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臨床實效研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臨床實效研究實效研究(Outcomes Research),也有人稱之為「效果研究」,是近年來在國際臨床醫學領域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在許多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s)研究中,凡是有多種疾病、有多種併發症或服用多種藥物的病人常常被排除在外。臨床實效研究則是研究藥物或其它醫療措施在非控制的真實臨床情況下(real world)的效果及經濟和社會效益等[1]。臨床試驗研究(如RCT)和實效研究對於充分了解一個醫療產品的實際醫療效果、效益和安全性有着同樣重要的意義,只是方法學上有所不同。

實效研究包括比較效益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簡稱CER)。 比較效益研究是評價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特定患者的療效差異,針對不同類型患者,找出最好的治療方法。

1995年美國費城成立的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ISPOR)是該領域的知名學會[2]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1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8). 
  2. ^ 存档副本. [201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