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世界銀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世界銀行標誌
成立時間1944年7月
類型聯合國 聯合國系統
世界銀行集團
政府間國際金融機構
法律地位條約
總部 美國華盛頓特區1818 H Street NW,Washington, DC 20433 USA
會員
189個國家[1](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173個國家(國際開發協會)
美國 彭安傑
總經理
荷蘭奧地利 阿謝爾·凡·托森伯格英語Axel van Trotsenburg
印度 安舒拉·坎特英語Anshula Kant
印度 英德米特·吉爾英語Indermit Gill
董事
羅伯特·L·加納、尤金·R·布萊克 編輯維基數據
上級組織
世界銀行集團
標語為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而努力
Working for a World Free of Poverty
網站www.worldbank.org

世界銀行(英語:World Bank,縮寫WB),是為發展中國家資本項目提供貸款聯合國系統國際金融機構[2],是聯合國發展集團英語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Group(UNDG)的成員。

世界銀行的官方目標為消除貧困。根據其有關協定規定(修訂並於1989年2月16日生效),其所有決定都必須旨在推動外商直接投資國際貿易,以及為資本投資提供便利。[3]

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隔着一條第19街。

組織架構

[編輯]

理事會

[編輯]

為最高權力機關,由每一會員國各指派一位理事和一位副理事組成,職責如下[4]

  1. 核准新會員國。
  2. 決定股本調整。
  3. 決定營利分配。
  4. 決定停止會員國資格。
  5. 核准協定修正和其他重大問題。

執行理事會

[編輯]

位於理事會之下,負責處理日常業務。由 25 位執行理事組成,其中 5 位由持股最多的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指派,其餘 20 位依照地理區劃分的會員國集團推選。職責如下[4][5][6]

  1. 處理行政事務。
  2. 審核貸款與貸款擔保。
  3. 審核預算。
  4. 訂定對會員國的援助策略。
  5. 制定融資決策。

總裁 (President)

[編輯]

由執行理事會指派,總管日常業務,是最高行政主管和執行理事會主席。由於美國持股最多,總裁通常由美國提名並由美國公民擔任,目前除了2019年因金墉去世由保加利亞人格奧爾基耶娃代任外,歷代行長都是美國人,受提名者由執行董事會確認後任期五年,可連任。雖然大多數世行行長都有銀行工作經驗,也存在例外[7][8]。現任世行行長為彭安傑(Ajay Banga),於2023年上任。

總裁下設3位常務理事協助處理業務[4]

歷任行長

[編輯]

世界銀行歷任行長如下[9]

姓名 在任時間 國籍 背景
尤金·I·邁耶 1946–1946  美國 《華盛頓郵報》出版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約翰·J·麥克洛伊 1947–1949  美國 律師、美國戰時副國務卿
尤金·R·布萊克 1949–1962  美國 美國大通銀行銀行高級主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執行董事
喬治·D·伍茲 1963–1968  美國 第一波士頓銀行高級主管
羅伯特·S·麥克納馬拉 1968–1981  美國 美國國防部長、福特汽車業務高級主管
奧爾登·W·克勞森 1981–1986  美國 律師、美國銀行高級主管
巴伯·B·科納布爾 1986–1991  美國 紐約州參議員、美國國會議員
劉易斯·T·普雷斯頓 1991–1995  美國 摩根大通銀行高級主管
詹姆斯·沃爾芬森 1995–2005  美國 澳洲裔歸化美國公民。公司律師、銀行家
保羅·沃爾福威茨 2005–2007  美國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
羅伯特·佐利克 2007–2012  美國 高盛銀行高級主管、常務副國務卿、美國貿易代表
金墉 2012–2019.2.1  美國 韓裔美國公民醫師、健康合作夥伴聯合創始人、達特茅斯學院第17任校長。
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臨時行長) 2019  保加利亞 世界銀行行政總裁
戴維·馬爾帕斯 2019–2023  美國 前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
彭安傑 2023  美國 萬事達卡執行長

附屬機構

[編輯]
世界銀行總部大樓

世界銀行有五個附屬機構: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統稱「世界銀行集團[10]

國際開發協會

[編輯]

成立於1960年,專門針對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無息貸款。國際開發協會的貸款大多集中在農村開發項目與必須長期經營才能產生效益的項目,如教育與人力資源的培養。當受援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與借款信用等級符合一般貸款的標準時,便不能再享受國際開發協會的貸款[4]

國際金融公司

[編輯]

成立於1956年,專門針對經濟落後會員國的私人企業提供貸款與投資,其貸款利率高於世界銀行。除了貸款以外,國際金融公司也提供技術援助,或直接入股會員國的私人企業,以達到促進會員國經濟發展的目標[4]

會員國

[編輯]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共有189個會員國,而國際開發協會則有173個會員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會員國也同時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同時也僅有上述國家獲准加入世行旗下的其他組織。[1]

世界銀行全部189個成員國[1]

投票權

[編輯]

每一會員國有 250 票的基本投票權。

2010年,世界銀行修改了投票權的分配,以增加發展中國家的權益。目前投票權前幾名高的國家為:美國(15.85%)、日本(6.84%)、中國(4.42%)、德國(4.00%)、英國(3.75%)、法國(3.75%)、印度(2.91%)、俄羅斯(2.77%)、沙特阿拉伯(2.77%)和意大利(2.64%)。在這次改革中,中國韓國土耳其墨西哥新加坡希臘巴西印度西班牙等國家的投票權有所增加。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投票權有所縮減,同時減少的還有一些如尼日利亞的貧窮國家。美國、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的投票權無變化[12][13]

重要決議必須有85%的同意票才能通過。美國的投票權為15.85%,也就是說,美國對重要決議擁有「否決權」。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Member Countries. World Bank Group. [2016-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2. ^ About Us. World Bank. 14 October 2008 [9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0). 
  3. ^ About Us. World Bank. 29 June 2011 [14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8). 
  4. ^ 4.0 4.1 4.2 4.3 4.4 黃, 志典. 國際金融概論. 臺灣臺北. 2022: 242–261. ISBN 978-986-5492-25-0. 
  5. ^ World Bank. Boards of Directors. World Bank Group. [201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6). 
  6. ^ World Bank. Senior Management. World Bank Group. [201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6). 
  7. ^ Hurlburt, Heather. Why Jim Yong Kim would make a great World Bank president. The Guardian. 2012-03-23 [201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2). 
  8. ^ World Bank. Leadership. World Bank Group. [2012-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5). 
  9. ^ World Bank. Past Presidents. World Bank Group. [2015-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10. ^ 关于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銀行集團. [2015-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4). 
  11. ^ 世界銀行成員國當中唯一一個非聯合國會員國。
  12. ^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 2010 Voting Power Realignment (PDF) (報告). World Bank Group. 2010 [2011-08-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2-29). 
  13. ^ Veloo, Betsy May. China given more influence in World Bank. RTHK. 2010-04-26 [201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