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影機格式戰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錄影帶格式戰指的是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發生之數種不兼容的錄影機格式的競爭。它被認為是市場銷售競爭的經典案例。
綜觀
[編輯]家用錄影機最早於1970年代初期問世—1972年由飛利浦推出。而第一個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則是索尼於1975年推出的Betamax格式。隨後出現的格式則有JVC的VHS (Video Home System)格式及飛利浦的Video 2000。不久後Betamax與VHS的格式戰開始,而其他競爭對手如三洋的V-Cord及Quasar的"Great Time Machine"迅即消失了。
索尼曾在1974年向其他電器製造商展示了叫做"Beta"的錄影機原型,並期望他們會一同接受這個格式。但JVC決定推展自己開發的格式(儘管Sony對於日本經濟產業省有其吸引力),而格式戰就此產生。
競爭技術
[編輯]在James Lardner於1987年的書Fast Forward: Hollywood, the Japanese, and the Onslaught of the VCR中提到,Sony與松下的主管曾於1974年末至1975年初會面以討論即將產生的家用錄像市場。他們曾在過去的「U」格式上合作,最後由Sony推出U-Matic。Sony攤牌並向松下展示Betamax的原型,希望松下的工程師評估。Sony此時對於JVC的成果缺乏了解。稍後,松下在一個JVC管理層亦出面了的會談上向Sony展示了VHS的原型,並建議他們「為了整個工業着想」趁早加入VHS陣營。而當時Sony管理層認為他們即將準備好量產,並對松下的舉動感到被佔便宜。格式戰的導火線因此而起。
美國市場
[編輯]第一個競爭的項目是錄製時長。最早的NTSC系統Betamax可錄製一個小時,這與先前的U-matic格式一樣,而對於電視業界已經足夠。JVC的VHS則可錄製2小時。RCA則希望有一種系統可以提供4小時錄製。這使得錄製長度成為第一個競爭點。
RCA一開始(約在1974年時)曾經計劃開發一種叫做「SelectaVision MagTape」的家用錄像格式,但在聽聞Sony的Betamax格式的傳言之後取消了這個計劃,並考慮讓Sony做為RCA牌錄影機的OEM製造廠。RCA曾與Sony討論過,但RCA覺得錄製時長實在太短了,並堅持他們需要至少4小時的錄製時長(據聞這是因為一場電視轉播的美式足球賽平均時長是4小時)。Sony的工程師知道製作適合的視像磁頭的技術仍未到位,而減慢影帶速度與視像軌的寬度是可行的,但是這會使畫質嚴重減低,而SONY的工程師覺得這個犧牲並不值得。
不久之後,RCA與創造VHS(代表「視像螺旋掃描(Video Helical Scan」),後改為「家用視像系統(Video Home System)」[1])的JVC公司的領導會談。但JVC亦拒絕在畫質上妥協以提供4小時錄製模式。諷刺的是,他們的母公司-松下-稍後與RCA會談並同意製造可提供4小時錄製模式的機器。這使得JVC相當憤怒。(JVC從未製作可提供4小時「LP」模式的機器。後來他們提供了6小時錄製模式,並聲稱因視像磁頭與電路的改進,它的表現比早期的4小時機種更好。)
RCA以「4小時,999美元」的削價手段企圖進行價格戰及錄製長度戰。Betamax最終可在L-830超薄磁帶上以Beta-III錄製模式達到5小時的錄製時長(另有較罕見的L-1000可以達到6小時),而VHS則能在T-210上以SLP/EP模式達到10個半小時的時長。較慢的帶速亦導致畫質的下降,但消費者似乎不太在意。從消費者觀點來看,買一卷可錄10小時的VHS錄影帶較買兩卷5小時的Betamax錄影帶便宜。
畫質
[編輯]當Betamax於1975年首次在日本及美國上市時,其Beta-I模式可提供略高(250水平掃描線,相較於VHS的240線)的水平解像度、較低的噪訊及較少的luma/chroma 漏活,並宣稱其畫質高於VHS。然而Beta-II模式為了與VHS的2小時標準模式競爭而將水平解像度降至240線[2]。VHS HQ則將水平掃描線提升至250線,使Betamax及VHS可提供接近相同的luma及chroma解像度(~30線),而畫質表現亦受錄影帶狀態、質量及錄影機的機型影響。而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這些差異在一般電視上不明顯或可以忽略。
另一項改進則是1985年推出的SuperBeta(日本國內稱作High Band Beta)。SuperBeta可提升20%水平解像度至290線,部份機構改變以減低噪訊,但此時Betamax在美國及歐洲市場僅剩不到10%的市佔率。
音質
[編輯]某些VHS機有線性雙聲道及Dolby B降噪。Sony則提供立體雙聲道(Beta hifi),以視像磁頭錄製音訊使其有較佳的頻率反應及動態範圍。Sony音質可以提升,並將Beta hifi視為提升Beta銷量的手段。Sony認為VHS無法提供此項功能,但短時間內各家VHS OEM廠商即開始展示不互相兼容的VHS HiFi系統。在一年之內,JVC即開始銷售VHS HiFi了。
歐洲市場
[編輯]對於PAL系統,錄製時長的影響較小。L-830 Betamax磁帶可錄3小時又35分鐘,而VHS最長則是4小時。對於歐洲市場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價格。由於VHS已在美國佔領70%的市場,較多廠商的支持亦使VHS機可壓低價格。
在1980年代中、末期,兩種格式皆推展至Super Betamax及Super VHS。Super Betamax可提供290線水平解像度,使其可提供接近電視廣播的畫質。Super VHS則提供了420線水平掃描線(以數碼術語表示則是560像素),其已超越廣播電視畫質,並與鐳射影碟的畫質相同。然而Super VHS的價格較為昂貴,因此市佔不高。
市場佔有率
[編輯]當家用錄影機開始於英國普及時,最主要的問題即是可得性及價格。VHS機可在高街出租連鎖店如Radio Rentals及DER (大部份為Ferguson Electronics擁有,而該公司一部份受JVC管理)買到,而Beta則被視為是追求質量並有能力負擔的人的選擇。到了1980年,估計約有十萬戶以上擁有家用錄影機,而其中70%是租的。三種錄像格式(含Video 2000)的同時存在使得租賃成為較吸引用戶的選擇,因為花較少的錢(約今日的2000或3900英磅)在將來可能被放棄的格式上是較好的選擇。而當Betamax機較易租借時,VHS已佔據了70%的市場。
在1980年代的歐洲大陸有第三種選擇-由飛利浦與Grundig共同推出的Video 2000(V2000)格式(為了取代之前的VCR格式)。儘管它提供了不少之前僅在昂貴的廣播電視錄影機上才有的功能,但其過長的開發過程使其延遲了上市時間。除此之外,許多其特有的功能如動態尋軌為了節省成本只內置於最昂貴的機種,導致主流機種皆為畫質調整問題所苦。另外,許多在Betamax及VHS上做為標準功能的項目(例如直接AV輸入/輸出端子)在V2000僅做為昂貴的可選附加功能。V2000亦被發現它比Betamax及VHS不可靠,也因此V2000從未獲得足夠的市佔。V2000在1985年停產,成為格式戰中第一個犧牲者。
最終結果是決定在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如錄製時長。雖然Betamax在一開始(1975年)即獲得100%的市佔率,錄製時長使VHS有機可乘。至1981年,美國的Beta銷售量下滑至25%。在影業亦棄Beta而去的情況下,使Beta的情況雪上加霜[3]。在英國,Beta有25%市佔率,但到了1986年下滑至7.5%並持續下滑。在日本,Betamax獲得較多的成功並得以推出ED Beta-其可達到500+掃描線(同DVD畫質),但最後Betamax及VHS皆被基於激光的技術取代。最後一台Sony的Betamax於2002年生產,而即使VHS仍可見於VHS/DVD一體機,最後一台JVC VHS機亦於2007年生產結束。
Beta的沒落
[編輯]Beta的銷量滑落使得VHS贏得格式戰。這場格式戰後來經常在商業及行銷歷史上被提及。Sony似乎誤判了家用錄像市場的情勢。他們一開始認為1小時的錄製時長是足夠的(以U-matic的經驗來看)。然而U-matic主要面向專業市場,而其用戶群並不需要長於1小時的帶子。而對於家庭用戶而言,1小時不夠錄下黃金時段的節目或一場球賽。最後用戶選擇由RCA及松下提供的4小時錄製機種。
而VHS固有的2小時播放時長使其在影業亦較有優勢。這也連帶帶動了影帶租賃服務於70至80年代的繁榮。而"可以在家看荷里活電影"亦是另一個吸引用戶的因素,也是改變用戶習慣的因素。
Sony未能察覺到用戶的需求。Sony相信較好的畫質是致勝關鍵,但情勢很快明朗化-用戶比較在意錄製時長與內容交換[4]。此外,Sony做為此一市場的領先者,認為Betamax自然會成為領導格式。這種路徑依賴理論未被Sony成功運用,卻讓JVC乘虛而入。接下來的30年JVC以VHS、Super VHS及VHS-C、D-VHS等佔據了家用錄像市場並獲得鉅額收益[5]。
當家用錄影機首次問世時,市場狀況一切未明。因此,Sony及JVC都在嘗試開發未獲證明的新技術。為了及早進入市場,兩家公司皆試圖減少研發時間並試着選出一些可利用的就有技術以節省開銷並不需要多次試誤[6]。這也是為何市場上會有多於一種的格式,且兩方皆試圖改善其錄製時長及品質。
1988年Sony開始銷售VHS錄影機。儘管Sony仍然繼續支持Beta,該年被認為是Beta的沒落-至少在歐洲及美國。在南美洲及日本部份地區Beta仍然經常被使用,並直至2002年才全面停產。而其專業型式-Betacam-則在影業、電視業界成為標準,直至最近才逐漸被替換為數碼或全高清格式。
其他的格式戰
[編輯]在錄影帶格式戰後VHS支配市場直到DVD出現為止。主要的電器產業皆希望支持一種標準格式以存儲預先錄好的畫面。DIVX曾試圖競爭但迅即失敗。最近另一個格式戰-全高清光盤格式戰亦常被人提到(但實際上兩者有着本質上的不同且不應被相提並論)。
參見
[編輯]- 錄影機
- Betacam
- Peep search A picture search system pioneered with Betamax and available on most video formats since.
- 全高清光盤格式戰
- 全高清光盤格式比較
參考來源
[編輯]- ^ "IEEE History Center: Development of V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tes the original name as "Video Home System", from an article by Yuma Shiraishi, one of its inventors. Accessed December 28, 2006.
- ^ Video Interchange. Video History. [2007-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5).
- ^ Helge Moulding.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Betamax. [2007-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7-02).
- ^ Besen, 1994.
- ^ Liebowitz, 1995.
- ^ Cowan, 1991.
- The Great Format War of the early 1980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otal Rewind
- The Rise and Fall of Beta by Marc Wielage & Rod Woodcock
- Besen, Stanley M. and Joseph Farrell. "Choosing How to Compet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Standard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2) (1994) 117-131.
- Cowan, Robin. "Tortoises and Hares: Choice Among Technologies of Unknown Merit."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 (1991) 801-814
- Liebowitz, S.J. "Path Dependence, Lock-In, and History."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11 (1995) 205-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