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涉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涉佗(前6世紀?—前500年),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

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魯昭公二十二年、晉頃公六年),晉國滅亡鼓國,俘虜鼓子鳶鞮回去,派涉佗鎮守鼓地[1]。前502年(周敬王十八年、魯定公八年、晉定公十年、衛靈公三十三年),晉國將要和衛靈公在鄟澤結盟,趙簡子問:「群臣有誰敢和衛國國君結盟?」涉佗、成何說:「我們能和他結盟。」衛國人請他們兩人執牛耳。成何說:「衛國,不過和我晉國溫地、原地差不多,哪裏能和諸侯相比?」將要歃血,涉佗推開衛靈公的手,血順着流到衛靈公手腕上。衛靈公大怒,於是背叛晉國[2]。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魯定公十年、晉定公十二年、衛靈公三十五年),衛靈公在寒氏進攻邯鄲午,攻破城的西北角而派兵據守。到晚上邯鄲午的軍隊潰散。等到晉國包圍衛國,邯鄲午帶了七十個徒兵進攻衛國西門,在城門裏殺人,說:「以此報復寒氏那戰役。」涉佗說:「邯鄲午這人算得是勇敢了,但我前去,衛國一定不敢開門出戰。」於是也帶領士兵七十人,早晨攻打城門,走向城門左右兩邊,全部站定,像樹木一樣不動。到中午衛軍不開城門,涉佗才退回去。回兵後,晉國責問衛國背叛的原因,衛國人說:「由於涉佗、成何。」晉國人因此逮捕了涉佗,以此向衛國要求講和。衛國人不答應,晉國人就殺了涉佗。成何逃亡到燕國[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2. ^ 《左傳·定公八年》
  3. ^ 《左傳·定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