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島炮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黃島炮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888-1895年
編號3-9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黃島炮台,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現隸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1]

簡介

[編輯]

黃島位於劉公島最西端,距威海灣北山嘴僅1.6海里,與北山嘴共同扼守威海灣北口[2][來源可靠?]清朝末期之前稱「望台島」,曾是獨立的島嶼,只有落潮後才能涉海抵達[3]。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後,1889年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率將士將黃島與劉公島之間的淺灘填石築路,加固形成一道擋浪堤,與劉公島相連,成為劉公島和黃島之間唯一的陸路通道。又在擋浪堤以南新形成的小海灣里建設了停泊和維修小型艦艇用的麻井子船塢。北洋海軍還曾在黃島修建燈塔一座,後被島外金線頂燈塔取代[2]

1891年,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率三營1500名將士,開始在黃島建設炮台、坑道、兵舍。坑道平均開挖深度約5米、寬度約5米,總長度400米;兵房開挖長度30米、進深20米、深5米;兵房前辟平地,長100米,寬30米,深3米;黃島炮台土石方開挖總量約為22000多立方米。威海衛沿岸多為沙礫岩地質,間有花崗岩地質,當時施工技術條件落後,建設炮位須「轟山拓地以作台基,用力尤巨。」土石方工程只好靠車推人挑,「取土運料皆遠,極費工力。」[2]

黃島炮台設計科學,布局嚴謹,結構堅固。炮台的地下坑道、兵舍、彈藥庫相連。坑道為券頂結構,花崗岩砌築,水泥灌漿,高約2米,寬約1.5米,總長度將近300米,炮兵可直接通過坑道進入炮位。兵舍依山崖而建,頂部和炮台處在同一平面,冬暖夏涼,安全隱蔽[2]

黃島炮台設有240毫米口徑平射炮4門、60毫米口徑行營炮2門、速射炮3門[2]。1894年建成後由北洋護軍駐守,與威海北岸炮台(北幫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可封鎖威海灣北口[2][3]

甲午戰爭中,1894年8月12日夜間,日本聯合艦隊6艘艦艇駛近威海灣北口試探性騷擾,黃島炮台與北山嘴炮台各開數炮,擊退日艦。1895年2月6日,日本陸軍在威海灣北岸架設快炮,與海上的聯合艦隊配合夾擊劉公島及北洋艦隊。黃島炮台與北洋海軍的靖遠艦濟遠艦平遠艦廣丙艦配合,炮擊威海灣北岸和日艦,擊退日本聯合艦隊。1895年2月17日,劉公島向日本投降後,黃島炮台被日軍占領。其後,黃島炮台大炮被日軍拆除[2]

1897年末德國占領膠州灣俄國占領旅順口後,英國以均衡俄國勢力為由,向清廷提出租占威海衛的要求。在向德國承諾不修築內地鐵路、代清政府墊付了日本甲午戰爭剩餘賠款、協商已占領威海衛三年的日軍退出威海衛之後,1898年5月19日英艦「水仙花」號駛入威海港,與山東候補道嚴道洪以及「復濟」號兵船管帶、北洋海軍前游擊林穎啟共同接管了日軍退出後的營地[2]

1898年5月24日,英國租借威海衛的交接儀式在已失去軍事功能的黃島炮台下舉行,根據中、三方協商,先於前一日降下日本國旗,升起大清龍旗,再於本日的儀式上升起英國國旗,並演奏英國國歌和大清的國歌,在宣讀完畢之後,降下大清龍旗[3]。儀式前,一隊英軍和部分「復濟號」水兵圍成方陣,林穎啟向到場中國民眾和官兵解釋儀式性質,「水仙花」號艦長金·霍爾宣讀占領宣言。隨後在軍樂隊奏響的英國國歌聲中,英國國旗升起,停泊在港灣的中外軍艦齊鳴禮炮[2]。本日也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誕辰,威海衛成了她的「生日禮物」[3]。在場的英國水兵歡呼「女王萬歲」,而中國「復濟號」水兵目睹了這一屈辱,張伯苓便是其中一員[2]

黃島頂部平坦寬闊,東望威海衛城及山嶺,北望大海。將交接地選在黃島炮台顯示了劉公島在英國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大清此前在和英國公使談判時曾提出,劉公島西半部陸地需由中國管轄,但英方堅決拒絕,清政府只好放棄。1930年中國收回威海衛時,劉公島被英國續租,定期十年[3]

英國強租威海衛期間,英國在威海衛的軍事行政中心設於劉公島,黃島一度成為駐紮英軍的兵營。炮台上下布滿英軍帳篷及臨時營房。1902年,威海衛文職行政長官到任以後,行政機關遷往大陸,同時英國放棄了在劉公島建設永久性海軍基地的計劃,駐威海衛英軍大幅減少,黃島兵營隨之撤銷。此後英國海軍為發揮過去北洋海軍時期建成的麻井子船塢的功能,在黃島炮台前靠近麻井子船塢之處建設了兩排建築,作為艦艇維修車間和屯煤的倉庫。另據1942年日本人繪製的劉公島示意圖,該處幾棟建築標為苦力房,說明該時期這裡是劉公島上受僱勞工的居所[2]

黃島炮台的形制與公所後炮台近似[1]。現炮基尚存,地下工事保存完好[2]。1988年黃島炮台作為「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對船塢防浪堤進行了加寬加固,拆除了黃島炮台前的建築,並在原址重新建設了兩排兵舍。1990年代,駐劉公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黃島建兵器館,並與黃島炮台遺址共同對外開放[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威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5-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坐马扎,听故事」黄岛风云百年. 百家號. 2017-07-27. 
  3. ^ 3.0 3.1 3.2 3.3 3.4 黄岛炮台上的“狮龙易帜”. 搜狐. 2018-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4. ^ 於雪梅. 文化遗产旅游视角下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研究. 山東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