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人 (烏托邦概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人(英語:New Man)是一個烏托邦概念,涉及創造一個新的理想人類或公民,以取代不理想的人類或公民。新人這個概念的含義多種多樣,不同的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提出了各種替代方案。

哲學和宗教版本

[編輯]

巴哈伊新種族

[編輯]

巴哈伊文獻指出,若對兒童進行基於巴哈歐拉的世界性教義的教育,將會促成一個「真正的新種族」的誕生(「khalq-i-jadíd」,也被守基·阿芬第翻譯為「新創造」或「精神重生」)。巴孛在一封信中,在闡述其信息的目的後,自豪地宣告:「因此,所有人都是新人類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確實創造了這一(新的)創造……我們確實啟動了一個新的末世創造。」阿博都巴哈描述道:「在精神的春天到來之後,所有現象都被賦予了新創造的生命,並在新創世紀的過程中得以改革。」據預言,未來將出現一個「品格無與倫比」的新種族,他們的任務是「在巴哈伊教義的幫助和啟發下重建世界」,並「淨化人類」目前的「污穢」和腐敗。阿博都巴哈解釋說,當前社會走向自我中心的物質主義趨勢的唯一解藥是「新創造」的力量,「讓心靈與靈魂通過神聖精神的氣息復興。」在努力實現巴哈歐拉所設想的更公正、統一的社會的過程中,巴哈伊文獻預言,一些人將會產生恐懼和沮喪的反應[1]

巴哈歐拉強調了這一新人類的無私、利他性質,寫道:「被淨化污穢即是擺脫那些對人類有害、削弱其崇高地位的事物——其中之一便是對自己言行的過度自得,不論這些言行多麼值得稱道。只有當每個靈魂都成為全人類的善願者時,真正的和平與寧靜才會實現。」巴哈伊文獻還澄清道,這種初期的恐懼反應是短暫的:「人們心中對[上帝]法則的揭示所引發的恐懼和動盪,確應被比作斷奶嬰兒的啼哭,若你們是有悟性之人。當人們發現上帝啟示的動機目的時,他們必將拋棄恐懼,滿懷感激之情,欣然喜悅。」 哲學家伊恩·克魯格指出,這種所謂的「從內部的革命和轉變過程」僅僅是當前歷史時代中更廣泛的激進變革過程的一部分,並引用了巴哈伊文獻中的一句話:「整個創造被徹底改變,天上地下的所有事物都被深深震撼。通過那個詞語,所有被造物的實相被震動、分裂、分離、散佈、組合併重聚,揭示出新創造的實體……」[2][3]

巴哈伊信仰還強調了這種理想人類狀態是一個遙遠的目標,所有人都必須為之奮鬥——「我們可以看到,重新塑造自己成為新種族的一部分將是一場持續多年的艱苦鬥爭。」阿博都巴哈寫道:「我們必須不懈努力,毫不鬆懈地致力於實現人類精神本性的提升,並以不懈的精力推動人類向其真實和預定的崇高地位前進。」他同時還強調,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自己在道德上優於他人:「因此,我們應當謙卑,沒有偏見……我們永遠不要說,『我是信徒,而他是異教徒』,『我接近上帝,而他是棄民。』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最終的審判會是什麼!」他進一步強調道,「我們是誰,竟敢評判他人?我們如何能知道誰在上帝眼中是最正直的人?」[4]

關於人類進化的新狀態,還提到「將會有靈魂崛起,聖潔之人出現」,他們將「孜孜不倦地工作」,「分散在世界各地,遍行天下」,「在每個聚會上發聲,裝飾並振興每個集會」,「用各種語言講話,解釋每個隱藏的意義」,「揭示天國的奧秘,並向每個人展示上帝的跡象」,「薰陶並振奮人類的靈魂」,「振興世界各地的人民和國家。」 巴哈伊經濟學家約翰·哈德爾斯頓在討論實現世界和平所需的三大維度時寫道:「第一維度是創造一個新種族:讓地球上每一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採納最高的道德標準。」 哲學學者伊恩·克魯格在《伊爾凡之光》年刊中對巴哈伊和尼采的概念進行了比較性探討,其中包括巴哈伊的新種族和尼采的超人概念[5]

尼采的「超人」

[編輯]

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概念是一種新人類的形象,通過一種存在主義權力意志來為人類樹立榜樣,其本質上是生命力論非理性主義的。尼采發展這一概念是基於他對羊群心態和基督教固有虛無主義的看法,以及上帝之死後存在意義的空虛。超人是人類的目標,超人的世俗意志成為地球上生命的新意義,一個超越自我的個體,能夠掌控自己的衝動和欲望[6]

政治版本

[編輯]

自由主義

[編輯]

托馬斯·潘恩威廉·戈德溫認為,古典自由主義法國美國的傳播標誌着新人類和新時代的誕生[7]

烏托邦社會主義

[編輯]

烏托邦社會主義者如亨利·德·聖西門夏爾·傅立葉羅伯特·歐文預見到一個由新人類領導的未來黃金時代,他們將重建社會[8]

共產主義

[編輯]

馬克思主義提出,在一個共產主義社會中,將發展出新人和新女性,遵循國家的非本質性質和自由聯合勞動對於肯定人類性的重要性。這與一種天生人格的對立觀點相對立,後者對於提升所有貶義物質主義的自律動態工作者的無私集體主義是不利的。馬克思主義並不認為新人/新女性是實現完全共產主義的目標或前提,而是作為純共產主義社會條件的產物。奧斯卡·王爾德的《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和切·格瓦拉的文章《古巴的社會主義和人》是社會主義文學中新人原型的兩個例子[9]

1968年—1970年,古巴發動強調唯意志論的「革命攻勢」運動,尋求培養社會主義新人。2000年,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發起「思想戰役」,再次推廣社會主義革命理想,當時的政治運動是為了尋求將7歲的埃連·岡薩雷斯美國帶回[10]

法西斯主義

[編輯]

法西斯主義支持創造一個新人類,他是一個意志堅定、充滿活力的典範,一個具有直接行動和好戰暴力特徵的人物。他是反個人主義的,具有自信和男子氣概、安靜的尊嚴和自尊、決心和權威性。脫離浪漫愛情、家庭背景和教育,他的世界觀浪漫化、充滿激情、嚴肅而現實,專注於紀念陣亡英雄,堅定地相信個人責任、國家再生英語Palingenetic ultranationalism和復興。他認為自己是一個紀律嚴明的群眾的一部分,該群眾摒棄了個人主義、黨派政治歧視和緊密的階級取向,轉而支持團結一致的準軍事努力。 其中一個例子是1980年代英國官方民族陣線英語Official National Front領導人提出的政治士兵英語Political Soldier的理念,該理念後來成為第三位置意識形態的一部分[11]

超人類主義

[編輯]

超人類主義歡迎通過網絡技術和其他「人類增強」技術的提升,創造一個字面意義上的「新人類」,並將奇點視為新人類到來的時刻,仿佛是他的生日。學者克勞斯·馮東英語Klaus Vondung認為,超人類主義代表了最後一次革命[12] 其他學者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13][1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A New Race of Men and the meaning of "Tread Under". 2013-09-13. http://www.bahai-library.com/uhj_tread_race_men
  2. ^ Bahá'í Reference Library - the Tabernacle of Unity, Pages 3-13. 
  3. ^ Ian Kluge, "Nietzsche and the Baháʼí Writings: A First Look" in Lights of Irfan, volume 18, pages 351-424, 2017. Publisher: 『Irfán Colloquia. http://irfancolloquia.org/130/kluge_nietzsche
  4. ^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A New Race of Men and the meaning of "Tread Under". 2013-09-13. http://www.bahai-library.com/uhj_tread_race_men
  5. ^ 『Abdu’l-Bahá. Selections from the Writings of 『Abdu’l‑Bahá. http://www.bahai.org/r/517008437
  6. ^ Hans van Stralen. Choices and conflict: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existentialism. Pp. Brussels, Belgium: Peter Lang, 2005. 127-128.
  7. ^ Gregory Claey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Utop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11-12.
  8. ^ Gregory Claey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Utop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14.
  9. ^ Guevara, Che. Socialism and man in Cuba. www.marxists.org. 
  10. ^ Cederlöf, Gustav. The Low-Carbon Contradiction: Energy Transition, Geopolitics,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State in Cuba. Critical environments: nature, science, and politics.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3. ISBN 978-0-520-39313-4. 
  11. ^ Cyprian Blamires.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Volume 1.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USA: ABC-CLIO, 2006. Pp. 466, 506.
  12. ^ Caringella, Paul; Cristaudo, Wayne; Hughes, Glenn. Revolutions: Finished and Unfinished, From Primal to Final.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1 February 2013. ISBN 9781443846769 –透過Google Books. 
  13. ^ Saage, Richard. New man in utopian and transhumanist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Futures Research. 1 December 2013, 1 (1): 14. doi:10.1007/s40309-013-0014-5可免費查閱. 
  14. ^ Knowing New Biotechnologies: Social Aspect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p. 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