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陸九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九淵
出生1139年
江南西路撫州金溪縣
逝世1192年12月14日(54歲)
荊湖北路荊門軍
配偶吳氏
兒女陸持之
時代南宋
地區中國
學派儒學心學學派
主要領域
哲學自然科學道學
著名思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受影響於

陸九淵(1139年—1193年),字子靜江西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谿縣)人。南宋哲學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因講學象山書院(位於今江西省貴溪市),世稱「象山先生」,學術界常稱其為「陸象山」。兄陸九韶陸九齡,均儒學名家,兄弟合稱「三陸」。[1]

生平事跡

[編輯]

陸九淵出身於一個九世同居、闔門百口的世家,祖上為吳郡陸氏。他的八世祖陸希聲曾為唐昭宗宰相,陸九淵是個神童,從小行為就異於常人,當時的人對他甚為尊敬。母親饒氏早逝,由長嫂哺育成人。三、四歲時向父親提出「天地何所之」的疑問,久思竟至廢寢忘食。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歲中進士,先任隆興建安縣主簿,後改建安崇寧縣。

大約十年後,他被薦為國子監正,不久,又遷「編修敕令所」的「刪定官」。陸九淵少年時曾讀三國六朝史,有感於當時「夷狄亂華,後又聽長輩講「靖康之恥」,於是曾剪斷指甲,學習弓馬,慨然要為大宋朝廷復仇。在任「刪定官」時,他便「訪知勇士,與議恢復大略」,朝廷論對時,「遂陳五論:一論仇恥未復,願博求天下之俊傑,相與舉論道經邦之職;二論願致尊德樂道之誠;三論知人之難;四論事當馴致而不可驟;五論人主不當親細事。」(《宋史·陸九淵傳》)

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觀,因這只是個管理道觀的閒職,於是他便歸江西故里講學,匯集了四方學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時,又被任荊門知軍,此間他治績顯著,「厚風俗」,「申嚴保伍之法,盜賊或發,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陸九淵傳》);並因荊門處江漢之間,為四戰之地,而議築城壁以禦邊防。

但在任僅一年有餘,就卒於荊門任上,棺殮時,官員百姓痛哭祭奠,滿街滿巷充塞着弔唁的人群。出殯時,送葬者多達數千人,諡為「文安」。

墓葬

[編輯]

陸象山墓位於金谿縣陸坊鄉,1957年公布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

哲學思想

[編輯]

陸九淵的思想接近程顥,偏重在心性的修養,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過於「支離破碎」。陸九淵是「心學」的創始人,其主張「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見性」,「心即是理」,重視持敬的內省工夫。即是所謂的「尊德性」。朱熹言「理」,側重於探討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陸九淵言「理」,則更偏重於人生倫理,明代王陽明贊賞陸九淵的學說,使得陸九淵的「心學」得以發揚,因此學界稱之為「陸王」學派,實際上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鵝湖之會

[編輯]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呂祖謙邀請陸九淵、朱熹等人參加「鵝湖之會」,陸九淵雄辯滔滔,提出「之前有何書可讀?」,認為只要明心見性即可,致使「朱熹不慊」,雙方不歡而散;後來朱熹在給呂祖謙的信中寫道,鵝湖之會以後,「吾痛不得自鵝湖,遂入懷玉,深山靜坐數月」。朱熹認為陸九淵的學說簡略空疏,而陸九淵則認為朱熹的學說支離瑣碎。

吾心即是宇宙

[編輯]

陸九淵十三歲時,有一天對自己少兒時思考的問題忽有所悟。這天,他讀古書到宇宙二字,見解者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於是忽然省悟道:原來「無窮」便是如此啊。人與天地萬物都在無窮之中。他提筆寫下:「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陸九淵年譜》中說他「因宇宙字義,篤志聖學」,就是說他從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陸九淵立志要做儒家的聖人,而他以為,做聖人的道理不用別尋他索,其實就在自己心中,他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只須一任其自然,此心自能應物而不窮[3]:530。  

無極與太極

[編輯]

陸九淵訓「極」為「中」,以為「太極」即是「實理」。曰:「蓋極者,中也,言無極則是猶言無中也,是奚可哉?」「夫太極者,實有是理,……其為萬化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豈以人之言不言之故耶?」(《與朱元晦》一)「充塞宇宙,無非此理,豈容以字義拘之乎?」(《與朱元晦》二)他以為「理」所講的是人生日用之理,聖人所矚目的是如何踐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謂『言顧行,行顧言』」(《與朱元晦》二),而不是在名稱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語言文字的雕琢都無益於對「理」的認識。他又指出:「『無極』二字,出於《老子·知其雄章》,吾聖人之書所無有也。」(《與朱元晦》一)《老子》首章便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生於無」的觀點是老氏從始至終的為學宗旨,「無極而太極」正是貫徹了老子這種觀點。

陰陽與道

[編輯]

陸九淵以為陰陽即是形而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對立的事物和現象。他說:「《易》之為道,一陰一陽而已,先後、始終、動靜、晦明、上下、進退、往來、闔辟……何適而非一陰一陽哉?」(《與朱元晦》二)「『形而上者謂之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已是形而上者,況太極乎?」(《與朱元晦》一)因他所謂「理」不分天人、理欲,乃「三極」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為理的主宰,所以有「陰陽即是形而上者」之說。

主要著作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參考《陸九淵集》書末所附〈年譜〉。
  2. ^ 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編.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汇编.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58: 267-273. 
  3. ^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下冊.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2. ISBN 9620410149 (中文(簡體)). 

相關項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