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積·湯遜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積·湯遜
Jack Thompson
出生約翰·布魯士·「積」·湯遜
(1951-07-25) 1951年7月25日73歲)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母校凱霍加瀑布高中英語Cuyahoga Falls, Ohio
丹尼森大學
范德堡大學
信仰長老宗
配偶帕特里夏·湯遜

約翰·布魯士·「積」·湯遜(英語:John Bruce "Jack" Thompson,1951年7月25日),美國社會活動家、已被除牌英語Disbarment律師。湯遜憑藉反對電子遊戲,尤其是暴力和色情電子遊戲的活動家身份走紅[1][2][3]。擔任律師期間,湯遜將他打的官司着力於他察覺到的現代文化中的猥褻元素,涵蓋說唱音樂電台遊俠英語Shock jock侯活·斯特恩的廣播和涉嫌影響到兒童的電腦和電子遊戲內容[4]

湯遜還因向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英語Florida Bar遞交異常存檔而著名,曾於1993年挑戰協會的合憲性[5]。後來佛州最高法院稱他的存檔「反覆、輕薄且侮辱法庭的整體性[6]。」2008年3月20日,佛州最高法院制裁湯遜,要求他以後在法庭中的存檔必須由他本人以外的律師協會成員簽署[7]。2008年7月,佛州最高法院因其作出虛假法庭陳述和貶低羞辱當事人的不當行動,永久剝奪他的律師資格[8][9]

早年

[編輯]

成長於俄亥俄州克里夫蘭,湯遜曾就讀於俄亥俄州凱霍加瀑布高中英語Cuyahoga Falls, Ohio[10]丹尼森大學。在大學廣播站自辦政治談話節目讓他受到媒體關注[11]。在范德比爾特大學法學院求學時,他遇到了日後的終身伴侶帕特里夏[12]。1976年,他搬到佛羅里達州,先後擔任律師和基督教神父基金籌措人[12],加入基·比斯坎英語Key Biscayne長老會重生為基督教徒[11]。湯遜承認他當律師時「有着豐富多彩的紀律處分歷史」[13]

早期官司

[編輯]

尼爾·羅渣士秀

[編輯]

1988年,湯遜槓上WIOD英語WIOD電台節目主持人尼爾·羅渣士,說羅渣士在節目中播放惡搞歌曲《男生早上要做愛英語Uncle Bonsai》,要聯邦通訊委員會罰WIOD1萬美元[11]。湯遜還起訴電台1987年12月的節目違反停止騷擾他的協定。其後八個月,湯遜錄下羅渣士的所有節目,記下4萬個提到他名字的內容。他說自己和電台達成協定,其中一個條款是每提到他的名字一次就罰款5000美元,加起來就是自己要索償的2億美元[14]

珍納特·雷諾

[編輯]

湯遜最初認識珍納特·雷諾是在1975年11月,當時他申請擔任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縣的助理地方檢察官,但沒有被錄用[15]。1988年,他與時任戴德縣檢察官珍納特·雷諾爭奪檢察官職位,回應珍納特之前駁回他對尼爾·羅渣士的起訴[16]。湯遜在競選活動中交給珍納特一封信,要求填寫一份問卷,確認自己是同性戀、雙性戀還是異性戀。湯遜說珍納特那時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說「只對有男子氣慨的男人感興趣,這就是我不被你吸引的原因」[17][18]。事後他向警方報案,指控她摸自己屬於非法侵犯英語battery (crime)。對此,珍納特請求佛羅里達州州長鮑勃·馬田內斯英語Bob Martinez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案件[19]。特別檢察官駁回指控,判定案件屬於「政治策略」。珍納特最終憑藉69%的票數成功連任。後來珍納特獲提名美國司法部長,湯遜多次指控她是女同性戀,使得珍納特的支持者、副州長巴迪·麥凱英語Buddy MacKay罵他「怪人」[17]

敗選後,湯遜於1990年向珍納特任董事的社會服務組織邁阿密總機英語Switchboard of Miami發起政治行動,指控組織在公立學校放置「同性戀教育磁帶」。對此,組織聯絡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英語Supreme Court of Florida,讓法院命令他接受精神檢查。湯遜接受檢查,結果無大礙。在這之後,湯遜說自己是「全佛羅里達州唯一一位獲官方確認理智的律師」[20]

說唱音樂

[編輯]

湯遜在與嘻哈團體2 Live Crew英語2 Live Crew專輯《As Nasty As They Wanna Be英語As Nasty As They Wanna Be》產生爭執的事件中名聲鵲起(2 Live Crew成員路德·坎貝爾英語Luther Campbell所屬公司盧克天行者唱片英語Luke Records曾在珍納特競選活動期間發歌批判湯遜[21]。1990年1月1日,他致信馬田內斯和珍納特,要求對方調查專輯是否違反佛羅里達州的淫穢物品法律。儘管州檢察官拒絕啟動調查,湯遜還是積極遊說該州各地官員阻止專輯及N.W.A走出康普頓英語Straight Outta Compton》銷售[22]。湯遜寫檔案給反對者的時候,經常會附上駕照的副本,用蝙蝠俠蓋住自己的圖片。湯遜說,「我把蝙蝠俠的相片發給反對我的人,是想提醒他們,我在扮演蝙蝠俠的角色。就像布魯士·韋恩在電影裏幫助警察那樣,我也要幫助布勞沃德縣的警長。」他還戴蝙蝠俠腕錶[23]。另外,他將坎貝爾比作小丑[24]。他表示:「跟所有人一樣,我十分了解第一修正案是自由社會的奠基石——所以(我是為)受惡意言語中傷的人盡一份責任,這些惡意語言的其中一條是坎貝爾說女人會被性侵害[11]。」

他還提到2 Live Crew的另一首歌《在美國被禁英語Banned in the U.S.A. (song)》。他寫信給2 Live Crew採樣歌曲《生於美國英語Born in the U.S.A. (song)》作者布魯士·斯普林斯汀的經紀人喬恩·蘭多,建議蘭多「留心一群給兒童送去有毒垃圾的小丑偷走《生於美國》」,否則自己就要跟全國人民說斯普林斯汀默許了那首歌,因為坎貝爾曾對「第一修正案未能保護2 Live Crew不被起訴表示憤怒」[25]。湯遜還表示,專輯的「社會評價」如同反社會分子拿着AK-47在擁擠的校園開槍,槍的連發機關被皮威·赫曼英語Pee-wee Herman的政治觀點夾住[26]

其後,2 Live Crew向聯邦地區法院起訴布勞沃德縣警長,正式作出反擊。警長之前告訴當地零售商,出售他們的專輯違反淫穢物品法律,會面臨起訴。法庭最終向零售商頒下禁止令,一面認為執法部門的行動屬於先行制止英語prior restraint言論自由的違反行為,一面裁定專輯實際上是淫穢物品。然而上訴法庭推翻了淫穢物品裁決,理由是單純播放磁帶無法證明作品屬於憲法所說的不具備藝術價值[27]

隨着辯論繼續進行,湯遜說「(音樂)這個自詡不能畫線的產業畫了四等分的線」[28],又表示不會放棄行動,除非「把唱片公司或唱片連鎖品牌的頭頭送進監獄。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停止販運淫穢內容」[29]。《Spin》雜誌創辦人小鮑勃·古喬內英語Bob Guccione Jr.叫湯遜「當代唐吉訶德,如同那位神話人物,與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認為他的行動無非是要達成兩件事:激怒大家、給自己臉上貼金[30]。後來湯遜回應稱:「執法部門和我把2 Live Crew的職業生涯打回到一開始在廁所的時候[31]。」

1991年,湯遜又寫了一封信,向明尼蘇達州總檢察長斯基普·漢弗萊英語Skip Humphrey,投訴N.W.A的專輯《Niggaz4Life英語Niggaz4Life》。漢弗萊警告稱,當地唱片店Musicland英語Musicland銷售相關專輯的行為違反禁止向未成年人分發有害色情材料的州法律。他將案件轉交給明尼阿波利斯市檢察官處理,對方裁定專輯部分歌曲若以單曲形式發行,就符合法律的定義,但現在是以專輯形式整體發售,無法起訴[32]。湯遜後來在波士頓發起類似的行動[33]。後來,湯遜批評共和黨邀請N.W.A和金主艾力·"Eazy-E"·懷特舉行專場活動[34]

1992年,湯遜獲奧利弗·諾斯創辦的「自稱」愛國者團體自由聯盟(Freedom Alliance)聘任,該團體被《華盛頓郵報》歸為「右派」。當時湯遜批評時代華納宣傳Ice-T歌曲《Cop Killer英語Cop Killer (song)》的行為違反煽動叛亂、煽動暴動、「主張推翻政府」等聯邦及州罪名,計劃起訴,指涉事歌曲主張殺警察[35]。事件導致時代華納和Ice-T及其樂隊解約,要他們自願放棄發行收錄《Cop Killer》的專輯。

不止嘻哈,湯遜還指控其他音樂表演有淫穢成分,其中就有麥當娜歌曲《證明我的愛》的音樂影片,說影片很色情,要求禁止發行[36]。之後到1996年,湯遜致函媒體公司維亞康姆,批評其子公司MTV廣播「物化女性」的節目,要求停止播放所謂的「企業污染品」[37]。他還狙擊MTV的廣告商,敦促美國陸軍撤下徵兵廣告,聲稱陸軍有性騷擾醜聞,不應招募女性[38]

電子遊戲官司

[編輯]
積·湯遜擔心兒童受電子遊戲影響,培養出暴力傾向

湯遜曾嚴厲批評眾多電子遊戲,帶頭反對遊戲製作方和發行方。他的基本看法是,暴力電子遊戲已多次被青少年用作排練暴力事件計劃的「殺人模擬器」,這種遊戲和一些校園慘案之間的聯絡密不可分。他表示:「從每一起校園槍擊案中都能找到愛玩遊戲的兒童槍手[39]。」另外,他還聲稱科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對待遊戲環境的方式與成年人不同,從而激發暴力和模仿行為[40][41]:「如果一些痴狂的大人願意把他的時間花在玩《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上,這些人必定會思考他為何不做些有益的事情,但當它發生在孩子身上,就會對他們的行為和大腦額葉的發育造成明顯的影響[42]。」湯遜稱日本公司索尼遊戲的泛濫堪比「第二次珍珠港事件[43]:「許多家長認為零售店不會向17歲以下的孩子出售M級遊戲。我們都知道這不可能,而事實上所有研究表明,約50%該年齡段的孩子們可以無視分級走進任何零售店購買任何遊戲,而且不會被問話[44]。」

湯遜反駁了電子遊戲由言論自由權保護的觀點,表示「殺人模擬器從憲法層面上看不受言論自由權保護,甚至沒有表達權。它們是危險的真實裝置,教孩子高效殺人,愛上這些遊戲」,還粗暴表示電子遊戲是「精神自慰」[45]。此外,他將暴力遊戲的部分動力歸咎於軍隊,稱其對士兵面對生命可能終結的可怕事實扣下扳機的物理行為尋找脫離思想的辦法[46]。」湯遜進一步聲稱,其中一些作品基於軍事訓練和模擬技術,例如創意技術研究所英語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開發的遊戲。他認為,由國防部牽頭製作遊戲,有助於克服士兵殺人的禁慾[47]。他還聲稱,PlayStation 2DualShock手掣「每殺一個人,給你的雙手帶來震動快感。這是伯爾赫斯·費德歷·斯金納實驗室研究出的操作制約行為矯正英語Behavior modification行為」[48]

儘管他處理電子遊戲的行為大體上針對青少年,但他在2004年曾碰到一起涉及成年人的案件。這是一起謀殺重罪英語Aggravation (law),29歲的被告小查理斯·麥鈣(Charles McCoy, Jr.)去年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犯下連環高速公路槍擊案。被捕時,從他的酒店客房搜獲一台遊戲主機和《逃亡大亨英語The Getaway (video game)》的翻版。儘管不代表麥鈣,還受到麥鈣律師的反對,湯遜還是成功讓法院開封麥鈣的住宅搜查令,證實除其他證據外,還找到《緊急狀態英語State of Emergency (video game)》、《英雄本色》和《脫獄潛龍英語Dead to Rights》等遊戲。然而,他不被允許向麥鈣出示證據,麥鈣辯方團隊根據偏狂型精神分裂症堅持精神障礙辯護[42][49]

早期訴訟

[編輯]

1997年,湯遜代表希斯高中槍擊案英語Heath High School shooting三名遇害學生的家長提起訴訟。警方調查發現,14歲的嫌犯米高·卡內爾(Michael Carneal)經常玩電腦遊戲(包括《毀滅戰士》、《雷神之鎚》、《德軍總部英語Castle Wolfenstein》、《鐵血農夫英語Redneck Rampage》、《殺戮夜魔英語Nightmare Creatures》、《暴戰機甲兵英語MechWarrior (video game series)》和《生化危機》),亦瀏覽色情網站。卡內爾還持有電影《邊緣日記》的錄影帶,該片講述一名高中學生幻想槍殺老師和同學。案件原告方索要3300萬美元的損失補償費,認為上述遊戲及電影製作方、網站營運商向案件未成年人提供有關內容,另他脫敏,產生暴力念頭,故存在過失行為。原告方還要求追究「有缺陷」產品製造方的產品責任英語product liability(據稱有缺陷的地方是暴力內容及缺乏警告),以及向未成年人提供相關內容的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英語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的責任[50]。湯遜表示,「我們就是要傷害荷里活,就是要傷害遊戲產業,就是要傷害色情網站[51]。」

訴訟由聯邦地區法院發起,但因原告訴求不符合法律定義而被駁回。法院總結稱,被告方無法合理預見卡內爾的行為,且無論如何卡內爾的行為都在取代被告方的行為,所以被告方不可能是損害行為近因。另外,法官認為被告方內容的「概念、想法和圖像」不構成可被認為有缺陷的「產品」[50]。案件在上訴法庭維持原判[52]

《俠盜獵車手》

[編輯]

法律行動

[編輯]
俄亥俄州
[編輯]

2003年2月,湯遜就俄亥俄州16歲少年德斯汀·林奇(Dustin Lynch)的案件,申請遞交法院之友訴狀。林奇沉迷《俠盜獵車手III》,因涉嫌殺害喬琳·米什內(JoLynn Mishne),被控嚴重謀殺罪[53]。法官約翰·隆恩(John Lohn)裁定林奇必須按照成年人模式受審時,湯遜收到米什內父親的短訊,表示「律師最好告訴陪審團那款暴力行為訓練這個孩子,教他怎麼殺害我們的女兒喬琳。如果他們不做,我做[54]。」

湯遜向檢察官、法庭為林奇指定的律師及記者發去提議,自薦出任林奇的律師。但是,麥地那縣檢察官迪恩·霍爾曼(Dean Holman)認為湯遜也為喬什內的父母提供建議,若出庭代表德斯汀·林奇,會面臨比較大的利益衝突[55]。然而法官多番推搪,兩個月都沒有裁決湯遜的請求,這讓他感覺自己無法掌控案件,於是向麥地那縣共同辯護法官基斯杜化·科利爾(Christopher Collier)復原自己主持此案的資格[56]。最終,林奇自己拒絕了湯遜的提議,撤回申請精神障礙辯護的申請。林奇母親傑里琳·湯馬士(Jerrilyn Thomas)要求科利爾指定湯遜為兒子辯護,表示自己到監獄探望兒子的時候改變了主意,認為兒子的控罪「無關遊戲或帕羅西汀,我兒子不是殺人犯」[57]

田納西州
[編輯]

2003年10月,湯遜代表一對年年輕輕、承認犯下魯莽殺人、危害他人安全及襲擊的繼兄弟,到田納西州法院遞交一項反訴[58]。當事的小兄弟向偵查人員表示犯罪行為是受遊戲《俠盜獵車手III》影響,於是湯遜向遊戲出版商Take-Two Interactive、遊戲機PlayStation 2製造商索尼互動娛樂及零售商沃爾瑪索償2.46億美元的損失費,指控上述被告方明知或理應知道該遊戲會誘發模仿犯罪[59]。2003年10月22日,案件轉交至美國田納西東區聯邦地區法院處理。兩天後,原告方遞交自願撤訴英語voluntary dismissal告知書,案件結案[60]

阿拉巴馬州
[編輯]

2005年,湯遜在亞拉巴馬州參與了一場類似的官司,代表殺害警察、報稱被迫遊玩《俠盜獵車手》的青少年德文·摩爾英語Devin Moore (murderer)的家人發起訴訟。參與該案的湯遜因僅此一次英語pro hac vice臨時獲准在該州執業,遭到質疑。對方律師表示湯遜曾通過書信和電郵威脅騷擾他們,行為不道德,要求復原他的特權[61]。法官補充稱湯遜在摩爾的刑事審判中違反禁言命令。湯遜申請撤出案件,但被法官駁回,要求繼續參與,但臨時復原他加入州律師協會的資格。

湯遜認為法官不顧一切確保摩爾的刑事罪名被定罪[62]。他批評法官有道德問題,指當地一名律師聲稱能影響法官的判斷,確保他的案件遭駁回,除非這名律師加入他的團隊[63]。他還指控Rockstar娛樂和Take Two Interactive在他們網站上張貼誹謗他的言論[64]

結果,湯遜遊說阿拉巴馬州檢察長英語Alabama attorney general特洛伊·金英語Troy King發起民事訴訟,呼籲零售商下架「殺警遊戲」[13]。之後阿肯色州加斯維爾一名警察被18歲逃犯雅各·D·羅比達英語Jacob D. Robida,湯遜又懷疑事件又和《俠盜獵車手》有關,但偵查人員未找到這款遊戲涉事的證據[65]

佛羅里達州
[編輯]

湯遜曾到邁阿密一家百思買,錄下員工向當時10歲的兒子出售《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的過程。他隨後致信百思買,表示「檢控和公關後果會如雪花一樣落在你們明尼阿波利斯的總部」[66]。他最終在佛羅里達州起訴這家公司,指其違反向未成年人出售有害性內容的法律。

2005年1月,百思買同意執行現有政策,對嘗試購買「M」級遊戲的17歲或以下人士檢查身份[67]。當時法律未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M」級遊戲。

新墨西哥州
[編輯]

2006年9月,湯遜和律師史提芬·桑德斯(Steven Sanders)代表波西(Posey)的家人,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起訴索尼、Take-Two、Rockstar Games和少年殺人犯科迪·波西(Cody Posey),指控對方過失造成三名家人死亡。原告聲稱科迪·波西「過度沉迷」《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迷上了暴力行為,犯案不考慮後果,於2004年7月「執行、模仿暴力行為」,槍殺父親、繼母和繼妹,將屍體埋在肥料堆。湯遜表示:「波西本質上是在遊戲裏練習殺人。如果不是《俠盜獵車手》的緣故,三條生命不會白白死去[68]。」

湯遜曾從一名副警長的口中得知遊戲和索尼PlayStation 2在案發牧場中被發現,認為遊戲教波西「用時髦的方式瞄準開槍,讓他變成經驗老到的殺人,而沒有告訴他實施這種殺人行為需要承受拘禁及責任[69]。」然而被質疑的遊戲實際上沒有告訴玩家如何使用武器。波西的律師加里·米切爾(Gary Mitchell)表示湯遜在開庭前多次聯絡他,敦促他在為波西辯護時強調遊戲,但波西表示「看不出這有什麼好處」[70]

Take-Two回應

[編輯]

2007年3月14日,Take-Two發起訴訟英語Take-Two Interactive v. John B. Thompson,尋求永久禁制湯遜針對公司發起危害公眾的訴訟,阻止非發行的遊戲《俠盜獵車手IV》和《俠盜獵魔2》向未成年人出售。訴狀認為湯遜的訴訟違反公司的第一修正案權利[71]。對此,湯遜回應稱:「我一直在祈禱Take-Two和他們的律師能做些非常愚蠢、天真、糊塗的事情,最好比他們迄今為止所做的更加離譜,好讓我利用這些過失摧毀Take-Two[72]。」2007年4月19日,湯遜和Take-Two達成和解,湯遜同意不再尋求法律手段阻止Take-Two銷售遊戲、揚言起訴公司,或因遊戲的銷售指責Take-Two有不當行為。

分析師認為,和解可能意味着湯遜不能對Take-Two發表宣言及起訴他們[73]。然而《俠盜獵車手IV》2008年發行的時候,湯遜稱該遊戲是「自脊髓灰質炎以來我國兒童面臨的最嚴重侵害」,要求明尼蘇達州州長添·普蘭提「追究(明尼蘇達州零售商)目標百貨及百思買的刑事責任」[74]。他還致信Take-Two主席史特勞斯·澤尼克(Strauss Zelnick)律師,又向澤尼克的母親發話,指責她兒子「向美國青少年出售GTA IV不擇手段。在這個國家,你的兒子說你把他打造成童軍......但我會說,他更像希特拉青年團[75]。」2008年5月1日,湯遜亮相CNN頭條新聞頻道節目《格倫·貝克秀英語Glenn Beck (TV program)》,直言性內容使得遊戲向未成年人出售成為非法行為[76]。湯遜又投訴芝加哥交通管理局在芝加哥的公交站張貼遊戲的廣告[77]

GameZone電郵

[編輯]

2013年9月,《俠盜獵車手V》發行首周,湯遜在與GameZone撰稿人蘭斯·列布(Lance Liebl)交換的系列電郵中,表達了對遊戲的厭惡。遊戲發行前夕,華盛頓海軍工廠爆發槍擊案福斯新聞頻道MSNBC等傳統媒體尋找證據,說明《俠盜獵車手V》等暴力電子遊戲在這場殘酷的殺戮中發揮了作用,GameZone隨後發表文章駁斥該觀點[78]。雙方的論戰引起湯遜的注意,他隨後向蘭斯發去電郵,表示「美國心理學會已經認為這些遊戲和日益頻發的侵略性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國防部就是出於這種目的使用遊戲。」列布讓湯遜親身來到他們的網站解釋自己的立場,但被對方拒絕,表示遊戲玩家「太弱智,不能理解」[79]

《惡霸魯尼》

[編輯]

自2005年起,湯遜發起行動阻撓Take-Two子公司Rockstar Games發行遊戲《惡霸魯尼》。他認為,遊玩這款遊戲,「就是在對受到你傷害的人,排練身體報復和暴力行為。然後你們,像科倫拜艾力·夏里斯和迪倫·克萊伯德那樣,變成徹頭徹尾的惡霸[80]。」他指出,遊戲「教你如何用霸凌行為霸佔你的學校。打人、用彈弓、把人家的頭按進骯髒的廁所,遊戲中的白人就是這樣對黑人實施犯罪。還用棍棒毆打老師和同學,完全瘋了[81]。」湯遜起訴了沃爾瑪百思買目標百貨Circuit City英語Circuit City (1949–2009 company)遊戲驛站玩具反斗城,禁止他們上架遊戲[82]。他還到Rockstar位於華盛頓的辦公室抗議,這家辦公室的員工包括指導組織Peaceaholics的學生[83]。湯遜表示希望像零售商施加壓力,讓他們拒絕上架該遊戲[84]。2006年3月,邁阿密-戴德縣公立學校英語Miami-Dade County Public Schools委員會投票一致通過動議,批評這款遊戲,敦促零售商不要將遊戲賣給青少年[85]

湯遜還批評比爾·蓋茨微軟和Rockstar Games簽訂在Xbox平台上線該遊戲的協定[40],之後Xbox版因未公開的原因取消,但Xbox 360版數年後發行。2006年8月,湯遜針對最早一批遊戲副本申請國會傳票,表示如果無法獲得眾議員克里夫·斯特恩斯的協助,會在邁阿密發起訴訟。遊戲發行後,湯遜表示「劍已出鞘,較難收回」。湯遜認為遊戲違反佛羅里達州禁止損害社區健康的公眾滋擾英語public nuisance法律[86]

Rockstar Games聯合創辦人特瑞·多諾萬(Terry Donovan)回應稱:「如果我們是在一心做優秀的遊戲,不理會對我們工作的誤解,我會更喜歡這部遊戲[87]。」由於沒有收到Rockstar對提前發行的回應,湯遜向沃爾瑪Take-Two Interactive遊戲驛站發起公眾滋擾申訴,要求對方在10月17日發行日前提前給他了解遊戲。Take-Two拿了一個副本,讓法官朗奴·佛利民(Ronald Friedman)和湯遜於2006年10月12日到法官辦公室預覽[88]。法官表示看不到限制銷售的理由,於次日駁回申訴[89]。湯遜不服法官的裁決,說法官「沒有在看遊戲,不知道你看到了什麼」,指責Take-Two員工演示遊戲時避過大量暴力內容[90]Blank Rome英語Blank Rome之後提出動議,宣佈湯遜的行為是「藐視法庭」。佛利民在裁決中進行司法迴避,轉而向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投訴湯遜,說他的行為「不專業、卑鄙,沒有協會成員的模樣」[91]

湯遜之後注意到在遊戲中當主角的15歲男生親吻其他男生,遂寫信給娛樂軟件分級委員會主席帕特里夏·萬斯(Patricia Vance):「我們發現《惡霸魯尼》存在同性戀內容,(主角)占美·霍普金斯和其他男同學約會。希望你們的T級評級沒出什麼事。」分級委員會回應稱評級時已注意到相關內容[92]

《俠盜獵魔》

[編輯]

英國萊斯特郡人斯特凡·帕凱拉(Stefan Pakeerah)被朋友華倫·勒布朗(Warren Leblanc)謀害後,媒體錯誤聲稱警方在勒布朗的房間內找到《俠盜獵魔》的副本,讓這款遊戲和案件牽涉上莫名的關係。警方隨後否認兩者有關聯,澄清遊戲出現在帕凱拉的睡房,而不是勒布朗的,動機是與毒品相關的盜竊。然而,湯遜聽到謀殺案的訊息,表示他早在遊戲發行後就寫信給Rockstar,警告他們遊戲的本質是激發模仿殺人行為:「我早就寫信警告他們,肯定有人會模仿《俠盜獵魔》遊戲殺人。我們美國每年有十多位兒童遊玩了這類遊戲,犯下謀殺案,沒有一件孤立事件。這類遊戲簡直就是殺人模擬器,殺人幾乎是遊戲的日常活動[93]。」之後,帕凱拉的家人聘請湯遜起訴索尼互動娛樂和Rockstar,索償50萬歐元的過失死亡賠償英語wrongful death claim[94]

之後續作《俠盜獵魔2》發行,積·湯遜揚言會永久禁止遊戲發行。湯遜表示計劃起訴Take-Two/Rockstar,以「公眾滋擾」名義禁絕《俠盜獵魔2》和《俠盜獵車手IV》,表示「Take-Two的《俠盜獵魔》和《俠盜獵車手》明顯牽涉着眾多殺人案。(我已經)請求Take-Two和零售商停止向兒童銷售Take-Two的『成人級』殺人模擬遊戲,但被對方拒絕。法院會要求他們必須遵守『成人級』標籤的邏輯[95]。」Take-Two向美國佛羅里達南區聯邦地區法院上訴,認為出於私人娛樂目的購買的遊戲不應視作公眾滋擾,請求駁回即將到來的訴訟,訴訟隨即復原[96]。翌日,湯遜在個人網站撰文,稱「一直在祈禱Take-Two和它的律師做出愚蠢的行為,好讓我利用這些過失摧毀Take-Two。下周我反擊的時候,大家就知道Take-Two給自己挖坑了[97]。」

《真人快打》

[編輯]

2006年10月,湯遜致函Midway Games,要求停止並終止真人快打》系列最新作《真人快打》世界戰局英語Mortal Kombat: Armageddon》的銷售,指該遊戲非法使用他的形象盈利,允許遊戲玩家在角色建立選項中,將角色打造成他的模樣[92]。Midway未回應他的來信。

社會運動與遊說行動

[編輯]
積·湯遜和尤金·F·普羅文佐英語Eugene F. Provenzo認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向兒童教授「高效的殺人技巧」[98]

除了發起官司,湯遜還公開抵制類似的「問題遊戲」。研究遊戲對兒童影響的邁阿密大學教授尤金·F·普羅文佐英語Eugene F. Provenzo和湯遜曾在新聞雜誌電視節目《60分鐘》上就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影響進行激烈交鋒。在這之後,兩人成為朋友,表示正合著一本書。在《基督科學箴言報》的聯名文章中,兩人一致認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將現實世界的殺人行為浪漫化、瑣碎化,危害我們的孩子,教他們侵犯他人,讓他們學習高效的殺人技巧[98]。」

湯遜支援各州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暴力和色情淫穢遊戲[67]。外界顧慮立法行動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湯遜表示相關遊戲是「公共安全危害」[99]。另一方面,他反對希拉里·克林頓提議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娛樂軟件分級委員會評定「M」級的遊戲的法案,認為該法案「完全違憲」,政府無法執行私營企業的標準,必須交由測試淫穢物品的「米勒測試」定奪。他指控克林頓提出明知違憲的法案,是為了在遊戲業界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政治地位[100]

2005年7月,湯遜致函多位政治人物,敦促對方調查《模擬市民2》中可以通過特殊程式碼訪問的裸露內容。他認為遊戲有裸露內容,不適合「T」(青少年)級評級,即適合13歲及以上人士遊玩。遊戲產商藝電否認有關指控,副總裁謝夫·布朗(Jeff Brown)表示遊戲角色在衣服遮蔽下「沒有解剖層面的細節」,如同芭比娃娃。至於遊戲會給裸體角色身體部位打上馬賽克修補程式(例如洗澡的時候),布朗表示這是「幽默效果」,否認遊戲存在其他不合適的內容[101]。儘管如此,遊戲一款資料片刪除了能夠禁止馬賽克效果的遊戲控制台英語Console (video game CLI)程式碼。官方未給出刪除原因。

路易斯安那州,湯遜協助州眾議員羅伊·伯雷爾(Roy Burrell)起草一份2006年法案,禁止向18歲以下的顧客出售暴力遊戲。為了避免違憲問題,法案未明確定義「暴力」,改用改版的米勒測試:如果遊戲引起「未成年對暴力行為的病態性趣」,明顯違反成年人制定的未成年人適宜性標準,缺乏文學、藝術、政治或科學價值,則其銷售根據社群標準定義,屬於非法行為。法案最終獲得州眾議院一致投票通過,得到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同意,但遊戲界一片反對聲音,認為獲通過的法案仍然違憲[102]。《什里夫波特時報英語The Shreveport Times》社論認為,法案獲湯遜力挺的時候,外界「應該立刻敲響警鐘」,形容湯遜「不斷追趕文化救護車」[103]。湯遜辯稱法案是公共安全的需要,指路易斯安那州至今還沒有出現科倫拜式的事件,是一項「奇蹟」[104]。隨後,娛樂軟件協會根據娛樂軟件協會訴福蒂案英語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v. Foti提請訴訟,最終美國地區法官占士·布蘭迪(James Brady)發佈初步禁令,暫時禁止法律生效,直至司法部門完成全面審議[105]。2006年11月底,該法律被永久禁止,州政府需要向原告方支付法律費用。布蘭迪法官認為路易斯安那州州議員兼州長嘉芙蓮·布蘭科浪費納稅人的錢啟動這項法律,令人「錯愕」[106]

美國國家媒體及家庭研究院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on Media and the Family要求湯遜在日後的政治活動中不要帶他們的名字。機構主席大衛·沃爾什(David Walsh)表示但凡湯遜提到名字,就會給他們招黑。沃爾什在寫給湯遜的公開信中寫道:「你的言論誇大其詞,你的策略攻擊了我非常景仰的人們[107]。」

湯遜還採取行動,影響警方調查在他看來牽涉到遊戲的暴力案件。2006年6月2日,他建議路易斯安那州西費利西亞納堂區警方在調查17歲少年庫特·愛德華·尼爾(Kurt Edward Neher)謀殺55歲米高·戈爾(Michael Gore)一案時,應調查尼爾玩的遊戲。警長J·柯士甸·丹尼爾(J. Austin Daniel)表示,屍檢報告顯示戈爾被毆打致死,臉部中彈。基於這點,湯遜認為「沒人會朝別人的臉開槍,除非你是刺客或是遊戲玩家[108]。」

其他公開言論

[編輯]

湯遜認為華盛頓特區狙擊手攻擊事件的主犯應該是「年紀輕輕的男孩,玩遊戲」,錯誤推測他「可能確實會騎自行車往返槍擊地點,槍有被摔壞,踩腳蹬的時候把槍放進背包」[109]。他表示槍手李·博伊德·馬爾沃英語Lee Boyd Malvo受遊戲《最後一戰》「指導」。後來他在新聞節目《今天》中表示:「我推測環城公路狙擊手應該是個年紀輕輕的男孩,在遊戲的訓練下,成為一名狙擊手。全國廣播公司三個月後的報道的確指出馬爾沃玩遊戲。約翰·亞倫·穆罕默德英語John Allen Muhammad安排他接受遊戲的訓練,讓他起了殺心[110][111]。」約翰·穆罕默德是海灣戰爭退伍老兵,曾獲美國陸軍專業槍法徽章[112]

湯遜還批評改編自《末日迷蹤》系列小說一款基督教題材作品,指這款名叫《末日迷蹤:永生部隊英語Left Behind: Eternal Forces》的資料單張顯示玩家可以在「紐約街頭橫行霸道」,在「身體和精神層面挑起戰爭:在戰鬥中利用祈禱者力量增強部隊力量,在遊戲世界中使用現代軍事武器。」他批評遊戲製作方犧牲價值觀[113],表示「有基督教的背景,就說得過去了嗎?當然說不過去。這個背景毫無關聯,它就是個大型殺人遊戲[114]。」小說原作者黎曦庭表示否認,稱「與其禁止年輕人參與他們最喜歡的消遣活動,倒不如讓我給他們一點正能量[113]。」矛盾使得湯遜與《米日迷蹤》及他的著作《Out of Harm's Way》的出版商廷代爾書屋英語Tyndale House中止合作關係[114]。湯遜沒有見過這款在他看來「傷透我心」的遊戲,但他表示:「我不用見亞伯拉罕·林肯,就知道他是美國第16任總統[115]。」

2007年4月,趙承熙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犯下槍擊案的幾小時後,湯遜推測他受《絕對武力》訓練[45]:「這款遊戲訓練着你,給你殺人的場景,讓你殺人時心跳不加速。」他認為趙承熙處在「虛擬實境超現實英語hyper-reality情形中」。由於槍手犯案四年前讀高中的時候,是知名的《絕對武力》玩家,湯遜直言「一般來說,你上大學也不會放棄(打遊戲)」。湯遜質疑趙承熙室友聲稱他只會拿電腦寫小說的說法,指「趙承熙可以平靜地逐個房間殺人」[116]。趙承熙被確認為槍手前,湯遜將趙承熙臉上的冷峻表情英語flat affect及殺人的效率,歸咎於他在遊戲中接受槍擊案的綵排[117]。然而警方搜查趙承熙宿舍房間,未找到任何遊戲,而湯遜參照的《華盛頓郵報》報道後來刪除了聲稱趙承熙在高中時喜歡玩暴力遊戲的段落。多方證據力證趙承熙並非沉迷《絕對武力》多年之下,湯遜仍堅持「這不是火箭科學。從未殺過人的孩子突然大開殺戒,像個終結者,他就是個遊戲玩家。」湯遜後來致信比爾·蓋茨:「蓋茨先生,你的公司很可能要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危害事件負上法律責任。《郵報》的新聞說顯示你的遊戲是殺人模擬器,教他如何殺人、享受殺人。」然而微軟只負責發行遊戲的Xbox版本,不是《絕對武力》的開發商[45]。弗吉尼亞州政府委任的調查小組證實趙承熙「玩的是《超音鼠》這樣的遊戲」,「(他玩的)遊戲沒有一款是戰爭遊戲,或存在暴力主題」[118]

2007年12月,湯遜起訴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警察局長湯馬士·華倫英語Thomas Warren,要求他提供在西路商場槍擊案中槍殺9人的槍手羅拔·霍金斯(Robert Hawkins)持有的所有「暴力遊戲材料」的情報。奧馬哈警方表示相關情報涉及正在進行的刑事調查,不屬於公開記錄英語public record[119]

2008年2月15日,湯遜聲稱北伊利諾伊大學槍擊案的槍手史蒂文·卡茲米爾扎克(Steven Kazmierczak)受《絕對武力》遊戲影響[120]。他表示「我們有一個屬於遊戲玩家的滿洲候選人國,他們其中有些人準備好殺人,願意去殺人[121]。」他聲稱,若校方不提供卡茲米爾扎克玩暴力遊戲的證據,會採取法律行動[122]

與遊戲行業及玩家針鋒相對

[編輯]

湯遜的「高調聖戰」讓他成為電子遊戲愛好者的攻擊對象[68],也使他直接和遊戲行業及玩家叫板。2005年,他向娛樂軟件協會主席道格·洛文斯坦英語Doug Lowenstein發公開信,仿照莊拿芬·斯威夫特的諷刺散文《一個小小的建議》,向遊戲產業發出《一個對電子遊戲的小小建議》。他表示,如果有遊戲公司製作遊戲時囊括信中所述內容,他會向Take-Two行政總裁保羅·埃貝爾勒英語Paul Eibeler名下的慈善基金會捐1萬美元。所述內容為:遊戲主角的兒子被愛玩遊戲的男孩殺害,為報仇,殺害了業內的眾多高管(其中一位的原型為埃貝爾勒),並在E3電子娛樂展大開殺戒。遊戲玩家迅速響應,按照他的提議創作了《我很好——殺人模擬器英語I'm O.K – A Murder Simulator》等作品。結果湯遜說自己的提議是在諷刺,拒絕兌現承諾捐款。

傑瑞·霍金斯(右)和邁克·克拉胡里克英語Mike Krahulik(左)代替湯遜捐贈1萬美元。

之後,遊戲網絡漫畫廉價街機廳英語Penny Arcade (webcomic)》作者傑瑞·霍金斯邁克·克拉胡里克英語Mike Krahulik代為捐款1萬美元,他們在支票寫上備註「幫積·湯遜捐的,因為積·湯遜不會捐。」湯遜向西雅圖警方和聯邦調查局報案,要求調查兩人在網站發表文章,對他進行「刑事騷擾」的事件,但警方不予立案[123][124]。其他網絡漫畫開始經常惡搞湯遜的事件[125]

2006年,兩名密歇根州的玩家發起「向積獻花」計劃,籌措資金為湯遜的事務所送去大量插花。這批花於2月送到,並附上一封邀請湯遜和遊戲社群直接對話的信件。湯遜拒絕邀請,將其中一些花送給他的仇人,並附上「把他們連同你們多年來丟棄的體面一起扔掉。我不在乎。碾碎當煙抽吧,如果你們喜歡」之類的留言[126]

湯遜竭力將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大屠殺和《絕對武力》聯絡起來,也受到玩家響應。《三藩市紀事報》記者彼得·哈特勞布(Peter Hartlaub)認為遊戲網站及互聯網留言板上的年輕玩家「充滿憤怒」,說他「謊話連篇」,部分內容連結到了逐點剖析湯遜論調的YouTube影片[127]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英語International Game Developers Association執行主任積遜·德拉·羅卡英語Jason Della Rocca表示:「太傷人了。這些大屠殺追逐者比救護車追逐者英語ambulance chaser還要糟糕,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好大放厥詞[45]。」湯遜說德拉·羅卡是「蠢貨」、「混球」,「收了錢不談(槍擊案和遊戲的關聯)」,說他像那些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之前警告政府應該注意恐怖行動的人[128]。德拉·羅卡表示,湯遜之後想和他進行系列的遊戲辯論,聲稱每場活動他們每個人能賺到3000多美元。德拉·羅卡建議他和湯遜都不應該拿活動賺錢,但湯遜拒絕[121]

2009年7月,娛樂消費者協會英語Entertainment Consumers Association主席哈爾·哈爾平英語Hal Halpin公佈他和湯遜的電郵交流[129]。他表示:「我一直向成員們發去資訊(即時通訊、電郵、Facebook留言等),回覆JT上(幾乎每天都有)的留言。由於這個人(湯遜)相對來說不是很有害,加上我不會私底下篡改任何內容(就算我不喜歡收到他那充滿威脅性的停止並終止信函),我只會把這當成非常一般的郵件交流。」哈爾平和湯遜自1998年以來就開始針鋒相對,當時哈爾平是遊戲零售貿易協會IEMA的主席。此次交流是由哈爾平在IndustryGamers.com發表客座社評《認知就是一切》("Perception is Everything")所引起的[130],他在文中呼籲消費者產業公開抵制遊戲玩家的負面刻板印象。

2011年3月,湯遜電郵Valve總經理加布·紐維爾,要求下架Checkerboarded Studios利用該公司Source引擎開發的校園槍擊模組《北美校園槍擊之旅2012英語School Shooter: North American Tour 2012》,認為Valve參與該模組的開發[131]。他在信中認為《半條命》與古騰堡中學校園槍擊案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有直接關係。Valve最終於3月18日下午5點下架模組[131]

電台節目風波

[編輯]

2004年,湯遜向聯邦通訊委員會投訴,成功讓佛羅里達州奧蘭度一家電台下架侯活·斯特恩的節目。湯遜反對斯特恩在節目中使用淫穢語言,認為「要麼轉播方接受幾十年來法律對行為操守的輕微約束,開始改變行為,要麼讓公眾用日益加深的憤怒促使聯邦政府作出更為可怕的回應」[132]。湯遜表示曾受到斯特恩聽眾的死亡威脅,表示「你得想想侯活·斯特恩聽眾的智商。很明顯他們沒想到我有來電顯示服務[133]。」

就在他反對斯特恩的時候,有一次採訪的記者表示2004年一位名叫米高·赫爾南德斯的14歲少年殺害同班同學,他在日記中經常向上帝祈禱,問湯遜會不會按照他的標準,就此譴責基督教。湯遜回答:「《聖經》沒有鼓動大家謀殺無辜的人,《俠盜獵車手》有鼓動,伊斯蘭教有鼓動。」隨後他擴大自己的言論:「伊斯蘭教鼓動大家謀殺無辜的人。《古蘭經》認為異教徒——不管是猶太教徒還是基督教徒——都應該被殺害......這是這個宗教的核心要素......穆罕默德是個殺害異教徒的海盜,一直提倡殺害異教徒,不是個善類。奧薩馬·本·拉登一直在追隨這個優良傳統[133]。」

後來,CBS消掉斯特恩節目期間插播的天狼星XM廣告,使得斯特恩與其產生法律糾紛。在此期間,湯遜公開為斯特恩辯護,認為CBS可以用消除髒話的新技術封鎖斯特恩提及天狼星的內容[134]。湯遜認為,CBS之所以沒刪掉斯特恩的節目,是因為斯特恩《Arbitron》節目的收聽率仍然很高,而且可以說,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每天去聽他跟CBS的仇恨,以及他轉到天狼星的訊息。換而言之,CBS是在用斯特恩轉到天狼星這件事賺錢[135]

CBS總裁萊斯利·穆恩維斯英語Leslie Moonves回應稱:「你知道嗎?你不能讓大家指揮你什麼節目能播,什麼節目不能播。如果真那麼做,下個禮拜開門的時候,就有人說『把大衛·萊特曼或者《CSI犯罪現場》拿下』,或者說『你知道嗎?《人人都愛雷蒙德》都像我上個禮拜去做愛,或者說像個70歲老頭——你知道的,我們都知道彼得·博伊爾英語Peter Boyle多麗絲·羅拔斯做愛、所以把它拿下』。我們可不能讓這種事情出現[136]。」

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

[編輯]

反對行動

[編輯]

1993年,湯遜要求佛羅里達州的一位法官裁定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英語The Florida Bar違憲,理由是協會就宗教信仰問題就他進行追殺,批評協會親同性戀人文主義者自由主義議題,將「政府三大職能納入組織,成為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英語Florida Supreme Court的「左膀右臂」,違反憲法要求分權與制衡的規定[5]。最終湯遜收取2萬美元的庭外和解金[137]

2002年1月7日,湯遜致函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懇求對律師協會採取行動。訴狀於2002年1月10日獲法庭接納,被視為對律師協會發出執行令狀英語writ of mandamus請願[138]。沒等法庭採取相關行動,湯遜又在2002年1月28日發信,自行撤回訴訟。訴狀與2002年1月30日獲法庭接納,於2002年2月28日發出駁回令[139]

2006年1月,湯遜要求美國司法部調查律師協會的做法。在寫給佛羅里達州南區代任聯邦檢察官亞歷山大·阿科斯塔的信中,湯遜指控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及其代理組織參與有記錄的非法活動,用明知故犯的手段削弱第一修正案賦予我的人權,而這種活動只可能會被視作敲詐勒索式的犯罪活動[140]

2006年4月,湯遜向美國佛羅里達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發去針對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的訴狀,指控協會調查他仇家作出的毫無根據的道德投訴,以此對他進行騷擾。他指控協會犯有五項罪名,索要100多萬美元的精神損失費。案件顯示,律師協會正追查邁阿密蒂·卡德納斯律師事務所(Tew Cardenas)律師羅倫士·凱洛格(Lawrence Kellogg)和阿爾伯特·卡德納斯英語Alberto "Al" Cardenas費城Blank Rome英語Blank Rome律師事務所兩名律師對他提出的無根據道德投訴,侵犯他的憲法權利。另一方面,律師協會認為湯普恩侵犯協會禁止律師對法官、其他律師或法院工作人員發表貶損言論的規定。後來湯遜向法院提出動議,希望能調解和律師協會的爭端。他表示:「我喜歡我做的事情,我覺得我有在公共文化戰爭中惹惱大家的第一修正案權利。」他對自己提交的聯邦訴訟持樂觀態度: 「我100%確定它會帶來改變,不然我不會起訴[140]。」

2006年4月25日,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提交動議,希望駁回湯遜的訴狀,理由有多個,其中一個是訴狀沒有提到他可以獲得的賠償。協會還認為自己絕對可以免除因紀律職能而引起的訴訟責任,而憲法第十一條修正案也禁止湯遜索要賠償,法庭應該依據揚格訴夏里斯英語Younger v. Harris棄權原則英語abstention doctrine復原訴訟。2006年5月4日,湯遜提出動議,要求本身是律師協會會員的法官費德里科·莫雷諾英語Federico Moreno迴避案件,莫雷諾於2006年5月9日以「非常謹慎」為由迴避,指派首席法官威廉·茲洛赫(William Zloch)跟進後續行動。儘管如此,湯遜還是沒有回應協會要求駁回案件的動議。最終,2006年5月17日,湯遜向法庭發出「自願駁回通知」,案件在沒有偏見的情況下復原[141]

申訴

[編輯]

2007年10月,時任美國地區首席法官[142]費德里科·莫雷諾英語Federico Moreno封存英語Record sealing湯遜在律師協會案件中提交的描繪「同性戀性行為」的檔案。美國地區法官阿達伯特·佐敦英語Adalberto Jordan曾就這些檔案要求湯遜說明理由英語Order to show cause,解釋為什麼不向法院的律師錄取、同行評審和律師申訴特設委員會(Ad Hoc Committee on Attorney Admissions, Peer Review and Attorney Grievance)申訴。後來湯遜答應不提交色情檔案,案件被駁回。之後他向美國司法部代部長彼得·凱斯勒英語Peter Keisler及參議員派屈克·萊希阿倫·斯佩克特英語Arlen Specter寫信,要求佐敦辭職,理由是他20年來一直與佛羅里達州律師諾姆·肯特英語Norm Kent串謀對他進行紀律處分[143]

2008年2月,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英語Florida Supreme Court下令湯遜說明理由,解釋法院為什麼不應該拒絕他日後提交訴狀,除非這些訴狀得到律師協會另一位成員的確認。最高法院稱他的訴狀「內容重複、態度輕佻,有辱法庭的正直」,並特別點出其中一份「法庭無法理解他論點」的訴狀,當中他對一本「成人漫畫」提出動議,指其中印有大量不恰當圖片,包括標誌、袋鼠法庭、復刻美元鈔票、卡通松鼠保羅·西蒙保羅·紐曼雷·查理斯、壓着「掌摑」一詞的手印、律師協會會長班尼狄·P·庫恩(Benedict P. Kuehne)、埃德·布拉德利英語Ed Bradley積·尼科爾森、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尤利烏斯·凱撒猴子及一間紙牌屋(具體內容參見[144])。他認為法庭命令「嚴重侵犯」他的憲法權利,「厚顏無恥地」廢除請求政府解決不滿情緒的第一修正案權利。為此,他向美國司法部長米高·穆嘉菲寫信,認為法庭向他發出說明理由狀是在報復他通過法庭尋求賠償[6][145]

2008年3月20日,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正式制裁湯遜,要求他日後遞交訴狀時需要由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的一名成員簽章,不可以自行簽章。法庭還認為湯遜屢次以「漫無邊際、爭論不休和輕蔑」的方式回應說明原因狀,指這種命令「奇怪」、「白痴」[7]

摘牌

[編輯]

2007年2月,佛羅里達州律師協會就湯遜有職業不當行為的指控啟動摘牌英語disbarment程式,理由是大量人士遞交單獨訴狀,指控湯遜作出誹謗性虛假陳述,意圖羞辱、捉弄、騷擾或恐嚇他們[146]。訴狀顯示,湯遜指控阿爾伯特·卡德納斯(Alberto Cardenas)「向兒童散發色輕內容」,認為這位主審德文·摩爾英語Devin Moore (murderer)案的阿拉巴馬法官「破壞規則,甚至是阿拉巴馬州律師協會的規則,自以為這些規則對他沒用」,並向Blank Rome的合伙人寫信,說「您的律師事務所通過各種方式,積極且有意地為向未成年人傳播性材料犯罪提供便利。」湯遜聲稱這些投訴違反了國家的宗教保護,因為他的倡議是根據自己基督教信仰提出的[147]

2008年5月,邁阿密-戴德巡迴法官達瓦·突尼斯(Dava Tunis)審查完2400頁的抄本及1700頁證物,認為湯遜被控的31項罪名中,有27項有罪,包括向法庭作出虛假陳述、貶低和羞辱訴訟當事人和其他律師、在佛羅里達州以外的地方不當執業。報告公佈第二天,湯遜向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提出動議,認為突尼斯的報告缺少細節,提議含糊不清。此前,湯遜曾試圖讓突尼斯放下他的案件,並向負責調查法官的州司法資格委員會提起訴訟[148]

2008年6月4日,檢察官希拉·圖馬(Sheila Tuma)建議「加重取消」湯遜的律師資格,認為湯遜繼續出現不當行為,且已經形成一種模式,還不斷否認自己有不當行為。加重出牌將使律師重新申請執業資格的期限從五年延長至十年。被阻止在紀律聽證會的開頭髮表談話後,湯遜將寫好的反對意見發給律師、法庭書記員、新聞記者,便離開法庭,稱針對他的司法程式是「星室法庭」、「袋鼠法庭[149]

2008年7月8日,法官突尼斯建議永久復原湯遜的執業資格,並要求他向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繳納43,675.35美元罰款,稱他「繼續進行不當行為,無情、持續不斷地對沒有關係的個人強加這種不當行為模式,對不當行為沒有悔意乃至絲毫認識,和先前一樣繼續公開訓斥他人......在牽扯到大量完全不相干案件及個人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告表現出一種嚴厲、廣泛、反覆和故意打擊的行為模式,只是為了給他自以為妨礙到自己事業的人製造麻煩、困擾及痛苦......他沒有依照職業行為規範行事,而是採取一切能用的手段恐嚇、騷擾或貶損他自以為反對自己的人[150][151][152]。」2008年9月25日,法庭採納法官意見,下令在命令下達30天內永久復原湯遜執業資格,讓湯遜結束他的工作[153][154]。湯遜後來向美國地區法院申請緊急中止英語stay of proceedings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的命令,最終被駁回。湯遜在寫給媒體的電子郵件中回應了法庭裁決:「復原職業資格的時機讓法庭的動機昭然若揭:湯遜上個禮拜五才對律師協會、最高法院及其所有七名法官提起了聯邦民權訴訟,現在這麼急下達復原資格的裁決,無疑報復他提請聯邦訴訟。面對如此愚蠢的敵人,湯遜所需要的,只有最忠誠的朋友。」他在電郵結尾附上法庭裁決,並說「從現在開始,事情會很有趣」[155][156][157]

2009年9月19日,湯遜宣佈會繼續執業到2009年10月1日,說自己「從未被除牌」,因為讓法院要他除牌的命令是無效的[158]。他還說律師協會夠膽就來阻止他[158]

其他活動

[編輯]

1992年,湯遜的一紙訴訟讓佛羅里達州州長占·史密夫收回了對邁阿密電影節的2.5萬美元資助。湯遜聲稱電影節利用國家公帑展示色情電影[159]。對此,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提名湯遜「年度藝術監督員」[160]。次月,湯遜面臨着律師資格被復原的困境,被控在指控德郡Dade County)知名律師史超域·Z.格羅斯曼(Stuart Z Grossman)撒謊[161]。最終,他承認違反律師專業行為規則,包括沒有事先聯絡當事人律師便與其見面的指控,同意支付3000美元罰金[162]並接受公眾譴責[163]

1999年,湯遜代表11歲上吊自殺男孩布魯士·基爾達夫(Bryce Kilduff)的父母。警方認為死亡是一場意外,基爾達夫則模仿了喜劇中心連續劇《衰仔樂園》角色肯尼·麥克康米克,但父母表示布魯士沒看過這部劇。湯遜要求喜劇中心停止向兒童宣傳該劇及周邊產品:「要知道,整個節目的痛點是劇中角色的動作孩子們模仿起來十分酷[164]。」

被剝奪資格之前,律師諾姆·肯特(Norm Kent)對湯遜提起個人訴訟,最終湯遜向肯特支付了5萬美元誹謗賠償費[150]。湯遜以官司和口供威脅肯特客戶比斯利廣播集團英語Beasley Broadcast Group僱員,揚言要訴諸法律,除非肯特願意放棄他的案子。

2005年1月,比斯利僱傭羅倫士·A.克羅格(Lawrence A. Kellogg)法律事務所律師蒂溫·卡德納斯(Tew Cardenas)應對湯遜的威脅。因為克羅格推出了與湯遜的會面,他於3月17日針對事務所名譽合作夥伴、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前主席艾爾·卡德納斯英語Al Cardenas發起運動,致信媒體、佛羅里達州檢察長查理·克瑞斯特和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什,指控他在私底下「敲詐整個州」。之後,克羅格控訴佛羅里達州律師工會,而這很大程度上決定湯遜被奪權。

4月30日,湯遜擴大了針對卡德納斯的運動,讓他就成為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佛羅里達農業和機械大學英語Florida A&M University的受託人而難堪。在傳送給農機大學主席卡斯特爾·V.布萊恩特英語Castell V. Bryant、媒體、州檢察長和州長的電郵中,他參照《侯活·斯登秀英語The Howard Stern Show》一位來訪者的種族主義言論,暗指卡德納斯「將利益看得比種族關係要重」,儘管比斯利是轉播斯登節目電視台的老闆,但他不是卡德納斯的客戶。

2007年2月21日,湯遜向佛羅里達州司法資格委員會控訴法官拉里·塞德林(Larry Seidlin),指控塞德林在對安娜·妮歌·史密夫的屍體進行聽證時,「違反所有法律經典」[165]。2007年6月28日,湯遜向國家檢察官辦公室提出申訴,要求塞德林就不當收受昂貴禮品接受調查和控訴[166]

2008年3月,湯遜要求紐約最高法院上訴部門立即暫停前州長艾略特·斯皮策的法律執照,在報告中宣稱他光顧賣淫團伙。湯遜表示,上訴司第一部門紀律委員會應停止斯皮策的打官司權限,直至問題解決,指出斯皮策在最初的公開道歉中未宣告無罪[167]

2016年4月,在Inverse英語Inverse (website)的採訪中,湯遜透露自己在向佛羅里達州監獄系統的囚犯教授公民課程,包括在大沼澤地懲教所英語Everglades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教美國歷史及憲法[168]

與Facebook的官司

[編輯]

2009年9月29日,湯遜在美國佛羅里達南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Facebook,聲稱網站沒有刪除用戶在多個群組發表的憤怒貼文,給他造成「巨大傷害和苦惱」,索償4000萬美元。不到兩個月,湯遜就撤回案件。網絡法律律師帕里·阿夫塔布英語Parry Aftab認為湯遜不太可能成功,因為美國《通訊規範法》規定Facebook等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對用戶在網站中的行為負責任[169][17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usgrove, Mike. Va. Tech: Dr. Phil & Jack Thompson Blame Video Games. Washington Post. 2007-04-17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2. ^ Louisiana braces for...video game threat. CNN. 2006-06-09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3. ^ McCullagh, Declan. Florida judge won't ban "Bully" video game.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2006-10-16 [200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4. ^ Kushner, David. Gaming's Worst Bully. Rolling Stone Magazine. 2006-11-16. 
  5. ^ 5.0 5.1 Miami Review. "Suit Attacks Constitutionality of Bar." The Recorder, 1992-06-11.
  6. ^ 6.0 6.1 Roberts, Alana. "Anti-Porn Crusader May Face Sanctions for 'Meritless Filing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8."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8-02-22.
  7. ^ 7.0 7.1 SC07-80 (PDF). [2009-11-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26). 
  8. ^ Jack Thompson Disbarred. Kotaku (Gawker Media). 2008-09-25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9. ^ Ostrovsky, Daniel. Fla. Bar Seeks Sanctions Against Morality Watchdog Jack Thompson.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6-02-08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10. ^ Vitka, William. Who the Hell Is Jack Thompson?. Gamespy. 2010-09-16 [2015-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8). 
  11. ^ 11.0 11.1 11.2 11.3 Haring, Bruce. "The 'Private Sting' of Jack Thompson". Billboard, 1990-08-11
  12. ^ 12.0 12.1 Philips, Chuck. The 'Batman' Who Took On Rap. Los Angeles Times. 1990-06-18 [201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5). 
  13. ^ 13.0 13.1 Linn, Mike. "'Grand Theft Auto' comes under fire".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2005-11-22.
  14. ^ Blodgett, Nancy. Say 'Jack' 40,000 Times. ABA Journal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1988-10-01. 
  15. ^ Thompson, Jack. Out of Harm's Way: One Man's Relentless Crusade to Topple Media Giants and Save Your Kids from Video Game Madness. Wheaton, Illinois: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Inc英語Tyndale House. 2005 [2022-01-18]. ISBN 978-1-4143-04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6. ^ Evans, Christine. "Challenger attacks Reno as too liberal". The Miami Herald, 1B, November 6, 1988.
  17. ^ 17.0 17.1 Vick, Karl and David Dahl. "Stigma of a middle-aged, single woman". St. Petersburg Times, 1993-02-17.
  18. ^ The Virtue Vigilante. Nightline. 2006-12-13.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Jack Thompson: 'I came up with this clever plan [laughs] of handing her this questionnaire asking her, you know, "Are you a heterosexual, or are you bisexual, or are you homosexual?" and so forth.' Dave Weir: 'She put her arm on your shoulder and said, uh, "I'm only attracted to virile men, which is why I'm not attracted to you"?' Jack Thompson: 'Mhm.' Dave Weir: 'And then you filed battery charges against her.' Jack Thompson: 'Well, she—she grabbed a hold of me and—and shook me. She didn't hurt me; but I was annoyed—I was angry—that she dealt with it in that fashion. And that was—that was a mistake; I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I should have—but I'm glad—I—I think it was reasonable to ask her the questions.' 
  19. ^ "Opponent accuses Reno of battery". The Miami Herald, 2D, September 9, 1988.
  20. ^ Timmerman, Kenneth R. "Reno Redux in Florida". Insight, October 5, 2001.
  21. ^ Harrington, Richard. "On the Beat; In Md., the Sound and the Fury". The Washington Post, 1990-01-31.
  22. ^ Philips, Chuck. "2 Live Crew's 'Nasty Lyrics' a Bum Rap?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Los Angeles Times, March 7, 1990.
  23. ^ Parker, Laura. "Sheriff's Crackdown on Rap Puts Unlikely County in Spotlight". The Washington Post, 1990-06-17.
  24. ^ Kohn, Marek. "Very nasty indeed; Brutal and sexually explicit, the raps of 2 Live Crew have outraged US fundamentalists, but their ghetto origins have confused the liberal conscience". The Independent, 1990-09-16.
  25. ^ Harrington, Richard. "Banned in the U.S.A.' Released as Rap Group Faces 'Nasty' Charg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4, 1990.
  26. ^ Harrington, Richard. "The Crew: Courage or Crim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 1990.
  27. ^ Luke Records Inc. v. Navarro, 960 F.2d 134 (11th Cir. 1992).
  28. ^ Thompson, Jack. "Clean Up Record Lyrics—Or Else". Billboard, October 6, 1990.
  29. ^ Cox, Meg. "Music Industry Composes Counterpoint as Demands to Censor Lyrics Increas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990-10-19.
  30. ^ Guccione, Bob Jr. "Nothing Should Be Legally Obscene". Billboard, December 8, 1990.
  31. ^ Thompson, Jack. "Morals Are Slipping". Billboard, 1991-01-12.
  32. ^ Harrington, Richard. "Brewer’s Ads Rappe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4, 1991.
  33. ^ Reibman, Greg. "Anti-obscenity lawyer looks to get rap group N.W.A banned in Boston". Boston Herald, August 9, 1991.
  34. ^ Philips, Chuck. "Rodney King Gets Rap Off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Los Angeles Times, 1991-03-20.
  35. ^ Harrington, Richard. "Time Warner in the Line of Fir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Washington Post, July 8, 1992.
  36. ^ Philips, Chuck. "Anger Over Madonna Singl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Los Angeles Times, January 4, 1991.
  37. ^ Sandler, Adam. "CLEAN UP MY MTV?" Daily Variety, 1996-12-24.
  38. ^ Sandler, Adam. "Activist demands MTV pull Army ads". Daily Variety, 1997-02-19.
  39. ^ "Excerpt from '20/20' on the Debate Whether Violent Video Games Desensitize Children". World News Now, ABC, 2000-03-23.
  40. ^ 40.0 40.1 Thompson, Jack. "Violent video games feed unhealthy ideas to young kids". Tacoma News Tribune, January 8, 2006.
  41. ^ The idea of a causal link between video games and violence has been challenged. For example, Chris Kohler. Jack Thompson Watch: Sics Feds on Kotaku, Versus Paul Levinson. WIRED. 2007-04-24 [200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7). 
  42. ^ 42.0 42.1 Drew, James. "Ohio sniper case may put video games on trial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15.". Toledo Blade, 2004-11-21.
  43. ^ Lasker, John. "MURDER SIMULATORS? Railing against video game violence isn't just for Jack Thompson anymore ". Dayton City Paper, January 4, 2006.
  44. ^ Cooper, Anderson. Anderson Cooper 360. CNN, October 8, 2005.
  45. ^ 45.0 45.1 45.2 45.3 Benedetti, Winda. "Were video games to blame for massac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SNBC.com, 2007-04-20
  46. ^ Thompson, Jack. "Bloodlust video games put kids in the crosshairs". Denver Post, 1999-05-30.
  47. ^ Worthy, Kym. "Why violent video games may be worse than other media violence". Michigan Chronicle, October 5, 2005.
  48. ^ Thompson, Jack.Jack Thompson: Proposal is needed to prevent a Louisiana 'Columbine'. [2006-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9.  . Shreveport Times, 2006-05-24.
  49. ^ "Nancy Grace for April 21, 2005, CNNHN". Nancy Grace, CNN, 2005-04-21.
  50. ^ 50.0 50.1 James v. Meow Media英語James v. Meow Media, 90 F. Supp. 2d 798 (W.D. Ky. 2000).
  51. ^ Prichard, James. "Parents of slain students su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companies". The Associated Press State & Local Wire, 1999-04-12.
  52. ^ James v. Meow Media, 300 F.3d 683 (6th Cir. 2002)
  53. ^ Hudak, Stephen. "Should video game share blame? Father of slain Medina girl says manufacturer is accomplice". The Plain Dealer, 2003-02-21.
  54. ^ Hudak, Stephen. "State gets; OK to try teenager as adult 16-year-old accused of killing Medina girl". The Plain Dealer, 2003-05-13.
  55. ^ Hudak, Stephen. "Lawyer's motive in teen murder trial debated". The Plain Dealer, June 7, 2003.
  56. ^ Hudak, Stephen. "Lawyer wants in, wants judge out in murder case of Medina teen". The Plain Dealer, 2003-08-19.
  57. ^ Hudak, Stephen. "Teen can stand trial in girl's murder; Father of slain Medina High pupil upset that video game critic won't be in court". The Plain Dealer, 2003-09-16.
  58. ^ Hamel, et al. v. Sony Computer Ent., et al., No. 28,613-III (Cocke County Cir. Court of Tenn. 2003).
  59. ^ Yi, Matthew. "Gamemaker sued over highway shooting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25.".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3-10-23.
  60. ^ Hamel, et al. v. Sony Computer Ent., et al., No. 2:03cv00375 (E.D. Tenn. October 24, 2003).
  61. ^ DeWitt, Robert. "Attorney in Fayette case bows ou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4-01.". Tuscaloosa News, November 8, 2005.
  62. ^ DeWitt, Robert. "Judge denies attorney's request to withdraw from Devin Moore case". Tuscaloosa News, 2005-11-19.
  63. ^ DeWitt, Robert. "Judge stands by Fayette decision". Tuscaloosa News, 2005-11-22.
  64. ^ Station 7 WVU. Birmingham, Alabama. Noon News, November 3, 2005.
  65. ^ Rotermund, Maggie. "Investigators: Video games not linked to shooting".[失效連結] The Baxter Bulletin, February 8, 2006.
  66. ^ Morris, Chris. "Crackpot or crusad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4-06." CNN/Money, 2003-01-31.
  67. ^ 67.0 67.1 Baldas, Tresa. Video Game Industry Explodes With Legal, Regulatory Issues. The National Law Journal. Law.com. 200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9). 
  68. ^ 68.0 68.1 Gutierrez Krueger, Joline. "Video-game maker blamed in '04 killin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8-25.". The Albuquerque Tribune, 2006-09-25.
  69. ^ "Lawsuit blames 'Grand Theft Auto' video game for teen shooting family at N.M. ranch". The Associated Press State & Local Wire, 2006-09-26.
  70. ^ Romo, Rene. "Relatives of Posey's Victims Say Video Game Helped Turn Teenager Into a Kill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17.". Albuquerque Journal, 2006-09-26.
  71. ^ Ganapati, Priya. "Take-Two Goes After Chief Critic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TheStreet.com, 2007-03-16.
  72. ^ Kesten, Lou. "'God of War II' takes over PlayStation 2". BusinessWeek, 2007-03-2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23.
  73. ^ Ganapati, Priya. "Take-Two Settles With Critic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TheStreet.com, 2007-09-19.
  74. ^ Ojeda-Zapata, Julio. "'GTA IV' releases mayhem — and parental anxiet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1-15.". St. Paul Pioneer Press英語St. Paul Pioneer Press 2008-04-28.
  75. ^ Hawke, Jack. "Grand Theft Auto IV cracks $500m mark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9-24.". Ninemsn 2008-05-08.
  76. ^ Glenn Beck英語Glenn Beck (TV program). CNN Headline News, 2008-05-01.
  77. ^ Dawkins, Tao. "Local gamers celebrate premiere".[失效連結] Palladium-Item英語Palladium-Item 2008-05-04.
  78. ^ Leibl, Lance. Video games getting blamed for Navy Yard attack is misdirection and irresponsible of mainstream media. GameZone. 2013-09-17 [201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0). 
  79. ^ Leibl, Matt. GTA 5 releases, a wild Jack Thompson appears: 'Gamers addiction has made them retarded'. GameZone. 2013-09-18 [201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80. ^ Dobbs, Lou. Lou Dobbs Tonight. CNN, 2005-08-24.
  81. ^ Sledge, Kaffie. Violent video games not reality. Columbus Ledger-Enquirer. 2006-04-30 [2006-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5). 
  82. ^ Hoag, Christina. "Activist bullies video game sellers."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2005-08-18.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4-22.
  83. ^ Moult, Julie. "Slam at Vid Jerks". New York Post, August 3, 2005.
  84. ^ Pinzur, Matthew I.Secretive new video game might inspire school bullies. [2006-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4.  . Miami Herald, 2006-03-13.
  85. ^ Brumfeld, Robert. Miami-Dade to Bully maker: Game over. eSchool News. 2006-03-21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86. ^ Jones, K.C.Lawyer Fighting To Ban 'Columbine Simulator'. [2006-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9. , TechWeb Technology News, 2006-08-14
  87. ^ Kesten, Lou. "The week in video-game news",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2006
  88. ^ Slagle, Matt. "BullyLawsuit,00.html Judge to Weigh in on 'Bully' Video Gam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Associated Press, 2006-10-12.
  89. ^ Slagle, Matt. "New Game Renews Criticism of Viole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8-16.". Associated Press, 2006-10-13.
  90. ^ Carey, Bridget.Judge doesn't object to video game 'Bully'. Miami Herald. 2016-10-14 [200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5). 
  91. ^ Tilley, Steve. Bullying Justice. Calgary Sun. 2006-11-01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3). 
  92. ^ 92.0 92.1 "Game roundup: Wait for 'Burning Crusade'; 'Mansfield' a 96-hour keep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1-05.". USA Today, 2006-11-03.
  93. ^ Retailer pulls 'murder' video game. CNN. 2004-07-30 [201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94. ^ Sony to be sued over Manhunt murder. Out-law.com. 2004-08-02 [201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4). 
  95. ^ Alexander Sliwinski. Jack Thompson suing Take-Two (2007 Edition). Joystiq. 2007-03-10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96. ^ Take-Two sues Jack Thompson over Manhunt 2, GTA 4. GamePolitics.com英語GamePolitics.com. 2007-03-16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97. ^ Thompson reacts to Take-Two lawsuit. GamePolitics.com英語GamePolitics.com. 2007-03-17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98. ^ 98.0 98.1 Provenzo, Eugene F. Jr. and Jack Thompson. "A political odd couple's advice on finding common groun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04-10-19.
  99. ^ Snyder, David. "Md. House Panel Hesitant on Video Game Restriction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Washington Post, March 9, 2005.
  100. ^ Thompson, Jack. "What kind of game is Hillary Clinton playing?" Fort Worth Star-Telegram, 2005-12-11.
  101. ^ Wingfield, Nick. "Guess What's Hiding in Your Videogam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5-07-26.
  102. ^ Hasten, Mike.Video game sales ban advances to La. Senate. [200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22).  . Shreveport Times, May 5, 2006.
  103. ^ Video game ban misses target. [2006-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4). . Shreveport Times, May 16, 2006.
  104. ^ Thompson, John Bruce. "La. needs video game sales restrictions [失效連結]". WBRZ News 2, June 8, 2006.
  105. ^ "La. Ban of Some Video Games Blocke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11.." Wilmington Star, August 25, 2006.
  106. ^ State has to pay legal fees over defunct video law. [2007-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KATC3, April 16, 2007.
  107. ^ Tilley, Steve. "Spielberg Grabs the Controller." Toronto Sun, 2005-10-23.
  108. ^ Minton, James. Video games seized from teen's home. The Advocate. 2006-06-03 [2006-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7). 
  109. ^ Milloy, Courtland. "The Need to Put a Face on This Killer". Washington Post, 2002-10-23.
  110. ^ "Attorney Jack Thompson and Michael Miller, PC magazine, discuss war video games and their impact." Today, 2003-04-17.
  111. ^ Gibson, John. "Interview with Jack Thompson". The Big Story with John Gibson, 2003-10-22.
  112. ^ "Muhammad a Gulf War vet, Islam conver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1-25.." CNN.com, 2002-12-30.
  113. ^ 113.0 113.1 Rhodes, Hillary. "Christian Game: Good Word or Bad Ide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5-18." Sioux City Journal, 2006-04-11.
  114. ^ 114.0 114.1 Chmielewski, Dawn C. Converting Video Games Into Instruments of God. [2016-06-01]. [失效連結] Los Angeles Times, 2006-05-10.
  115. ^ Levy, Piet. "'Left Behind' Video Game Draws Criticism for Apocalyptic Violence." Religion News Service, June 8, 2006.
  116. ^ Hardball, MSNBC, 2007-04-19
  117. ^ MSNBC, 2007-04-16, 7:27 PM.
  118. ^ Virginia Tech Incident Review Panel. Chapter IV: Mental Health History of Seung Hui Ch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8-12..
  119. ^ "Lawyer Sues OPD Chief For Hawkins' Video-Game Record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1-27.." KETV-TV, 2007-12-28.
  120. ^ FOX News Channel, 2008-02-15.
  121. ^ 121.0 121.1 Benedetti, Windi. "Playing the Blame Ga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SNBC.com, 2008-02-18.
  122. ^ "Attorney Threatens NIU With Lawsuit Over Gunman’s Gaming Histor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6-10.". MyFoxNational Reports, 2008-02-18.
  123. ^ Kohler, Chris. "Jack Thompson Versus Gamer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3-13.." Wired News, 2005-11-04.
  124. ^ Gillett, Nick. Gaming news. Guardian. 2005-10-22. 
  125. ^ For examples, see Ctrl+Alt+Del by Tim Buckley, "Bathing Suit Area" (2005-08-08) and "An Open Letter to Jack Thompson" (2005-10-12); GU Comics英語GU Comics by Woody Hearn, August 16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10-30. and October 18, 2005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3-03.; VG Cats英語VG Cats by Scott Ramsoomair英語Scott Ramsoomair, "Coco Beans in Warm Wat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3-15."; Bunny英語Bunny (webcomic) by Lem, "different reasons, same fu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15." (2005-10-17); Punks and Nerds by Josh Mirman, October 21, 2005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5-07.; PvP by Scott Kurtz英語Scott Kurtz, parody of complain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8-19. on October 21st, 2005 news pos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6-14.; Shortpacked!英語Shortpacked! by David Willis英語David Willis (cartoonist), October 24, 2005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6-15..
  126. ^ Tilley, Steve. "New Windows Will Be Open to Halo 2." Toronto Sun, 2006-02-12.
  127. ^ Hartlaub, Peter. "Another tragedy, another platform for video game fearmong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25.".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7-04-24
  128. ^ MSNBC, 2007-04-21, 8:42 AM.
  129. ^ Love note from Jack, to Hal. Entertainment Consumers Association. 2009-07-23 [2009-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130. ^ Perception is Everything - IndustryGamers. IndustryGamers. 2009-07-17 [200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4). 
  131. ^ 131.0 131.1 Chalk, Andy. Jack Thompson Threatens Gabe Newell Over School Shooter Mod. The Escapist. 2011-03-17 [201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 
  132. ^ Thompson, Jack. "Why I Complain About Indecency." Broadcasting & Cable, 2004-04-26.
  133. ^ 133.0 133.1 Mayo, Michael. "Puritanical Intolerance is Scarier Than Stern Himself."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4-04-18.
  134. ^ Arango, Tim. "Decency crusader backs up Howar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06.." New York Post, March 2, 2006.
  135. ^ Rosenthal, Phil. "The Chicago Tribune Phil Rosenthal Media column."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March 3, 2006.
  136. ^ Brown, Tina. "Leslie Moonves discusses his work at Viacom and CBS." Topic A with Tina Brown CNBC, 2004-11-21.
  137. ^ "In Brief: Lawyer Accepts $20,000 Bar Settlement." Miami Herald, February 5, 1993.
  138. ^ Thompson v. The Florida Bar, No. SC02-82 (Fla. 2002).
  139. ^ Thompson v. The Florida Bar, 816 So.2d 130 (Fla. 2002) (decided without opinion).
  140. ^ 140.0 140.1 Jones, Carl. "Anti-porn crusader sues over Bar prob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8.." Broward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6-04-13.
  141. ^ Thompson v. The Florida Bar, No. CV-06-20945 (S.D. Fla. May 17, 2006).
  142. ^ Archived copy. [2008-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3).  |accessdate=2014-12-15
  143. ^ Roberts, Alana. "Judge Defends Sealing of Electronically Filed Porn Imag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04-23.".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7-10-22.
  144. ^ Archived copy. [201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145. ^ The weirdest legal pleading ever. - By Bonnie Goldstein - Slate Magazine. Slate.com. 2008-03-07 [200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5). 
  146. ^ Jones, K.C. "Grand Theft Auto Critic Faces Misconduct Charg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10.." InformationWeek, 2007-02-06.
  147. ^ Ostrovsky, Daniel. "Fla. Bar Seeks Sanctions Against Morality Watchdog Jack Thomps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8.".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7-02-09.
  148. ^ Roberts, Alana. "Sanctions Hearing Set for Lawyer Found to Have Humiliated Litigants, Other Attorney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9.".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8-05-21.
  149. ^ Roberts, Alana and Shields, Billy. "Enhanced Disbarment Recommended due to Lawyer's Pattern of Conduc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1-28.". Daily Business Review, 2008-06-05.
  150. ^ 150.0 150.1 Report of Referee, The Florida Bar v. Thompson, Nos. SC07-80, SC07-354 (July 8, 2008) (PDF). [2009-1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2). 
  151. ^ Alexander, Leigh. Inside The 169-Page Thompson Report: Judge Recommends $43k Fine Also. Kotaku.com. 2008-07-09 [200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5). 
  152. ^ McCauley, Dennis. We Have the Judge's Report Recommending PERMANENT DISBARMENT for Jack Thompson. GamePolitics英語GamePolitics. 2008-07-09 [200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8). 
  153. ^ Order, The Florida Bar v. Thompson, Nos. SC07-80, SC07-354 (Fla. Sept. 25, 2008) (PDF). [2009-1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154. ^ Fahey, Mike. Jack Thompson Disbarred. Kotaku. 2008-09-25 [200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155. ^ McCauley, Dennis. DISBARRED!. GamePolitics英語GamePolitics. 2008-09-25 [200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156. ^ Bellinger, Hassan. Jack Thompson Disbarred.. The Super Soldiers. 2008-09-25 [200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30). 
  157. ^ Kuchera, Ben. Jack Thompson loses boss battle with Florida Bar. Ars Technica. 2008-09-25 [200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158. ^ 158.0 158.1 GamePolitics News | GamePolitics. www.gamepolitics.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0). 
  159. ^ Cosford, Bill. "Film Fest Vs Porno-Police: It's Your Choice". Miami Herald, 1992-03-19.
  160. ^ "Arts Censors of the Year". Miami Herald, October 2, 1992.
  161. ^ Wallace, Richard. "Anti-porn Crusader May Be Facing Disbarment". Miami Herald, 1992-04-17.
  162. ^ The Florida Bar v. Thompson, 605 So. 2d 1268 (Fla. 1992) (decided without opinion).
  163. ^ "Lawyer Faces Fines, Reprimand to Resolve Case". Miami Herald, August 4, 1992.
  164. ^ "Antoinette Kilduff and Her Lawyer, John Thompson, Discuss Her Son Imitating the Cartoon Character Kenny From Popular Comedy Central's South Park and Hanging Himself". Today, NBC, 1999-10-11.
  165. ^ McMahon, Paula. "Anna Nicole Smith's mother says she plans to appeal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9.".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7-02-23.
  166. ^ Alanez, Tonya. "Attorney's Office seeks investigation into allegations of wrongdoing by Broward Circuit Judge Larry Seidlin[永久失效連結]".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7-06-30.
  167. ^ "Lawyer wants Spitzer suspended from NY bar". Staten Island Live, 2008-03-11.
  168. ^ Wilbur, Brock. "Attorney Jack Thompson And His Personal Vendetta Against Video Gam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9-05.". Inverse, 2016-04-07.
  169. ^ Albanesius, Chloe. Jack Thompson Sues Facebook Over Video-Game Backlash. PC Magazine (Ziff Davis). 2009-10-01 [2009-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6).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170. ^ Jack Thompson sues Facebook for $40M - Facebook, games - Good Gear Guide. Good Gear Guide<!. 2009-11-05 [200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