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集美學村站

座標24°33′50″N 118°05′32″E / 24.563849°N 118.092343°E / 24.563849; 118.09234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集美學村

Jimei School Village
集美學村站站房
集美學村站站房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海堤路
地理座標24°33′50″N 118°05′32″E / 24.563849°N 118.092343°E / 24.563849; 118.092343
車站類別地鐵車站
擁有者廈門軌道交通集團
營運者廈門軌道交通集團
途經路線 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
車站構造
站體類型高架車站
站廳類型高架整體式站廳
車站層數2層
出口數目1個
電梯1台
扶手電梯數目2對
月台1個島式站台
股道2條
其他資訊
使用狀態營運中
歷史
啟用日期2017年12月31日
營運資訊
首班車往鎮海路方向:06:33
往岩內方向:06:34
末班車往鎮海路方向:22:54
往岩內方向:22:59
鄰近車站
上一站 廈門軌道交通 下一站
園博苑 1號線 高崎
位置
地圖
集美學村站

集美學村站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的高架地鐵車站[1]:6,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高集海堤廈門大橋、同集路等道路的交會處,是1號線出廈門島後的第一個車站[2],原址為鷹廈鐵路集美站[3]。2017年12月31日投入營運。

車站構造

[編輯]

本站是1號線目前唯一一個地上車站,採用島式站台[3]本站的站房外觀採用與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相似的嘉庚風格。[4]

地上二層 北行 1岩內方向 園博苑
島式站台,左邊車門將會開啟
南行  1鎮海路方向 高崎
地上一層 站廳 出入口、客服中心、進出站閘機

歷史

[編輯]

本站一帶曾為鷹廈鐵路老線集美站,最初為客運乘降所,1978年擴建,2010年因杏林大橋啟用而關閉。[5]

2012年,本站在1號線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中稱集美學村站。[1]2014年5月24日,本站開始實施占道施工圍擋。[6]本站的主體結構已於2015年完工。[7]

2018年7月,為減輕遊客負擔,集美學村站與湖濱東路站開始為乘客免費提供行李寄存服務。[8]2023年5月1日,集美學村站增設多組智能行李寄存櫃[9],成為廈門地鐵第一個提供智能行李寄存櫃的車站[1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報告). 2012-09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2. ^ 林泉. 复杂条件下的轨道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布局及交通组织优化——以厦门集美学村站为例. 城市公共交通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6, (05): 26–31. ISSN 1009-1467. 
  3. ^ 3.0 3.1 集美火车站未来不通火车 将变身交通枢纽. 海西晨報. 2014-11-23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7). 
  4. ^ 地铁1号线出岛第一站 静待“老火车站”重生. 廈門地鐵圈. 2016-10-26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6). 
  5. ^ 應潔; 官文捷. 集美拟斥资4.2亿改造老火车站 建成后变交通枢纽. 廈門日報. 2014-11-23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7). 
  6. ^ 詹文.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 中山公园站和集美学村站周六施工. 海峽導報 (東南網). 2014-05-21 [2025-01-12]. 
  7. ^ 詹文. 厦门地铁2号线将跨入新施工阶段 首台盾构机将开挖. 海峽導報 (東南網). 2015-12-30 [2025-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8). 
  8. ^ 崔曉旭. 厦门地铁1号线集美学村站和湖滨东路站可免费寄存行李. 海峽導報 (東南網). 2018-07-25 [2025-01-12]. 
  9. ^ 林欽聖. 厦门:推进成果转化 解决民生问题. 廈門日報 (東南網). 2023-06-06 [2025-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6). 
  10. ^ 林欽聖. 厦门地铁多个站点新增行李寄存柜. 廈門日報 (東南網). 2024-06-11 [2025-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