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 | |
---|---|
《機動戰士高達劇場版II 哀戰士篇》特別版DVD封面 |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 |
Mobile Suit Gundam | |
假名 | きどうせんしガンダム |
羅馬字 | Kidō Senshi Gundam |
類型 | 科幻、機械人動畫 |
正式譯名 | 太空戰士(無綫) 機動戰士高達(安樂影片、無綫(劇場版)) 機動戰士鋼彈(Animax) |
電視動畫 | |
原作 | 矢立肇、富野喜幸(現‧由悠季) |
總導演 | 富野喜幸 |
編劇 | 星山博之、松崎健一、荒木芳久、山本優 |
人物設定 | 安彥良和 |
機械設定 | 大河原邦男 |
音樂 | 渡邊岳夫、松山祐士 |
動畫製作 | Sunrise |
製作 | 名古屋電視台、電通、Sunrise |
播放電視台 | 名古屋電視台 |
播放期間 | 1979年4月7日—1980年1月26日 1980年7月21日 - 1980年10月29日 |
話數 | 全43話 |
主要角色 阿寶·尼爾 馬沙·亞斯洛布 |
聲優 古谷徹 池田秀一 |
小說 | |
作者 | 富野喜幸 |
插圖 | 美樹本晴彥 |
出版社 | 角川書店 尖端出版 |
文庫 | 角川Sneaker文庫 |
漫畫相關作品 | |
《機動戰士高達》(日語:機動戦士ガンダム,英語:MOBILE SUIT GUNDAM)是日本機械人動畫,以及開創後世「寫實機械人」動畫潮流的著名日本動畫作品。最初於1979年4月7日至1980年1月26日之間,由朝日電視網所屬的名古屋電視台播映,全43集。本片在香港則曾由TVB(無線電視)以《太空戰士》譯名首播粵語配音版,台灣則是直到2000年之後,才在有線電視動畫頻道「Animax」播出本片(日語原音播出)。
本劇是日昇動畫製作的第三部原創作品。由富野喜幸(筆名:富野由悠季)擔當導演,玩具廠家Clover作為主要贊助商進行企劃製作的。原設定相對日昇前幾部動畫,高達的視聽觀眾為年齡更年長些的青少年們,實際播放後的主要收看人群基本也在10歲以上。
故事簡介
[編輯]少年阿寶·尼爾,在自護軍攻擊其居住的宇宙都市(Side 7)時,為了保衛同胞而登上地球聯邦第一台實戰用MS「高達」(RX-78-2)、捲入戰爭。故事即是以阿寶為中心,描述他跟着高達的母艦太空母艦,歷經種種困難而成長的故事,還被認定為少見的「新人類」。不過第43話中阿寶能夠跟太空母艦中多位主要人物進行心靈感應,可以確定他們都是被阿寶引發覺醒的新類型人。
主角群並不是唯一參與這場世紀之戰的人群,而且戰鬥也不限於主角所參與的戰役,在後來的官方OVA和MSV等各種衍生作品中還有陸續補充的內容,並且收入官方的一年戰爭史中。
本片的戰鬥並不見得完全是一般高達迷心中決定性的戰役,或許更像主角群的心路歷程和個人戰鬥記錄。
本作品的主要故事是描寫兩個政治上對立組織的戰爭中,偶然但主動地成為軍用機械人駕駛員的主角,以及他的同伴們,在戰火中拼命求生的群像劇。配角方面,支援主角的人們以及與主角對立的自護公國軍官士兵也有許多個性豐富的人物。本作品對於雙方角色的細緻描寫使得作品的世界內容非常豐富,也產生了許多有思想深度的名場景與故事。而本作最為突破之處,乃是一反過去機械英雄動畫「好人 V.S. 壞人」的傳統模式,創造出更為寫實、更接近現實人生的角色,使之更貼近戲劇。其中包括主角在內的眾多「正派」角色,均有着各自的缺點,與及無法克服的難關。各人的經歷也在不同程度地影響着以後的人生,例如娜娜的意外死亡就在阿寶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終其一生仍無法磨滅,甚至一度因恐懼而長期無法再上太空。而所謂的「反派」角色,之所以與「正派」對抗,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甚至其實整個自護公國,本來也只是一群渴求和平、自由、平等的宇宙殖民而已,只不過在抗爭中被野心家奪去領導權,而漸次演變為與地球武裝對抗,其軍隊其實也都是普通人,例如描述軍隊對地球平民的救助行為等。類似的事情,正是在現實世界中不斷重複發生著,這樣的故事設定,一改人們對動畫片內容簡單,只適合兒童的印象,使本作成為了承先啟後的經典之作。可以認為,該系列到後來徹底擯棄了善惡對立的傳統主流影視作品邏輯,對交戰雙方都有正面及負面的客觀而寫實的描寫。而雖然阿寶是「主角」,其永遠的對手,馬沙則成為了高達系列中人氣最高的角色。
本作品中少年主角在戰亂中,為救助無辜弱小,偶然地登上新銳的機動兵器「Mobile Suit」作戰,並跟着隨軍隊輾轉求生的情節,在日後許多續作中也一再出現。包括《機動戰士Z高達》中的嘉美尤·維達、《機動戰士高達ZZ》中的捷度·艾斯圖、《機動戰士高達UC》中的巴納吉·林克斯、以至另一時空線CE的《機動戰士高達SEED》的基拉·大和等等。
之後還推出三部剪輯電影版《機動戰士高達》、《機動戰士高達Ⅱ 哀戰士篇》、《機動戰士高達Ⅲ 相逢宇宙篇》。
人物
[編輯]- 阿寶·尼爾(香港TVB譯名:李亞寶,配音:林保全)
- 布拉度·諾亞(香港TVB譯名:林有德,配音:盧國權)
- 花拉·寶(香港TVB譯名:傅美美,配音:孫明貞)
- 凱·西汀(香港TVB譯名:郭丹尼,配音:張炳強)
- 小林隼人(香港TVB譯名:林國強,配音:馮志潤)
- 馬茜·瑪斯(香港TVB譯名:馬茜,配音:林元春)
- 矢島美莉(香港TVB譯名:楊美莉,配音:樂蔚)
- 龍·荷西(香港TVB譯名:洪亞龍,配音:馮錦倫)
- 瑪蒂達·亞贊(香港TVB譯名:馬少尉,配音:潘滿儔)
- 馬沙·亞斯洛布 (香港TVB譯名:馬沙,配音:鄧榮銾)
- 加曼·薩比(香港TVB譯名:湯金,配音:藍天)
- 基連·薩比(香港TVB譯名:湯大基,配音:源家祥)
- 賴巴·拉路(香港TVB譯名:湯加曼,配音:石景初)
- 多茲爾·薩比(香港TVB譯名:湯義剛,配音:張英才)
- 基絲莉亞·薩比(香港TVB譯名:絲莉亞,配音:潘滿儔)
- 娜娜·絲(香港TVB配音:潘滿儔)
創作背景
[編輯]高達的創作之時正值《宇宙戰艦大和號》大紅大紫的時候。受此影響,正在日升動畫工作的山浦榮二從《大和號》的製作公司取得了一些資料,並認為可以利用《大和號》一劇所擁有的大量狂熱粉絲,也可以製作一部熱賣的類似的動漫劇。這些粉絲基本以當時的中學生以上的人群作為細分市場。
劇本原以儒勒·凡爾納的《十五少年漂流記》(Two Years' Vacation)作為構思的藍本,假想乘坐宇宙船的少男少女們捲入宇宙戰爭後的種種故事。當時「假想敵」不是同為人類的自護公國,而是外星人。
另外,一開始並沒有高達這個人形機械人,但是Clover(クローバー,玩具製造公司)的社長小松志千郎希望有機械人能夠登場(估計是方便玩具設計銷售)。為此,科幻小說家高千穂遙建議主創團隊參考由羅伯特·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創作的科幻小說《星河戰隊》(Starship Troopers)一書。受到書中提到的強化裝甲作戰服的啟發,並考慮設計成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所追捧的高度為50米到100米的超大機械人。最終,高達的高度定在了《星河戰隊》作戰服的2.5米和100米高度之間的18米高度。
高達還被設計成長、中、近距離白刃格鬥等三大類機械人。分別是太空坦克(ガンタンク),鐳射大砲(ガンキャノン),高達(ガンダム)等三種。而自護的機械人則被稱為「機動戰士」(モビルスーツ,Mobile Suit)。製作當時正值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加快,製作團隊考慮必須有一個適合高達18米的機械人活動的宇宙空間。正巧創作者之一的神田從書店買了一本由「傑瑞德·K·歐尼爾」(1927年2月6日-1992年4月27日)寫的關於宇宙科幻的內容中提到了「太空殖民地」。受此啟發,創作了高達劇中那些直徑達數公里的適合高達活動的超巨大空間站。[1][2][3]
劇名最初定為(ガンボーイ)「無中文翻譯,簡單理解為英文Gunvoy」。取自於當時一部美國電影《車隊》(Convoy)。進一步當時有一部由查理士·布朗臣主演的廣告中的一句人氣台詞:m~Mandom(う〜ん、マンダム)。就此,「GUN」+「DOM」,構成了「GUNDAM」,即「高達」。
反響
[編輯]1970年代當時,日本社會一般認為動畫仍為兒童取向的產物。雖然這項定見開始逐漸被《宇宙戰艦大和號》、《雷朋三世》等作品慢慢扭轉,但是在當時引起風潮的機械人動畫,仍然和其他動畫一樣是每集半小時長的單元劇。
本作品是針對較高年齡層所構想的。在當時以巨大機械人這種「荒唐」的代名詞為主軸,卻通篇全無絕對的正邪觀思想,並且還嚴肅的探討未來可能發生的現實問題的作品。
而武器和各種組織的設定,也仿效了當時流行的《星球大戰》等太空歌劇,如機械人使用光劍(即為高達所用的鐳射劍)做武器,敵人為在未來的獨裁國家等,穿着像納粹德國的軍服等,使吸引一些本來並非科幻迷的青年或成人觀眾注意。
除了富於軍武色彩外,本編亦有使用某些富於哲理的前衛型的科幻冒險電影,如《2001太空漫遊》和《星球索拉羅斯》的意像來象徵新類型人,和本編的重覆人類戰爭歷史起了反照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仿效日本軍事科幻動畫始祖,《宇宙戰艦大和號》的每集半小時連續劇,以一群人物在同一艘宇宙戰艦上,旅途和不斷和敵人戰鬥的軍事色彩科幻動畫,產生了激烈的對抗的劇情,引起了非科幻的電視劇迷追捧。
起初因為尚無法為視聽者廣泛接受,所以《高達》在首播時的收視率相當低,也連帶使得相關的周邊商品銷售不振,並導致原先預定的52集,被縮減到43集提前結束。但是在放映當時,各動畫相關雜誌對這樣的新嘗試有熱烈的回應,劇情結尾的高潮也使得同行間口耳相傳的評價迅速提昇,在熱情支持者連署要求重播等行動當中,本作品得以一再重播,並且製作了三部剪輯電影版作品;最終使得「高達」這個名詞廣為人知。
播映結束後取得商品化權利的萬代(BANDAI),於半年後發售了本作品中登場的各式機動兵器的塑膠模型(Gundam Plastic Model, 日文簡稱GUNPLA(ガンプラ,鋼普拉)),並且爆發性的熱賣,劇場版主題曲站上流行歌曲排行榜的高位,各種相關風潮發展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繼承或共享本作世界觀與歷史等設定資料的小說與漫畫也紛紛開始製作,成為多媒體綜合作品的先驅。
為了區別「機動戰士高達」與後續作品的分別,同好間經常將本作稱為「ファーストガンダム」(First Gundam, FG),漢語圈多稱為「初代高達」、「高達0079」、「0079」或「元祖高達」。[4]元祖高達一詞亦為SD 高達系列的早期作品元祖SD 高達的稱呼,但元祖一詞在日本本來就只是最先、初代的意思。
製作人員
[編輯]- 企畫:日昇動畫(全名株式會社日昇)
- 原作:矢立肇、富野喜幸(現 富野由悠季)
- 音楽:渡辺岳夫、松山裕士
- 人物設定:安彥良和
-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 美術設定:中村光毅
- 總作畫監督:安彥良和
- 総監督:富野喜幸
- 製作人:関岡渉(名古屋テレビ放送)、大熊信行(創通エージェンシー)、渋江靖夫(日本サンライズ)
- 編劇:星山博之、松崎健一、荒木芳久、山本優、富野喜幸
- 分鏡:斧谷稔(富野喜幸)、山崎和男、貞光紳也、久野弘
- 演出:貞光紳也、藤原良二、小鹿英吉、橫山裕一郎、斧谷稔(富野喜幸)、行田進、関田修、久野弘
- 作畫監督:安彥良和、山崎和男、青鉢芳信、富沢和雄、大泉學、中村一夫、鈴村一行
- 原畫:スタジオZ、中村プロダクション、アニメフレンド
- 背景:アートテイクワン、アップル
- 動畫檢查:浜津守
- 上色:シャフト、ディーン
- 特殊効果:土井通明、山本公
- 攝影:斎藤秋男、平田隆文
- 剪輯:鶴渕友彰、小谷地文男
- 沖印:東京現像所
- 音響監督:松浦典良
- 効果:松田昭彥(フィズサウンドクリエイション)
- 整音:日向國雄
- 錄音:整音スタジオ
- 製作進行:豊住政弘、草刈忠良、植田益朗、望月真人、八木岡正美、深田節雄、神田豊、滝口雅彥
- 設定製作:円井正
- 助理製作人:神田豊
- 製作:名古屋電視台、創通Agency、日本日升
音樂
[編輯]- 片頭曲
- 片尾曲
- 「永遠にアムロ」
-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岳夫 編曲:松山祐士 演唱:池田鴻
- 劇場版I 主題歌「砂の十字架」
- 作詞・作曲:谷村新司 編曲:青木望 演唱:家鋪隆仁
- 劇場版II 主題歌「哀戦士」、「風にひとりで」
-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演唱:井上大輔
- 劇場版III 主題歌「めぐりあい」、「ビギニング」
- 插曲
- 「シャアが来る」
-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岳夫 編曲:松山祐士 演唱:堀光一路
- 「きらめきのララァ」
-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岳夫 編曲:松山祐士 演唱:戸田惠子
- 「いまはおやすみ」
-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岳夫 編曲:松山祐士 演唱:戸田惠子
- 香港播映版主題歌
- 翻唱自原版片頭曲「翔べ! ガンダム」。
關連作品
[編輯]《機動戰士Z高達》以後的高達作品續篇、外傳等,請參見高達系列作品一覽條目。
劇場版
[編輯]以電視版為基礎重新剪輯,加上新作片段並且更動部分故事的劇場版,於1981年-1982年之間分成三部上映: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機動戰士高達)-以TV版 1-13 集編輯而成的劇場版。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 哀・戦士篇』(機動戰士高達 II 哀戰士篇)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I めぐりあい宇宙篇』(機動戰士高達 III 相逢宇宙篇)
在2000年出版DVD時為了變更為5.1聲道,將原始聲優陣容(除一部份變更之外)集合起來重新配音,配樂及音效也有細部改變。但是此項變更在曾經看過當初劇場首映的影迷當中多認為不妥,使得DVD版招來不少反彈聲浪。2007年12月,推出了原始音軌版電影三部曲的套裝DVD。在2006年底,TV版DVD-BOX開始販售,這也是初代高達TV版第一次以DVD形式推出。
台灣於1982年8月間,曾有預定在戲院公開上映『相逢宇宙篇』,並在各報的電影版面上作出預告,但是最後卻無疾而終。
Road to U.C.0105
[編輯]為了給即將上映的電影《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凱薩衛》,2021年元旦,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官方YouTube頻道「高達 Channel」發起了名為「Road to U.C.0105」的衝擊105萬訂閱人數的活動[5][6]。活動以UC世紀各部作品發生的年代為目標,當訂閱人數超過某一作品發生年份的1萬倍數時,就會在頻道上架相應作品24小時[5]。
上海國際電影節
[編輯]2021年5月18日,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辦方公佈的展映電影名單中,出現了8部高達系列電影作品,除了《機動戰士Z高達》劇場版三部曲、電影《機動戰士高達 馬沙之反擊》以及電影《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凱薩衛》第一部之外,也包括了本片三部曲,確認了影片的正式在中國大陸影院放映[7]。
有聲書
[編輯]1980年由中島紳介與氷川竜介在電影原聲帶「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III アムロよ…』的第二片唱片當中,選出了電視版的一部份台詞作為有聲書。當時由於錄影帶等播放機具尚未普及,所以此種手法相當常見。1991年曾經再版,但是現在幾乎找不到了。
小說
[編輯]導演富野由悠季本人以動畫版為基礎、針對更高年齡層讀者(含有部分性方面描寫)所重新撰寫的小說版「機動戰士高達」,由朝日Sonorama發行。由於故事與電視版多所不同(包括安排阿寶駕駛的G3 高達在阿‧巴瓦‧空攻略戰中,遭無名流彈打中而死),所以無法接續到後來的電視作品(如機動戰士Z高達)。此小說版後來改由角川書店於Sneaker文庫發行。
另外,富野也寫了以動畫版外傳形式存在的「密會:阿寶與娜娜」,由角川書店於Sneaker文庫出版。動畫首播當時由中根真明執筆的另一個小說版本,也曾由朝日Sonorama出版,內容則與動畫版幾乎完全相同,現已絕版。
漫畫
[編輯]1979年電視版放映當初,秋田書店的少年漫畫雜誌《冒險王》曾經連載岡崎優所畫的高達漫畫,當時為配合動畫播映進度,還採取限制頁數、每月連載一次的作法。而由於電視版是針對青少年觀眾而設,身為少年漫畫的《冒險王》版在劇情上也做了相當的改變。該版本於連載途中腰斬。本漫畫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無視原作精神,將高達畫成當時流行的兒童向機械人漫畫;完全無視原作設定的人物性格與無敵鐵金剛式的打鬥,反而使這本漫畫版成為後世高達愛好者眼中的奇書,並成為近年惡搞文化一再戲弄的「問題作」。
1992年,近藤和久以重製原作為目標,在萬代出版的漫畫雜誌《漫畫新兵器》(サイバーコミックス)以「機動戰士GUNDAM 0079(機動戦士ガンダム0079)」為題開始連載。其後連載雜誌歷經MediaWorks的《MS・SAGA》、《月刊Comic電擊大王》的更迭,於2005年連載完結。
2002年,曾負責電視版角色設計的安彥良和在角川書店的《GUNDAM ACE》月刊開始連載「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GUNDAM ACE》本身是為了連載這部作品而創刊),故事與部分的細部設定則重新檢討,因此產生諸多與動畫版相異之處。
各集標題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Gundam Century, Gundam Science, High Frontier
- ^ Gundam SF World
- ^ Mobile Suit Gundam Epoch Vol. 1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元祖・機動戦士ガンダムのメカデザイナー、大河原邦男氏
- ^ 5.0 5.1 花菱夕凪. 鋼彈頻道衝訂閱!人數達標即公開相應電影版、OVA作品,讓粉絲暢遊宇宙世紀. news.gamebase.com.tw. 2021-01-04 [2021-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4) (中文(臺灣)).
-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劇場版3部作、1月23日より毎週土曜に24時間限定の無料配信 「見せてもらおうか!! 登録者数増加の結果とやらを!!」(ねとらぼ). Yahoo!ニュース. 2021-01-22 [202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日語).
- ^ 《闪光的哈萨维》在路上?8部高达电影国内引进确定_日本. www.sohu.com. 2021-05-19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