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u.
組合 | |
---|---|
國籍 | 俄羅斯 |
音樂類型 | 流行 流行搖滾 流行電音 另類搖滾 電子音樂 |
出道地點 | 俄羅斯·莫斯科 |
活躍年代 | 1999 – 2011年 |
現任成員 | |
尤莉亞·歐列伽芙娜·沃爾科娃 列娜·謝爾蓋耶芙娜·卡其娜 |
t.A.T.u.(俄語:Тату),2001年出道的俄羅斯雙人女生音樂組合,2002年發布專輯《超速快感》後在國際範圍內成名。從出道開始就因為主唱尤莉亞·歐列伽芙娜·沃爾科娃和列娜·謝爾蓋耶芙娜·卡其娜的女同性戀情侶組合傳聞、只穿內衣褲演出等震驚公眾的爭議形象而鬧得沸沸揚揚,她們的性取向一直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直到2003年12月,她們才向俄羅斯媒體承認其實她們從來不是女同性戀情侶也不是同性戀取向,這只是製作人兼經理伊萬·沙普華洛夫策劃的市場包裝戰略。她們長期離經叛道打破忌諱的離奇風格震驚公眾而名聲昭著,而她們新潮獨特的音樂形式卻經常被公眾所忽略。
2011年,此組合宣佈解散。2014年復出。[1]直至2014年為止,t.A.T.u.專輯銷量已經在全球各地超過2500萬,成為全球樂壇其中一隊銷量最高、最成功的女子組合,並為俄羅斯史上最高銷量藝人。在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俄羅斯代表隊入場時使用了他們演唱的歌曲《末路狂飆》的混音版本。
起源
[編輯]t.A.T.u.這個名稱最初的概念來源於俄羅斯兒童心理學家和市場策劃家,唱片製作人伊萬·沙普華洛夫。
尤莉亞和列娜在組團之前就已經互相認識;兩個人都曾在非常流行的俄羅斯兒童合唱團Neposedi演唱,尤莉亞因為「不檢點行為」而被合唱團開除封殺(尤莉亞曾經向公眾暗示說被開除是因為她騷擾了合唱團其他女生,不久又說是因為抽煙,酗酒和說髒話的原因;另一方面,合唱團否認了開除這個說法,而說明她只是因為到了一定的年齡而從合唱團「畢業」的緣故)。不久後,尤莉亞離開了Neposedi兒童合唱團,列娜緊隨其後。
伊萬·沙普華洛夫最初選定列娜為了1999年南斯拉夫戰爭而製作一首歌。不久,他又決定組成一個雙人組合,從而加上了尤莉亞入團。當時兩個人都是14歲。伊萬宣稱t.A.T.u.這個形象的創意是他自己的;伊蓮娜·奇貝爾,伊萬的舊情人和早期t.A.T.u.經理人,宣稱這個創意是她發明的。伊蓮娜宣稱當她在牙醫診所睡着的時候,做了一個她去親吻另一個女人的夢,而當她醒來的時候,只記得「我失去理智了(俄語:Я сошла с ума)」,最後發展成t.A.T.u.第一張單曲的歌名。伊蓮娜還宣稱這個組和形象的主意來源於1998年盧卡斯·穆迪森的電影《同窗的愛》。 伊萬和伊蓮娜最後因為版權問題翻臉分手。
最開始樂隊的名稱寫法是「ТАТУ」。當她們在俄國和國際上流行開來時,發現已經有一個澳大利亞女生樂團名字叫做Tatu,於是他們在國際上聲明組合名稱的拼法為t.A.T.u.。偶爾情況下組合名稱還是被寫作拉丁字母表的Taty或英文Tatu。最初的名稱來源於「ta」和「tu」的合併詞,ta是俄語陰性的三單主格,tu為俄語陰性三單受格;tatu可以被認為是「這個女生對那個女生『幹了什麼』」或是「這個女生『幹了』那個女生」。
成名
[編輯]t.A.T.u.曾以自以為是的舉動和對傳媒無禮的態度聞名。「人們要不是很愛我們,就非常地憎恨我們,但沒有人會忽略我們」列娜說。他們很多的MV都曾被禁止。例如,《簡單動作》(俄語:Простые движения)中提出了多種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動作:飲水,閱讀和手淫。
t.A.T.u. 第一隻俄語單曲《失去理智》(俄語:Я сошла с ума)的MV曾被俄羅斯MTV、BBC等電視台拒絕播放,後期此歌成為大熱後,該MV才獲俄羅斯MTV播放。(此歌即《All The Things She Said》的原裝版本)。該MV中,尤莉亞和列娜穿着高中學校的校服(類似天主教學校的格仔裙),在棚欄後面痛苦地放聲大叫。他們乞討父母親的原諒、拍打棚欄和激吻。棚欄的另一邊是一群較年長的人和一群與他們年紀相約的學生,人群以鄙視的目光盯着他們。在MV的最後,列娜和尤莉亞手拉手轉身離開,展示了反對他們的人群才是被群在棚欄後面的人,意指他們封閉了自己的思想。而t.A.T.u. 也在該年首次舉行巡迴演唱會,由俄羅斯莫斯科開始,囊括俄羅斯如: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秋明、索契、哈巴羅夫斯克、下諾夫哥羅德等多個城市共37場地演唱會、烏克蘭基輔、敖德薩、頓涅茨克等11場演唱會、德國漢堡、漢諾威、巴登-巴登等5場演唱會,也橫跨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拉脫維亞、捷克,最後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結束是次巡迴演唱會。
在俄羅斯本土獲得空前成功以後,t.A.T.u. 在2002 年發行了首張英語大碟《超速快感》(200 km/h in the Wrong Lane),此碟為她們首張俄語大碟的英語版本,在世界各地總狂賣了八百萬張,包括俄羅斯的超過一百萬張,日本的二百萬張[2],美國的八十三萬張[3],歐洲各地合共的一百萬張。這是繼甲克蟲樂隊、瑪麗亞·凱利等歌手後,第四張在日本達成雙白金銷量的外國音樂大碟。專輯在多個國家也獲得銷售量佳績認証,包括:香港的三白金認証,加拿大及日本的雙白金認証,在台灣、芬蘭、瑞士、德國、印尼、意大利、韓國,美國、匈牙利、澳洲、英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墨西哥、法國、南非、瑞典、奧地利、捷克、希臘、西班牙等國的金唱片認証。《超速快感》為2003年全年全球最佳銷售量專輯第12名。[4]為配合專輯而舉辦的巡迴演唱會《Show Me Love Tour》及於全球舉行,由捷克布拉格起跑,穿越英國、德國、拉脫維亞、俄羅斯、以色列、丹麥、土耳其、日本、香港,最終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結束。
為了成功地建立女同性戀形象,她們大多數的演出中都會與對方激吻。在美國電視節目中,她們親熱的鏡頭亦多次被剪去。
大部分早期的t.A.T.u.歌曲和MV都暗示二人為同性戀戀人。一些訪問中她們亦暗示二人的戀人關係,有時甚至為關於自己性生活的傅聞加以詳盡解譯。不過大多情況下,她們都會以"不如怕去愛別人"和"我們不喜歡標籤我們的關係"去避免正面回答此類型的問題。
在2003年,t.A.T.u.代表俄國參加歐洲歌唱大賽,賽前外界早已認定t.A.T.u.會是優勝隊伍。賽前尤莉亞因聲帶發炎而缺席排練,故此她們的演出在初期不太好,但後期則有所改善。 t.A.T.u. 宣稱若愛爾蘭的電話投票被計算在內的話,她們必會勝出該次比賽,而不是只獲第三名。後來她們又指「歐洲歌唱大賽比賽是為新人而設的… 那時我們已出道,而且是我們的國家請我們,我們才會參加。」俄羅斯曾就賽果作出抗議,但也是於事無補。
事蹟
[編輯]2003年12月, 《t.A.T.u.的解析》,一部由導演維塔利·弗謝沃洛多維奇·曼斯基拍攝的紀錄片,在俄羅斯電視臺STS播映。在影片中,那兩個女孩子表明了她們並不是愛侶,以前也不是,而那女同性戀者的形像都是市場手法而已。卡其娜說她相信她在 t.A.T.u. 所作的都是很重的罪惡,她也因而為此要常常見神父。 Volkova 說在t.A.T.u.以前她從來對女性都沒有那種想法的,但在t.A.T.u.當中時她愛上了另一個女孩子,可是膚體接觸從沒有超越接吻以外。沃爾科娃也說在同一年早些時候她也墮了一次胎,而一些報章也於2003年3月刊登了。她又說有一次她服了海洛英,為的是要和別人打賭她要「證明她的生命裡從不需要那些東西。」
於2003年12月12,一部基於t.A.T.u.的動畫電影宣佈開拍。這部電影名為 《t.A.T.u. Paragate》,由Norio Kashima和Susume Kudoh指導拍攝,而Shinichiro Watanabe拍開始的部份。電影由伊萬·沙普華洛夫創作,劇本也是他寫的。 而 iMovie 電影廠花五億日元(四千七百萬美元)攝制。這部長一百分鐘的電影本於2004年11月在日本、俄羅斯和歐洲發行,後改為12月,但是這項工作最後因著某些事情而於發行期之前便取消了,其中她們雙人組合和沙普華洛夫的拆夥也是原因之一。
於2004年春卡其娜和沃爾科娃當她們本要灌錄她們第二張專輯時離開了她們的經理人伊萬·沙普華洛夫, 因為她們認為這專輯太差。她們本與俄羅斯環球音樂有一份合約, 但她們的新經理Boris Rensky(他以前本是沙普華洛夫的商業合伙人)與環球音樂商議了一份新的合約。新合約為作另外四張專輯,其中包括《Dangerous and Moving》。
於2004年5月沃爾科娃宣佈她懷孕了,有了她長期男友Pavel (Pasha) Sidorov。她於2004年9月23日生下她的第一個孩子, Viktoria。沃爾科娃與 Sidorov 於2005年春分手。 但沃爾科娃沒有保持獨身很久,當她為 t.A.T.u. 灌錄新專輯時她便開始與一名俄羅斯高加索裔,住在洛杉磯,名叫Tigran的商人出入。
於2005年6月3日沃爾科娃在俄羅斯的 Muz-TV獎中演唱了一首全新歌曲《Monkey Zero》(俄語:Обезъянка-Ноль)。 這是一首 t.A.T.u. 第二張俄文專輯《Disabled People》(俄語:Люди-Инвалиды)中的歌曲。
t.A.T.u. 的第二張英文專輯《Dangerous and Moving》於2005年10月11日在北美和於2005年10月10日在世界其他地方發行。
《Dangerous and Moving》專輯裡的第一張迷你專輯是《All About Us》,由Billy Steinberg和來自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The Veronicas(一對雙胞胎姐妹組合),Jess和Lisa所作。Billy Steinberg是一位成功背負了很多首於1980年代勁歌的人,包括麥當娜的 《Like A Virgin》和 Bangles 的《Eternal Flame》。歌曲影視片段是由好萊塢導演 lang-en:James Cox 拍攝,可以在她們的英文官方網域看到。專輯中,斯汀特別在由Eurythmics的Dave Stewart作的《Friend or Foe》曲中演奏低音。
第二張迷你專輯本來叫做《Dangerous and Moving》,但計劃有變。因而《Friend or Foe》成為 t.A.T.u. 的第二張迷你專輯,而《Dangerous and Moving》便被移至原本為第三或甚至成為第四張迷你專輯。音樂影視片段是由 James Cox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攝製,並在布朗森峽谷拍攝。第三張迷你專輯由Interscope宣佈,為 《Gomenasai》。
2006年,t.A.T.u.推出精選專輯《The Bes》,迷你專輯是《Loves me not》。
t.A.T.u. 第三張俄文專輯《Happy Smiles》在 2008 年發行,這張專輯主題跟「Happy Smiles」的字面意思完全相反,這個名字只不過是對t.A.T.u.粉絲們開的玩笑。第一張迷你專輯為《Beliy Plaschik》,第二張迷你專輯為《Snegopady》,第三張迷你專輯為《220》。
t.A.T.u. 第三張英文專輯《Waste Management》在 2009 年 12 月 15 日發行,除了《Martian Eyes》這首歌,《Waste Management》中的所有歌曲將全部用英語重新錄製。第一張迷你專輯為《Snowfalls》,第二張迷你專輯為《White Robe》(Beliy Plaschik),第三張迷你專輯為《Sparks》。
榮譽
[編輯]單曲〈All the Things She Said〉位列美國音樂雜誌《Blender》的「500首最偉大歌曲」第452名;[5]美國線上的「十年來100首最佳流行歌曲」第8名。[6];《紐西蘭先驅報》的「2003年十大最佳單曲」第5名。[7];美國About.com樂評Bill Lamb也將此曲評為「2003年百大最佳單曲」第31名、「十大當代女子團體歌曲」第10名。[8]
2008年,t.A.T.u. 獲得MTV Russia頒發「MTV傳奇獎」,是俄羅斯史上在全球市場中發展最成功的藝人。[9]。主唱之一的列娜接受《告示牌雜誌》採訪時表示:「人們會記得我們偉大的歌曲,爭取自由、無所畏懼的勇敢活著。即便有兩個女孩互吻的挑釁形象,但第二件事是真正偉大的音樂」。[10] 2006年,尤莉亞和列娜雙雙獲美國雜誌《GQ》頒發「年度女性大獎」,但並非以t.A.T.u.的團體名義。[11]
至2012年為止,t.A.T.u.的專輯銷量已經在全球各地超過2500萬張。[12]
成員
[編輯]- 尤莉亞·歐列伽芙娜·沃爾科娃 — 主唱(1999-2011,2014年)
- 列娜·謝爾蓋耶芙娜·卡其娜 — 主唱(1999-2011,2014年)
伴奏樂團成員
[編輯]- Sven Martin — 鍵盤,音樂總監(2002-2011年)
- Troy MacCubbin — 吉他(2002- 2010年)
- Matthew Venslauskas — 吉他(2010- 2011年)
- Roman Ratej — 鼓(2003- 2006年)
- Steve "Boomstick" Wilson — 鼓(2006-2011年)
- Domen Vajevec — 貝斯(2006-2011年)
唱片
[編輯]專輯
[編輯]- 2001 《200 Po Vstrechnoy》
- 2002 《200 km/h in the Wrong Lane 》
- 2004 《t.A.T.u. Remixes》
- 2005 《Dangerous and Moving》
- 2005 《Lyudi Invalidy》
- 2006 《The Best》
- 2008 《Vesyolye Ulybki》
- 2009 《Waste Management》
- 2011 《Waste Management Remixes》
單曲
[編輯]來源於專輯 200 Po Vstrechnoy:
- 2000 〈Ya Soshla S Uma〉
- 2001 〈Nas Ne Dogonyat〉
- 2001 〈30 Minut〉
來源於專輯 200km/h in the Wrong Lane:
- 2002 〈All the Things She Said〉
- 2003 〈Not Gonna Get Us〉
- 2003 〈Show me love〉
- 2003 〈30 Minutes〉(Promo Only)
- 2003 〈How Soon Is Now?〉
來源於專輯 Remixes:
- 2002 〈Prostie Dvizheniya〉
- 2003 〈Ne Ver, Ne Boisya〉
來源於專輯 Dangerous And Moving:
- 2005 〈All About Us〉
- 2006 〈Friend or Foe〉
- 2006 〈Gomenasai〉
來源於專輯 Lyudi Invalidy:
- 2005 〈Lyudi-Invalidy〉
來源於專輯 The Best:
- 2006 〈Loves me not〉
來源於專輯 Vesyolye Ulybki:
- 2008 〈Beliy Plaschik〉
- 2008 〈220〉
- 2008 〈Snegopady〉
來源於專輯 Waste Management:
- 2008 〈You and I〉
- 2009 〈Snowfalls〉
- 2009 〈White Robe〉
- 2010 〈Sparks〉
電影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俄國女同團體t.A.T.u.回歸!網路零影片疑遭政府屏蔽. ETtoday新聞雲. 2014-02-09 [2015-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中文(臺灣)).
- ^ http://entertainment.big5.anhuinews.com/system/2003/09/25/000452369.shtml[永久失效連結]
- ^ 存档副本. [2016-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 ^ 存档副本. [2016-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4).
- ^ The 500 Greatest Songs Since You Were Born. 2009-03-23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3) (英語).
- ^ Anderson, Sara D. Top Pop Songs of the Decade. AOL Radio Blog. [201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1) (英語).
- ^ 'The best pop singles of 2003'. 紐西蘭先驅報. 2003-12-27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英語).
- ^ Top 100 Pops Songs of 2003. Top40.about.com. [201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英語).
- ^ Cherrytree on. Cherrytree to Reissue "200km/h In The Wrong Lane" with Unreleased Song "A Simple Motion" and Special Remixes. Cherrytree Records. 2012-10-02 [201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英語).
- ^ Billboard Magazine. Retrieved on 27 January 2013, T.A.T.u. Calls It Quits Following Release of Remix Album | Billboar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GQ" Person of the Year on CTC TV channel.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inreview.com, an archive reported from the original from 太陽報. Tatu Are Back - As Man-Eaters. InReview.com. [201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