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章節大小
|
臺灣與美國關係史各章節大小(計19個章節)
章節標題 |
字節大小 |
章節合計
|
_序言章節_ |
572 |
572
|
清治時期 |
17 |
11,635
|
開港通商前美國對臺灣的調查與往來 |
6,607 |
6,607
|
開港通商後美國在臺灣的活動 |
5,011 |
5,011
|
日治時期 |
10,546 |
15,37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
4,828 |
4,828
|
戰後時期 |
151 |
30,352
|
1945年到1950年 |
6,159 |
6,159
|
韓戰爆發到美援來臺 |
12,775 |
12,775
|
尼克森訪華到中華民國與美斷交 |
3,677 |
3,677
|
在美臺人的活動與臺美關係 |
7,590 |
7,590
|
臺灣關係法時期 |
8,250 |
53,793
|
民主時代 |
6,773 |
6,773
|
臺美關係升溫 |
38,770 |
38,770
|
相關議題 |
595 |
595
|
註解 |
36 |
36
|
參考文獻 |
4,284 |
4,284
|
參考書目 |
696 |
696
|
外部連結 |
305 |
305
|
總計 |
117,642 |
117,642
|
| |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同理,也應使用中華民國統治時期,或中華民國治理時期才對,無涉臺灣歸屬、戰後或光復等問題。--Tp0910(留言) 2019年1月6日 (日) 13:42 (UTC)[回覆]
- 學術界多用「戰後時期」。--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6日 (日) 14:34 (UTC)[回覆]
- 學術界也有使用日據時期;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統治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或國民政府時期。--Tp0910(留言) 2019年1月6日 (日) 16:19 (UTC)[回覆]
- 維基百科有中立方針,「日據」不中立。「戰後時期」使用頻率較多。--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6日 (日) 16:27 (UTC)[回覆]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執行者:Jimmy-bot(留言) 2019年1月17日 (四) 16:14 (UTC)。[回覆]
目前的章節標題為「清治時期」、「日治時期」與「戰後時期」,按照規律,戰後時期是否應該改用「中華民國統治時期」?戰後時期是指第二世界大戰後?或國共內戰後?且「戰後時期」多為政治光譜另一端陣營(獨派)所使用,此理同「光復時期」(統派),有違中立之虞。@Matt Smith:--Tp0910(留言) 2019年1月6日 (日) 16:47 (UTC)[回覆]
- 名稱的採用,應該選擇使用頻率較多者,才能符合實際的使用頻率,而不是編者喜好什麼就採用什麼。目前「戰後時期」的使用頻率較多,故應當採用該詞,條目臺灣戰後時期的名稱也是因此而來。請問User:Tp0910,閣下所說的「「戰後時期」多為政治光譜另一端陣營(獨派)所使用」這種論點有沒有可靠來源支持?--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03:07 (UTC)[回覆]
- 獨派討厭「光復」,統派反感「戰後」,這種相看兩厭的論點在網路一搜就有,且使用頻率不代表使用正確。既然有清治、日治,那為何不使用中華民國統治時期?(條目臺灣戰後時期開宗明義提到「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統治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或國民政府時期。」)或者提供其他標題?--Tp0910(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04:11 (UTC)[回覆]
- 使用中華民國統治時期當然可以,但是為什麼戰後時期就不可以呢?戰後時期哪裡使用不正確呢?-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9年1月7日 (一) 04:51 (UTC)[回覆]
- 請閣下提供明確表示「統派反感「戰後」」的可靠來源。除了使用頻率較多,「戰後時期」和「清治時期」、「日治時期」一樣都是四個字,而「中華民國統治時期」是八個字,會導致標題不夠整齊。--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04:52 (UTC)[回覆]
- 雖然我贊成使用「戰後時期」,但是「標題整齊」實在不是一個合理的理由,這個理由無法說服人。-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9年1月7日 (一) 07:09 (UTC)[回覆]
- 好吧,那應該算是敝人的個人觀感。不過敝人確實發現其他用戶也盡量地讓段落標題更整齊,從二二八事件、中華民國等條目可看得出來。--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07:24 (UTC)[回覆]
- 我把問題點破吧(個人淺見,無須可靠來源),追根究柢與是否「臺灣地位未定論」有關。認同、傾向未定論者,會想淡化中華民國的色彩,而使用「戰後」、「終戰」等字眼,否則為何不使用一目瞭然、事實上、無歧義的「中華民國統治時期」?若其他客官有高見,歡迎提出。--Tp0910(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11:30 (UTC)[回覆]
- 敝人認為「戰後時期」同樣是一目瞭然、事實上、無歧義。這類名詞的選用,照慣例都是選用較常見者,而不是想要「淡化中華民國色彩」就做得到的。--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12:35 (UTC)[回覆]
- 「戰後時期」是哪場戰役的戰後時期?且「戰後時期」的合理表述應該是「臺灣戰後時期」,或「二次大戰後時期」(個人淺見,無須可靠來源)。再者,對臺灣澎湖來說,1895-1945年前是「日本統治時期」,1945年至今是「中華民國統治時期」,這樣表述哪裡不對?--Tp0910(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14:35 (UTC)[回覆]
- 對於台灣,「戰後」在現有的可靠來源中都是指二次大戰後,敝人還沒看過有指其它戰爭的。敝人並未說「中華民國統治時期」不對。--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月7日 (一) 14:5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