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6次撤和1次地市合併,新設1個地區,1個地級市改為市轄區,有5個縣級市、4個縣改為市轄區,1個縣與1個縣級市合設2個市轄區,2個市轄區改為縣,還有1個自治縣隸屬變更,1個市轄區、1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更名,4個縣人民政府遷移。

列表中,行政單位名稱後的數字為行政區劃代碼

地級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編輯]

撤銷地區,設立地級市

[編輯]

即所謂的撤地建市。按省級行政區劃順序排列。

原行政單位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安徽省
宿縣地區 342200 國務院12月6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102號[1]
撤銷宿縣地區,設立地級宿州市 宿州市 341300
- 宿州市 342201 撤銷縣級宿州市,設立埇橋區,以原縣級宿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埇橋區的行政區域 - 埇橋區 341302
碭山縣 342221 改由宿州市管轄 碭山縣 341321
蕭縣 342222 蕭縣 341322
靈璧縣 342224 靈璧縣 341323
泗縣 342225 泗縣 341324
江西省
贛州地區 362100 國務院12月24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114號[2]
撤銷贛州地區,設立地級贛州市 贛州市 360700
- 贛州市 362101 撤銷縣級贛州市,設立章貢區,以原縣級贛州市的行政區域為章貢區的行政區域 - 章貢區 360702
瑞金市 362102 改由江西省直轄,贛州市代管 瑞金市 360781
南康市 362103 南康市[註 1] 360782
贛縣 362121 改由贛州市管轄 贛縣[註 2] 360721
信豐縣 362123 信豐縣 360722
大余縣 362124 大余縣 360723
上猶縣 362125 上猶縣 360724
崇義縣 362126 崇義縣 360725
安遠縣 362127 安遠縣 360726
龍南縣 362128 龍南縣[註 3] 360727
定南縣 362129 定南縣 360728
全南縣 362130 全南縣 360729
寧都縣 362131 寧都縣 360730
于都縣 362132 于都縣 360731
興國縣 362133 興國縣 360732
會昌縣 362135 會昌縣 360733
尋烏縣 362136 尋烏縣 360734
石城縣 362137 石城縣 360735
河南省
信陽地區 413000 國務院6月9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44號[2]
撤銷信陽地區,設立地級信陽市 信陽市 421200
- 信陽市 413001 撤銷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溮河區平橋區[註 4] - 溮河區 411502
信陽縣 413024 平橋區 411503
息縣 413021 改由信陽市管轄 息縣 411528
淮濱縣 413022 淮濱縣 411527
潢川縣 413024 潢川縣 411526
光山縣 413025 光山縣 411522
固始縣 413026 固始縣 411525
商城縣 413027 商城縣 411524
羅山縣 413028 羅山縣 411521
新縣 413029 新縣 411523
湖北省
咸寧地區 422300 國務院12月6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102號[6]
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 咸寧市 421200
- 咸寧市 422301 撤銷縣級咸寧市,設立咸安區,以原縣級咸寧市的行政區域為咸安區的行政區域 - 咸安區 421202
赤壁市 422302 改由湖北省直轄,咸寧市代管 赤壁市 421281
嘉魚縣 422322 改由咸寧市管轄 嘉魚縣 421221
通城縣 422324 通城縣 421222
崇陽縣 422325 崇陽縣 421223
通山縣 422326 通山縣 421224
四川省
廣安地區 513600 國務院7月31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60號[7]
撤銷廣安地區,設立地級廣安市 廣安市 511600
- 廣安縣 513621 撤銷廣安縣,設立廣安區,以原廣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安區的行政區域 - 廣安區 511602
華鎣市 513601 改由四川省直轄,廣安市代管 華鎣市 511681
岳池縣 513622 改由廣安市管轄 岳池縣 511621
武勝縣 513623 武勝縣 511622
鄰水縣 513624 鄰水縣 511623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南地區 642100 國務院5月11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33號[8]
撤銷銀南地區,設立地級吳忠市 吳忠市 640300
- 吳忠市 642101 撤銷縣級吳忠市,新設利通區,以原縣級吳忠市的行政區域為利通區的行政區域 - 利通區 640302
青銅峽市 642102 改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直轄,吳忠市代管 青銅峽市 640381
靈武市 642103 靈武市[註 5] 640181
中衛縣 642123 改由吳忠市管轄 中衛縣[註 6] 640321
中寧縣 642124 中寧縣[註 7] 640322
鹽池縣 642126 鹽池縣 640323
同心縣 642127 同心縣 640324

地區和地級市合併

[編輯]

即所謂的地市合併。地級市行政區劃代碼和下轄縣市名稱、隸屬關係、行政區劃代碼均未改變的不再列出。

原行政單位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地區 452300 國務院8月27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73號[7]
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組建新的桂林市(地級) -
- 靈川縣 452322 改由桂林市管轄 桂林市管轄 靈川縣 450323
全州縣 452323 全州縣 450324
興安縣 452324 興安縣 450325
永福縣 452325 永福縣 450326
灌陽縣 452327 灌陽縣 450327
龍勝各族自治縣 452328 龍勝各族自治縣 450328
資源縣 452329 資源縣 450329
平樂縣 452330 平樂縣 450330
荔浦縣 452331 荔浦縣[註 8] 450331
恭城瑤族自治縣 452332 恭城瑤族自治縣 450332

地區的增設

[編輯]
原行政單位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
四川省
國務院2月26日批覆同意
國函〔1988〕15號[11]
設立資陽地區 資陽地區[註 9] 513900
內江市代管 資陽市 511081 - 資陽市[註 9] 513901
簡陽市 511082 簡陽市[註 10] 513902
內江市管轄 樂至縣 511022 樂至縣[註 11] 513922
安岳縣 511023 安岳縣[註 11] 513921

撤銷地級市,設立市轄區

[編輯]
原行政單位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建制
雲南省
東川市 530200 國務院12月6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104號[2]
撤銷地級東川市,設立昆明市東川區,以原東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東川區的行政區域 昆明市管轄 東川區 530113

其他縣級行政區劃變更列表

[編輯]

撤銷縣,設立市轄區

[編輯]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建制
松江縣 310227 上海市 國務院2月27日批覆同意
國函〔1987〕16號[11]
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以原松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松江區的行政區域 上海市 松江區 310117
順義縣 110222 北京市 國務院3月3日批覆同意
國函〔1987〕17號[11]
撤銷順義縣,設立順義區,以原順義縣的行政區域為順義區的行政區域 北京市 順義區 110113
新洲縣 420124 湖北省武漢市 國務院9月15日批覆同意
國函〔1987〕77號[7]
撤銷新洲縣,設立武漢市新洲區,以原新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新洲區的行政區域 湖北省武漢市 新洲區 420117
黃陂縣 420123 撤銷黃陂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以原黃陂縣的行政區域為黃陂區的行政區域 黃陂區 420116

撤銷市轄區,設立縣

[編輯]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建制
江陵區 421004 湖北省荊州市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7月2日批覆
民行批〔1987〕26號[12]
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以原江陵區的行政區域為江陵縣的行政區域 湖北省荊州市 江陵縣 421024
沙洋區 420803 湖北省荊門市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9日批覆
民行批〔1987〕49號[13]
撤銷荊門市沙洋區,設立沙洋縣,以原沙洋區的行政區域為沙洋縣的行政區域 湖北省荊門市 沙洋縣 420822

縣級行政區划行政隸屬變更

[編輯]
行政單位 原屬省市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現屬省市 新行政區劃代碼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530327 雲南省曲靖市 國務院12月6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104號[2]
將曲靖市的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劃歸昆明市管轄 雲南省昆明市 530129

縣級行政區劃更名

[編輯]
原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新行政建制[註 12]
枝城市 420581 湖北省直轄
宜昌市代管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1日批覆
民行批〔1998〕21號[13]
將枝城市更名為宜都市 宜都市
蒲圻市 422302 湖北省咸寧地區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6月11日批覆
民行批〔1998〕22號[14]
將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 赤壁市
萬縣區 500101 重慶市 國務院5月22日批覆同意
國函〔1998〕37號[8]
將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註 13] 萬州區
路南彝族自治縣 530126 雲南省昆明市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0月8日批覆
民行批〔1998〕45號[12]
將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

縣級行政區划行政機構遷移

[編輯]
行政單位 所屬省市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陝縣[註 14] 411222 河南省三門峽市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3月9日批覆
民行批〔1998〕7號[15]
將陝縣人民政府駐地由三門峽市市區遷至陝縣大營鎮
隴川縣 533124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4月29日批覆
民行批〔1998〕11號[14]
將隴川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城子鎮遷至章鳳鎮
懷寧縣 340822 安徽省安慶市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9月25日批覆
民行批〔1998〕41號[13]
將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
元陽縣 532528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2月19日批覆
民行批〔1998〕52號[13]
將隴川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新街鎮遷至南沙鎮

其他

[編輯]
原名稱 所屬省份 變更時間與批文 變更方式 新名稱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 雲南省 國務院批准
民政部10月6日批覆
民行批〔1998〕44號[12]
將「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更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
並規定羅馬字拼寫為「Yarlung Zangbo Daxiagu」
雅魯藏布大峽谷

注釋

[編輯]
  1. ^ 南康市於2013年10月18日被批覆撤銷,設立贛州市南康區,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60703(國函〔2013〕114號)[3]
  2. ^ 贛縣於2016年9月14日被批覆撤銷,設立贛州市贛縣區,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60704(國函〔2016〕156號)[4]
  3. ^ 龍南縣於2020年6月被批覆撤銷,設立縣級龍南市,由贛州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360783(民函〔2020〕61號)[5]
  4. ^ 其中,溮河區轄原縣級信陽市老城民權五里敦車站4個街道和五星雙井南灣3個鄉及原信陽縣遊河董家河溮河港潭家河柳林十三里橋吳家店李家寨東雙河9個鄉(鎮),平橋區轄原縣級信陽市羊山街道前進鄉及原信陽縣彭家灣洋河、九店、長台關龍井肖王胡店肖店查山平昌關高梁店、王崗、蘭店、平橋明港五里店邢集17個鄉(鎮)。
  5. ^ 靈武市於2002年10月25日被批准變更為銀川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640181(寧政發〔2002〕92號)[9]
  6. ^ 中衛縣於2003年12月31日被批覆撤銷,改設地級中衛市,行政區劃代碼640500;以原中衛縣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沙坡頭區的行政區域,行政區劃代碼640502(國函〔2003〕139號)。
  7. ^ 中寧縣於2003年12月31日劃歸中衛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640521(國函〔2003〕139號)。
  8. ^ 荔浦縣於2018年7月2日被批覆撤銷,設立縣級荔浦市,由桂林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450381(民函〔2018〕106號)[10]
  9. ^ 9.0 9.1 2000年6月14日,資陽地區被批覆撤銷,設立地級資陽市,行政區劃代碼512000;撤銷縣級資陽市,設立資陽市雁江區,行政區劃代碼512002(國函〔2000〕71號)。
  10. ^ 2000年6月14日,簡陽市被批覆改由資陽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12081(國函〔2000〕71號);2016年5月3日,簡陽市被批覆改由成都市代管,行政區劃代碼調整為510185(國函〔2016〕78號)[4]
  11. ^ 11.0 11.1 2000年6月14日,安岳縣、樂至縣被批覆劃歸資陽市管轄,行政區劃代碼分別調整為512021、512022(國函〔2000〕71號)。
  12. ^ 1998年縣級行政區劃更名均未改變行政區劃代碼。
  13. ^ 與之同時更名的還有作為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受重慶市委、市政府委託代管忠縣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6縣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
  14. ^ 2015年2月16日,陝縣被批覆撤銷,改設三門峽市陝州區,行政區劃代碼411203(國函〔2015〕39號)。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32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9-01-06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2. ^ 2.0 2.1 2.2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3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9-01-20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三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中國政府網.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4. ^ 4.0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六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中國政府網.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5. ^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龙南县设立县级龙南市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2020-06-30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33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9-01-13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7. ^ 7.0 7.1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25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11-05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8. ^ 8.0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24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10-22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8).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2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八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中國政府網.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11. ^ 11.0 11.1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1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05-11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17). 
  12. ^ 12.0 12.1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31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12-30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13. ^ 13.0 13.1 13.2 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8年). 中國政府網. 2007-03-23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8). 
  14. ^ 14.0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19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08-21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9).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8年第6号 (PDF). 中國政府網. 1998-03-30 [2020-12-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