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D
外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9月12日) |
此條目介紹已終止廣播的電視頻道。 此頁面介紹公共電視台的電視頻道,內容可能會隨HiHD的現況而有所變更,並增加更多有效資訊。 |
公視 HiHD HiHD | |
---|---|
![]() | |
國家/地區 | ![]() |
擁有者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試播日期 | 2008年5月15日 |
開播日期 | 2012年7月24日 |
停播日期 | 2012年8月31日(改為公視HD頻道) |
視訊格式 | DVB-T(數位電視) H.264, 1080i, 16:9 |
口號 | 看見全新視界 更高明的看法 See the DIFFERENCE |
播出地區 | ![]() |
總部地點 | ![]() |
取代者 | 小公視 |
網站 | 頻道官方網站 |
備註 | 公共電視 HiHD 時期官方網站 |
HiHD 是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曾經的一個電視頻道
公共電視與台灣政府為了推廣高畫質電視頻道,而首個啟用的高畫質無線電視頻道[1]
頻道歷史
[編輯]2008年5月15日,HiHD開始試播。HiHD是依據臺灣第二代地面無線數位電視規格,採用H.264/MPEG-4 AVC High Profile @ Level 4壓縮格式進行影像壓縮,採用AAC壓縮技術進行音訊壓縮,透過UHF頻段地面波播送1920×1080i 59.94Hz格式的DVB-T節目。HiHD向行政院申請新臺幣18億元,預定試播2年,至2010年5月截止。
2008年5月15日睌上八點起開始試播,第一個播出的節目為連續劇《美味關係》[2]。
2009年3月27日,HiHD開始發射傳送電子節目表(EPG),使所有可錄影之HD機上盒功能倍加完善。
2012年7月18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第494次委員會議決議正式通過「公共電視高畫質頻道(CH30)正式營運執照申請案」。
2012年7月24日正式開播[3],節目內容則以外國電影、戲曲、文化藝術和體育賽事等為主。
2012年8月31日,HiHD改名為公視HD台[4](今小公視)。因此 HiHD 時期也正式結束
頻道特色
[編輯]頻道名稱為「HiHD」,「Hi」是「招呼」、「迎接」之意,「HD」是「High Definition」(高清)之意[5]。2012年8月31日起,頻道名稱由「HiHD」更改為「公視HD」。
頻道重點與象徵圍繞著「高畫質(HDTV)」,這是由於當時2006年,台灣的高畫質電視頻道正處於初期部屬階段,因此政府積極實施測試與進行各式推廣體驗活動ㄕ[6],而為配合「數位高畫質廣電政策[7]」HiHD 因此而起[8],透過公共電視與台灣政府合作而推行的高畫質測試項目之一
參考文獻
[編輯]- ^ smallox59420, HiHD高畫質數位無線頻道試播現況與未來規畫廣告Demo, 2011-11-03 [202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1-21)
- ^ 公視HD節目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5/15)
- ^ 新頭殼 newtalk - 公視高畫質頻道啟動 4天後轉播奧運.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9).
- ^ 公視戲劇 PTS Drama, 公視HD頻道ID_LOGO篇, 2013-12-26 [202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6)
- ^ 公共電視台_HIHD. hihd.pts.org.tw. [202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4).
- ^ 迎接數位新紀元──HiHD高畫質電視暨無線數位轉換推廣活動.
- ^ 高畫質電視推展計畫(民國101年) (PDF). [2025-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30).
- ^ 有話好說 PTSTalk, HiHD cm, 2011-07-18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