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畢肖普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畢肖普
Ann Bishop
出生(1899-12-19)1899年12月19日
 英國曼徹斯特
逝世1990年5月7日(1990歲—05—07)(90歲)
 英國英格蘭劍橋
母校曼徹斯特大學
劍橋大學
知名於瘧原蟲的抗藥性研究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生物學原生動物學寄生蟲學
機構劍橋大學格頓學院

安·畢肖普(英語:Ann Bishop,1899年12月19日—1990年5月7日)是一名英國生物學家劍橋大學格頓學院皇家學會成員,也是皇家學會中少數女性成員之一。安·畢肖普出生於曼徹斯特,但職業生涯多半是在劍橋度過的。研究方向包括寄生蟲學原生生物學。早年專注於研究纖毛寄生蟲,其中一種導致了家養火雞的黑死病,這一階段的成果也為她後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博士時期,她投身寄生類變形蟲研究,並嘗試用化學療法治療阿米巴痢疾等變形蟲疾病。

畢肖普最知名的的成果是針對導致瘧疾瘧原蟲的研究,她探究了對這一疾病的多種化學治療方法。後期她還研究了該寄生蟲的抗藥性,其成果在二戰戰場上幫助了英國士兵,同時還發現了這類寄生蟲可能具有交叉耐性英語交叉耐性。此外,她發現過一種新的原生生物(Pseudotrichomonas keilini),在研究瘧疾期間,也針對載體埃及伊蚊進行過研究。1959年,她入選皇家學會,創立了英國寄生蟲學會,並供職於世界衛生組織瘧疾防治委員會(Malaria Committee)。

人生經歷

[編輯]

1899年12月19日,安·畢肖普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1]。她的父親名叫詹姆斯·金伯利·畢肖普(James Kimberly Bishop),是一位家具製作工人,並且擁有一家從其父繼承下來的棉花廠。她的母親名叫埃倫·畢肖普(Ellen Bishop,母姓Ginger),是貝德福德郡的人。畢肖普還有一位比她小13歲的親弟弟[2]。她小時候想繼承父親的生意,父親本人卻鼓勵她念大學,她的興趣也很快轉向了科學方面[1]。此外,她從小就對音樂有敏感的鑑賞力,時常去聽曼徹斯特哈雷管弦樂團英語The Hallé的演出[3]。作為科研人員,她性格內向,做事一絲不苟,喜歡獨自工作,或者與她眼裏的高水平的同行合作[4]。她一生多半常住劍橋大學格頓學院,《衛報》為她所寫的訃告評價她是「格頓人中的格頓人」(Girtonian of Girtonians)。她還是一位水平甚高的廚師,但食譜通常不用科學計量的方法,這總讓她頗為惱火[5]

畢肖普每天戴着帽子去早餐,在校園裏很顯眼。之後,她步行3.5英里(5.6公里)去莫爾蒂諾研究所英語Molteno Institute for Parasite Biology。她擅長針線活,也懂得欣賞藝術,只是不喜歡現代藝術。業餘,她喜歡散步和旅行,特別是坎布里亞郡湖區,但她一生沒怎麼離開英國。每年年初,她還會在倫敦待一段時間,觀賞歌劇舞劇,參觀各種畫廊[3]。晚年,關節炎限制了她的活動,她逐漸對生物學史醫學史產生興趣,唯獨沒能在這一領域發表文章[6]。一場小病過後,九十歲的她死於肺炎[6],葬禮隨後在學院的教堂舉行,她生前的眾多友人均前來悼念[7]

教育背景

[編輯]
格頓學院,畢肖普的母校

七歲以前,畢肖普都是在家自學,隨後兩年就學於一所私立小學[2][8]。10歲時,她進入了家鄉曼徹斯特一所很進步的中學,即菲爾登中學(Fielden School),三年之後轉入曼徹斯特女子高中英語Manchester High School for Girls並完成高中學業。她當時想繼續學習化學,但由於缺乏物理知識,無法在化學榮譽學院(Honours School of Chemistry)選課,1918年10月她選擇入讀曼徹斯特大學,修習植物學、化學和動物學[2]。大學第一學期的生物課激發了她其後一生的興趣。本科學習期間,她受教於寄生蟲學家R.A.沃德爾(R.A. Wardle)和原生動物學家傑弗里·拉佩奇(Geoffrey Lapage),並曾對當地水池中的纖毛蟲進行過研究[1][8]。大三時[1],她已經獲得了大學頒發的道爾頓自然史獎(John Dalton Natural History Prize[8],並轉而與另一位原生動物學家、皇家學會會員悉尼·希克森(Sydney J. Hickson)合作[1]

1921年,擁有數個榮譽的她從動物學院畢業,得到了理學士學位,1922年,又獲碩士學位。1932年,她從曼徹斯特大學得到了博士學位[9],當時的研究課題是黑頭病寄生蟲。此外他還擁有劍橋大學1941年授予的博士學位,而這其實只是個名分,因為那時劍橋還不給女性完整學位[1]

科研生涯

[編輯]

早期工作

[編輯]
溶組織內阿米巴包囊,畢肖普早期研究課題之一

本科階段與希克森合作研究大旋口蟲英語Spirostomum的繁殖是她的第一個科研項目,這一研究對象是一種體型較大,甚至可以說是「像蠕蟲」的纖毛蟲[6][10][11]。1923年,在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時,她獲得了榮譽研究員的職位。1924年,他成為劍橋大學動物學院的兼職講師[1],而在那個女性被邊緣化的年代,該院僅有兩名女性教師[10]。她本人不能跟系裏的男性同桌吃下午茶,於是只能坐在一個急救用具包上[12]。在那裏,她是唯一一位原生動物學家,並繼續着對大旋口蟲的研究[6]

1926年,她辭退了該職位,開始與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克里福德·多貝爾英語Clifford Dobell合作,並在研究所度過了三年時光[1]。在多貝爾的指導下,她研究了人體消化系統中的寄生性阿米巴蟲[6],特別是溶組織內阿米巴,這種原生動物會導致阿米巴痢疾。為找到治療此類疾病的方法,他與多貝爾和病毒學家帕特里克·萊德勞英語Patrick Laidlaw合作,研究了吐根鹼等抗阿米巴藥物的作用效果。

莫爾蒂諾研究所

[編輯]

1929年畢肖普回到劍橋莫爾蒂諾寄生生物學研究所英語Molteno Institute for Parasite Biology,她的職業生涯也多半在此度過[1]。所做的研究也是前一階段的延伸,課題關注於各類鞭毛蟲阿米巴蟲有絲分裂行為[6]。她從馬蛭的消化道中分離出了一種厭氧的原生動物。此外還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種,即凱林假毛滴蟲(Pseudotrichomonas keilini),凱林二字取自她的同事大衛·凱林英語David Keilin的姓[6][9]。她在曼徹斯特大學與H.P.貝農(H.P. Baynon)合作,主要研究黑頭寄生蟲病的病原火雞組織滴蟲英語Histomonas meleagridis,尋找辨別和分離它們的方式。此研究中,他們首次發明了從肝臟創傷處分離並培養寄生蟲的技術[9]。畢肖普和貝農是最先分離火雞組織滴蟲的科學家,隨後還證明了它是黑頭病病原[13]。畢肖普用她在原生動物學上的特長全面地研究了瘧疾寄生蟲(瘧原蟲),並提出了化療的方案,這也是她本人最為人熟知的貢獻[6]

埃及伊蚊

1937到1938年間,畢肖普研究了不同血液物質和溫度條件下,雞瘧原蟲(學名:Plasmodium gallinaceum)載體埃及伊蚊的生長情況,此外還考察了瘧原蟲本身在不同環境下的繁殖狀況[6][14]。這些成果也為此後瘧疾疫苗的研製做了一番鋪墊[14]。她接下來的工作受到二戰的刺激:戰爭期間,她着重研究瘧疾的其他化學療法,因為當時日本控制着藥品產地荷屬安的列斯,最普及的抗瘧藥奎寧難以覓得,她的研究幫助了不少英國前線士兵[10]。1949至1964年間,她負責莫爾蒂諾研究所的化療研究院(Chemotherapy Research Institute[13]

畢肖普的科研步步推進,涵蓋了寄生蟲和宿主雙方,由此也獲得皇家學會的一席。這一時期的重要發現是寄生蟲本身並不對奎寧產生抗藥性,但宿主會對瘧疾藥氯胍耐受。她首先進行了試管試驗,其結論之後在間日瘧病人身上得到了證實[6][10]。她對三種抗瘧藥進行研究,包括撲瘧喹啉英語Pamaquine米帕林英語Mepacrine和氯胍,發現只有氯胍會產生抗藥性[10][15]。她的其他研究還表明瘧原蟲會對其他抗瘧藥產生交叉耐性[13]。畢肖普在莫爾蒂諾研究所一直工作到1967年。她的研究方法經由後人改良,在小鼠和人體實驗中,也時常得以沿用[13]

榮譽與影響

[編輯]

畢肖普一生獲得多個榮譽頭銜和研究職位。1932年,獲委任為格頓學院亞雷榮譽會員(Yallow Fellow),這一榮譽一直保持至去世。1929年至1932年間,她還是貝特榮譽會員(Beit Fellow[1]。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英語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UK)1937年曾給予她一筆經費,用於瘧原蟲方面的研究[6]。1945至1947年,她曾參與組織格頓學院工作女性暑期學校(Working Women's Summer School),該組織旨在幫助那些14歲前就結束教育的女性繼續深造[16]。1959年獲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同時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瘧疾防治委員會的成員[13]

1950年代英國寄生蟲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Parasitology)成立,多半要歸功於畢肖普的努力[6]。最初她只有五英鎊的啟動資金,連同一位做秘書的助手。學會早期隸屬於劍橋大學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Biology),1960年成為獨立組織,由畢肖普親自領導[10]。1960至1962年間,她還是劍橋大學生物研究院寄生蟲研究組的主任[17]。60年代後期,生物學系邀請她出任系主任,但由於這一職位往往要拋頭露面,她只好拒絕[10]。此外她還擔綱《寄生蟲學》(Parasitology)期刊的編輯長達20年[5]。去世之後,格頓學院為她樹立了紀念牌匾,刻有Felix, qui potuit rerum cognoscere causas 的拉丁文字樣,引自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意為「那幸運之人,發現事物的起因」[10]。1992年,英國寄生蟲學學會以她的名字設立了安·畢肖普旅行獎金(Ann Bishop Travelling Award),用於資助年輕的寄生蟲學學家進行實地科研[18]

部分作品

[編輯]

腳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Bishop, Ann, Resistance to drugs by the malaria parasite, New Scientist, 1961-04-20, (231): 118–120 
  • Past Presidents, British Society for Parasitology, 2012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7) 
  • Working Women's Summer School, Girton College Archive (Janu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 Goodwin, L.G.; Vickerman, K., Ann Bishop (PDF),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the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92, 38: 28–39, doi:10.1098/rsbm.1992.0002 
  • Goodwin, L.G., Ann Bishop,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14-09-06], doi:10.1093/ref:odnb/400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 Obituary of Dr Ann Bishop Girton: Food and protozoa, The Guardian, 1990-05-19 
  • Haines, Catherine M.C., International Women in Scienc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to 1950, ABC-CLIO: 33–34, 2001, ISBN 9781576070901 
  • Dr Ann Bishop, The Times, 1990-05-22 
  • Ogilvie, M.,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Women in Science: Pioneering Live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Mid-20th Century, Volume 1 1, Taylor & Francis US: 129–130, 2000, ISBN 9780415920384 
  • Ranford-Cartwright, Lisa, Society News, Parasitology News: The Newsletter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arasitology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arasitology),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