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
時代 Time | |
---|---|
總編輯 | 愛德華·費森塔爾 |
類別 | 新聞雜誌 |
發行周期 | 雙週刊 |
發行量 | 3,400,000份/一週[1] (美國國內發行量) |
首發日期 | 1923年3月3日[2] |
公司 | Time USA LLC (Marc Benioff)[3][4] |
創刊地區 | 美國 |
總部所在地 | 紐約 |
語言 | 英文 |
網站 | time.com |
ISSN | 0040-781X |
《時代》(英語:Time,註冊商標為大寫的TIME),又稱《時代週刊》、《時代雜誌》等,是於1923年開始在美國出版的新聞雜誌。現今的《時代》共有四種版本,包括了美國主版、歐洲版、亞洲版、南太平洋版。歐洲版(Time Europe,舊稱Time Atlantic)出版於倫敦,亦涵蓋了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亞洲版(Time Asia)出版於香港。南太平洋版出版於悉尼,涵蓋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群島。《時代》之前曾發行過加拿大版(內容與美國版相同,廣告刊登的是加拿大本地廣告),自2008年12月起,終止發行加拿大廣告客戶版[5],目前在加拿大發行的版本均為美國版。
目前《時代》雜誌由SalesForce創辦人Marc Benioff全資持有。[3][4]
歷史
[編輯]1923年3月23日,亨利·盧斯與他的耶魯同學布里頓·哈登(Briton Hadden)出版了名為「時代:每周新聞雜誌」("Time: The Weekly News Magazine")的第一期《時代》[6]。他們在全面考察了20世紀20年代的形勢後,在發起書中宣告:
儘管美國的每日新聞事業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發達——儘管外國人對我們的期刊的卓越嘖嘖稱奇,如《世界的工作》、《世紀》、《文摘》、《展望》(outlook)等——但是多半美國人了解的情況甚為貧乏。這並非日報的過失;它們刊載了所有的消息。這並非每周「回顧」的過失;它們對新聞作出了恰當的發展和評論。隨隨便便就將這種情形歸咎於人們自己的過失,是一種武斷的做法。人們之所以不了解情況,是因為沒有一種出版物能適應忙人的時間,使他們費時不多,卻能周知世事[7]。
哈登在《時代》發行量破20萬後,於1929年去世,盧斯成為《時代》掌門人。
封面人物
[編輯]《時代周刊》已被公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新聞雜誌之一[8],曾經成為《時代》美國版封面人物的華人知名人物有吳佩孚、何振梁、蔣中正、馮玉祥、宋美齡、陳立夫、閻錫山、吳國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林彪、江青、李嘉誠、李登輝、楊振寧、王建民、王維林、薄熙來、習近平[9]、李娜、蔡英文、賴清德等。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3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4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5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6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7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8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9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200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2010年代)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2020年代)
特殊版面
[編輯]年度風雲人物
[編輯]自1927年起,《時代雜誌》每年年底都會選出該年度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0],是對該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人、事的總結,可能是一個人、數個人(阿波羅8號太空人)、一群人(如1966年的嬰兒潮世代、2011年的「示威抗議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曾於1978年和1985年二次獲選[11]。與中華民國相關的人物包括蔣中正、宋美齡、何大一。其他知名人物還包括柯拉蓉。
非自然人而獲選者包括1982年的個人電腦(The Computer)[12]與1988年的瀕危的地球(Endangered Earth)[13]。
1999年獲選為二十世紀風雲人物的是亞馬遜公司創辦人和CEO傑夫·貝佐斯[14]。
時代百大人物
[編輯]自2004年開始,《時代雜誌》決定將其變為一項每年評選,選取當年度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
紅色X封面
[編輯]在時代雜誌的歷史中,有6個特殊版面,用一個紅色的叉塗抹在一個具體事物上。
- 2020年,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最近一次,即第六次,是在2020年12月,時代雜誌將一個紅叉打在「2020」上,下有英文「史上最糟一年」[20],以形容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2020年對全世界的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封面
[編輯]- 2020年10月22日,時代雜誌第一次更改雜誌標題,將「TIME」(時代)改為「VOTE」(投票),呼喚選民為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行使投票權。封面是藝術家Shepard Fairey繪製的紅白藍插圖,圖中一名女子戴着適合新冠大流行期間使用的面罩,面罩上描繪了一個投票箱和 "Vote!"的字樣[21]。
編輯人員
[編輯]編輯
[編輯]與他的耶魯同學
- 布里頓·哈登(1923年–1929年)
- 亨利·盧斯(1929年–1949年)
- 托馬斯·斯坦利·馬修斯(Thomas Stanley Matthews,1949年–1953年)
- 羅伊·亞歷山大(Roy Alexander,1960年–1966年)
執行編輯
[編輯]執行編輯 | 任期開始 | 任期結束 |
---|---|---|
約翰·斯圖爾特·馬丁[22] | 1929年 | 1937年 |
曼弗雷德·戈特弗里德[22] | 1937年 | 1943年 |
托馬斯·斯坦利·馬修斯[22] | 1943年 | 1949年 |
羅伊·亞歷山大 | 1949年 | 1960年 |
奧托·富爾布林格 | 1960年 | 1968年 |
亨利·阿納托爾·格倫沃爾德 | 1968年 | 1977年 |
雷·凱夫 | 1979年 | 1985年 |
傑森·麥克馬納斯 | 1985年 | 1987年 |
亨利·穆勒 | 1987年 | 1993年 |
詹姆斯·蓋恩斯 | 1993年 | 1995年 |
沃爾特·艾薩克森 | 1996年 | 2001年 |
吉姆·凱利 | 2001年 | 2005年 |
理查德·斯坦格爾 | 2006年 | 2013年 |
南希·吉布斯 | 2013年 | 2017年 |
愛德華·費森塔爾 | 2017年 | 至今 |
主要競爭者(美國)
[編輯]以下是美國其他主要新聞雜誌的列表:
- 大西洋 (1857年)
- 彭博商業周刊(1929年)
- 紐約客(1925年)
- 國家(1865年)
- 瓊斯母親(1976年)
- 國家評論(1955年)
- 新共和(1914年)
- 新聞極限(1998年)
- 新聞周刊(1933年)
-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23年)
- 標準周刊(1995年–2018年)
- 世界(1986年)
爭議
[編輯]- 1968年,《時代周刊》刊登台灣北投某旅社男女出浴鏡頭,並加惡意的描寫;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魏景蒙閱後,邀約《時代雜誌》駐華特派員談話,並對該特派員說:「貴刊對黃色鏡頭頗感興趣;本人手頭有美國及歐洲各國之色情照片,貴刊是否亦予採用?」言畢,魏景蒙將外國之色情照片攤放在會客沙發椅前的茶几上,該特派員對魏景蒙莊諧並重的態度啞口無言、狀至尷尬[23]。
- 2019年發行的《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得獎為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但此決定受到爭議。原因是年度風雲人物的另一個候選人物,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中的香港抗議者,獲得的89%的支持度(有第三方投票更有95%的人支持其成為該年度風雲人物[24]),反而格蕾塔·通貝里的支持度僅13%,故受到反對人士非議此為《時代周刊》不願為得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行為[25]。
- 2020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宣佈,針對美方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對等要求《時代周刊》等5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26]。
參見
[編輯]參考註釋
[編輯]- ^ Average Circulation.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
- ^ Emmis Communications. Cincinnati Magazine. Emmis Communications. March 1982: 1–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3.0 3.1 Amy Chozick; David Gelles. Time Magazine Is Bought by Marc Benioff, Salesforce Billionaire. The New York Times. 2018-09-16 [2020-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4.0 4.1 Jeffrey A. Trachtenberg. Time Magazine Sold to Salesforce Founder Marc Benioff for $190 Mill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8-09-16 [2020-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Time Canada to close. Mastheadonline.com. December 10, 2008 [September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Guido H. Stempel III; Thomas K. Hargrove. The 21st-Century Voter: Who Votes, How They Vote, and Why They Vote [2 volumes]. ABC-CLIO. 14 December 2015: 427– [2020-06-30]. ISBN 978-1-61069-22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埃默里父子,展江等譯. 《美国新闻史》第九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420–421. ISBN 7-300-04983-4 (中文).
- ^ Merriam-Webster, Inc.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Encyclopedia. Merriam-Webster. 2000: 1619– [2020-06-30]. ISBN 978-0-87779-01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Scand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ime, 2012/5/14
- ^ A look at every Time 'Person of the Year' since 1927. The Associated Press. Dec 11, 2019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 ^ Amoah, Lloyd G. Adu. Impacts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on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 in Africa. IGI Global. 31 March 2014: 265– [2020-06-30]. ISBN 978-1-4666-584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E. Fisher. Media and New Capitalism in the Digital Age: The Spirit of Networks. Palgrave Macmillan US. 15 March 2010: 33– [2020-06-30]. ISBN 978-0-230-1060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Scott Kaufman. Th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 Bloomsbury Publishing. 13 December 2018: 120– [2020-06-30]. ISBN 978-1-4725-270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David Silver; Adrienne Massanari. Critical Cyberculture Studies. NYU Press. 1 September 2006: 279– [2020-06-30]. ISBN 978-0-8147-960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Jeanne Scheper. Moving Performances: Divas, Iconicity, and Remembering the Modern Stage.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3 December 2016: 127– [2020-06-30]. ISBN 978-0-8135-854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Ray Gustini.A Brief History of Time Magazine's 'X' Covers. The Atlantic. May 2, 2011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3).
- ^ Ray Gustini.Bin Laden to join Hitler, Saddam on Time cover. The Indian Express. 2011-05-03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Nada Bakos. The Targeter: My Life in the CIA, Hunting Terrorists and Challenging the White House. Little, Brown. 4 June 2019: 254– [2020-06-30]. ISBN 978-0-316-2604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Piotr M. Szpunar. Homegrow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the American War on Terror. NYU Press. 10 April 2018: 1– [2020-06-30]. ISBN 978-1-4798-41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2020 Tested Us Beyond Measure.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時代雜誌. 2020-12-05 [2020-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时代周刊》近百年来首次更换其封面Logo:将其换成“VOTE” - cnBeta.COM 移动版. cnBeta.COM. [202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22.0 22.1 22.2 Guide to the Time Inc. Records Overview 1853–2015.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July 23, 2018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行政院新聞局局史—四十年紀要》,行政院新聞局1988年8月出版。
- ^ Who will be TIME's 2019 Person of the Year? See the 5 candidates. TODAY.com.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0) (英語).
- ^ Brandon, John. Time Names Greta Thunberg The Person Of The Year, But Twitter Erupts In Protest. The Reason May Surprise You. Forbes.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英語).
- ^ 外交部新聞司. 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北京. [2020-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6)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