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里娜號巡防艦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亞歷山德里娜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公主亞歷山德里娜 |
建造方 | 基爾帝國船廠 |
鋪設龍骨 | 1882年2月 |
下水日期 | 1885年2月7日 |
入役日期 | 1886年10月6日 |
結局 | 1907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卡羅拉級 |
船型 | |
排水量 |
|
船長 | 81.2米 |
型寬 | 12.6米 |
吃水 | 5米 |
動力輸出 | 2,289匹公制馬力(1,684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船用蒸汽機 |
船速 | 14節 |
續航力 | 4180海里以8.5節 |
定員 | 25名軍官、257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亞歷山德里娜號(德語:SMS Alexandrine[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卡羅拉級巡防艦的五號艦,得名於普魯士的亞歷山德里娜——她是1837年至1842年在位的麥克倫堡-施威林大公夫人。為了在德國殖民帝國服役,該艦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十門150毫米口徑炮。亞歷山德里娜號於1882年在基爾的帝國船廠開始鋪設龍骨,1885年2月下水,至1886年10月竣工,並在完成海試後被擱置。
亞歷山德里娜號於1889年首次投入運用,被派往太平洋中部,因薩摩亞群島的主權爭奪在幾個殖民大國之間造成了緊張關係。該艦隨後一直在德屬南海保護國新畿內亞巡邏,直到1891年,它再加入德國的常備巡洋分艦隊,於1891年智利內戰期間被派往當地保護德國公民。此後,該分艦隊於1892年在東亞周邊海域巡航,並於當年年底前往德屬東非。1893年,亞歷山德里娜號被派往巴西,那裏爆發的艦隊起義威脅到了德國的利益。這些艦隻隨後被發回東亞,以監視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3月,亞歷山德里娜號被召回德國;途中它曾在摩洛哥停留向地方當局施壓,要求對方為兩名德國公民遇害支付賠償。抵達德國後,該艦經檢查發現艦體狀況在海外數年的漂泊後已嚴重惡化,只得於1895年6月退役。從1904年到1907年,它曾在但澤充當浮動炮台,然後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被出售並臨時用作浮動工場,繼而於1907年底拆解。
設計
[編輯]為了擴充當時已嚴重老化的德國海外巡洋艦隊,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末訂購了六艘卡羅拉級巡防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駐地執勤,以維護德國在未設基地的外國水域以及德國殖民帝國的利益。因此,這些艦隻將作為艦隊偵察兵,並在德國感興趣的海外地區執行長期巡邏任務。[1]其中最後建造的兩艘艦,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在設計上進行了修改,較它們的其它姊妹艦更大,也更重。[2]
亞歷山德里娜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1.3米和81.2米,有12.6米的舷寬以及5米深的前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2,361噸,滿載時則可達2,662噸。標準船員編制為25名軍官及257名水兵。該艦由兩台臥式兩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5.02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八台燃煤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2,289匹公制馬力(1,684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4節(26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8.5節(15.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4,180海里(7,740公里)。在竣工時,亞歷山德里娜號曾配備有完整的三桅帆索具,以便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2][3]
亞歷山德里娜號裝備有十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箍炮作為主艦炮,並搭載了兩門87毫米24倍徑箍炮和六門37毫米哈乞開斯轉膛炮作為輔助。在服役生涯後期,其150毫米炮被替換為更先進的30倍徑版本,87毫米炮則被四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所取代。[2][3]
服役歷史
[編輯]亞歷山德里娜號是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平甲板巡防艦而以合同代號「G」進行訂購。其龍骨自1882年2月開始在基爾的帝國船廠鋪設,至1885年2月7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德皇威廉一世的長孫、即當時的儲君威廉王子發表演說,並主持將艦隻冠以前麥克倫堡-施威林大公夫人——來自普魯士的亞歷山德里娜之名。舾裝工作完成後,亞歷山德里娜號於1886年10月展開海試,並一直持續至1887年1月,繼而在威廉港退役。[4]根據時任帝國海軍部長列奧·馮·卡普里維將軍的構想,德國殖民地將由炮艦實施保護,而較大的軍艦通常將作為預備役,並編入一支機動分艦隊,以便快速應對危機。由於亞歷山德里娜號是根據1875年的計劃建造的,到下水時已有新式的輕型防護巡洋艦開建,因此軍方對其已不再感興趣。[5]
海外部署
[編輯]1889-1891年
[編輯]亞歷山德里娜號被一直閒置到1889年。然而,當同年3月16日一場強烈氣旋襲擊薩摩亞並摧毀了駐紮在當地的兩艘德國炮艦——雕號和野豬號時,亞歷山德里娜號被立即派往薩摩亞群島,以保護德國在區域內的利益,並應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競爭性主權申索。與它共同執行任務的還有其姊妹艦索菲號和炮艦狼號,這兩艘艦分別從東非和東亞水域出發。亞歷山德里娜號於4月15日離開威廉港,同行的還有此時的德皇威廉二世,他跟艦直至旺格奧格才離開。該艦交替使用蒸汽與風帆動力,繼續穿越大西洋和地中海,在直布羅陀經停,然後在塞得港進入蘇彝士運河。之後,它進一步穿越紅海,在亞丁停留,然後橫渡印度洋到達澳洲的奧爾巴尼,並從那裏去往悉尼,於7月6日抵達。[4]
與此同時,薩摩亞的局勢已經平靜下來,因此亞歷山德里娜號奉命從1889年7月24日起巡視德國在太平洋中部的屬地和感興趣地區。停留地點包括北所羅門群島、新波美恩的馬圖皮灣、德屬新畿內亞的的芬什港以及隱士群島。這次行程的重點是新麥克倫堡附近的卡普蘇島,亞歷山德里娜號派遣一支登陸隊上岸,懲罰殺害了兩位德國公民的當地居民。11月1日,該艦返回悉尼,在那裏停留了一個月以進行保養並讓船員休息。1890年3月,亞歷山德里娜號在新西蘭的奧克蘭與一艘搭載着其輪替船員的輪船會合。船員換班後,該艦隨即駛往阿庇亞,在那裏一直待到5月初,然後奉命與當地的帝國專員一同前往馬紹爾群島進行視察。途中,它曾在吉爾伯特群島停留,以解決德國人與當地人之間的爭端。6月回到阿庇亞後,船員參加了馬利托阿·勞佩帕登基為薩摩亞國王的典禮。[6]
亞歷山德里娜號隨後再次駛往悉尼接受保養,並於1890年7月被編入海軍少將維克托·瓦盧氣體麾下的常備巡洋分艦隊。在訪問了墨爾本和阿德萊得後,亞歷山德里娜號於9月16日在阿庇亞與分艦隊的另外兩艘巡防艦——旗艦萊比錫號和索菲號會合。1891年1月6日,亞歷山德里娜號又訪問了薩摩亞群島的幾座島嶼,然後與分艦隊餘部一同繼續在東亞水域巡航。4月在中國的上海駐留期間,該艦再一次輪換了船員。與此同時,1891年智利內戰爆發,促使德國海軍部派遣瓦盧氣體的部隊前往智利保護在該國的德國公民。然而,當橫渡太平洋期間,萊比錫號的燃煤耗盡,不得不在部分旅程中被亞歷山德里娜號拖曳行進。這些艦隻直到7月9日才抵達智利海岸,瓦盧氣體與瓦爾帕萊索當局達成協議,從艦上派遣登陸隊上岸,以保衛城市中的歐洲人社區。[7]
1891-1895年
[編輯]隨着戰爭結束,分艦隊於1891年12月離開智利,經由麥哲倫海峽駛入南大西洋。他們在開普敦停留,期間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馮·帕維爾茲於1892年2月23日在當地接任分艦隊司令。三艘巡防艦駛至德屬東非,索菲在那裏脫離編隊;亞歷山德里娜號和萊比錫號則繼續前往東亞。在科倫坡經停期間,亞歷山德里娜號再次輪替船員,並接收了東亞駐地艦雞貂號和狼號的船員。該艦隨後回到中國水域並在濟物浦駐泊,艦長在那裏接見了朝鮮高宗。在渤海巡航期間,艦上的幾名水兵身患重疾,迫使亞歷山德里娜號將他們送往橫濱的德國海軍醫院。該艦一直在橫濱停留至10月23日才離開,至11月4日抵達香港與旗艦萊比錫號會合。[7]
1893年3月,當桑給巴爾蘇丹阿里·本·賽義德駕崩後,德國人擔心島上可能會出現動盪,亞歷山德里娜號與萊比錫號遂繼續航行前往東非。然而,隨着繼承權和平地傳給了賽義德的侄子哈馬德·本·圖瓦尼,危機得以避免。結果,兩艦改道開普敦,巡洋分艦隊於4月6日在當地解散。亞歷山德里娜號進入開普敦的旱塢進行大修,之後於5月20日被發往南美洲。它於6月中旬抵達巴西,繼而訪問了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烏拉圭的蒙特維多,姊妹艦阿科納號則於7月27日在南聖弗朗西斯科與其會合。9月18日,由於巴西叛變的海軍將士通過艦隊起義發動政變,企圖推翻巴西總統弗洛里亞諾·佩紹托,迫使兩艘德艦返回該國。[8]這些艦隻一直留在里約熱內盧至1894年1月,以保護德國公民和財產免受叛亂分子的侵害,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9]在此期間,兩艦解救了11月3日被叛軍扣押的漢堡南美輪船桑托斯號(SS Santos),12月9日又從阿根廷輪船巴拉納瓦伊號(Paranahiva)撤離德國乘客——該輪船在啟航時遭叛軍開火併俘虜。[10]
在巴西執行任務期間,亞歷山德里娜號艦上爆發了黃熱病,迫使它在蒙特維多的錨區進行隔離。隨着巴西政府於1894年初鎮壓了革命,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遂於1月31日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與姊妹艦瑪麗號會合。[11]三艘艦於2月22日駛回里約熱內盧,然後前往卡波弗里奧。與此同時,由於中日之間在朝鮮問題上的緊張局勢加劇,德國海軍部便將這些艦隻以「東亞巡洋支艦隊」的名義,作為常備巡洋分艦隊的繼承部隊重新部署至東亞。3月7日,它們繞過合恩角進入太平洋,之後在因風暴損壞而進行維修後,三艘巡防艦直到7月13日在秘魯的卡亞俄附近才再次集結。它們在那裏一直停留至8月15日,於安德烈斯·阿韋利諾·卡塞雷斯擔任秘魯總統而持續發生動亂期間保護德國的利益,此時中日甲午戰爭已經爆發。東亞支艦隊在秘魯局勢穩定後才橫渡太平洋,直到9月26日才抵達橫濱,亞歷山德里娜號則繼續前往長崎接受維修。完成維修後,該艦來到中國北部海岸,以保護德國在該地區的利益。[12]
結局
[編輯]整體而言,亞歷山德里娜號在東亞的部署並沒有持續多久;早在1895年3月2日,該艦便接到了返回德國的命令,並於3月22日隨東亞支隊從新加坡啟程。在塞得港經停期間,它又奉命轉往摩洛哥,以協助執行與地方當局就兩名德國商人被謀殺一事達成的和解方案。完成任務後,亞歷山德里娜號繼續前往威廉港,至5月25日抵達。它在一周後的6月1日停用;經過檢查,發現其艦體狀況已嚴重惡化,不適合在海外進一步運用。該艦遂被拖到但澤,在那裏退役。從1904年5月3日起,亞歷山德里娜號被用作浮動炮台,繼而於1907年5月27日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以148,000馬克的價格售出。買家曾臨時用該艦充當浮動工場,直至同年年底拆解報廢。[13][14]
註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Sondhaus,第116–117, 136–137頁.
- ^ 2.0 2.1 2.2 Gröner,第90頁.
- ^ 3.0 3.1 Lyon,第252頁.
- ^ 4.0 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19頁.
- ^ Sondhaus,第15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19–220頁.
- ^ 7.0 7.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20頁.
- ^ Wiechmann,第203–20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20–221頁.
- ^ Wiechmann,第209頁.
- ^ Wiechmann,第21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21, 24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21頁.
- ^ Gröner,第91頁.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Wiechmann, Gerhard. Die Königlich Preußische Marine in Lateinamerika 1851 bis 1867. Ein Versuch deutscher Kanonenbootpolitik. Europa-Übersee Bd. 12. Münster: Günther Maihold. 2004. ISBN 3-8258-6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