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湖泊和池塘的形成原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內陸窪地盆地中形成不與海洋發生直接聯繫的水體湖泊池塘的地質、地理特徵的原因介紹:

地殼作用(構造湖)

[編輯]
板塊運動、地殼內力作用所形成窪地盆地等構造地形,經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1]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構造抬升:造山運動 構造板塊碰撞導致地表產生山脈、島嶼構造島隆起珊瑚礁島)或大面積的地質抬升,在山脈高原丘陵台地島嶼等地形中形成構造窪地後積水形成湖泊、池塘。[2]
構造沉降構造盆地前陸盆地 構造板塊碰撞導致地層受褶曲作用影響而發生翹曲形成的大型岩層結構地質窪地。在構造盆地、前陸盆地上積水而形成湖泊、池塘。[3]
斷層活動:斷層湖 斷層的活動、移位,導致斷層一側地勢上升或下沉形成窪地、盆地後積水形成湖泊、池塘。[4]
板塊交接處 斷層湖的一種,特指位於板塊交接處斷層帶活動所形成縱谷板塊裂谷上的湖泊、池塘。[5]
裂谷帶:裂谷湖、地塹湖 構造沉降、斷層湖的一種,特指位於裂谷(地塹半地塹)地形類型,因兩條平行的正斷層擴張,使位於兩條斷層中間的地塹地層下陷,地勢低的地塹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4]
沉積盆地 斷層活動導致地層下陷形成斷陷盆地、地塹盆地,在河川沖積作用、風力堆積作用下形成沉積盆地,位於沉積盆地上的窪地積水形成湖泊、池塘。[6]
構造湖
構造抬升
The salt lake.(克羅埃西亞Dugi Otok)
水母湖
翠峰湖
的的喀喀湖
蘇格蘭高地一處鞍狀山脊的湖泊
構造沉降
查德湖
維多利亞湖
裡海
鹹海(1985年8月衛星拍攝)
琵琶湖
斷層湖
太浩湖
瀘沽湖
板塊交接處
辛格瓦德拉湖(板塊裂谷)
裂谷帶:裂谷湖、地塹湖
貝加爾湖
死海
東非大裂谷湖泊群
賽里木湖
沃斯托克湖
沉積盆地
洞庭湖
台特瑪湖

阻塞作用(堰塞湖

[編輯]
「堰塞湖」又稱為「阻塞湖」,因土石、木材、岩石、冰川或人造物阻擋河道、河谷、山谷後,經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7][8]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火山因素
(火山堰塞湖、熔岩堰塞湖)
火山噴發的熔岩流或火山爆發火山碎屑流阻塞河道、河谷、山谷後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8]
地震因素(地震湖) 地震導致山崩、邊坡坍塌、山體滑坡(走山),其土石阻塞河道、河谷、山谷後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8]
氣候因素 持續性降雨、強降雨(大雨、豪雨、暴雨)、暴風雨、熱帶氣旋溫帶氣旋或是冰雪融水導致土石含水量高,加上水擁有的潤滑性、流動性、重量,導致山崩、邊坡坍塌、山體滑坡(走山)、泥石流,其土石阻塞河道、河谷、山谷後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8][9][10]
崩壞作用因素 山坡地風化物質受重力作用,產生向下移動現象導致山崩、邊坡坍塌、山體滑坡(走山),其土石阻塞河床、河谷、山谷後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8][10]
河川襲奪因素
可溶性岩石因素
(喀斯特湖)
同時有喀斯特湖、堰塞湖性質的湖泊。介紹詳見喀斯特湖
冰河因素 可分為「冰壩湖」和「端積湖」兩類,同時有冰川湖、堰塞湖性質的湖泊,介紹詳見冰川湖
季節因素(凌汛) 介紹詳見洪水
動物習性因素 最典型為「河狸」會使用樹枝、石頭、泥巴在河岸濕地或是潮間帶區域中構築水壩,形成池塘、濕地[11][12][13][14]
風力堆積作用因素(砂丘湖) 介紹詳見風成湖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所形成的堰塞湖有兩種類型。
  1. 在山坡地進行採礦、挖掘、爆破、土木工程施工(道路、鐵路、隧道、電塔、房屋…等),導致土石滑落山谷阻塞河道形成的湖泊、池塘。
  2. 人工構築水壩所形成的湖泊,最典型為「水庫」,介紹詳見人工湖
堰塞湖
火山因素(火山堰塞湖、熔岩堰塞湖)
鏡泊湖
五大連池湖地圖
達里湖
中禪寺湖
富士五湖
地震因素(地震湖)
唐家山堰塞湖
疊溪海子
薩雷茲湖
新草嶺潭(已淤積消失)
水漾森林
氣候因素
小林村堰塞湖潰堤滅村後的災後照片(颱風莫拉克 (2009年)
崩壞作用因素
阿塔巴德湖
夢幻湖 (臺灣臺北市)
艾布湖
天池 (天山)[a]
河川襲奪因素
台灣花蓮鯉魚潭
動物習性因素
河狸水壩

火山作用(火山湖)

[編輯]
指因火山噴發、爆發活動所形成的湖泊、池塘。[15]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又稱作「火口湖」,是指火山爆發後火山口塌陷形成凹坑,其凹坑積水後所形成的湖泊。[16]
火口原湖 指已經形成「火山口湖」後又再度發生火山噴發,而在原火口湖中間出現突起火山口的湖泊。[17]
熔岩地形・漥地、凹坑 火山噴發的熔岩流所形成的熔岩平原、熔岩台地、熔岩高原、熔岩山坡,依據熔岩流路徑和冷卻時間和狀況不同所形成的漥地、凹坑,其漥地、凹坑積水形成的湖泊、池塘。[18]
熔岩堰塞湖、火山堰塞湖 介紹詳見「堰塞湖」。
熔岩洞地底湖 介紹詳見「地底湖」。
火山湖
火山口湖、火口湖
莫諾湖
天池 (長白山)
多巴湖
博爾塞納湖
陶波湖
火山口湖 (美國)
藍湖 (南澳洲)
庫里爾斯科耶湖
尼奧斯湖
聖米格爾島的火口湖
火口原湖
榛名湖(日本
蘆之湖
赤城山的「大沼」
熔岩地形・漥地湖
米湖冰島

冰河作用(冰川湖)

[編輯]
「冰川湖」又稱為「冰河湖」、「冰緣湖」。指因為冰河(山嶽冰河、大陸冰河)的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池塘。[19][20][21]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冰蝕湖槽湖 冰河的侵蝕、挖掘作用所產生的湖泊,有大陸冰河侵蝕所產生的漥地、盆地積水形成的冰蝕湖,亦或是山嶽冰河侵蝕所產生的槽谷、凹坑積水後形成的槽湖(槽谷湖、帶狀湖、緞帶湖)、冰蝕湖。[22][23]
冰磧湖 指冰河融化後遺留的冰磧物所形成的湖泊類型,大致可細分成兩種類。
  1. 冰磧物堆積形成冰磧平原,平原上的漥地積水形成「冰磧湖」。
  2. 冰磧物堆積形成端積,端積阻塞河谷、河道後積水形成「冰磧湖」、「冰川磧塞湖」、「端積湖」,同時有「堰塞湖」和「冰磧湖」的性質。[24][21]
冰斗湖 冰斗冰河(小型山嶽冰河)作用形成的圈谷地形,其圈谷內漥地積水後形成冰斗湖。[21]
冰前湖 冰前湖又名「冰堆湖」、「外堰湖」、「冰水湖」、「冰河湖」,此種類型的湖共有兩種因素形成[25][26]
  1. 融化的冰川在退縮過程中冰磧形成了一個壩,被壩圍困的水域形成了一個湖泊,屬於「冰磧堰塞湖」的一種。
  2. 由於冰層周圍的地殼出現了等靜壓凹陷,從而使融水被困在冰蓋上並形成了湖泊。
冰壩湖 「冰壩湖」屬於「時令湖」、「堰塞湖」的一種,當春季回暖時山嶽冰河尚未消退,其冰河本體形成壩體阻擋一旁小型支流河川的河水後蓄水形成的湖泊。[26]
冰面湖 「冰面湖」屬於「時令湖」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春季回暖時,冰河表面融化形成的湖泊、池塘。[26]
冰下湖 冰下湖是指存在於永凍冰層下方的液態水體湖泊。

形成原因有:

  1. 其厚重冰層的巨大壓力下使水的凝固點下降
  2. 冰層阻隔湖水和冷空氣接觸,讓湖水溫度保持在冰點之上
  3. 部分冰下湖會受到地熱作用使得湖水溫度高於熔點不會結冰

使得冰原、冰帽、冰川底部產生液態水形成湖泊。

冰川湖
冰蝕湖、槽湖
布萊德湖
五大湖
溫德米爾湖
萊芒湖
科莫湖
馬林湖
保加利亞里拉山脈裡的里拉七湖
冰磧湖
位於尼泊爾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磧湖。
新路海
喀納斯湖
天池 (天山)
冰斗湖
嘉明湖
翠池
雲之淚湖
Triad Lake
冰前湖
1998年格林內爾冰河的冰前湖(冰河國家公園 (美國)
瓦特納冰原冰河湖
馬傑瑞冰河
冰壩湖
冰湖潰洪一個月前的蓄水湖
冰下湖
沃斯托克湖

河川作用(河成湖)

[編輯]
指因為河川的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池塘。[27]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河道遷移(河跡湖 指河川變遷或改道後廢棄的舊河道形成湖泊、池塘、濕地。[28]

可分成三種類型:

  1. 曲型河道自行截彎取直後遺留下的舊河道形成湖泊、池塘。此類型湖泊被稱作為「牛軛湖」、「馬蹄湖」、「三日月湖」。[29][30][31]
  2. 在平原(氾濫平原沖積平原)上的河川經洪水氾濫後河道發生大變遷、改道(例如黃河改道),平原上原本的舊河道、舊河口(河川故道)形成湖泊、池塘、濕地、河口潟湖。[32]
  3. 河川襲奪[33]
河川沖積、淤積作用 指河川在大海、大湖、平原、盆地上的沖積、淤積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池塘。

可分成下述幾種類型[34]

  1. 河川的堆積作用所形成的沖積平原上的窪地、或是洪水氾濫後遺留的沖積物堆積成的窪坑積水所形成的湖泊。
  2. 幹流支流河川或是兩條以上河系河川彼此的淤積、沖積、堆積速度差異、影響所形成的湖泊。
  3. 河川流入大湖中造成泥沙淤積,使得大湖面積縮小並分割出許多小型湖泊、池塘、濕地。
河川洪水氾濫 介紹請見「洪水」。
瀑布、急流挖掘作用
(跌水潭、岩壁潭、巨石潭)
主要分布於河川的上游區域,因溪水流動速度快,當遇上阻擋物時會產生挖掘作用形成水潭、池塘。水潭可分成三種類型[35]
  1. 跌水潭:又稱階潭(step-pool),屬於最常見的類型,位於瀑布、瀨或流的下方,因水跌落的力量,而掏深產生的潭。
  2. 岩壁潭:水流遇到堅硬岩壁,只能向下方及較軟的另一側掏刷,而生成靠岩壁側比較深的潭區。
  3. 巨石潭:當堅硬的大石出現在流路中,會產生類似岩壁潭的掏掘現象,在石頭邊緣形成比周遭深的水域。
河成湖
河道遷移
流經德國斯特洛丙北部的多瑙河的河跡湖Öberauer Donauschleife德語Öberauer Donauschleife(左上方)
牛軛湖湖泊群空拍照(俄羅斯
日本北海道雨竜郡雨竜町にある三日月湖。1977年撮影。
烏梁素海(牛軛湖)
知本濕地(舊河道河口潟湖)
雙連埤(河川襲奪)
河川沖積、淤積作用
白洋淀
瀑布、急流挖掘作用
板約瀑布的跌水潭
澳花瀑布的跌水潭
孔恩瀑布的跌水潭
塞利亞蘭瀑布的跌水潭
阿爾古溪的跌水潭(恩蓋迪

風力作用(風成湖)

[編輯]
指因力的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池塘。[36]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侵蝕作用(風蝕湖) 乾旱地區當強大風力作用長期吹蝕鬆散的地面物質時會形成大小不等的風蝕窪地、吹蝕穴,這些窪地積水後形成湖泊、池塘、綠洲[37][38]
堆積作用(砂丘湖) 風力堆積作用下沙子堆積形成的沙丘,沙丘間的窪地或是沙丘阻擋水流後積水形成的湖泊、池塘、濕地。主要出現在沙漠地區或沿海地區。
  1. 指在沙漠上的沙子受風力的吹拂堆積形成延綿不斷的沙丘,沙丘間的窪地積水後所形成的湖泊、池塘。此類型的湖泊大都為時令湖洪水、游移湖。
  2. 行經沙漠的河川在枯水期期間,風力吹拂沙子在原河道上堆積形成沙丘,到豐水期時河流受沙丘阻擋形成湖泊、池塘。
  1. 指在海灘(沙灘)、砂島、沙洲上的沙子受海風的吹拂時,沙子會在障礙物(如植物或岩石)後面堆積逐漸形成沙丘,其沙丘間的窪地積水後所形成的湖泊、池塘。
  2. 小型溪流在枯水期時溪水乾涸或是溪水流量減少形成沒口河,河口沙洲(河川出海口)受風力吹拂堆積形成小型沙丘,當進入豐水期時溪水受沙丘阻擋會在出海口處形成小型池塘、濕地。
風成湖
風蝕湖
月牙泉
艾比湖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
砂丘湖
弗雷澤島(砂島)的「麥肯席湖」
倫索伊斯-馬拉年塞斯國家公園的「時令性淡水潟湖」

可溶性岩石作用(喀斯特湖)

[編輯]
「喀斯特湖」特指存在於「喀斯特地形」中的湖泊、池塘。
喀斯特地形又稱為「岩溶地貌」、「溶蝕地形」、「石灰岩地形」,是指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類、硫酸鹽岩、鹵鹽岩)[42]的溶蝕、結晶、沉澱作用,所形成的漥地、凹坑、地陷、洞穴、天然堤壩等地形,積水所形成的湖泊、池塘。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岩溶湖、溶潭、岩溶泉 可溶性岩石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所產生的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經匯水而形成湖泊、池塘。[43][44]
喀斯特地形・地陷、岩溶塌陷 可溶性岩石溶蝕所產生的地下空洞坍塌造成地表產生凹坑(地陷)經匯水而形成湖泊。[45][46][47]
石灰華結晶、沉積形成堤壩
(堰塞湖、石灰華階地)
碳酸鹽岩類中的碳酸鈣溶蝕於河水、雨水後於河床上析出、結晶、沉積的石灰華形成天然堤壩,經匯水而形成湖泊。[48][49]

此類型喀斯特地形特徵經常在山坡、山谷、河谷、河道上出現大面積碳酸鈣結晶、沉積,形成梯田狀、階梯狀[50]的湖泊群、池塘群、瀑布群的地質景觀。

喀斯特地形・時令湖 「岩溶湖」的一種,介紹詳見「時令湖」。
喀斯特地形・地底湖 又稱「地下喀斯特湖」,介紹詳見「地底湖」。
喀斯特湖
岩溶湖、溶潭、岩溶泉
石林風景名勝區
草海
克羅埃西亞采蒂納河源頭深130米的岩溶泉塞蒂納河泉。
沃克呂茲泉
冬季湖
喀斯特地形・地陷、岩溶塌陷
克羅埃西亞的「紅湖」
克羅埃西亞的「藍湖」
石灰華結晶、沉積形成堤壩(堰塞湖、石灰華階地)
黃龍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
關西瀑布
棉花堡
Semuc Champey(瓜地馬拉

海洋分離(海跡湖

[編輯]
指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因外在因素而與海洋分離形成的湖泊、池塘。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海平面變化因素 冰河期或兩極冰帽、永凍冰層面積的變化,導致原本與海洋連結的陸間海內海海灣,因為海平面下降因素而與海洋分離形成湖泊。[51]
地殼作用因素 因地殼作用所形成的海跡湖可分為兩類:
  1. 因為板塊運動的影響,使得原本與海洋連結的陸間海被切斷連結形成內陸湖泊。[52]
  2. 因地殼構造隆升作用而形成島嶼,島嶼窪地地勢抬升露出海平面,使得部分海面與海洋分離形成鹹水湖、淡水湖。[53][51]
泥沙淤積因素(海成湖) 指海灣、內海、河口灣因泥沙淤積使得海灣內海河口灣逐漸與海洋分離形成潟湖,當潟湖完全和海洋分離時就成為湖泊。[54][55][56][41]

古潟湖:指湖泊在古代為「潟湖」,隨著泥沙淤積、地質變遷使得湖泊遠離海岸線成為內陸湖泊。[57]

人為因素(水庫) 介紹請見「人工湖」。
海跡湖
海平面變化因素
裡海
鹹海(1985年8月衛星拍攝)
地殼作用因素
The salt lake.(克羅埃西亞Dugi Otok)
水母湖
副特提斯洋(古代海洋・湖泊,已消失)
泥沙淤積因素
龐恰特雷恩湖
亞歷山德里娜湖
帕圖斯潟湖
龜尾湖(台灣)
知本濕地(夢幻湖)(河口潟湖)
馬拉開波湖
中國杭州西湖(古潟湖)
太湖(古潟湖)
死海(古潟湖)

地下洞穴(地底湖)

[編輯]
擁有許多稱呼,如「地底湖」、「地下湖」、「地湖」、「地洞湖」、「洞穴湖」、「洞窟湖」、「地下湖泊」…等。
指因天然或人為因素所形成的地下洞穴[58]、地下空間積水形成的湖泊、池塘。
天然的地下洞穴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岩溶作用(喀斯特地形)、熔岩洞穴、侵蝕作用(地下水侵蝕作用、海蝕作用)、風化作用。
常見的地底湖有以下幾種:
類型 說明
喀斯特地形・地底湖 可溶性岩石溶蝕所產生的地下空洞匯水而形成地下湖泊。最常見的天然地底湖。[42][50]
熔岩洞地底湖 火山熔岩流冷卻所形成的熔岩管洞穴積水所形成的地下湖泊。[59]
廢礦坑地底湖 為挖掘煤炭、石膏、寶石、石材、礦石、金屬礦而人工建造的礦坑、隧道,因礦產枯竭或礦災而廢棄的礦坑、隧道積水形成的地下湖泊,屬於人工湖的一種。[60]
人工挖掘、建造 考量防洪、蓄水等因素而人工挖掘的地下空間積水形成的湖泊,屬於人工湖的一種。[61]
地底湖
喀斯特地形・地底湖
Cenotes(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Neptune's Grotto(義大利
猛獁洞國家公園
懷托摩洞穴
芙蓉洞
熔岩洞地底湖
霹雷摩芝窟(萬丈窟),洞穴中央有一個湖泊。
廢礦坑地底湖
維也納地底湖
人工挖掘、建造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撞擊事件(撞擊坑湖

[編輯]
指因隕石彗星小行星衛星撞擊地表形成凹坑(撞擊坑、隕石坑、環形山)[62],撞擊坑積水後所形成的湖泊。此類型湖泊被稱為「撞擊坑湖」、「隕石坑湖」。
撞擊坑湖
馬尼夸根隕石坑
喀拉庫勒湖 (塔吉克斯坦)
舒梅克撞擊坑
博蘇姆維湖
埃利格格特根湖

地下水因素(湧泉湖)

[編輯]
被稱為「泉水湖」、「湧泉湖」,指因地下水湧出地表所形成的湖泊、池塘。[63][64]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斷層、地層孔隙 地下水沿著斷層、地層中的孔隙或裂縫湧出地面形成湧泉、噴泉、冷泉後於地勢低漥處匯集形成湖泊、池塘。
窪地地勢 窪地、凹坑、盆地的地勢低於地下水水面時,使得地下水湧出地面形成湖泊、池塘、綠洲。[37]
春夏季融水、雨季 春夏季融水、雨季...等因素導致地下水位變化,介紹請見「時令湖」的一種。
地熱作用
(地熱湖、溫泉湖)
地下水受地熱作用湧出地面形成溫泉間歇泉[65][66]後於地勢低漥處匯集形成湖泊,通常位於火山活動區或地熱活躍區,水溫常年保持較高,甚至可以達到沸點,此類湖泊又稱為地熱湖、溫泉湖。
湧泉湖
泉水湖、湧泉湖
Zelenci(斯洛維尼亞
錫瓦綠洲
大明湖
松羅埤
蘇澳冷泉
地熱湖、溫泉湖
大稜鏡溫泉
煎鍋湖
黑維茲湖
地熱谷(台灣)
勒伊加湖
獅子間歇泉旁的溫泉
老忠實間歇泉噴發
Fountain Geyser

季節因素(時令湖

[編輯]
「時令湖」又稱「季節湖」、「間歇湖」,指的是周期性存在或消失的湖泊。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春夏季融水、雨季 沙漠或乾旱地區較常見,雨季時降雨或春夏季節冰雪融化使得湖泊出現,未降雨、秋冬或旱季時湖泊萎縮、乾涸。[67]
季節性洪水豪雨 介紹詳見「洪水」。
週期性的地下水水位變化 因雨、旱季的雨水水量變化或是不同季節的冰雪融水水量變化,導致地下水水位呈現週期性的上升、下降趨勢,使得在地下水水流行經區域中依賴地下水為水源的湖泊,呈現出周期性存在或消失的現象,尤其是在沙漠或乾旱地區更明顯。
喀斯特地形・時令湖 岩溶湖」的一種型式,湖泊底部有溶洞、裂縫連結地下河(暗河、伏流)地下水流[68],此類型時令湖有兩種型式:
  1. 湖水流失型:在雨季或春、夏季節時融水(冰河、冰雪融化的水)、雨水、河水注入湖泊中使得湖泊出現,當旱季或秋、冬季節時因注入水量減少,湖水從湖泊底部溶洞、裂縫中流失使得湖泊萎縮、乾涸。
  2. 地下水湧出型:地下水從湖泊底部溶洞、裂縫中湧出形成湖泊,當地下水水位因季節變化而呈現週期性變動時,依靠地下水為主要水源的湖泊也呈現季節型存在、消失的特徵。
冰壩湖、冰面湖 在春季回暖時出現,介紹請見「冰川湖」。
凌汛 在春季回暖時出現,介紹請見「洪水」。
時令湖
春夏季融水、雨季
倫索伊斯-馬拉年塞斯國家公園的「時令性淡水潟湖」
艾爾湖
Lake Lucero(白沙國家公園
巫藥湖 Medecine Lake(賈斯珀國家公園
週期性的地下水水位變化
喬治湖 (新南威爾斯)
冬季湖愛爾蘭
喀斯特地形・時令湖
冬季湖愛爾蘭
巫藥湖 Medecine Lake(賈斯珀國家公園

洪水因素(淹水災害)

[編輯]
豪雨積水、洪水氾濫淹沒土地後所形成的「暫時性水體[b]淹水水災、洪災、水患),此類淹水災害發生原因可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豪雨、暴雨 暴雨(時雨量極高)、豪雨或、連日豪大雨導致沙漠、地勢低窪處積水或城市排水不及而淹水[67][69]
大量融雪(融水 因火山爆發、撞擊事件...等原因導致冰雪、冰河、冰原、冰帽大面積融化成水,大量融水導致洪水氾濫。[70][71]
河水暴漲 因大量的水注入河川使得河水暴漲形成山洪、洪水氾濫。[72][69][73]

造成河川洪水原因如下:

  1. 暴雨、連日豪雨
  2. 火山爆發導致冰雪、冰河大面積融化,融水注入河流形成洪水
  3. 冰湖潰洪
  4. 堰塞湖潰決
  5. 水庫洩洪
  6. 水庫潰壩
凌汛洪水(凌洪) 「凌汛」所造成的洪水屬於「時令湖」、「堰塞湖」的一種。

指冬季結凍的河川當春季回暖時河川中上游區域冰雪、河冰融化形成融水,而河川中下流地區結凍的河川和冰雪都尚未融化,當河水從上游流向下游時受到結冰的河川阻擋進而導致洪水氾濫(凌洪)。[74]

湖泊潰決、水庫潰壩 因湖泊、水庫的潰決、潰壩導致瞬間大流水體流入河川中形成洪水。[75][69][76][73]

造成湖泊、水庫的潰決、潰壩原因如下:

  1. 連日豪雨、暴雨導致水位高漲淹過湖泊、水庫的壩體高度,最終壩體無法承受荷重而潰壩
  2. 瞬間大量融雪導致洪水衝擊湖泊、水庫,壩體無法承受衝擊而潰壩
  3. 春季山嶽冰川開始退縮,冰壩湖因冰川後退而潰決
  4. 地震斷層活動導致堰塞湖、水庫的壩體受損而潰決
  5. 人為爆破堰塞湖、水庫的壩體導致潰壩
海嘯 地震、海底火山爆發、海床坍塌、撞擊事件形成海嘯衝擊沿海地區形成洪水。[77]
海水倒灌(風暴潮 熱帶氣旋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上升現象,如果風暴潮恰好與漲潮時期相重疊,就會使海水水位暴漲,海水湧進沿海陸地地勢低窪處造成洪水、淹水。[69]

人為因素(人工湖)

[編輯]
可細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類型 說明
挖掘 防洪、蓄水、娛樂、休閒、軍事、農業、養殖漁業、開採砂石...等需求,人工挖掘而形成的湖泊、池塘、陂塘、調整池滯洪池蓄水池
築壩 應防洪、蓄水、灌溉水力發電水上運輸...等需求,在河道、河谷、山谷、峽谷、海灣築壩而形成的湖泊、水庫,也有部分天然湖泊經人工築壩抬高水位擴大湖泊面積的類型。[78]
建築、建造 庭院、廣場、公園城堡修道院寺廟學校、政府機關或休閒娛樂場所,使用石材、建材、土石或是水泥等材料建築施工而形成的池塘、魚塘、觀賞池、噴水池、許願池、蓄水池
地熱發電廢水利用 地熱發電後剩餘的熱廢水再利用創造「人造溫泉湖」。[79]
山坡地施工、採礦 介紹請參見「堰塞湖」。
棄置的農田、魚塭 棄置的農田、魚塭積水後形成池塘、濕地。
人造地底湖、廢礦坑地底湖 介紹請參見「地底湖」。
人工湖
挖掘
金龍湖 (汐止區)
高雄市三民區寶業里滯洪公園(台灣
加拿大位於薩斯喀徹溫省薩斯卡通的調整池
人造水塘
築壩
胡佛水壩
加通湖巴拿馬運河
千島湖
萬宜水庫
船灣淡水湖
建築、建造
艋舺龍山寺內的人工瀑布、池塘
蘇州園林獅子林荷花池塘
澳洲雪梨誼園的魚塘
兼六園日式庭園
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霍夫宮噴泉
地熱發電廢水利用(人造溫泉湖)
藍潟湖 (冰島)

水源

[編輯]
分為天然水源和人工引水兩大類。
  • 天然水源
    • 雨水
    • 融水(冰雪、冰河融化的水)
    • 河水(河川、溪流、江河的水)
    • 地下水(地下水、湧泉水、溫泉水)
    • 地下伏流水(伏流水、地下河河水)
    • 地表水(地底湖的水源之一)
    • 海水(通常不是水源,僅在海嘯、海水倒灌、海浪浪花...等情況下會成為水源)
  • 人工引水
    • 引水道、引水隧道
    • 排水道、排水溝、排水管、下水道
    • 分洪道
    • 運河
    • 輸水管線、水泵
    • 農業水利建設(水圳、水渠、江堰、溝渠...等)
    • 地熱發電廢水
    • 鑽井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天山天池是由冰河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形成湖泊雛形(冰漬湖),後續發生大規模山崩才形成現今模樣
  2. ^ 洪水、淹水所形成的水患持續時間為幾十分鍾至十幾天不等,依據天候、洪水規模、排水狀況、蒸發和滲透速度而定。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构造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2. ^ 020期-地理教室「宜蘭多樣的海岸地形與特殊地理景觀」-單面山. 蘭陽博物關. [2025-1-25] (中文). 
  3. ^ Makhous, M.; Galushkin, Y. (2005). Basin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he burial, thermal and maturation histori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Editions TECHNIP. p. 66. ISBN 978-2-7108-0846-6. Retrieved 18 November 2011.
  4. ^ 4.0 4.1 Ceramicola, S.; Stoker, M.; Praeg, D.; Shannon, P.M.; De Santis, L.; Hoult, R.; Hjelstuen, B.O.; Laberg, S.; Mathiesen, A. (2005). "Anomalous Cenozoic subsidence along the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Ireland to mid-Norway".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2 (9–10): 1045–67. doi:10.1016/j.marpetgeo.2005.04.005.
  5. ^ Zheng, Y.-F.; Chen, R.-X. (2017). "Regional metamorphism at extreme con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orogeny at convergent plate margi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45: 46–73. Bibcode:2017JAESc.145...46Z. doi:10.1016/j.jseaes.2017.03.009
  6. ^ 劉池洋 et al.沉積盆地類型劃分及其相關問題討論《地學前緣》2015年03期
  7. ^ 堰塞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8. ^ 8.0 8.1 8.2 8.3 8.4 翰林雲端學院-國中地球科學 堰塞湖.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9. ^ 甘肅舟曲縣堰塞湖形成示意圖. 中國政府網. [2025-2-03] (中文). 
  10. ^ 10.0 10.1 八八水災小林村紀實 (PDF). 水利技師公會. [2025-2-04] (中文). 
  11. ^ David L. Correll; Thomas E. Jordan; Donald E. Weller. Beaver pond biogeochemical effects in the Maryland Coastal Plain. Biogeochemistry. June 2000, 49 (3): 217–239. JSTOR 1469618. doi:10.1023/a:1006330501887. 
  12. ^ Sarah Muskopf. The Effect of Beaver (Castor canadensis) Dam Removal on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Taylor Creek and Wetland, South Lake Tahoe, California (學位論文).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Natural Resources. October 2007. hdl:2148/264. 
  13. ^ Goldfarb, Ben. The Gnawing Question of Saltwater Beavers. Hakai magazine. 2019-01-29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14. ^ Hood, W. Gregory. Beaver in Tidal Marshes: Dam Effects on Low-Tide Channel Pools and Fish Use of Estuarine Habitat (PDF). Wetlands. 2012-02-16, 32 (3): 401–410 [2019-02-01]. doi:10.1007/s13157-012-0294-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09). 
  15. ^ 火口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7). 
  16. ^ 地理教室,無國界-高一第一冊地形單元補充資料~火山地形. OneOne食旅日常. [2025-1-05] (中文). 
  17. ^ 火口原湖(カコウゲンコ)とは? 意味や使い方 - コトバンク. コトバンク [ 辭書・百科事典・各種データベースを一度に検索 ]. [2025-1-25] (日文). 
  18. ^ 冰島Mývatn The Diamond Circle最美鑽石圈 米湖溫泉、地熱、火山、瀑布. 作者:OneOne. [2025-2-03] (中文). 
  19. ^ 冰川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0). 
  20. ^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冰河地形.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21. ^ 21.0 21.1 21.2 地理教室,無國界-高一第一冊L12冰河地形. 地理教室,無國界. [2025-1-05] (中文). 
  22. ^ 翰林雲端學院-國中地球科學 冰蝕湖.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23. ^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冰蝕地形.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24. ^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冰水沉積.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25. ^ Asher-Bolinder, Sigrid. U.S.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4) (英語). 
  26. ^ 26.0 26.1 26.2 全球冰湖的区域特征和变化模式揭示. 中國科技網. [2025-1-25] (中文). 
  27. ^ 河成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28. ^ Lagasse, Peter Frederick. Handbook for Predicting Stream Meander Migration. Washington, D.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4. ISBN 9780309088145
  29. ^ 牛轭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30. ^ 地理教室,無國界-高一第一冊L6河流作用與地形. 地理教室,無國界. [2025-1-05] (中文). 
  31. ^ 地理基礎講義-河流地形 (PDF). 信望愛基金會・地理種子教師團隊. [2025-2-02] (中文). 
  32. ^ 臺灣河川流域區、地形分段與類群的建構與分析 楊佳寧 郭鎮維 游牧笛 沈淑敏 (PDF).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53(1):13-24(2022). [2025-2-02] (中文). 
  33. ^ 網頁:鄧國雄,《雙連埤的河川襲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荒野保護協會[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6.8.7
  34. ^ 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对比研究. 沉積學報 2015, Vol. 33 Issue (6): 1170-1181. [2025-2-02] (中文). 
  35. ^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島讀河溪 潭的觀察.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島讀河溪. [2025-1-05] (中文). 
  36. ^ 风成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37. ^ 37.0 37.1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風蝕窪地.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38. ^ 風蝕窪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生物地理和自然保育研究室. [2025-1-05] (中文). 
  39. ^ 风成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40. ^ 科学网-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弗雷泽岛-马志飞. 科學網. [2025-2-2] (中文). 
  41. ^ 41.0 41.1 傳統領域當荒地 知本濕地「活化」記. 環境資訊中心. [2025-1-05] (中文). 
  42. ^ 42.0 42.1 Bai, Xiaoyong; Ran, Chen; Chen, Jing』an; Luo, Guangjie; Chen, Fei; Xiao, Biqin; Long, Mingkang; Li, Zilin; Zhang, Xiaoyun; Shen, Xiaoqian; Yang, Shu; Lin, Xinhai; Li, Chaojun; Zhang, Sirui; Xiong, Lian; Wang, Shijie. Methods, progress and prospect for diagnosis of karst ecosystem health in China—An overview.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23-03-01. doi:10.1360/TB-2022-1174. 
  43. ^ 岩溶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44. ^ 王觀勝; 程星; 武國輝. 浅谈岩溶泉的形成机制与利用修复-以贵州省为例[J]. 科協論壇. 2008, 11 (下): 59–60 [2022-06-16]. 
  45. ^ Devil's Millhopper州立地理公園. [2010-06-02]. [永久失效連結]
  46.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sinkhole 落水洞. 術語在線. 2006 [201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中文). 
  47. ^ 國家教育研究院. 滲穴 sinkhole.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辭暨書資訊網. [201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中文). 
  48. ^ whc.unesco.org. [201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8). 
  49. ^ 游遍中国.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8年1月. ISBN 9787508044576. 
  50. ^ 50.0 50.1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 石灰岩地形.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51. ^ 51.0 51.1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初高中地理. [2025-1-25] (中文). 
  52. ^ Palcu, D.V.; Krijgsman, W. The dire straits of Paratethys: gateways to the anoxic giant of Eurasia.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23, 523. S2CID 245054442. doi:10.1144/SP523-2021-73. 
  53. ^ 世界奇觀.無毒水母湖 帛琉 - 彩繪旅行社. [2025-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02). 
  54. ^ 海成湖——潟湖.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55. ^ 地理教室,無國界-高一第一冊L11海岸地形. 地理教室,無國界. [2025-1-05] (中文). 
  56. ^ 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初高中地理. [2025-1-25] (中文). 
  57. ^ 太湖成因 - 太湖风景名胜区资源版. 太湖風景名勝區. [2025-2-2] (中文). 
  58. ^ Monro, Alexandre K.; Bystriakova, Nadia; Fu, Longfei; Wen, Fang; Wei, Yigang. Discovery of a diverse cave flora in China. PLOS ONE. 2018-02-07, 13 (2): e0190801. doi:10.1371/journal.pone.0190801. 
  59. ^ The Virtual Lava Tub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rge educational site on lava tube features and how they form, with many photos
  60. ^ "Seegrotte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egrotte Hinterbrühl Schaubergwerke GmbH, retrieved on January 3, 2014.
  61. ^ 地下宮殿VR在家看 龍山埤塘生態公園導覽大進化. 桃園市政府. [2025-1-25] (中文). 
  62. ^ 岳, 宗玉; 史, 珂; 邸, 凱昌; 林, 楊挺; 芶, 盛. 撞击坑研究进展与展望.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23-11-01, 53 (11): 2482–2493. doi:10.1360/SSTe-2022-0127. 
  63. ^ 翰林雲端學院-國中地球科學 地下水面.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64. ^ 翰林雲端學院-高中地理 湧泉帶. 翰林雲端學院. [2025-1-05] (中文). 
  65. ^ Definition of geyser noun 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 [201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66. ^ geyser | Definition of geyser in English by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Dictionaries | English.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6). 
  67. ^ 67.0 67.1 撒哈拉沙漠淹水了!2天下完「一整年雨量」 驚人空拍照曝光. ETtoday國際新聞. [2025-1-25] (中文). 
  68. ^ Reynolds, Julian D.; Duigan, Catherine; Marnell, Ferdia; O'Connor, A. Extreme and Ephemeral Water Bodies in Ireland. Chapter 4 in: Studies in Irish Limnology, Editor: P.S. Giller. The Marine Institute (Dublin, Ireland). 1998. 
  69. ^ 69.0 69.1 69.2 69.3 八八風災特別報導-萬丹水淹半層樓 獨家直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視新聞
  70. ^ Kirk Johnson. Alaska Looks for Answers in Glacier's Summer Flood Surges. New York Times. 2013-07-22 [201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Glaciologists even have a name for the process, which is happening in many places all over the world as climates change: jokulhlaup, an Icelandic word usually translated as 'glacier leap.' 
  71. ^ 野性冰島:冰島的火山們. 作者:YuetTan LAU. [2025-2-03] (中文). 
  72. ^ Kirk Johnson. Alaska Looks for Answers in Glacier's Summer Flood Surges. New York Times. 2013-07-22 [201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Glaciologists even have a name for the process, which is happening in many places all over the world as climates change: jokulhlaup, an Icelandic word usually translated as 'glacier leap.' 
  73. ^ 73.0 73.1 阿拉斯加冰川又潰堤,夏季洪水成北國常態. TechNews 科技新報. [2025-2-03] (中文). 
  74. ^ Editor. Ice Jams & Flooding (PDF).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21-09-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22). 
  75. ^ Kirk Johnson. Alaska Looks for Answers in Glacier's Summer Flood Surges. New York Times. 2013-07-22 [201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Glaciologists even have a name for the process, which is happening in many places all over the world as climates change: jokulhlaup, an Icelandic word usually translated as 'glacier leap.' 
  76. ^ 烏克蘭水壩遭炸毀:數千平民逃命 俄烏均否認發動攻擊. BBC NEWS 中文網. [2025-2-3] (中文). 
  77. ^ 圖輯:印尼地震引發附近多國海嘯(2004年12月26日,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2025-1-25] (中文). 
  78. ^ 人工湖--水库.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79. ^ 沒錯就是仙境無誤啊!到冰島夢幻的藍湖必做的5件事. 妞新聞 niusnews. [2025-2-2] (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