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洲 |
---|
![](//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8/Xu_Binzhou.jpg/200px-Xu_Binzhou.jpg) |
|
|
出生 | 1912年10月1日
中華民國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高橋區徐家畈村 |
---|
逝世 | 1996年12月27日(1996歲—12—27)(8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
宗教信仰 | 共產主義 |
---|
|
- 7歲開始兩年私塾
- 陝北抗日軍政大學
- 1960年4月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
|
- 紅九軍27師第81團政治處主任、第80團(團長陳康)政治委員(1935年)
- 紅九軍教導師政治部主任、
- 紅三十一軍第93師279團政治處主任
- 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組織幹事
- 1938年11月山東縱隊第2支隊政治部主任兼魯東南特委書記
- 1939年8月山東縱隊第3支隊政委,11月與司令員楊國夫率部從魯中出發抵達壽光清水泊地區
- 1940年12月底山東縱隊第3旅(旅長許世友,政委劉其人,副旅長楊國夫)政治部主任
- 1942年2月山東清河軍區(司令員楊國夫,區黨委書記兼政委景曉村)政治部主任
- 1944年1月八路軍渤海軍區第四軍分區政委兼第四地委書記
- 1945年8月山東軍區第7師政治部主任、後任政治委員
- 1946年2月東北民主聯軍第7師(轄3個旅)政委
- 1946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司令員陳光、副司令員楊國夫)第17師(師長龍書金)政治委員
-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43軍128師政治委員
- 1949年夏第四野戰軍第49軍(軍長鍾偉)政治委員
- 1950年3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
- 1951年6月回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幹部管理部部長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
- 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 中國國務院農業機械部、第八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顧問
|
|
徐斌洲(1912年10月1日—1996年12月27日),原名徐業壽,湖北黃安高橋徐家畈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生於貧農家庭。7歲讀私塾,2年後家貧輟學。10歲當地主長工。後到河口鎮煙絲店當學徒。1927年黃麻起義後,參加河口鎮工會和工人糾察隊。1928年入團。1929年轉黨。歷任少共陂孝北縣委青工部長、少共區委書記、少共縣委書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黃安縣獨立營黨委書記、縣獨立團政治指導員。1931年8月隨獨立團編入紅軍獨立第1師第1團,任團黨委書記、政治處主任。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開始西征,獨立一師編散補充各主力師,調任紅四軍第12師第34團(團長許世友)任政治處主任。
1935年3月在嘉陵江戰役圍攻江油城,撤圍時敵人一顆子彈從左眼眶擦過,左眼球被擊掉。
1938年3月,抗大160餘名幹部和學員編為八路軍魯東遊擊縱隊指揮部,下編幹部大隊,胡奇才任大隊長,徐任副大隊長兼政委,歷時3個多月,從陝北進抵沂蒙山區。
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
- ^ 徐斌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