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蟲虻,雙翅目短角亞目,分布於世界各地,大約有7100種。所有的食蟲虻都有粗壯,長着刺的腿,臉部有濃密的鬍子狀的鬃毛,兩隻大的複眼中間有3個單眼。鬃毛在遇到獵物時保護頭部和臉部。觸角短,分成3段,有些有豬鬃狀的芒。其喙短且強,用來刺破獵物並注入含有毒性和蛋白水解酶唾液,使獵物內部麻痹,通過長嘴吮吸液體。許多物種腹部長,逐漸變細,另一些腹部扁平。圖為一種學名為Michotamia aurata的食蟲虻。
|
羅布森山是北美落基山脈最突出的山峰,也是加拿大落基山脈的最高點。整座山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羅布森山省立公園。羅布森山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第二高峰,僅次於沃丁頓山。羅布森山很是可能以科林·羅伯遜命名,他曾在19世紀初在西北公司和哈德遜灣公司工作。圖為羅布森山附近的肯尼迪湖和懷特霍恩山風景。
|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陶器可以利用盤繞的黏土、平坦的黏土厚片、固體球狀的黏土或是以上三種互相組合再用手去構成。部分手築器皿常常會用泥漿或泥釉結合起來。圖為印度中央邦莫雷納區陶器製作者和他的作品。
|
鴯鶓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為鴯鶓屬唯一的物種。由於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鴯鶓跟其他平胸類的鳥類一樣,雖然牠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鴯鶓的羽毛很柔軟,毛色通常都是啡色。身高由1.5至2公尺,體重約45公斤,最多不超過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為細小。圖為鴯鶓頭部和脖子特寫。
|
金奈是一座位於印度東南部孟加拉灣烏木海岸的大城市,同時也是泰米爾納德邦首府。它是印度第二大軟件工業、IT工業和基於IT技術的外包服務出口中心。金奈是重要的南印度古典音樂中心,每年舉辦一個上百位藝術家參與的盛大文化活動--馬德拉斯音樂季。這座城市的戲劇演出活動十分活躍,也是印度婆羅多舞的重要中心。金奈還以其世界文化遺產與典型的印度南部風格的廟宇建築而著稱。圖為位於印度金奈的聖托瑪聖殿內部。
|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根據考古發掘的實物證實,刺繡在中國至少二三千年歷史。刺繡的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繡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裝飾,如服裝、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床上用品、台布等;舞台、藝術裝飾。圖為印度新德里工藝博物館粉紅色衣服刺繡細節。
|
濱海卡馬雷是法國西北部非尼斯泰爾省的一個市鎮,位於克羅宗半島的末端,2008年人口2,595人,面積11.64平方公里。濱海卡馬雷是沃邦塔所在地,沃邦塔是海港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防禦性設施,建於1669年至1694年。2008年,沃邦塔作為沃邦防禦工事的一部分,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如今,濱海卡馬雷是一個港口,有一些風景秀美的海灘。圖為濱海卡馬雷彭海德海灘。
|
黑脈斑粉蝶是一種中等個頭的粉蝶科蝴蝶,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的許多地區,尤其是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黑脈斑粉蝶是斑粉蝶屬主要物種。雄性和雌性的翼展都是6.5到8.5厘米。黑脈斑粉蝶全年都可產卵。每批產卵大約10到20粒,產在其食物葉子的反面。毛蟲前幾齡聚居在一起,顏色為黃棕色,頭部黑色。身上有白色長毛。圖為黑脈斑粉蝶。
|
|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為130萬,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圖為慕尼黑植物園主建築。
|
中石器時代是位於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年代,它開始於約一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然後結束於農業的出現。中石器時代與新、舊石器時代文化相互重疊,其特色是巨大的環境和文化變化,並針對特殊環境在當地做出不同的調適。此時代的特點是細石器的製作。圖為出土於法國特維厄克墓的中石器時代的女性骸骨,年齡25到35歲,均死於非命。於1938被挖掘,2010年修復完成。
|
佩特拉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聞名。這裡的岩石呈褐色、紅色、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等。各種不同顏色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圖為德爾神殿。
|
灰雁,鴨科雁屬,棲息於湖泊、河灘水域地帶。他們經常選擇水生植物密布的環境藏身,有時也在開闊的湖面遊蕩。憩息時常有一些灰雁放哨警戒。早展、夜間或黃昏出來覓食。體重1900-2350克,體長770-795毫米。雌雄兩性全年體色概為灰褐色,嘴基周圍有狹長的白紋。下背及腰部為較深灰鼠色、頸、胸和腹部淡灰色,腹部有黑色橫紋眼棕色,嘴橙黃或略帶紅色。圖為灰雁。
|
金門大橋是美國三藩市的地標。它跨越聯接三藩市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南端連接舊金山的北端,北端接通加州的馬林縣。金門大橋的橋墩跨距長1280.2米,是世界上第一座跨距超過1000米的懸索橋,寬度27.5米,雙向共6條行車線,橋身呈褐紅色,金門大橋擁有世界第四高的橋塔,高達227.4米,全橋總長度是2737.4米。圖為日落時分的金門大橋。
|
|
|
|
管風琴是風琴的一種,管風琴是靠銅製、鋅製或木製音管來發音,這點與風琴是通過腳踏鼓風裝置吹動簧片使簧片振動來發音有所不同。早期演奏管風琴通常需要兩人搭檔,一人演奏,一人鼓風,這種方式延續了2000多年。後來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因而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圖為由西班牙人戈麥斯·埃雷拉製作,於葡萄牙科英布拉聖十字修道院擺放的18世紀巴洛克管風琴。
|
科英布拉大學是一所位於葡萄牙科英布拉的公眾大學,是葡萄牙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建於1290年,僅比西班牙的第一所大學——薩拉曼卡大學晚成立70多年。作為全國優秀大學之一,科英布拉大學曾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有著名詩人卡蒙斯,19世紀末優秀作家埃薩·德格伊羅斯、作家安德魯等著名人物。圖為科英布拉大學密涅瓦之門。
|
波紋眼蛺蝶是產於南亞的一種蛺蝶科蝴蝶。兩性的翅面都是淺薰衣草褐色,翅尖更短一些。前翅有3條橫的短的彎曲的黑色帶,前翅有兩個橫向盤式暗淡的黑色筋膜。往外有一系列白色的橢圓形,中心暗色貨黑色。間隙2、5和6有中心黑色的外圍金色的橢圓。橢圓外是橢圓形的狹窄的橫向的暗帶,之外是翅邊的暗線。翼頂點為輕微煙色。圖為波紋眼蛺蝶,拍攝於印度。
|
|
非洲蘇鐵是非洲蘇鐵屬的蘇鐵,原產於非洲,但卻處於瀕危。它們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非洲蘇鐵是由德國植物學家萊曼於1834年描述的。在此之前所有蘇鐵都是分類在蘇鐵屬及澤米屬中,直至他設立了非洲蘇鐵屬為止。他原先的分類概念比現在的較闊,包括了現時的大澤米屬及鱗葉鐵屬。圖為一種學名為Encephalartos sclavoi的非洲蘇鐵的種子。
|
切葉蜂科是一種分布廣泛的蜜蜂,其花粉刷僅限於腹部腹面,與其他蜜蜂主要在後腿有所不同。切葉蜂科蜜蜂製作蜂巢的材料為土壤或者樹葉。所有的品種以花粉或者花蜜為食,但是有部分是盜食寄生,吃別的蜜蜂采來的蜂蜜。切葉蜂科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傳粉昆蟲之一,因為它們將類似游泳的收集花蜜的動作能有效授粉。圖為一隻雄性切葉蜂停在天芥菜屬植物上。
|
普通非洲象體型較大,毛色為灰色,後臀與前肩同高,象牙極長,並向上彎曲。成年非洲雄象高於3.5米,最高更可達4.1米。體重約為4至5噸,最重記錄有10噸。非洲象的化石僅在非洲有發現。盧安瓜河是贊比亞四大河流之一,屬於尚比西河的主要支流,是非洲南部保持原貌的最大河流之一,面積達50,000平方公里的河谷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圖為普通非洲象穿過贊比亞南盧安瓜國家公園裡的盧安瓜河。
|
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是NASA的紅外線空間望遠鏡,於2009年12月14日發射。WISE搭載口徑40公分的紅外線望遠鏡,以3至25微米的波長,六個月的時間進行巡天。WISE的紅外線偵測器比之前的紅外線巡天太空望遠鏡,如IRAS、AKARI、COBE靈敏一千倍以上。一般預期WISE一天可以發現數十顆小行星。圖為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拍攝的蛇夫座ρ複合星雲,裡面包含了許多色彩艷麗的天體。
|
面具,是一種戴在面上的物件,通常是用作保護、隱蔽、表演或娛樂用途。2003年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所發現擁有5000年歷史的蘇美爾面具被認為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面具。面具的使用在很多地區都很普遍。現代戲劇的面具十九世紀面具常被歐洲前衛藝術家使用。儀式用的面具禮儀面罩出現在世界各地,。圖為尼日利亞神秘組織Ngbe的面具,木質的頭部覆蓋動物的皮膚。
|
纖粉蝶是纖粉蝶屬的一種小型蝴蝶,分布在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這種蝴蝶飛行不穩定,身體隨着翅膀振動上下。它們飛得很低,掠過草地,很少離開地面。翅面白色,翅膀底部輕微地分布着一些黑色鱗片。前翅的肋脈有隱晦的黑色斑點,翅頂黑色,有一個非常大的梨形的黑點。後翅白色,分布着細長的黑線。翼展為25–53毫米。圖為纖粉蝶。
|
要塞是指險要的關隘,亦作要隘,常出現邊城的要害處。一種特別加固且固定的軍事設施,今天的要塞一詞一般是指16世紀在歐洲特別流行對抗炮兵的防禦設施,這種設施不但提供對當時炮兵的防禦,而且還使給防禦者提供射擊要塞周圍地區的條件。從約15世紀到17世紀中,要塞主要是一種混合了城堡、宮殿和要塞的建築結構,此後這三種建築便開始分化。圖為位於法國布列塔尼科莫凡的一個要塞。
|
傘菌目是傘菌綱的一目。本目包含33科、413屬和超過13000種已經描述的物種,其中包括5個屬的物種已經滅絕,僅存化石。傘菌目的物種無處不在,所有大洲均有發現。大部分生長在陸地,它們的棲息地包括所有類型的林地和草地,不同科之間的物種差別很大。傘菌目長期被認為是只生長在陸地,直到2005年發現的水生蘑菇,唯一在水下繁殖的蘑菇。圖為一種學名為Mycena inclinata的傘菌目蘑菇。
|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日冕溫度有100萬攝氏度,粒子數密度為1015m3。在高溫下,氫、氦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日冕發出的光比色球層的還要弱。圖為2012年8月31日,一長條太陽物質從太陽大氣最外層日冕爆發出來,進入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