復返,據說因此開創了日本文明。

秦置琅玡郡,治所在琅玡縣,郡的範圍包括山東半島東南部。曾建琅琊台。[1]西漢其治所遷移到東武(今濰坊市諸城市)。東漢稱琅玡國,治所進一步西移到開陽(今臨沂市範圍)。西晉隋朝時均保留,治所也始終在今天臨沂範圍。唐代時廢除,郡地改稱沂州,琅玡之名繼而消失。

三國名相諸葛亮的故鄉琅玡陽都,就是今天的臨沂市沂南縣

其它

[編輯]

歷史上另有一處琅玡在東晉首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附近,因東晉的開國皇帝元帝司馬睿任琅玡王期間曾於此避難而得名。這處琅玡山現在是安徽省滁州市境內的風景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绍兴两位考古专家在考察102处古城遗迹后提出——越王勾践迁都. [201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