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爾地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爾代夫共和國
ދިވެހިރާއްޖޭގެ ޖުމުހޫރިއްޔާ迪維希語
國歌:國家致敬
首都
暨最大城市
馬累
官方語言迪維希語
官方文字它拿字母
族群
迪維希人≈100%[1][2][3]
宗教
伊斯蘭教
政治體制單一制
總統制
領導人
• 總統
穆罕默德·穆伊祖
成立
• 從英國獨立
1965年7月26日
面積
• 總計
298[4]平方公里(第214名
• 水域率
≈97%
人口
• 估計
521,457[5][6]第175名
• 密度
1,102.5/平方公里(第11名
GDPPPP2022年估計
• 總計
113.85億美元[7]第161名
• 人均
29,132美元[7]第69名
GDP(國際匯率)2022年估計
• 總計
55.02億美元[7]第157名
• 人均
14,078美元[7]第67名
貨幣拉菲亞MVR
時區UTC+5
• 曆法
公曆
行駛方位靠左行駛
電話區號+960 
ISO 3166碼MDV
主要節日獨立日:1965年7月26日
家用電源電壓230 V
家用插座標準A、D、G、J、K、L
人類發展指數0.740[9](第95名)
互聯網頂級域.mv

馬爾代夫共和國迪維希語ދިވެހިރާއްޖޭގެ ޖުމުހޫރިއްޔާ羅馬化:Dhivehi Raajjeyge Jumhooriyya),通稱馬爾代夫ދިވެހިރާއްޖެ‎),《瀛涯勝覽》、《西洋朝貢典錄》、《明史》作溜山國,《星槎勝覽》曰溜洋國,位於斯里蘭卡印度西南偏南對出的印度洋水域約500公里處,屬於南亞地區。是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馬爾地夫面積為298平方公里,為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人口為521,457人,馬累為該國首都及最大城市,傳統上稱之為「國王之島」(King's Island)。

馬爾地夫由一系列南北長820公里,東西寬120公里,包含了26個環礁的約1,192座珊瑚礁島組成。平均土地高度僅海拔1.5公尺(4英尺11英寸)[10],為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最高點亦為最低的國家之一,僅2.4公尺(7英尺10英寸)[10]

馬爾地夫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創始會員國,同時為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世界銀行將馬爾地夫歸為中高收入經濟體[11],漁業為馬爾地夫最主要的經濟活動,而旅遊業為成長最迅速的產業。馬爾地夫與斯里蘭卡為南亞唯二人類發展指數為「高」的國家[12],其人均收入為南亞國家中最高者[13]

2016年10月14日,馬爾代夫宣佈退出大英國協,以抗議大英國協對該國關於貪腐及人權的批評[14],至2020年2月1日重新加入[15]

歷史

[編輯]

歷史上,馬爾代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因為它位於印度洋主要的航線位置上,馬爾地夫附近的鄰國是斯里蘭卡印度,這兩國的文化及商業和馬爾地夫緊密的連繫在一起近好幾個世紀,馬爾地夫提供了當時遍及亞洲及部份東非沿海地區作為貨幣的貝殼主要來源。

16世紀之後,在殖民浪潮下,歐洲人佔領了許多印度洋上的貿易地點,馬爾地夫當然也無法置身於事外,第一個先來到的是葡萄牙人,再來是荷蘭人法國人偶爾也來干預當地的政治,然而在前幾個外來歐洲人的干預之後,在19世紀時,馬爾地夫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而英國人對於馬爾地夫君主的統治,亦給予充分的認受性。

馬爾地夫在1965年時脫離英國獨立,然而,獨立之後該國仍將阿杜環礁(Addu Atoll)內的甘島(Gan Island)上的空軍基地提供給英國人使用至1976年。當英國在1976年完全撤出該空軍基地時,剛好是冷戰一觸即發的高峰期,國際上都在關注此空軍基地未來的動向。蘇聯當局曾研擬向馬爾地夫當局租藉此空軍基地,但都遭到馬爾地夫政府多次的拒絕。

馬爾地夫共和國在1990年之前所面臨的挑戰是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步伐來提供國家在有限的漁業、農業、旅遊業的基礎資源;馬爾代夫亦被譽為「上帝拋灑人間的項鍊」,「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正是由於這些優美的自然環境,近年來馬爾代夫逐漸受到廣大遊客的喜愛,中國遊客也經常光顧馬爾代夫。另外一方面更令人關心的項目就是長期的因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因為馬爾地夫當地低窪的珊瑚島很多,所以將造成災難性的傷害,這也是未來政府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馬爾地夫於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中受到海嘯的破壞,僅有9個島嶼未受洪水侵襲[16][17],57個島嶼的基礎設施嚴重損壞,6個島嶼被摧毀。共有21個度假村因海嘯破壞而關閉,經濟損失達4億美元,即該國62%的國內生產總額[18][19],造成102名馬爾地夫人及6名外國人喪生[20]

地理

[編輯]
群島地圖
衛星圖像
首都馬累,人口約10萬

馬爾代夫是一個島國,包含了26個環礁,約1,192座珊瑚礁群島,南北長820公里,東西寬120公里,北方是印度拉克沙群島,東北偏北方約500公里為印度半島,南方約900公里為英屬印度洋領地查哥斯群島

約有200座島有人居住,其中有許多島嶼被開闢為觀光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馬爾代夫有80%的陸地海拔不到一米。由於海平面上升,已有許多島嶼遭到海水氾濫和海岸侵蝕,造成極大威脅[21],聯合國環境小組亦提出警告,依照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馬爾地夫將於2100年起不適宜居住[22][23]

馬爾地夫的保護區由環境能源暨電信部管理,馬爾地夫共有31個保護區[24]

氣候

[編輯]

熱帶季風氣候,炎熱潮濕,各月平均溫度約24至33℃,年降雨量約2,540毫米(北部地區)至3,810毫米(南部地區)[25]

行政區劃

[編輯]

馬爾地夫共由26組天然礁石群組成。這些礁石群被分成19個行政區、兩個市[26],分別如下:

政府

[編輯]

馬爾地夫為一總統制共和國,總統為具有廣泛權力的政府首腦國家元首。總統領導行政部門,同時擔任國防部長,任命內閣成員,惟須經人民議會同意。現任總統為穆罕默德·穆伊祖,任期由2023年11月17日開始。人民議會共有85名來自各地組成的代表[3]

政治

[編輯]

加堯姆在位近30年,他打壓反對黨,曾於2006年11月11日反對黨大遊行前非法逮捕反對人士。

2007年9月29日,2名懷疑是遜尼派恐怖分子首都馬累的中央公園外,因投擲土製炸彈,導致8名華人、2名英國人和2名美國人受傷被拘捕

2008年的總統大選,執政黨代表的加堯姆輸給了代表反對派參選的穆罕默德·納希德而結束了他近30年的獨裁統治。

2012年2月7日在國內爆發警察叛變及持續數週的群眾示威後,穆罕默德·納希德在電視記者會上宣布辭去馬爾地夫總統,並將總統職權移交給副總統哈山。

2016年10月13日,馬爾代夫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鑑於長期以來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及英聯邦秘書處給予馬爾代夫不公平、不公正待遇,馬爾代夫政府決定脫離英聯邦。英聯邦一直努力成為馬內政問題的積極參與者,這違反了聯合國憲章英聯邦憲章

2018年2月1日最高法院裁定關於前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等人的判決有政治動機且具爭議,決定推翻判決和下令重審,獲反對派及西方國家歡迎。裁決令反對派於85人議會取得大多數地位,可以在議會上啟動彈劾總統程序。不過亞明政府已表明不會遵循。自判決以來,亞明連續辭退兩名聲言會執行判令的警察總長。馬爾代夫軍警於2月3日起封鎖國會大樓。司法部長阿尼(Mohamed Anil) 於2月4日發表電視演說,指最高法院試圖推翻總統,同日國會宣布無限期休會,而同日2名被最高法院恢復議席、結束流亡返國的反對派議員在機場被逮捕,該國連日來的政治危機急速升溫[27][28]

軍事

[編輯]

馬爾地夫國防部隊(Maldives National Defense)是一個聯合安全部隊負責保衛馬爾地夫的主權和安全。馬爾代夫擁有大約10萬名國防部軍人,其中有五萬海軍,平時會參與釣魚,浮潛,擔任地方導遊。當馬爾代夫遭遇危險,他們臨危授命。馬爾代夫擅長海上軍隊研究,擁有十台海上軍事坦克

外交

[編輯]

馬爾地夫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並於1982年加入英聯邦,即自聯合王國獨立後17年。2016年10月,馬爾代夫宣佈退出英聯邦[29],以抗議大英國協對該國關於貪腐及人權的批評[30]。2020年2月1日,馬爾代夫重新加入英聯邦[15]

交通

[編輯]

中馬友誼大橋位於馬爾代夫北馬累環礁,跨越Gaadhoo Koa海峽,連接馬累島、機場島(胡魯累島)和胡魯馬累島三個相鄰島嶼,於2015年12月30日開工,並於2018年8月30日正式開通,是馬爾代夫最重要的島嶼連接工程。馬爾地夫基於環境因素,境內無法建設鐵路,但仍設有易卜拉欣納西爾國際機場,該機場為馬爾地夫主要對外交通樞紐,不少國際航空公司於該機場設有航點。惟該國私人航空公司美佳航空因公司重組且無投資人出資,已於2017年5月停止營運[31]。馬爾地夫的國家航空公司馬爾代夫國家航空主要營運島嶼間的航班,亦有少數飛往印度、孟加拉及中國的國際航班[32]

位於馬爾代夫最南端甘島上另一個國際機場叫甘島國際機場。目前的國際航線有甘島-重慶江北)、甘島-首爾仁川)、甘島-香港、甘島-科倫坡班達拉奈克)。馬爾代夫國內各島嶼間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舶、水上飛機、內陸飛機[33]。首都馬累面積1.5平方公里,使用較多的是自行車、摩托車和小型汽車。

經濟

[編輯]
馬爾地夫出口商品組成圖

歷史上馬爾地夫曾經輸出大量貝殼,為史前時期常用的貨幣。西元二世紀時,這些群島被阿拉伯人稱為「金錢群島」[34]。在奴隸貿易時期,西方國家將大量的馬爾地夫貝殼引進非洲[35]

馬爾代夫是個島國,陸地面積相當狹窄。工業農業水準低下。漁業航運旅遊是三大經濟支柱。馬爾地夫於1970年代初期仍非廣為人知的旅遊目的地,近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收入已達到了國民總產值的28%以上,佔馬爾地夫外匯收入的60%,政府稅收超過90%來自進口稅及旅遊稅。位於班度士島英語Bandos island的Kurumba度假村為馬爾地夫首個開放的旅遊渡假村,於1972年啟用,亦改變了馬爾地夫的經濟型態[36]。於2008年,馬爾地夫國內共計有89個度假村,提供17,000個床位,每年接待遊客數量超過60萬人次[37] 。而馬爾地夫的度假村數量亦由1972年的兩家,於2007年增長至92家[38]

人口

[編輯]
馬累為馬爾地夫首都
馬爾地夫於2000年至2012年間之人口數量
人口[5][6]
年份 百萬
1950 0.07
2000 0.3
2021年 0.5

馬爾地夫人口以迪維希人為主要組成族群,該族群在歷史上活動範圍包括現今馬爾地夫諸島及印度的米尼科伊島拉克沙群島。迪維希人有著共通的文化,並以迪維西語作為溝通媒介,其屬於印度-雅利安人,與僧伽羅人有密切關係,在基因學分析上,與中東、南亞、南島民族與非洲之痕跡。

於2006年人口普查,馬爾地夫人口為298,968人[39],馬爾地夫人口成長率於1985年達到最高,為3.4%,而200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該國人口成長率為1.9%。1978年預期壽命為46歲,現已增至72歲。嬰兒死亡率亦由1977年的12.7%降至今日的1.2%。於馬爾地夫有超過4萬名孟加拉人,為該國最大的外來勞動力來源國[40]。其他移民包括菲律賓外籍勞工及少數西方國家人士移居。

語言

[編輯]

迪維西語為馬爾地夫官方語言及通用語言,屬印度-雅利安語支,與僧伽羅語有相似之處。最早以迪維西語記載的文獻為Eveyla Akuru,係針對國王的記載。而稱為Dhives Akuru的書寫系統則在相當長的一段期間被使用,今日使用的它拿字母,則是由右向左書寫。英語在馬爾地夫亦常被當地人所使用[41]

宗教

[編輯]
馬爾地夫宗教(2010年)[42]
伊斯蘭教
100%

根據馬爾地夫法律,該國所有人口為信仰伊斯蘭教。經過長期佛教主導的歷史[43],在穆斯林商人引入伊斯蘭教,馬爾地夫人於12世紀改信奉伊斯蘭教。馬爾地夫長時間屬於蘇非主義信仰,呈現在陵墓的建築上。

文化

[編輯]

馬爾代夫是個穆斯林國家。着裝比較保守,婦女上街要着遮體長裙,男人要着長褲。馬爾代夫雖然是著名的海島旅遊目的地,但是裸泳在馬爾代夫是違法的。

在飲食文化上按照清真教規不吃豬肉以及螃蟹貝類,平時常用肉類家禽羊肉。咖爾迪亞是用來招待客人和宴會食物,它包含有主食—面糕、薯類和蒸香蕉;湯—椰肉、洋蔥檸檬汁和魚片湯。

馬爾代夫的歌舞文化深受東非文化和南亞文化的影響。BODUBERO是一種椰樹木質鼓,是用於歌舞演奏時的打擊樂器。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evinson, David. Ethnic groups worldwide: a ready reference handbook. Oryx Publishers. 1947 [2018-07-25]. ISBN 978-1-57356-01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2. ^ Maloney, Clarence. Maldives Peopl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200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1-29). 
  3. ^ 3.0 3.1 Maldives Enthongraphy. Maldives-ethnography.com.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4. ^ FIELD LISTING :: AREA. CIA World Factbook. CIA World Factbook. [2016-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5. ^ 5.0 5.1 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部門. [2022年7月17日] (英語). 
  6. ^ 6.0 6.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 Demographic indicators by region, subregion and country, annually for 1950-2100 (XSLX) ("Total Population, as of 1 July (thousands)").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部門. [2022年7月17日]. 
  7. ^ 7.0 7.1 7.2 7.3 Maldives.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9) (英語). 
  8.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6-22). 
  9.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6-22). 
  10. ^ 10.0 10.1 Henley, Jon. The last days of paradise.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11-11 [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4). [The Maldives] holds the record for the country with the lowest high point on earth: nowhere on any of the islands on Maldives does the natural ground level exceed 2.3m. Most of [the Maldives'] land mass, which totals roughly one-fifth of Greater London, is a great deal lower [...], averaging around 1.5m. 
  11. ^ Upper middle inco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orld Bank.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15.
  12. ^ 2015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Statistical Annex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3. 2015 [2015-1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5). 
  13. ^ 存档副本 (PDF).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5). 
  14. ^ Maldives leaves Commonwealth amid democracy row. BBC.com. BBC. 2016-10-13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15. ^ 15.0 15.1 Maldives becomes 54th member of Commonwealth family. 2020-02-01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16. ^ Maldives – Country Review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ussels Programme of Action for LDCS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9-21). 
  17. ^ Maldives Skyscraper – Floating States. UN.org.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8. ^ UNDP: Discussion Paper – Achieving Debt Sustainability and the MDGs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The Case of the Maldives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12). 
  19. ^ Maldives tsunami damage 62 percent of GDP: WB. 2005-02-15 [2015-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0. ^ CNN. Sinking island nation seeks new home. 2008-11-11 [200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6). BAT
  21. ^ 陳翠蘭. 《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 時報文化. 2010年3月: 第108頁. ISBN 978-957-13-5180-3. 
  22. ^ Megan Angelo. Honey, I Sunk the Maldives: Environmental changes could wipe out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well-known travel destinations. 200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7). 
  23. ^ Kristina Stefanova. Climate refugees in Pacific flee rising sea. Washington Times. 2009-04-19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24. ^ Protected Areas – Maldives. epa.gov.m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5. ^ Maldives – Atlapedia Online.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26. ^ Maldives Atolls. Statoids.com.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2). 
  27. ^ 馬爾代夫政治危機升温,安全部隊封鎖國會. 立場新聞. 201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28. ^ 政局動盪 馬爾代夫封鎖國會拘議員 最高法院鬥總統 反對派號召民眾上街. 明報. 201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29. ^ Secretary-General statement on Maldives decision to leave the Commonweal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October 2016
  30. ^ Maldives quits Commonwealth over alleged rights abus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13 October 2016
  31. ^ ch-aviation.com - Mega Maldives Airlines to suspend oper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 May 2017
  32. ^ Destinations Maldivi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33. ^ Maldives – Élite Diving Agency. Elitedivingagency.com. Retrieved on 29 January 2014.
  34. ^ Lyon, James. Maldives.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Pty Ltd. October 2003: 9 [2018-07-26]. ISBN 978-1-74059-17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2). 
  35. ^ Hogendorn, Jan and Johnson Marion (1986). The Shell Money of the Slave Trade. African Studies Series 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ISBN 0521541107.
  36. ^ Coup? What coup? Tourists ignore Maldives turmoil. The Age (Melbourne). 2012-02-13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37. ^ Ministry of Tourism. Retrieved 3 April 2009. Tourism.gov.mv. [2013-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9). 
  38. ^ 35 years of tourism (PDF). [2013-04-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1-22). 
  39. ^ Islands by Population Size and Percentage Share of Total Population. Maldives: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2006.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201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9). 
  40. ^ Maldives to recruit more Bangladeshi workers, SATURDAY, 02 AUGUST 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1. ^ Maldives Languages – Languages of Maldives – Language Spoken In Maldives. maldives.tourism-srilanka.com.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1). 
  42. ^ Maldiv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lobalreligiousfutures.org
  43. ^ Conversion of the Maldives to Islam. maldivesstory.com.mv.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5-09). 
  • 陳佳榮,謝方,陸俊玲 《古代南海地名》 中華書局 1986年版992頁 MALDIVES 條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