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厄勒梯亞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譯名[編輯]

請教「厄勒梯亞」的譯名出自何處?常見的是「艾莉西雅」,而「埃雷圖亞」是大英百科全書的譯名[1]。--RalfX2007年8月23日 (四) 06:15 (UTC)[回覆]

希臘神話的譯名有完整的規則,如「癸干忒斯」,「阿耳忒彌斯」等都始自民國,不是隨便可以更改的。「艾莉西雅」是典型的網上自創譯名。「埃雷圖亞」?大陸版本的大英可不是這個名字。原因很簡單:古希臘語的讀音,與您在拉丁字母中以英語讀音推測出的讀音完全不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24日 (五) 01:51 (UTC)[回覆]

厄勒梯亞的譯名可以參見:

  • 《世界神話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 7-205-00960-X
  • 《神話辭典》,(蘇聯)M·H·鮑特文尼克等,統一書號:2017·304

另外: 本表和注釋參考《希臘羅馬神話詞典》[1]收錄的羅念生於1981年重新修訂的《古希臘語、拉丁語譯音表》,通常稱作「羅氏譯音表第二版」或者「修訂版」。注釋中提到的「原作」,是指「羅氏譯音表第一版」,可見於《古希臘語漢語詞典》[2]

請注意該譯音表僅適用於古典希臘語,現代希臘語譯名請查閱{{希臘語譯音表}}。

古希臘語譯音表
α ε, ει, η ι ο, οι, ω υ, υι αι αυ ευ, ηυ ου αν, αγ εν, εγ, ειν, ειγ, ην, ηγ ιν, ιγ, υν, υγ ον, ογ, ων, ωγ
[註 1] 翁,昂[註 2]
β [註 3]
γ [註 4]
δ [註 5]
ζ [註 6] [註 7] [註 8] [註 9]
τ, θ [註 10] [註 11]
κ, χ [註 12]
λ [註 13] [註 14]
μ [註 15] [註 16] [註 17]
ν [註 18]
ξ[註 19] 克斯 克薩 克塞 克西 克索 克敘[註 20] 克賽 克紹[註 21] 克修 克蘇 克珊 克森 克辛 克宋
π [註 22] [註 23] [註 24] [註 25]
ρ [註 26] [註 27] [註 28] [註 29]
σ, ς 西 [註 30] [註 31]
φ [註 32]
ψ[註 33] 普斯 普薩 普塞 普西 普索 普敘[註 34] 普賽 普紹[註 35] 普修 普蘇 普珊 普森 普辛 普宋
  • εμ=εν;ιμ=ιν;ομ=ον
  • αμ=αν;ημ=ην;υμ=υν;ωμ=ων

注釋[編輯]

  1. ^ 在字尾作亞。
  2. ^ 翁不合用時,改用昂。
  3. ^ 原作朋。
  4. ^ 原作該。
  5. ^ 原作頓。
  6. ^ 原作匝。
  7. ^ 原作仄。
  8. ^ 原作最。
  9. ^ 原作左。
  10. ^ 原作堤。
  11. ^ 原作屯。
  12. ^ 喀是嘔吐聲,見於《列子·說符》:「兩手據地而歐(嘔)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喀讀國際音標ke,不讀ka。古希臘語沒有i音,所以一般慣用來譯ki的「基」字,不適用於古希臘語。
  13. ^ 原作羅。
  14. ^ 原作路。
  15. ^ m一般用「姆」字來譯音,但「姆」字不合用,例如,把英國散文集Lamb的名字譯成「蘭姆」,男人就變成女人了。最好借用「呣」字,讀m。
  16. ^ 在陰性字尾作瑪。在陰性字的字首及字中也可以作瑪。
  17. ^ 原作密。
  18. ^ 在陰性字尾作娜。在陰性字的字首及字中也可作娜。
  19. ^ 希臘字母ξ(ks)在字首,k不譯(即刪去此行中的「克」)。
  20. ^ 原作緒。
  21. ^ 原作騷。
  22. ^ 原作珀。
  23. ^ 原作庇,也可以不改。
  24. ^ 原作波,也可以不改。
  25. ^ 原作品。
  26. ^ 在陰性字尾作拉。
  27. ^ 原作洛。
  28. ^ 原作儒。
  29. ^ 原作然。
  30. ^ 原作緒。
  31. ^ 原作騷。
  32. ^ 原作淮。
  33. ^ 希臘字母ψ(ps)在字首,p不譯(即刪去此行中的「普」)。
  34. ^ 原作緒。
  35. ^ 原作騷。

參考文獻[編輯]

  1. ^ 魯剛、鄭述譜. 希腊罗马神话词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 335–337. CSBN 10190·193. 
  2. ^ 羅念生、水建馥. 古希腊语汉语词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4: 1077–1078. ISBN 9787100028363. 


順便一提,「艾莉西雅」這樣俗氣又充滿現代化氣息的譯名的歷史很可能不超過20年,大概在電子遊戲或動謾中出現較多。希臘神話人物的傳統譯名的特點就是,喜歡用一些古詞和不符合現代譯名觀點的字,如「忒」,「耳」,「狄」等。--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24日 (五) 02:12 (UTC)[回覆]

謝謝您的解說,那麼在下在將埃雷圖亞加入譯名中您應該不會反對吧?關於艾莉西雅的意見個人完全贊同。--RalfX2007年8月24日 (五) 04:23 (UTC)[回覆]
完全不反對,因為根據您給出的來源,我知道了埃雷圖亞也是有資料來源的名字,而且可能是地區用詞不同呢。--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24日 (五) 05:04 (UTC)[回覆]
畢竟翻譯原則不同,而會發展出不同的譯名:)--RalfX2007年8月24日 (五) 06:33 (UTC)[回覆]
根據上面的古希臘語譯名,是否應該說「厄勒提阿」呢?zzz……很睏 找我 2007年8月24日 (五) 05:2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