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友誼萬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友誼萬歲》,又譯《友誼地久天長》(低地蘇格蘭語Auld Lang Syne)是一首以低地蘇格蘭語創作的詩歌,原意是紀念逝去的日子,故又稱「驪歌」。由18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據當地父老口傳錄下的[1][2]

這首詩譜有旋律,除了原蘇格蘭文外,這首歌亦於多國譜上當地語言,中文歌詞有多個版本。世界各地很多地方的跨年夜、迎接陽曆新年倒數完畢後播放。它也運用在其他一些帶有辭舊迎新意味的場合,比如送別、畢業儀式、葬禮等。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更以此曲旋律為國歌,是為大韓民國早期的愛國歌


\relative c' {
\new PianoStaff <<
\new Staff { \key d \minor \time 4/4 \tempo 4 = 80
\partial 4 c4 f4. f8 f4 a4 g4. f8 g4 a4 f4 f4 a4 c4 d2.
d4 c4. a8 a4 f4 g4. f8 g4 a4 f4. d8 d4 c4 f2.
d'4 c4. a8 a4 f4 g4. f8 g4 d'4 c4. a8 a4 c4 d2.
d4 c4. a8 a4 f4 g4. f8 g4 a4 f4. d8 d4 c4 f2. \bar "|."
}
>>
}

國際迴響

[編輯]

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這首歌通常會在跨年過去、元旦來臨那一刻演唱,象徵送走舊的陽曆的一年而迎接新的陽曆年的來臨。其主調並沒有中文版本那樣感傷,而這首歌在很多地區中的畢業典禮葬禮中作為主題曲,象徵告別或結束的情感。而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日落告別儀式,當駐港英軍把英國國旗及香港旗降下後,並操出鄰近中環軍營的會場時,亦有奏唱此曲。[3]

此外,也有另外填詞的中文版驪歌。在日本另有日文填詞版本《螢之光》(《蛍の光》),與原版歌詞不同。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歌

[編輯]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1919年至1948年間採用此曲作為國歌的曲調。1946年至1949年,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也採用此曲調及歌詞作為國歌。

流行文化

[編輯]

這首歌曾由不少經典電影引用,如在《魂斷藍橋》中,此曲作為主旋律使用,而在《風雲人物》中,片尾眾人合唱此曲。

BBC逍遙音樂會最後一夜上,這首歌曲若沒有被加入音樂會的正式部分,觀眾會在音樂會結束時按傳統自發地合唱此曲。

佛光山星雲法師為即將踏出學院的學子們,希望學子彼此之間珍惜這份難得的同窗情誼,親自填詞,歌名《惜別歌》。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obert Burns - Auld Lang Syne. BBC. 2009-04-23 [201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6). 
  2. ^ The History and Words of Auld Lang Syne. Scotland.org. [201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3). 
  3. ^ Handover of Hong Kong 1997, Auld Lang Syne, [201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