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出土文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出土文獻是指具文字記載其上的出土文物。而狹義的定義則專指考古發掘出的典籍及文書之類的出土文物。[1]這是相對於傳世文獻的一個概念。[2]此處「傳世文獻」又稱為「傳統文獻」。[3]

定義

[編輯]

着重在出土概念的文獻總稱,廣義地看,凡經考古發掘出土的文字材料,都可叫做出土文獻。這些材料涵蓋了甲骨文金文戰國盟書璽印簡牘帛書敦煌文獻吐魯番文書歷代墓誌,以及佉盧文等古民族文字等等。[2]

狹義地看,出土文獻則專指「出土的書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書),主要是指上個世紀大量出土的簡牘、帛書和紙質文書等」。[2]

功用

[編輯]

出土文獻為歷來研究文學史的問題提供解答。例如「樂府」,舊說是漢武帝立樂府,但出土的秦代編鐘刻有「樂府」二字,便推翻了舊說[3]。對中國文學研究的影響所及,涵蓋了版本研究文本研究、傳統校勘訓詁研究等方面[3]

出土文獻提供的證據被王國維援用於考證傳世文獻及其中歷來各家的註解,因而提出「二重證據法」,主要是以出土文獻(即王國維稱之地下材料)的文字資料與傳世文獻對照研究。[4]

李學勤:「傳世文書面文獻在流傳過程中,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和變化。而考古獲得的文字資料就不一樣,它是我們能直接看到的古代原始遺存,因此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至少有兩點是最明顯的,一是據以判斷傳世古籍的年代,一是據以校讀傳世古籍裏的字詞與文句。」[5]

中國出土文獻

[編輯]

三世紀

[編輯]
(遠古到戰國)
281年盜墓者發現的古代文獻。

十七世紀

[編輯]
(西元781年)
1623至1625年間於陝西西安發現

十九世紀

[編輯]
(西周)
1843年陝西岐山發現
商朝晚期)
最遲在1899年之前河南安陽一帶便有帶有甲骨文的龜甲與獸骨出土,但文字未被認出。[6]1928年第一次於安陽殷墟進行考古挖掘。
(4至11世紀)
1900年於甘肅敦煌發現

二十世紀

[編輯]
(公元九世紀西夏
1908年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黑水城發現
戰國時代
1930年代於湖南長沙發現
西漢
1930年代(以及1972年至1976年間)於內蒙古居延地區發現
(戰國中期)
1957年於河南信陽發現
(東晉、五胡十六國至元朝)
1959-1975年於新疆吐魯番發現
(春秋晚期)
1965-1966年於山西臨汾市發現
西漢
1972年於山東省銀雀山漢墓發現
西漢
1973年於湖南長沙發現
  • 定州漢簡
(西漢)
1973年於河北省定州市發現
(戰國晚期至秦朝
1975年於湖北雲夢發現
西漢
1977於安徽省阜陽縣發現
戰國時期)
1978年於湖北隨州市發現
西漢時期)
1983年於湖北江陵縣發現
(戰國中期)
1987年於湖北荊門發現
秦朝
1993年於湖北荊州市發現
戰國中期)
1993年於湖北沙洋發現
(戰國中期偏晚、後期偏早)
1994年上海博物館陸續自香港古玩市場購入,出土地點不明
西漢、東漢、三國·吳
1996年、2003年於湖南省長沙市發現
  • 虎溪山漢簡
(西漢)
1999年湖南省沅陵縣發現

二十一世紀

[編輯]
(秦)
2002年、2005年湖南省龍山縣發現
(戰國中晚期)[7]
2008年清華大學校友將從香港購入之竹簡捐贈母校,出土地點不明
(西漢中期)
2009年北京大學接受之匿名捐贈,出土地點不明
西漢
2011年於江西南昌市發現
西漢
2012-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發現
戰國時期)
2015年安徽大學自海外購入之竹簡,出土地點不明
  • 胡家草場漢簡牘
西漢
2018-2019年湖北省荊州市發現
  • 棗林鋪楚簡
戰國時期)
2019-2021年湖北省荊州市發現
  • 王家咀楚簡
戰國時期)
2021年湖北省荊州市發現
  • 秦家咀(嘴)楚簡
戰國時期)
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發現

西洋出土文獻

[編輯]

十六世紀

[編輯]
(西元前552-486年間的某年)
1598年於貝希斯敦山英語Mount Behistun(Mount Behistun)發現;1843年左右破譯

十八世紀

[編輯]
(西元前196年)
1799年於羅塞塔發現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5). 
  2. ^ 2.0 2.1 2.2 出土文獻(以簡帛文書為主)的編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蔡敏,2008。出土文獻(以簡帛文書為主)的編輯。《中華古籍網》,擷取自《國學資訊》網頁文件,於2012-07-01。
  3. ^ 3.0 3.1 3.2 這是一則登錄於《文學遺產》期刊,2000年第三期的研討會報導。報導中,相對於出土文獻的詞為傳統文獻
  4. ^ 李學勤、裘錫圭,2000。第5頁。出自王國維《古史新證》「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份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
  5. ^ 李學勤、裘錫圭,2000。第5頁。
  6. ^ http://www.ayyx.com/news/view.asp?id=214&page=3[永久失效連結]
  7. ^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0336[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文獻

[編輯]
  • 李晚成,2000。《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文學遺產》: 2000(3): 17。
  • 李學勤,裘錫圭,2000。《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文學遺產》: 2000 (3): 4-17。
  • 蔡敏,2008。《出土文獻(以簡帛文書為主)的編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華古籍網》,擷取自《國學資訊》網頁文件。擷取於20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