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菱Minicab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菱Minicab
第七代卡車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別稱中華百利600 / 700 / 800(臺灣,第三代)
五菱LZ110 / LZ110K(中國,第三代)
生產日期1966年迄今
裝配地 日本岡山縣倉敷市
 中華民國臺灣省桃園縣楊梅市中華汽車工業
 中國廣西省柳州市(廣西柳州拖拉機廠)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動力佈局FR / 4WD
相關車型三菱Minica三菱Bravo日語三菱・ブラボー
年表
前身車型三菱360

三菱Minicab(日語:三菱・ミニキャブ)乃是日本三菱汽車自1966年起開始製造發售的輕型商用貨卡車。自2014年上市的第七代燃油車型起,改由鈴木汽車供應鈴木Carry貼上三菱的廠徽銘牌;至於純電動車型則繼續沿用自家發展的純電驅動技術。

概要

[編輯]

此車系之發展歷史悠久,在日本當地的競爭對手有速霸陸Sambar大發Hijet日語ダイハツ・ハイゼット鈴木Carry本田Acty日語ホンダ・アクティ等。其前身為1961年10月上市的三菱360皮卡車型(原廠開發代號LT22),1966年5月才正式獨立成「Minicab」車系,但其底盤平台及大部分機械結構皆流用前者。關於車名「Minicab」的由來,意指車身雖小,但在貨車車斗寬敞的「cab over」[1]

歷史(自家製造時期)

[編輯]

第一代(卡車:1966年-1971年,廂型車:1968年-1976年)

[編輯]
三菱Minicab(第一代)
LT30/31型
卡車車頭
廂型車車頭
概覽
製造商新三菱重工業
生產日期卡車:1966年-1971年
廂型車:1968年-1976年
裝配地水島製作所
設計師金子德次郎[2]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四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動力系統
引擎359c.c.強制氣冷式OHV直列二缸二衝程ME24D/F型引擎
變速器四速手動排檔
規格
軸距1,790mm
長度2,990mm-2,995mm
寬度1,290mm
高度1,610mm-1,630mm
整備質量525kg

1966年 - 8月正式發售,最初僅有卡車的設定,載貨車斗的柵欄可以從一方開啟,同年12月追加三方開啟之車斗,且尾燈的設計各異[3]。動力心臟為359c.c.強制氣冷式OHV直列二缸二衝程ME24D型引擎,最大馬力21ps / 5,500rpm,峰值扭力31.4 N·m / 3,500rpm,最高速度達90km/hr;後來並追加車側反光片。

1968年 - 2月追加四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車型,三色橫式尾燈和卡車不同,且有車尾反光片。按照配備的多寡,區分成「Super Deluxe」、「Deluxe」、「Standard」、「Root Van」等四種車型。

1969年 - 卡車實行小改款,引擎升級為26匹馬力的ME24E型,車頭通風孔新增蓋子。

1971年 - 5月廂型車實施小改款,引擎升級為30匹馬力的ME24F型,並將車名改成「三菱Minicab EL Van」。車頭燈周圍增加黑色邊框,車頭的「MINICAB」字樣改成浮雕於通風孔蓋上。同年6月卡車發表第二代車款,至於廂型車則未大改款,仍持續發售至1976年為止。

1975年 - 1月為了對應輕型車新制,加大車牌架並增設車牌燈。

第二代(卡車:1971年-1976年)

[編輯]
三菱Minicab EL / Minicab W(第二代)
T130/T131型
Minicab EL卡車車頭
Minicab W卡車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生產日期卡車:1971年-1976年
廂型車(第一代):1968年-1976年
裝配地水島製作所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四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動力系統
引擎359c.c.強制氣冷式OHV直列二缸二衝程ME24F型引擎
359c.c.水冷式OHV直列二缸二衝程2G10型引擎
變速器四速手動排檔
規格
軸距1,790mm
長度2,990mm-2,995mm
寬度1,290mm
高度1,580mm-1,630mm

1971年 - 6月大改款的第二代卡車車型正式發售,命名成「三菱Minicab EL」(原廠車型代號T130型)。至於廂型車仍延續第一代的車型並未改款,但車頭進氣壩改成和第二代卡車一樣。載貨車斗同樣具備一方或三方開啟,車頭燈改成方形,車尾燈則是一體化。

1972年 - 9月實施小改款,動力心臟換裝成359c.c.水冷式OHV直列二缸二衝程2G10型引擎,車名隨之改成「三菱Minicab W」(原廠車型代號T131型);其中「W」代表「水冷(Water-cooled)」。車頭燈改成圓形,暖氣改成溫水式,懸掛式冷氣則可向地區經銷商加價購買。

1973年 - 9月第二度小改款,變更進氣壩的設計,加油蓋附鑰匙孔,「Super Deluxe」車型變換輪圈蓋設計,圓形車頭燈之直徑從145mm加大成179mm,車頭再度恢復「MINICAB」銘牌。

1975年 - 1月為了對應輕型車新制,加大車牌架並增設車牌燈。「Super Deluxe」車型改為三點式座位安全帶,其餘車型亦可加價變更。

第三代(卡車、廂型車:1976年-1984年)

[編輯]
三菱Minicab 5 / Minicab Wide 55(第三代)
L012/L013/L015型
Minicab 5卡車車頭
Minicab 55卡車車頭
Minicab Wide 55廂型車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別稱中華百利600/700(臺灣)
五菱LZ110/LZ110K(中國)
三菱L100(印尼智利阿根廷
生產日期1976年-1984年
裝配地 日本岡山縣倉敷市水島製作所
 中華民國臺灣省桃園縣楊梅市中華汽車工業
 中國廣西省柳州市(廣西柳州拖拉機廠)
 印度尼西亞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五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 4WD
動力系統
引擎471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2型引擎
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3型引擎
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G23B型引擎
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4型引擎(外銷專用)
變速器四速手動排檔
規格
軸距1,760mm
長度2,995mm-3,190mm
寬度1,295mm-1,395mm
高度1,660mm-1,900mm

1976年 - 5月卡車與廂型車同時全新大改款的第三代(原廠代號L012型)上市,因換裝排氣量更大的471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2型引擎,車名稱之為「三菱Minicab 5」。此時期日本當局對輕型車規範頻頻改制,故各家車廠頻繁推出對應車款,造成市場上的紊亂雜沓。廂型車後保桿的尾燈改為直立式,倒車燈移至後保桿中央並廢除反光片,車側從鉸鏈式改成滑門式。

1977年 - 5月為了對應新頒佈的輕型車規制而小改款(原廠代號L013型),車體尺寸放大,動力升級成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3型引擎,車名叫做「三菱Minicab Wide 55」。自本年度起開始以「三菱L100」之名外銷,市場包括印尼智利阿根廷等國家。

1979年 - 4月變更進氣壩之設計,並追加「營農Minicab」,專門供應販售給農業協同組合會員[4]

1980年 - 三菱L100開始在印尼當地國產化,持續生產至1983年為止[5]

1981年 - 5月再次實施小改款(原廠代號L015型),車名改回「三菱Minicab」,動力心臟換成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G23B型引擎,廂型車新設「Estate」頂級車型。同年11月外銷版L100升級為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4型引擎,採取正時鍊條之設計;本代外銷版L100銷售至1986年為止。

1982年 - 6月部分改良,追加四輪驅動之設定,車頭進氣壩改為「MMC」(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之縮寫)銘牌。

中華百利600/700

[編輯]

起初1976年臺灣順益貿易公司(順益關係企業前身)以原裝進口的方式引進第三代「三菱Minicab 5」[6],1978年中華汽車工業受到三菱汽車授權,將第三代Minicab國產化,原稱「中華百利550[7],後改稱「中華百利600」。總共分成平頂卡車、平頂廂型車及高頂廂型車等三種外型,由於容易保養、維修毛病少而大受市場歡迎,一舉奪下三富小霸王的市場龍頭地位[8]。後來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升級成排氣量更大的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2G24型引擎,改稱「中華百利700」。

五菱LZ110/LZ110K

[編輯]

中國市場裏,1982年1月柳州拖拉機廠(上汽通用五菱前身)以第三代Minicab為底,手工仿製了卡車「LZ110」與微型麵包車「LZ110K」[9]試作車,1984年開始正式上市,1986年甚至自行開發出雙廂卡車「LZ110SD」[10],直到1987年大改款的第二代推出[11]

第四代(卡車、廂型車:1984年-1991年)

[編輯]
三菱Minicab(第四代)
U11T/U12T/U11V/U12V
U14T/U15T/U14V/U15V
U18T/U19T/U18V/U19V型
卡車前期型車頭
廂型車後期型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別稱中華百利800(臺灣)
三菱Mighty Mits(美國)
三菱Jetstar(印尼)
生產日期1984年-1991年
裝配地 日本岡山縣倉敷市水島製作所
 中華民國臺灣省桃園縣楊梅市中華汽車工業
 中國廣西省柳州市(廣西柳州微型汽車廠)
 印度尼西亞北雅加達行政市巴德芒安英語Pademangan(PT Krama Yudha Tiga Berlian Motor)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五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 4WD
相關車型三菱Bravo日語三菱・ブラボー
動力系統
引擎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衝程G23B型引擎
548c.c.直列三缸SOHC 3G81型自然進氣/機械增壓引擎
644c.c.直列二缸SOHC 2G24型引擎(美國)
657c.c.直列三缸SOHC 3G83型引擎
796c.c.直列三缸SOHC 3G82型引擎(臺灣、美國)
993c.c.直列三缸OHV CB20型引擎(印尼)
1.1L直列四缸SOHC 4G82型引擎(臺灣)
變速器四/五速手動排檔、三速自動排檔
規格
軸距1,780mm
長度3,195mm-3,265mm
寬度1,395mm
高度1,645mm-1,915mm

1984年 - 大改款的第四代Minicab於6月正式在日本市場推出,廂型車的車室空間與卡車的載貨車斗面積皆放大,冷氣空調改成可加價選購。儀錶板第五代Minica/Minica Econo共用,但罩殼略微不同。另外自本代開始,前輪懸吊系統統一改為麥花臣式轉向系統則統一成齒輪齒條轉向,所有4WD車型將12吋輪圈、碟煞、前輪輪轂自動分離器等皆列入標準配備。

1987年 - 6月實施小改款,2WD車型之原廠代號改為U14T/14V型、4WD車型改成15T/15V型。動力心臟換裝成548c.c.直列三缸SOHC 3G81型自然進氣或機械增壓引擎,其中機械增壓版車型設有轉速表旅程表日語トリップメーター

1988年 - 2月追加「GL」車型,以2WD高頂卡車標配五速手排變速箱及旅程表,同時所有車型之車頭恢復貼上三枚紅色鑽石之三菱標誌

1989年 - 2月廂型車頂級車型「Estate」更名為「Minicab Bravo日語三菱・ブラボー」。

1990年 - 因應輕型車規範的變更而二度實行小改款,換裝排氣量更大的657c.c.直列三缸SOHC 3G83型引擎,2WD車型之原廠代號改為U18T/18V型、4WD車型改成U19T/19V型。然而,機械增壓版車型仍續用3G81型引擎。

中華百利800/威利1100

[編輯]

1985年臺灣中華汽車獲得原廠之授權將第四代Minicab國產化,動力來源為796c.c.直列三缸SOHC 3G82型引擎,故稱之為「中華百利800」。輕巧的車身加上四輪傳動的設定,受到許多農用或商用的青睞[12]。1989年由母公司裕隆汽車工程中心負責操刀,修改大燈與前保險桿並加上黑色橫柵式進氣壩,換裝成1.1L直列四缸SOHC 4G82型引擎,且放大車身尺寸[13],稱之為「中華威利1100」。1992年以第三地中轉CKD全散裝料之方式,交由柳州微型汽車廠(今廣西汽車集團)就地生產中華威利1100,甚至連「CMC」的標誌也沒有取下[14]。1993年再度實施小改款,取消黑色橫柵式進氣壩,並修改車頭燈的設計。1995年中華汽車與美國庫什曼英語Cushman (company)簽訂合約,成功外銷威利1100打入美國農用車市場,車名稱為「庫什曼White Truck/Van[15]。2004年6月中華汽車與印度總理公司英語Premier (company)簽訂協議,將中華威利改成右駄版,並搭載五十鈴設計的柴油引擎,卡車車型稱為「總理Roadstar」、8人座廂型車車型為「總理Sigma[16][17]

五菱LZW1010P/興旺

[編輯]

柳州拖拉機廠在1985年改名為柳州微型汽車廠(今上汽通用五菱),1987年推出大改款的第二代LZ110/LZ110OVH,外型設計仍與第四代Minicab相仿。1990年實行小改款,變更車頭燈之造型,並將廂型車改稱「五菱興旺」、卡車改稱「五菱LZW1010P」。其中五菱LZW1010P在微型皮卡車的市場佔有率曾在1998年達到70%[18],直到2010年才停產。在2004至2005年之間,曾有少量的五菱LZW1010P導入美國市場作為農用,搭載796c.c.直列三缸SOHC 3G82型引擎,配合四速手排變速箱[19]

三菱Jetstar

[編輯]

印尼三菱汽車(PT. Krama Yudha Tiga Berlian Motor)於1987年至1990年之間組裝生產「三菱Jetstar」,車身較寬、載貨車斗也加長[20]。有趣的是動力來源來自大發工業供應的993c.c.直列三缸SOHC CB20型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50ps / 5,500rpm、扭力峰值7.3N·m / 3,000rpm。這是因為印尼當局宣佈1985年起當地銷售的汽車引擎排氣量不得低於1.0L,當時三菱汽車沒有合適的引擎,於是不得不向大發汽車求援。

三菱Mighty Mits

[編輯]

1980年代後期曾以「三菱Mighty Mits」之名引進美國市場,但僅作為農地、高爾夫球場、牧場等非鋪裝路面之環境使用。搭載644c.c.直列二缸SOHC 2G24型引擎的車型原廠代號是U13T型,3G82型的則是U16T型。

第五代(1991年-1999年)

[編輯]
三菱Minicab(第五代)
U41T/U42T/U41V/U42V型
廂型車前期型車頭
廂型車中期型車頭
廂型車後期型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生產日期1991年-1999年
裝配地 日本岡山縣倉敷市水島製作所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五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 4WD
相關車型三菱Bravo
動力系統
引擎657c.c.直列三缸SOHC六汽門/十二汽門/十二汽門ECI燃油噴射3G83型引擎
變速器四/五速手動排檔、三速自動排檔
規格
軸距1,830mm-1,920mm
長度3,295mm
寬度1,395mm
高度1,725mm-1,930mm
整備質量650kg-850kg

1991年 - 2月進行大改款,除了2WD入門級10吋輪圈車型之外,其餘車型的標準配備皆是使用單桶側吸式可變文氏管化油器的657c.c.直列三缸SOHC十二汽門3G83型引擎、12吋輪圈、前輪碟煞等;另外卡車與廂型車的尾燈英語Taillight共通。

1993年 - 1月部分改良,除了基本入門級車型外,全車系自四速手排變速箱改成五速手排。

1994年 - 2月首度實施小改款,車頭燈改成符合SAE標準的方形二燈式,頂級「TL」、「CL」車型廢除旅程表,廂型車的尾燈設計改得與卡車不同。

1996年 - 1月第二度小改款,除了貨廂式卡車之外,其餘車型的方向盤改成與第七代Minica入門級車型共用,車頭燈也與三菱Bravo後期型相同。卡車與廂型車頂級車型的動力心臟改成657c.c.直列三缸SOHC十二汽門ECI燃油噴射3G83型引擎,卡車4WD車型新增引擎下護板。

同年5月為了紀念上市30周年而推出「VX V30 SPECIAL EDITION」特仕車,配備了鍍鉻外殼後視鏡、油壓式引擎轉速感應動力方向盤、手動空調(僅廂型車)等。

1997年 - 12月部分改良,除了卡車、貨廂式卡車之外,其餘車型改成與三菱Bravo後期型一樣的頭燈,並全面換裝成657c.c.直列三缸SOHC十二汽門ECI燃油噴射3G83型引擎;因此2WD入門級車型也升級為12吋輪圈、前輪碟煞。

1998年 - 2月追加最低階的「V」車型,搭載657c.c.直列三缸SOHC六汽門3G83型引擎、四速手排變速箱、中期的方形二燈式頭燈、12吋輪圈、前輪碟煞等配備。

第六代(燃油車:1999年-2014年,MiEV卡車:2013年-2017年,MiEV廂型車:2011年-2021年、2022年-2023年,EV廂型車:2023年迄今)

[編輯]
三菱Minicab(第六代)
U61T/U62T/U61V/U62V型
廂型車前期型車頭
廂型車中期型車頭
廂型車後期型車頭
概覽
製造商三菱汽車
生產日期燃油車:1999年-2014年
MiEV卡車:2013年-2017年
MiEV廂型車:2011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EV廂型車:2023年迄今
裝配地 日本岡山縣倉敷市水島製作所
車身及底盤
車輛類別輕型車
車體風格雙門平頭式卡車
五門平頭式微型麵包車
動力佈局FR / 4WD
相關車型三菱Town Box日語三菱・タウンボックス
日產NV100 Clipper/NT100 Clipper日語日産・クリッパーバン
動力系統
引擎657c.c.直列三缸SOHC十二汽門ECI燃油噴射/渦輪增壓附中冷器3G83型引擎
變速器五速手動排檔、三/四速自動排檔
規格
軸距2,200mm-2,390mm
長度3,395mm
寬度1,475mm
高度1,785mm-1,940mm
整備質量700kg-1,030kg

1999年 - 由於前一年日本當局修正輕型車規制,為了順應新制而在2月推出大改款。車頭略為向前突出以增加撞擊緩衝區,成為半平頭式(semi cab over)[21],車體尺碼也加大。4月三菱Bravo的後繼車種三菱Town Box日語三菱・タウンボックス上市,算是第六代Minicab的乘用車版。

2002年 - 1月廂型車4WD五速手排車型廢除可切換「Hi」和「Low」兩種四輪驅動模式的副變速箱日語副変速機

2003年 - 8月開始OEM製造日產NV100 Clipper/NT100 Clipper日語日産・クリッパーバン以供應日產汽車

2004年 - 10月廂型車將駕駛座、助手席之安全氣囊列入標準配備,另剔除卡車四速自排的「TL」車型。

歷史(鈴木代工製造時期)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日語)MINICAB-MiEV(ミニキャブ・ミーブ)の車名の意味・由來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2. ^ (日語)金子徳次郎氏による先進ファストバックデザイン
  3. ^ (日語)AMW: 三菱初代「ミニキャブ」不動車を苦労して路上復帰! 部品取り車も手に入れ、長く維持するための準備に余念がありません
  4. ^ 富士重工業(速霸陸前身)也有類似專用車款,詳情請見速霸陸Sambar#農協專用車
  5. ^ 參看(印尼文)Mitsubishi Minicab 550cc, Mobil Yahud Berpenampilan Imut
  6. ^ MITSUBISHI MINICAB 百利進口版!
  7. ^ 38年前台灣<汽車型錄>珍藏懷舊,第一張圖片。
  8. ^ 小七車觀點:車友街拍---中華百利600/700 XL
  9. ^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故事
  10. ^ 五菱歷史
  11. ^ (日語)【知られざるクルマ】Vol.22 海外で活躍した軽自動車(3)三菱の商用車編 三菱L100、CMCヴェリカ、五菱LZ110ほか
  12. ^ 小七車觀點:車友街拍 - Mitsuibishi Minicab 800 4x4 (中華百利)
  13. ^ 中華威利1100規格表、配備表
  14. ^ 參考大陸車友街拍(廣州):中華威利柳州汽車CKD版
  15. ^ AutoNet汽車日報:外銷市場拓展屢創佳績!中華汽車積極闖遍全球市場
  16. ^ U-Car車壇新聞:看好外銷市場,中華汽車與印度Premier集團簽訂威利技術授權合約
  17. ^ 汽車線上:中華汽車率先登陸印度車市 搶進每年4.5億元商機
  18. ^ 再見,金廠長! ——追思金振華廠長
  19. ^ (英文)2004 SGMW Wuling LZW1010 Pickup Truck
  20. ^ (印尼文)Mitsubishi Jetstar
  21. ^ 這是一種具有引擎罩殼、車頭略凸的車,引擎仍置於前排座椅下方,但多了一層罩殼,提高其安全性。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