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抱犢崮土匪郵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抱犢崮土匪郵票


「土匪郵票」,上圖為5分,下圖為10分
製造者 中國
製造地 中國山東省臨城縣
(今 中國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
製造日期1923年5月

抱犢崮土匪郵票,是1923年中國山東臨城劫車案期間,由美國商人卡爾·克勞(Cart Crow)及其助手麥根(McCann)以「抱犢崮土匪郵政」(Pao Tzu Ku Bandit Post)名義,委託當地一家刻字店印製的郵票。嚴格意義上來說,抱犢崮土匪郵票屬於所謂「花紙頭」(即模仿郵票形式印製的印刷品),也並無任何郵政機關承認其為合法郵資憑證[1]。儘管如此,該套郵票的「發行方」——「抱犢崮土匪郵政」仍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認定為「世界上唯一由罪犯開辦的郵政」[2]

歷史

[編輯]

1923年5月6日,以孫美瑤為首的土匪武裝「山東建國自治軍」在山東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區)與沙溝之間破壞鐵路,令一列由江蘇浦口開往天津的特快列車出軌,並掠奪財物,挾持中外旅客多人入山,然後提出「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正規軍等談判條件,此即「臨城大劫案」。

案發後,由於車上有外國乘客,等國立刻向當時的北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救人質。北洋政府擔心孫美瑤「撕票」,無法向各國交待,便答應同孫美瑤談判。雙方達成協議,由當時在上海經營廣告業的美國商人卡爾·克勞做中間人,負責雙方的溝通與聯繫[3]。隨後,克勞和他的助手麥根以美國紅十字會及美國商會代表的名義來到臨城,負責給那些被扣押的旅客運送食品、衣服以及信件,同時負責寄遞被扣人質的信件。克勞把這些信件裝在一個木箱子裏,箱子上面用英文寫着「土匪郵政」(Bandit Post),之後交給郵局寄往各地。

據克勞事後回憶,所謂「土匪郵票」只是為了打發無聊時間的「遊戲之作」[1][4]。1923年5月中旬的一天,克勞和麥根閒逛時,走進一家兼營印刷業務的小刻字店,聯想到「土匪郵政」信箱,一時興起,回到住處後連夜設計郵票樣圖。第二天,克勞將設計圖稿交給前一日光顧的刻字店,印刷了300套「土匪郵票」。印好以後,克勞便把郵票帶到人質當中,並聲稱今後無論是誰往外寄信,都必須要加貼這種專用郵票,否則無法投遞。然而事實上所謂的「土匪郵票」並非合法郵資憑證,克勞仍然要在人質寄出的信件上加貼中華民國郵票;信到郵局時,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在兩種郵票上都蓋了郵戳[3]

由於信件大都是寄往上海的,「土匪郵票」立刻在上海傳開,再加上媒體把「土匪郵票」與臨城劫車案聯繫起來大肆渲染,「土匪郵票」一時聲名鵲起。為此克勞將每種「土匪郵票」各加印300張,賣給上海的郵商和集郵愛好者,所得款項用於為人質寄信[3]。此事也引致當時中國郵政主管部門的緊張,並派人調查,最後下令「凡是貼有土匪郵票的郵件,不管是否貼有中國正式郵票,一律不予收寄」[5]

由於印刷量少,發行時間短,再加上與臨城大劫案這一驚天大案有關,隨着時間推移,「土匪郵票」成為珍郵[6]。在郵市上也出現了大量石刻印刷的「土匪郵票」的贗品(正品為木刻印刷)[5]

圖案

[編輯]

「土匪郵票」一套兩枚,均為無齒票,木刻雕版印刷。其中面值5分的郵票由麥根設計,主體圖案為一座小山,代表人質被扣押的地方抱犢崮,郵票的兩邊分別用中文和英文豎寫「抱犢崮」(PAO TZE KOU)字樣,使用紅色紙張印刷。由於製版疏忽,英文面值「5 CENTS」(5分)誤加了一個「0」,被印成了「50 CENTS」,並同時標有漢字面值「五分大洋」,實際仍按5分使用[4]

面值10分的郵票由克勞設計,郵票四周有花邊,上面沒有圖案,只有英文「PAO TZU KU BANDIT POST」(抱犢崮土匪郵政)和面值「TEN Cts」(10分)字樣,使用黃色紙張印刷[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李海流. 民国第一案中"土匪邮票":两个美国人的心血来潮. 中國新聞網. 齊魯晚報. 2012-08-16 [2018-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中文(簡體)). 
  2. ^ 樹軍,李彪.稀世罕見的『土匪郵票』[J].湖南檔案,2002,(7):15-16.
  3. ^ 3.0 3.1 3.2 張小雷. 鮮為人知的「土匪郵票」[J]. 文史月刊, 2009(2):31-32.
  4. ^ 4.0 4.1 4.2 人文齐鲁|临城大劫案中的“土匪邮票”竟然上了吉尼斯. 齊魯網. 2017-07-22 [2018-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中文(簡體)). 
  5. ^ 5.0 5.1 哪里来的“土匪邮票”?. 齊魯晚報. 2014-10-23 [2018-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中文(簡體)). 
  6. ^ 夏夏. 劫車案引出的"土匪郵票"[J]. 檔案記憶, 201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