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一意識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意識論,大乘佛教術語,是一心論的一個派系,主張五識背後唯有一意識體,五識只是一意識體的不同功用展現。此派的論書沒有留傳下來,也無法確定此派別的源流,現在只能根據唯識派的論書來了解其思想。

概論

[編輯]

無著攝大乘論》中,提到一意識師的學說[1],在北魏時代翻譯《攝大乘論》中,直接論述了有關理論,在後世三位譯師翻譯的版本中,稱此理論為一意識師所說,未提及其所屬的部派。印順法師認為一意識師是一個獨立宗派,其主張認為五識沒有獨立自體,而是意識依根而起時,假名為五識,實則為一意識[2]

瑜伽師曾提出五識不同於意識可自類相續,它們從意識無間而生[3],瑜伽行派有人持類似見解[4]。《成實論》中,一心論者曾提出「五門一猴」的譬喻[5],漢傳文獻中還記載有主張「一猴六窗俱現」或「一猴遊逸六窗」[6],與一意識師主張相近,但無法確認出更確切的關係。

印順法師認為,《攝大乘論》中引述的一意識師可能源起於《阿毘達磨大乘經》。在《攝大乘論》中,記錄一意識論者曾引用《法句經》與《阿含經》來證明其學說[7],其學說與一心相續論者相近,同為一心論者。但根據世親攝大乘論釋》稱這是一類菩薩所說,此派已經是屬於大乘流派,其思想經無著攝大乘論》引入唯識學派[8]

世親攝大乘論釋》漢傳譯本中,達磨笈多玄奘譯本中記載了離意識外別有阿賴耶識[9]真諦譯本中則將阿賴耶識攝於意識中[10]。印順法師主張,受一意識論者影響,唯識學派中有將阿賴耶識攝入意識中的一心論流派,此派由真諦傳入中國;此外又有以多心論、八識差別論形成的流派,以護法及玄奘一系為代表[11]

現代研究

[編輯]

世親大乘成業論》記錄赤銅鍱部提出有分[12],六識身即是有分識[13]。印順法師等人認為,有分識學說是在一意識論、一心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14][15]。《大乘起信論》立心、意、意識三分,其中的意又分為: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這與《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五心說[16] 可能有對應關係,並與《解脫道論》的九心輪等可能也有着類似含義[17]印順法師認為,《大乘起信論》學說的意趣與一意識論相同,一意識論透過真諦傳入中國,啟發了《大乘起信論》作者[18]

註釋與引用

[編輯]
  1. ^ 北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唯彼意識,種種行故,得彼名,亦如身口等。餘者,行一切身中,如畫師,二種現相行,唯彼塵現相故,及分別現相故。一切處觸現相故,行色塵身依故,彼意識,彼餘色相身依故。」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又於此中,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又於一切所依轉時,似種種相二影像轉:謂唯義影像,及分別影像。又一切處亦似所觸影像而轉,有色界中,即此意識依止身故,如餘色根依止於身。」
  2. ^ 印順《攝大乘論講記》:「一意識師,並不是不說前五識,主要的諍論,在五識有否離意識而獨立的自體。依一意識師看,五識只是意識多方面的活動。本來是一意識,但由 「彼彼」眼等根為「依」止而「轉」起時,就「得彼彼」眼等識的「名」字 ;雖有不同的名字,其實還是一個意識,不過隨所依的根而了不同的境,所以給它不同的名字罷了。如一個人,在他深研學問方面叫他做學者;若他又善於繪畫,又叫他做畫家;有各種不同的技能,他就有多種不同的名字。這可舉一個喻:「如意思業,名身語業」。在內心思慮決定而未達到身語動作的階段,這思心所叫意業。由思發動而生起身語的動作,雖仍舊是思心所,但因所依的不同,動身的思名為身業,發語的思名為語業,這身語業與意業,合有三種業的名字,其實只是一思。這譬喻,是經部學者所承認的。現在說一意而立為六識,與一思而立為三業相同,都只是體一而隨用異名。」
  3. ^ 大毘婆沙論》:「然意處有六種,謂:眼識,乃至意識。
    • 此中眼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眼識非色故。如眼識與眼識,眼識與耳、鼻、舌、身識亦爾。
    • 眼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眼識與意識為所緣。……如眼識對六識,耳、鼻、舌、身識,對六亦爾。
    • 意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三因,謂: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意識與意識為所緣。……
    • 意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三因,即: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意識非色故。如意識對眼識,意識對餘識亦爾。
    問:眼等五識,展轉無間,現在前不?答:諸瑜伽師說,眼等五識,展轉無間,不現在前,皆從意識無間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眼等五識展轉,皆得無間而起,若不爾者,違根蘊說。」
  4.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
    玄奘成唯識論》:「後開導依,有義:五識,自他前後不相續故,必第六識所引生故,唯第六識為開導依。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由五識所引生故,以前六識為開導依。第七、八識,自相續故,不假他識所引生故,但以自類為開導依。」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即是難陀等長徒之義。……如《瑜伽》等,……彼第三云:『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俱生,亦非展轉無間而生。』故大乘中,五識唯一剎那,必不相續,終始必然。又彼第三云:『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餘五識中隨一生等。』故知五識,自類前後,及與他前後,皆不相續。」
  5. ^ 《成實論》卷5:「又雜藏中比丘言,五門窟中,獼猴動發,獼猴且住,勿謂如本,故知一心。」
  6. ^ 大乘義章》卷4:「就事識中,邪執有八。一執『定一』,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隨根雖別,體性是一,往來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現,非有六猴。心識如是,六根中現,非有六心。』對此邪執,說心非一,識無別體,六識之心,所依根異,所緣亦異,云何定一。……二執『定異』,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體性定異。』對此邪執,說心不別,於事分齊,相續一慮,非全別體,如一猨,遊泆六窓,非有六猴。」卷8:「依有二種:一者共依,六識,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識之心,各別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識。望不共依,眼等五識,各別受名,不名意識。」
    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準此為破十種外道者……六破一識外道:如一室六局,獼猴遍歷。根亦如是,一識通遊。」
  7. ^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中:「此中有頌:『若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又如所說:十二處中,說六識身,皆名意處。」
  8. ^ 印順〈《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一心論』與《大毘婆沙論》的『一心相續論者』相近。依『一心論』,依根對境不同而說為六識,其實只是一意識的相續。《攝論》所說的一意識師,引經也還是《法句》與《阿含》。但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說︰「諸師,謂諸菩薩」。《攝論》所引述的一意識師,顯然是當時的大乘學的一流。玄奘譯的《攝大乘論(世親)釋》說︰ 「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真諦譯作「此中更無餘識異於意識,離阿黎耶識。此本識入意識攝,以同類故」。阿黎耶識含攝在意識中,真諦的見解,是偏向一意識師的。這類大乘的一意識師,也是成立唯識的。《攝大乘論》是多心論者,又引述一意識師,並存而沒有加以抉擇取捨,這是很不尋常的!這可能是︰八識差別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傳統,而一心論的唯識學者,是《阿毘達磨大乘經》的一流。從論文的內容看來,在一意識師成立唯識下,引用《阿毘達磨大乘經》的「四法相應,能尋能入一切識無塵」,一意識說極可能是《阿毘達磨大乘經》的。」,收入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1995年。
  9. ^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釋曰:一類菩薩,欲令唯有一意識體,彼復次第安立顯示。如意思業名身語業者,如一意思於身門轉,得身業名,於語門轉得語業名。然是意業,意識亦爾,雖復是一,依眼轉時,得眼識名,如是乃至,依身轉時,得身識名。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
    隋朝達磨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此中離意識外,更無餘識,唯除阿梨耶識。」
  10. ^ 真諦《攝大乘論釋》:「此中更無餘識異於意識,離阿黎耶識。此本識入意識攝,以同類故。」
  11. ^ 印順《攝大乘論講記》:「佛教是有多心論和一意識論兩派的。在小乘學派中,都是討論六識的一體與別體;就是本論也還在六識上立論(也可以看作七心現行)。但把這思想引申到唯識學中,就轉化為八識差別或一體的思想了。本論有時明顯的說到六識,有時在應說六識的地方又但說意識,特別在這段中,兼採這兩個不同的思想。無著論師在這點上,還在旋迴躊躇間。後來護法他們,是特別發揮多心論的。」
  12. ^ 世親《大乘成業論》:「即依此識,赤銅鍱部經中建立有分識名,大眾部經名根本識,化地部說窮生死蘊。」
  13. ^ 世親《大乘成業論》:「餘部經中唯說六識身為有分識等。」
  14. ^ 印順《唯識學探源》:「『解脫道論』是上座銅鍱者的論典,依銅鍱者的看法:意識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識作用,不外意識的不同作用,所以他是一意識師,一心論者。照他說:「有分心」,是「有根心如牽縷」,是三有的根本心,即是生命內在的心體,從過去一直到未來。」
  15. ^ 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略》:「屬於分別說系的赤銅鍱部,在「一心相續」的論說下,立「有分識」。「有分識」是指在生時、死時都存在的識,相當於現在所說的「潛意識」。一切心識的作用與活動,都依「有分識」而起,心識恢復平靜後,又歸於「有分識」。記憶、造業受報、生死輪迴、從繫縛到解脫,都以「有分識」來解說。不論是立「心」,或者是立「有分識」,通俗是看作自我作用的。這對後來大乘佛教的「真常心」思想的開展,是有深切關係的。」
  16.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17. ^ 遁倫瑜伽論記》:「次約率爾等心,分別心生次第,諸部不同:若依《成實》,明識、想、受、想四心。前三無記,第四通三性。又初通六識,後三在意。若正量部明了論》亦立四心,一、初至識,二、隨行識,三、決行識,四、大六識。若上座部九心論,一、有分識,二、引發,三、觀見,四、尋求,五、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變緣,九、還是有分識。今依此論,約六識,明五心次第生,七八常起,不論次第也。或善或染相續而轉者,西方兩解:一雲,眼識唯一剎那;一雲,亦得相續,如唯識論。廣解五心,指如別章,下喻辨如文。」
  18. ^ 印順著<《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攝論》一意識的唯識大乘,對《起信論》作者,是有啟發性的。《起信論》的心──阿黎耶識,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意識(六識)──分別事識。這些名詞,是從魏譯《楞伽經》來的,然作為先後次第的生起,意趣與一意識師相同。我曾聯想到︰一、僧伽婆羅(Sanghapāla)所譯的《解脫道論》,有九心輪說︰如有分與阿黎耶識相當;轉(動)與業識,見與轉識,所受與現識,分別與智識,令起與相續識,也有相類似的意義。二、《瑜伽師地論》卷1(真諦曾譯《十七地論》五卷,佚)的五心說︰如率爾心與業識,尋求心與轉識,決定與現識,染淨心與智識,等流心與相續識。從細到粗,從認識到動作,各論都有此前後發展的傾向。魏譯《楞伽》,不是《起信論》的唯一依據;可說《起信論》是博採眾說,而自成體系的。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