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博德維希商業大樓

座標36°3′46″N 120°19′00″E / 36.06278°N 120.31667°E / 36.06278; 120.3166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德維希商業大樓
博德維希商業大樓舊明信片,明信片標題為「青島俱樂部
概要
地點青島市市南區
地址廣西路24號
起造1901年
竣工日1902年
拆除日約1939-1940年
技術細節
層數3層
設計與建造
發展商博德維希公司

36°3′46″N 120°19′00″E / 36.06278°N 120.31667°E / 36.06278; 120.31667 博德維希商業大樓是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廣西路24號的一座商業建築,建於1901-1902年,最初為德商博德維希公司所建商業樓,約1939-1940年拆除,原址建設魯大礦業公司新樓,該樓於1998年拆除。

歷史

[編輯]

1901-1902年[1],德商博德維希公司(德語:Bodewig & Co.)在海因里希親王街(Prinz-Heinrich-Straße,今廣西路)與阿爾貝特街(Albertstraße,今安徽路)路口東南角建造了一座三層商業建築,為青島第一批設施完善的商業建築之一。博德維希公司將該樓部分空間用於出租。[2]

柏林商人恩斯特·卡比施(Ernst Kabisch)於1900年開設的嘉裨世洋行(Kabisch & Co.)百貨店曾長期在該樓底層經營。該店售賣歐洲時裝、化妝品、煙酒,中國工藝品、茶葉,日本絲綢、布料,及青島市郊農場出產的新鮮果蔬。店內僱傭了專業裁縫,為顧客訂做服裝。此外,該店在1904年《青島及近郊指南》、《青島新報》等刊物刊登的廣告上還記載該店附設軍隊團購部、糖果罐頭部和服裝剪裁部,除經營商品批發零售業務外還是柏林馮·提佩爾斯基希公司(von Tippelskirch & Co.)的總代理。而該店在青島商業蓬勃發展的1907-1908年間消失在史料記載中,原因不明。[1][3]

嘉裨世洋行百貨店停止租用該樓後,青島俱樂部租用了該樓一樓作為活動場地[3],直至1911年弗里德里希街(Friedrichstraße,今中山路)的青島俱樂部新樓竣工。此外,租用該樓的公司還有奧托·林克(Otto Linke)的凌基洋行等。[2]

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後,德僑財產被日軍沒收。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中日合資魯大礦業公司於1923年8月12日成立,公司設於博德維希商業大樓舊址[3]。魯大礦業公司經營山東內地礦業,擁有坊子淄川兩處煤礦及金嶺鐵礦。前國務總理靳雲鵬任理事長兼總經理,但因靳雲鵬遠居天津,青島的公司事務實由董事田中末雄管理。滿鐵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擁有55%股份,大倉財閥日語大倉財閥占股7%。據實業家周學熙後人回憶,魯大公司名為中日合資,實際仍由日本人掌控。[2]

約1939-1940年,魯大礦業公司拆除博德維希商業大樓,新建現代風格的公司新樓[4]。1945年日本投降後,魯大礦業公司全部財產被國民政府接收[2]。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青島市職工聯合總會籌備委員會於6月16日在魯大礦業公司舊址舉行第一次會議,10月改稱青島市總工會籌備委員會,次年正式成立青島市總工會,設於魯大礦業公司舊址[5]。1958年11月27日,青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遷至該樓辦公[6],同年12月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市科委合署辦公[7]

1967年,市總工會受文革影響停止活動,市科委、科協亦撤銷或停止活動。1969年9月,市總工會所屬的五七工廠更名為青島無線電二廠,廠址位於廣西路22號總工會辦公樓,借用總工會會議室作為生產線[8][9]。1978年,市總工會、市科委、市科協陸續恢復,科協恢復後改在中山路1號青島俱樂部舊址辦公[7]。1979年,青島無線電二廠合併其他幾處工廠組成青島電視機總廠[8],並於1982年從廣西路22號搬遷至江西路11號,後來發展為今天的海信集團[10]。1990年代,市總工會與市科委遷至他處。1996年9月,魯大礦業公司舊址被有償轉讓給青島日報社使用。1998年,該樓與南側的克里本多夫飯店舊址(青島日報社舊樓)一併被拆除,以建設青島日報報業集團新樓[2][11][12]

建築特色

[編輯]

該建築平面大致呈矩形,樓高3層(局部1至2層),設閣樓與地下室,街角設陽台和盔頂塔樓,塔樓兩側為三角形山牆,北立面東端以三角形山牆收尾。淺色牆面,花崗岩砌牆基,牆面開矩形長窗,間或設拱廊或拱門,部分檐口處理為雉堞狀,牆面雕刻魚鰾紋德語Fischblase (Ornament)四葉草紋英語Quatrefoil等多種紋飾。整體設計精緻,具有新文藝復興風格。

圖集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王棟. 《青岛影像 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2. ^ 2.0 2.1 2.2 2.3 2.4 李明 撰文; 袁賓久 攝影. 《塔楼上的青岛》.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436-4970-5. 
  3. ^ 3.0 3.1 3.2 王棟, 嘉卑世洋行:戛然而止的商业之梦, 青島畫報 (2013年第6期)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 2013, (2013年第6期), ISSN 1004-7611 
  4. ^ 袁賓久. 《青岛德式建筑》.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12-10905-0. 
  5.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二篇 青岛市总工会,第一章 组织机构. 《青岛市志·社团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7. ISBN 7-5011-3609-2. 
  6.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一篇 科技机构与群众团体,第一章 科技机构. 《青岛市志·科学技术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ISBN 7-5011-4379-X. 
  7. ^ 7.0 7.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一篇 科技机构与群众团体,第二章 科技群众团体. 《青岛市志·科学技术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ISBN 7-5011-4379-X. 
  8. ^ 8.0 8.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一篇 音像整机产品,第一章 收音、录音、放音机. 《青岛市志·电子仪表工业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0. ISBN 7-5011-4899-6. 
  9. ^ 青岛海信50年,依然是“少年”. 鳳凰網青島. 2019-10-12. 
  10. ^ 海信集团大事记. 央視網. 2009-10-16. 
  11. ^ 青島報史館. 曾经旅人,曾经报人,太平路33号的旧时光. 觀海新聞. 2021-02-09 [202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12. ^ 魯海. 《青岛老街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52-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