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方士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方士繇(?—1199年),字伯謩,一名伯休,號遠庵。莆陽(今屬福建)人。

隨父方豐之到武夷,朱熹在建安教學時,方士繇前往求教。於武夷精舍仁智堂,精研六經。工書法,於篆、籀、分隸、行、草諸體無不備。朱熹〈答蔡季通書〉稱:「篆、隸碑子,字畫皆不滿人意,未有可寫之人,令伯謩篆如何?」慶元五年(1199年)五月,病逝,陸游在墓志銘道:「……聞侍講朱公元晦倡道學於建安,往從之,朱公之徒百千人,……因徙高從之崇安五夫籍溪之上,所以薰陶器質,涵養德業,磨襲浸漬,以至於廣大高明者。」

參考書目[編輯]

  • 《渭南文集》卷三六《方伯謨墓誌銘》
  • 《莆陽文獻傳》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