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畫派
外觀
海上畫派,又稱「海派」,或「滬派」。
歷史
[編輯]大約形成於19世紀中葉,當時上海成為近代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畫家雲集滬上,逐漸形成「海上畫派」。當時寓居上海的名畫家有虛谷、任熊、任薰、任頤(伯年)、吳昌碩等人,他們大都平民出身,以賣畫為業,創作題材豐富,畫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階層的歡迎。與以北京為中心的正統宮廷畫派形成鮮明的對比。海上畫派,對中國近現代國畫影響深刻,作為一個地域流派,至今存在(新「海派」),興盛不衰。他們的作品在今天的書畫藝術市場上仍占很大的份額。
流派特色
[編輯]海上畫派,上承唐宋傳統技藝,吸取明清陳淳(白陽)、徐渭(青藤)、陳洪綬(老蓮)、八大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等諸家之長,又受清代金石學的影響。
- 畫風:瀟灑放縱,又雄厚古樸的特色。受西方美術觀念的影響而多用濃艷的色彩,作品富麗、細膩、鮮艷。
- 畫技上:借鑑民間與西洋繪畫藝術,對傳統中國畫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作品體現時代生活氣息,在「正統派」外別樹一幟,融貫中西,獨成一派。
- 就內容來說:花鳥畫最多,其次為人物、再次山水畫,依序再為雜項題材,就傳統的意義上,有來自古詩詞、文學作為基調,再佐以西方反襯法、結構法、設色法等,在筆法墨法的應用上,簡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 特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破格創新,流派自由,個性鮮明;重品學修養;和民間藝術聯繫深,能達到雅俗共賞;善於借鑑吸收外來藝術;作品頗具象徵性,講究內涵充實,造型色彩華美而兼具實用性與現實性。
- 此外,海上畫派高產畫家居多,這與上海的商業化特色,及他們賣畫為生的身份相吻合。海派作品數量之大,無法估計。
代表畫家
[編輯]第一代主要畫家是趙之謙、虛谷、任頤、吳昌碩,其他有黃賓虹、任熊、任薰、蒲華、趙時綱、錢慧安、倪墨耕、趙子云、王一亭、馮超然等。第二代海派畫家有朱屺瞻、陸儼少、吳湖帆、錢瘦鐵、顏文梁、林風眠、鄭午昌、劉海粟、江寒汀、謝稚柳、陳佩秋等。當代有陳家泠、張桂銘、楊正新、盧輔聖等。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海上畫派》,何恭上著,藝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6月15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