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呼吸鞦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呼吸鞦韆》(德語:Atemschaukel)是德國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2009年由漢塞爾出版社(Hanser Verlag)出版,該書後進入德國國家圖書獎短名單,作者亦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小說描寫羅馬尼亞的德意志人蘇聯斯大林主義政權下的遭遇,1945年,他們中的許多被驅逐到蘇聯,強迫參加勞動。

這本小說講述赫爾曼斯塔特薩克森青年盧埃·奧伯格的故事,17歲就被關到烏克蘭的蘇聯集中營強迫勞動,並在那兒度過了5年[1]。在勞改營他遇到各色人等,其中一些人熬不過最初的日子,最先一個死者是在水泥池中被淹沒的。食物極度短缺,土豆皮也成了主角的美味佳餚,為了保衛食物他曾扔掉了一窩威脅食物的小老鼠。由於乏力,呼吸能夠使人體服從於一種節奏的擺動,這就是所謂「呼吸鞦韆」。最喜歡的一種工具,他名之為「心鏟」,一種極小的心型鏟子。他還幻想出「飢餓天使」。即使釋放之後他仍然不能擺脫精神上的創傷。本書的靈感來自於詩人奧斯卡·帕斯提爾(Oskar Pastior)和其他生還者的經歷,包括作者的母親[2]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