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討論:User protest blockade
「中國大陸」過於口語化
[編輯]應該使用正式國名,並且為了與中華民國區分,不能僅使用「中國」。-- Ranmin 18:48 2006年2月25日 (UTC)
- 我收回意見,好像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容易造成類別和內容衝突,維持原樣。-- Ranmin 04:14 2006年3月6日 (UTC)
該模板是否合適?
[編輯]該模板有必要嗎?如果我認為封鎖維基合理,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支持中國大陸封鎖維基的條幅和模板?到底什麼可以抗議,隨便什麼都可以抗議嗎?我可以抗議台灣廢統嗎?可以抗議美國侵略伊拉克嗎?可以抗議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嗎?-無名無形 12:28:38 2006年3月27日 (UTC)
- 這裡是維基百科。你的問題有點搞笑。--farm (talk) 00:02 2006年3月28日 (UTC)
- There is a wikiproject called "Wikipedians against censorship" on en.wp as well as many userboxes (用戶框) that express political messages (Userboxes/Beliefs, 用戶框/政治團體). Hermeneus 06:02 2006年3月31日 (UTC)
這個調用一定要包括在<includeonly/>
中,以避免本模板被分類。雖然在本模板看不到效果,但不影響應用本模板的頁面顯示。非要在本模板中看效果,可以用預覽,不要輸出。— fdcn talk 2006年04月8日12:18 (UTC+8 20:18)
== "Template:Protest blockade"是否合適? ==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上面的模板有必要嗎?如果我認為封鎖維基合理,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支持中國大陸封鎖維基的條幅和模板?到底什麼可以抗議,隨便什麼都可以抗議嗎?我可以抗議台灣廢統嗎?可以抗議美國侵略伊拉克嗎?可以抗議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嗎?-無名無形 12:23:54 2006年3月27日 (UTC)
- 是不是有點煽動民眾的嫌疑?-無名無形 12:36:29 2006年3月27日 (UTC)
- 我個人認為用戶頁根頁不是百科全書的條目內容之一,而且用戶頁只代表用戶的個人意見。可是有關個人政治表態或分裂社群的說話,可免則免啦。--石 12:51 2006年3月27日 (UTC)
- 而且還有一個分類,好像是說抗議封禁的請簽名,讓人很不舒服。-無名無形 01:12:12 2006年3月28日 (UTC)
封鎖這件事情跟維基百科相關,畢竟很明顯的,在封鎖之後中文維基成長變慢,大家尋求解封管道都無從著手,原來認識的一些大陸朋友們也都不再上維基百科,抗議封鎖與純粹在用戶頁面上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同。在我的看法,如果有人想要對封鎖表達一點抗議,建議大家可以多多寬容。--Theodoranian|虎兒 =^-^= 03:15 2006年3月28日 (UTC)
- 我覺得至少應該有一句聲明,「該用戶言行及主張和wikimedia沒有任何關係。wikimedia並不認可任何有政治傾向的行動。」或者類似的話。我記得wikimedia有說過,wikimedia參與任何簽名請願活動要慎之又慎,尤其不能參與政治性的請願活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5 2006年3月28日 (UTC)
- 這個模板不應該放在互助客棧或任何公用頁。很簡單,那樣將被認為是整個中文維基的一項共同政策,而明顯並非如此。有需要的用戶可以在自己的用戶頁添加。但現在這個頁面頂頭的模板應刪除。--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05 2006年3月28日 (UTC)
"Template:Protest blockade"是否合適? 2
[編輯]- 這個模版是我創建的,初衷是發泄心中的鬱悶之情,另外提醒其他維基人或者訪問者,維基百科仍然被封鎖。我將其製成模版的意思,是覺得有這個需求的人不是我一個,所以有個模版的話,比較方便。後來有其他維基人將這個模版增加了人物分類,並且置了頂。我不贊同刪除此模版,如果因為所謂的中立性要刪除此模版,請將其他有傾向的Babel模版一概刪除,比如支持藍營、綠營分類,宗教信仰分類等。--farm (talk) 08:17 2006年3月28日 (UTC)
- 我對該模板持反對態度。我認為,該模板為匿名用戶進行惡作劇提供了方便之門——只需在某個頁面上一放就行了。已經有人這麼作了,而且是加在公用頁的明顯位置。因此,該模板至少在功能上是定義模糊的。但我不贊成直接刪除。應予嚴肅討論(不管結果如何),以為以後類似現象作為判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29 2006年3月28日 (UTC)
- 關於被人利用模板來破壞,不只只是該模板可以,比如Template:adultonly也可以。我想,做破壞的這個用戶,可能本意並非認同Template:Protest blockade的內容,可能想以此方式引起大家對該模板的關注從而能夠刪除它。—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2:36 (UTC+8 10:36)
- 我對該模板持反對態度。我認為,該模板為匿名用戶進行惡作劇提供了方便之門——只需在某個頁面上一放就行了。已經有人這麼作了,而且是加在公用頁的明顯位置。因此,該模板至少在功能上是定義模糊的。但我不贊成直接刪除。應予嚴肅討論(不管結果如何),以為以後類似現象作為判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29 2006年3月28日 (UTC)
- 另外既然批評是有政治傾向,表揚歌頌當然也是一種政治傾向,所以建議將涉及政府、人物、歷史的,全都刪掉,以免有傾向。--farm (talk) 08:36 2006年3月28日 (UTC)
- 我不同意farm的看法,我想這裡的維基人很多都和我一樣,在沒註冊之前都曾經以匿名用戶的身份參與過編輯維基,以後逐浙對維基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注了冊留了下來。我們禁止匿名用戶參加編輯,犧牲了一部分匿名用戶的編輯貢獻,那是小事,但因為關上了讓匿名用戶參與編輯的大門,而喪失了一批潛在的潛力維基人,那就是大事了。--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2:58 2006年3月28日 (UTC)
- 你衡量過管理員每天處理破壞者的工作量嗎?這個時間他們本來可以編寫好條目的,現在卻陷於被動防守的角色。你看到哪個論壇因為要求註冊、email驗證,他的訪問量就少許多嗎?如果這個論壇本身有價值的話。--farm (talk) 13:59 2006年3月28日 (UTC)
- 注意,跑題啦XD關於匿名用戶是否應該有編輯權的討論早就進行過啦,至少按照目前維基「人人可以編輯」的原則是不可能剝奪匿名用戶的編輯權的(繼續跑題中)。關於這個模板我覺得沒什麼複雜的吧,只要前面加上三個字該用戶......同時限定此模板僅能用於用戶頁不就好了嗎?此外小BS一下farm前面發言的語氣,還是就事論事比較好,情緒話多說無益唉。--3dball 15:06 2006年3月28日 (UTC)
- 「人人可編輯」是虛偽的承諾,全世界不會用計算機的人可能要比會用計算機的人還多。另外我不希望維基人因為所謂的中立性,都變成高度維基化的木瓜腦袋。--farm (talk) 00:06 2006年3月29日 (UTC)
- 你衡量過管理員每天處理破壞者的工作量嗎?這個時間他們本來可以編寫好條目的,現在卻陷於被動防守的角色。你看到哪個論壇因為要求註冊、email驗證,他的訪問量就少許多嗎?如果這個論壇本身有價值的話。--farm (talk) 13:59 2006年3月28日 (UTC)
- 還好是暫時刪除了,我建議恢復以後取消該分類,而且內容改成「這個用戶抗議對維基百科的封鎖」。希望這樣能少點兒麻煩。--Mukdener
|留言 15:01 2006年3月28日 (UTC)
- 這個建議很好,怎麼也沒有政治傾向的嫌疑,不過,像無名無形這樣的維基人會不會滿意,就要看中國政府是否滿意,因為你抗議的還是中國;只要中國政府不滿,這類人士還是不會滿意的。--澍子 10:24 2006年3月29日 (UTC)
- 澍子,我把你上面的話當成對我的個人攻擊,期望你收回。作為反擊:我好奇澍子屬於哪類人士?是不是:只要中國政府滿意,這類人士就不會滿意?嗯?-無名無形 10:48:06 2006年3月29日 (UTC)
- 我倒是想收回,可是看看上面您老又說過什麼:這樣是「煽動民眾」?天啊,您老已經自居為政府的檢察官了,連罪名都擬好了,可見我不是作個人攻擊,而是總結而已。再說,按理您應該感到自豪,而不是認為是攻擊。 --澍子 12:10 2006年3月29日 (UTC)
——關於中宣部對維特的管理 這個條目您應該當仁不讓地為大家撰寫。維特的待遇是否好於網特?包括出國留學費用嗎? --澍子 12:37 2006年3月29日 (UTC)
看看澍子的留言,大概就是因為上面我的發言吧,果然有人對我痛恨。-無名無形 23:03:02 2006年3月29日 (UTC)
- 我擬訂的條幅為:該用戶認為維基應以理性的態度和手段對待封鎖,捍衛自身的中立性,而不應該採取批評抗議等對抗手段。-無名無形 00:27:10 2006年3月30日 (UTC)
關於有爭議內容模板如何控制不被用於條目,我有一個想法,過一天我另開主題說明。—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2:18 (UTC+8 10:18)
- 通過每個頁面左邊工具欄的「鏈入頁面」,可以看到哪些頁面鏈接了該頁,比如查看抗議封鎖模版的使用情況:Special:Whatlinkshere/Template:Protest_blockade;用戶頁不能放違背事實的人身攻擊。--farm (talk) 04:37 2006年3月30日 (UTC)
- 廣告:請大家到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6年3月28日去投票和討論。-無名無形 07:00:15 2006年3月30日 (UTC)
管理員說是臨時刪除,但不知道這個臨時,是什麼概念?請將其恢復,然後才好修改。另外建議管理員以後不要再這樣臨時刪除,如果維基百科上沒有相關規定的話,否則將視為濫用職權。--farm (talk) 04:12 2006年3月30日 (UTC)
- 支持恢復,畢竟討論還沒有得出結論,不過這種請求也可以到Wikipedia:恢復條目投票中提出。-無名無形 04:33:56 2006年3月30日 (UTC)
- 恢復應該立即執行,如果沒有人繼續利用該模版破壞的話。管理員刪除該模版,並沒有遵循通常的途徑,所以恢復也不需要按部就班,否則太拖沓了。--farm (talk) 04:40 2006年3月30日 (UTC)
- 支持恢復。請按照程序來,否則即便出於好意,也為濫用職權起了先例。—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4:55 (UTC+8 12:55)
- 我認為,shizhao的權力過大了,儘管他總的來說很稱職,但沒有有效制約的權力必然會被濫用。更何況,shizhao不幸居住在中共匪區內,隨時有被奸匪控制的可能,這對中文維基的發展的影響不堪設想,建議大家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殺豬拔毛 05:00 2006年3月30日 (UTC)
- 這裡不是討論管理員權限的議題。注意,當時書生是在有匿名用戶不斷在多個頁面上放置此模板時才刪除它的,用意是阻止繼續破壞。--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03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同你一樣,理解書生的出發點。但這做法不可取,這不在刪除職責之內。但另外,我也反對殺豬拔毛對書生的職權進行考慮的建議,維基很需要他,目前維基的規則也不會產生可怕的後果。請只針對這一具體的行為進行考量。—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5:15 (UTC+8 13:15)
- 贊同;而且我建議我們應該把這次討論的結果作為以後類似事件的判例之一,這也符合海洋法系的做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21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同你一樣,理解書生的出發點。但這做法不可取,這不在刪除職責之內。但另外,我也反對殺豬拔毛對書生的職權進行考慮的建議,維基很需要他,目前維基的規則也不會產生可怕的後果。請只針對這一具體的行為進行考量。—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5:15 (UTC+8 13:15)
-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事情是在沒有相關條款和規則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且維基畢竟很年輕,很多條款都不夠成熟和完善,所以才會有管理員的一些應急行為,比如這次暫時刪除我認為就屬於應急行為。我可以算作目擊證人,當時我的討論頁就被放置了這個模板,還有互助客棧也被放置了該模板,shizhao的行為沒有違反任何規定。當然,也沒有任何方針規定在有人肆意破壞(不可封鎖的IP用戶)的情況下怎麼處理,所以只能說明維基的規則不完善。總之:1)暫時刪除該模板是當時情況下的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不應該受到批評;2)既然攻擊破壞已經停止了幾天了,該模板可以恢復。-無名無形 06:39:23 2006年3月30日 (UTC)
- Xiaojeng|無名無形 說的都是藉口和廢話。未經討論刪除了模板就是錯的,哪個ip不可封鎖?哪個沒封過?無稽之談。本來就是Xiaojeng|無名無形 主張刪除這個模板,現在看形勢不對,又裝成好人來賣弄,何必呢?累不累啊?--殺豬拔毛 06:56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反對這樣的應急處理。維基的好處是出了問題大家可以討論和制定措施,所以規則本身還是要遵守的,針對破壞的處理目前已有政策,並不需要刪除條目來達到。維基對刪除條目有較嚴格的規定,這次意外不在刪除列舉之內。僅就這一次事件來說,臨時刪除模板的應急方法,我不認為比臨時禁封該IP更為合理,並且,我以為該IP用戶志不在破壞,而是想引起對這個爭議模板的關注以圖刪除它。如果是破壞用戶,僅僅臨時刪除模板是無用的,至少他可以用Template:adultonly等模板來繼續進行,難道都一一臨時刪除?此例一開,無以阻止管理員以意外為由進行擴大權力的使用。我這麼說,並不是認為書生是這樣的人。—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6:59 (UTC+8 14:59)
- 如果shizhao或者別的什麼人覺得刪除這個模板能讓自己免於遭到國安的調查或者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或者讓自己感覺更加愛國,盡可以明說,不必拐彎抹角。我們都怕死,這是人之常情。 我還是那句話: 中文維基的管理權應該避免集中。 --殺豬拔毛 07:03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們只是在解決問題;請問閣下註冊一個帳號什麼也不干只是在這裡批評管理員能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麼用?莫非您註冊的目的就是取代政府當我們的規則制定者?與其在這裡浪費口舌,我建議樓上諸位都不如回去忙自己的條目;這裡可以留給想要發泄的人發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08 2006年3月30日 (UTC)
- 如果shizhao或者別的什麼人覺得刪除這個模板能讓自己免於遭到國安的調查或者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或者讓自己感覺更加愛國,盡可以明說,不必拐彎抹角。我們都怕死,這是人之常情。 我還是那句話: 中文維基的管理權應該避免集中。 --殺豬拔毛 07:03 2006年3月30日 (UTC)
- 總之我是拒絕再在這裡發言。請各位開一個專門的討論頁真地去投票或者什麼的,別在這裡互相攻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10 2006年3月30日 (UTC)
- 註冊一個賬號在這裡討論問題的目的是更為客觀公正地討論問題而不必擔心某些無聊的蠢貨的報復,我可沒有制定規則的興趣,維基的規則也不是像Douglasfrankfort夢想的那樣通過所謂海洋法系(錯誤的名詞)的判例訂出來的。--殺豬拔毛 07:18 2006年3月30日 (UTC)
- 呵呵,可我認為他的辦法能夠用來解決問題。另請Douglasfrankfort不要走開,言語衝突不是什麼大事。—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7:36 (UTC+8 15:36)
- 註冊一個賬號在這裡討論問題的目的是更為客觀公正地討論問題而不必擔心某些無聊的蠢貨的報復,我可沒有制定規則的興趣,維基的規則也不是像Douglasfrankfort夢想的那樣通過所謂海洋法系(錯誤的名詞)的判例訂出來的。--殺豬拔毛 07:18 2006年3月30日 (UTC)
- 維基百科的系統有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無論多大的變動,都是可以復原的,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被刪除就不見的條目內容,其實管理員們應該都知道,那只是換個地方藏讓一般讀者看不到而已,但其實資料根本沒刪除。正因為這樣的特性,根本沒必要去擔心「如果外放的權力過大會有弊端」這種考量,因為凡事都可以事後討論後恢復原狀。基本上我認為比較起Shizhao兄的處理其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使用(例如不緊急刪除該模版,而是將模版內容改成一行空白後保護起來等待大家討論該如何處理,這樣縱使被到處貼也沒實際作用),但是,我支持他(與所有管理員)有為了處理緊急狀況方便行事的權力,而且我也不認為除了制止破壞保護維基百科外他有什麼額外的用心。如果管理員們都怕因為違反某某條沒寫清楚的規則,或是怕讓某些參與者感情受創,所以遇到問題時縮手縮腳不敢處理制止,那下場就是一個更混亂的維基百科,對長遠的發展而言並非好事。我強烈建議我們應該抱持著「有事先處理,事後來審視處理方式恰不恰當,然後進行問題的解決,並且將共識拿去將規範修改得更完善」的順序來執行管理事宜,畢竟維基百科的存在不是為了試驗民主與法治的真理,而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百科資料庫,任何原則都應該以這件事為最終依歸,恐怕很多人是因為參與不多或是想太多想偏了,所以根本沒想到過這永遠不會改變的最終目的吧?--泅水大象 訐譙☎ 09:47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認同大象兄的意見。--Jasonzhuocn...._交流11:01 2006年3月31日 (UTC)
- 維基百科的系統有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無論多大的變動,都是可以復原的,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被刪除就不見的條目內容,其實管理員們應該都知道,那只是換個地方藏讓一般讀者看不到而已,但其實資料根本沒刪除。正因為這樣的特性,根本沒必要去擔心「如果外放的權力過大會有弊端」這種考量,因為凡事都可以事後討論後恢復原狀。基本上我認為比較起Shizhao兄的處理其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使用(例如不緊急刪除該模版,而是將模版內容改成一行空白後保護起來等待大家討論該如何處理,這樣縱使被到處貼也沒實際作用),但是,我支持他(與所有管理員)有為了處理緊急狀況方便行事的權力,而且我也不認為除了制止破壞保護維基百科外他有什麼額外的用心。如果管理員們都怕因為違反某某條沒寫清楚的規則,或是怕讓某些參與者感情受創,所以遇到問題時縮手縮腳不敢處理制止,那下場就是一個更混亂的維基百科,對長遠的發展而言並非好事。我強烈建議我們應該抱持著「有事先處理,事後來審視處理方式恰不恰當,然後進行問題的解決,並且將共識拿去將規範修改得更完善」的順序來執行管理事宜,畢竟維基百科的存在不是為了試驗民主與法治的真理,而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百科資料庫,任何原則都應該以這件事為最終依歸,恐怕很多人是因為參與不多或是想太多想偏了,所以根本沒想到過這永遠不會改變的最終目的吧?--泅水大象 訐譙☎ 09:47 2006年3月30日 (UTC)
== 恢復Template:Protest blockade模板 ==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由於Cnlog的匿名用戶已經可以單獨封禁,所以用刪除模板來達到防止破壞的作用已經完成,現恢復該模板。
對於該模板,我做了三個修改:
- 不浮動到頂部,避免誤認為是維基百科系統的一部分
- 加入用戶名,避免誤認為是維基百科的態度
- 刪除模板的分類
關於此模板是否需要刪除,請前往刪除投票頁面討論。如果想討論頁面應該改成什麼樣的語言和格式,可以在下面討論。本模板現在臨時保護,討論結束後按照討論的結果修改。--用心閣(對話頁) 07:31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也為書生說明一下情況,他臨時刪除,是因為該IP屬於Cnlog,封禁該IP會累及無辜。不過,我個人不認為封禁IP比刪除模板合適。— fdcn talk 2006年03月30日07:43 (UTC+8 15:43)
- 該用戶個人嚴正抗議中國大陸有關部門封鎖維基媒體! 這句話可以在小學語文課上作為病句來進行糾正。 在一個使用第一人稱的用戶頁面上,突然出現 該用戶個人 這樣的詞,這不是有點滑稽麼? 最後還請用心閣|用心閣 解釋為什麼要刪除該模板的分類,莫非害怕人民群眾由此聯合起來組黨?--殺豬拔毛 07:46 2006年3月30日 (UTC)
- 建議改為:該用戶正在抗議中國大陸政府封鎖維基媒體,由於大陸政府不良行為時習慣於躲在幕後,所以沒必要用「有關部門」這樣的詞語了。--farm (talk) 08:50 2006年3月30日 (UTC)
- 幹嗎那麼羅嗦? 既然這個東西只出現在用戶的個人頁上,就不必強調什麼 該用戶個人正在 等等了,
本人抗議中國某組織封鎖維基媒體,本人抗議某國某組織封鎖維基媒體,本人歡迎某國某組織封鎖維基媒體,等等這多好!--殺豬拔毛 08:55 2006年3月30日 (UTC)
- 真好,這麼快就恢復了。不過我提一點小的改進意見,現在模板的寬度不太對,右邊沒到頭和左邊不對稱不好看。可惜現在編輯不了了,所以在這裡說一下。對了,用詞改成「×××嚴正抗議對維基媒體的封鎖!」就可以了,不點出是誰封鎖的是不是能委婉點兒?--Mukdener
|留言 13:16 2006年3月30日 (UTC)
- 倒不是委婉的考慮,其他政府(例如北朝鮮、沙特阿拉伯)也封鎖,難道「該用戶」覺得封鎖得對嗎?當然應該是一視同仁反對嘍,否則豈不成了偽基人了。 建議不具體指出國名,改成「×××嚴正抗議對中文維基媒體的封鎖!」。 --澍子 13:33 2006年3月30日 (UTC)
- 我覺得如果大家想放一個抗議條,但每個人想放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差異,比如說,是否「嚴正」,是否點出中國城府或中國某部門,我建議大家複製模板內容到自己的用戶頁,然後自己調整就可以了。在這裡討論出大家都接受的一個文字稿比較困難。不過大家還可以試着達成一致。 --用心閣(對話頁) 02:19 2006年3月31日 (UTC)
==Template:Protest blockade已經改為開放模式==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可以這樣:{{Protest blockade|content=中国大陆政府封锁维基媒体}},大家也可以抗議其他東東,這樣就老少皆宜了。--farm (talk) 00:38 2006年4月4日 (UTC)
- 加入了該模板的解釋,使用「noinclude」標籤,使解釋內容不會在模板調用頁顯示。-無名無形 01:00:48 2006年4月4日 (UTC)
- 不要隨意使用參數,如果使用參數,很多用這個模板的用戶頁面就會顯示錯誤。另外模板如果只有「抗議」兩個字,我建議刪除該模板,大家把模板的內容複製到自己的用戶頁吧。--用心閣(對話頁) 11:25 2006年4月4日 (UTC)
現在的內容已與模板名稱不符了,我將之移動到Template:Protest,Template:Protest blockade改回對封鎖的抗議。— fdcn talk 2006年04月4日23:55 (UTC+8 07:55)
- 哈,這相當於又多了一個模板,麻煩不但沒少反而更多了。--Mukdener
|留言 03:17 2006年4月5日 (UTC)
- 參見[#關於抗議模板],我已改為個人聲明模板。--用心閣(對話頁) 13:16 2006年4月7日 (UTC)
前兩天因為維基解封了,被人改成了歡迎解封的字樣,但是今天似乎又被重新封鎖了。我又改回來了 -- 風不息|給我留言! 06:49 2006年11月17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