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雀山漢墓
銀雀山漢墓 | |
---|---|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臨沂市蘭山區 |
分類 | 古墓葬 |
時代 | 漢 |
編號 | 1-133 |
認定時間 | 1977年 |
銀雀山漢墓是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的漢朝墓地群落及其紀念館的統稱。銀雀山漢墓出土有竹簡、漆木器、陶器、銅器和錢幣等,以竹簡最為珍貴。1977年被列為山東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
[編輯]銀雀山位於臨沂市區東南,是一個小土坡。坡上原來滿山遍野生長着一種灌木,叫銀雀花,每逢早春,銀雀花爛漫如雪,東面的土坡長着金雀花,則如黃雀飛舞,金雀山、銀雀山由此得名[1]。目前金雀花僅在市人民公園內尚存有一小塊野生林,銀雀花則蕩然無存。
1972年4月10日上午,臨沂縣城關建築管理站工作的文物愛好者老工人孟季華向文物組報告發現了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前往開始發掘,最初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漢代墓穴,打算儘快結束發掘。後來一個工作者無意中發現發掘出來的竹片上有字,疑為竹簡。考古工作者們立即上報,軍隊方面甚至派出了一個班來保護發掘工作。[2]
命名為銀雀山一號、二號墓的墓址開鑿在山崖之中,兩墓槨室結構基本相同,是長方形豎穴,各有一槨一棺。槨內有隔板分割,一側是棺、另一側是放置隨葬器物的邊廂。
一號墓出土竹簡4942枚,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唐勒》等大批先秦著作。
其中《孫子兵法》已整理出105枚,共一千餘字,已發現的篇名與《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的十三篇相同;初次發現的《孫臏兵法》已整理出232枚,共六千餘字;二號墓出土的有公元前143年的《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竹簡32枚。
這些竹簡的出土,特別是失傳了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在同一墓地出土,對於研究先秦歷史和古代軍事思想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史料,解決了孫子和孫臏二人關係的歷史之謎。[3][4][5]
竹簡出土時浸泡在爛泥污水中,損壞十分嚴重。這些竹簡由當時開始發掘的文物組工作人員初步處理後,交由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山東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清洗整理。山東省博物館、北京大學、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等單位考釋校訂。整理好的竹簡保存在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臨沂漢墓竹簡博物館內只保留複製件。[6]
出土竹簡整理的精裝本《銀雀山漢墓竹簡》原計劃出三輯。第一輯已於1985年出版。[7]。2010年1月《銀雀山漢墓竹簡·貳》由文物出版社出版。[8]
其餘墓地也陸續發掘。
出土文物
[編輯]- 竹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守法》、《守令》、《晏子》、《唐勒》、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
- 陶器:陶壺、陶鼎、陶盤、繭形矩足陶壺、陶俑
- 青銅器:銅釜、銅鏡、三珠錢、半兩錢
- 漆器:彩繪漆盤、漆耳環、漆枕、彩繪漆耳杯
- 帛畫:西漢帛畫
- 木器:木枕、木柄、木梳、木門、木杖、
- 其他:栗子、核桃等
考古報告
[編輯]- 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7501017409
- 銀雀山漢墓竹簡(叄),(待出版)
博物館
[編輯]1981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在漢墓遺址上興建,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建在銀雀山西南麓,地址為臨沂市蘭山區沂蒙路212號,是一座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的古典宮廷式建築。館內分為銀雀山漢墓廳、孫子兵法展廳、孫臏兵法展廳、簡牘陳列廳和文物陳列廳等五部分。[3]
現館內有竹簡複製品、說唱俑、瑪瑙印、古錢幣等文物展示。[9]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收錄的《銀雀山漢墓竹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
[編輯]- ^ 临沂金雀花:昔日满山遍野 今朝金枝玉叶. [201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發現紀略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29.
- ^ 3.0 3.1 博物馆简介. [201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银雀山汉墓. [201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9).
- ^ 銀雀山漢簡兵書的啟示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1-18.
- ^ 我的父親張鳴雪與銀雀山竹簡出土經過[永久失效連結]
- ^ 古墓遺珍——銀雀山漢墓竹簡新整理二則[永久失效連結]
- ^ 文物出版社出版[永久失效連結]
- ^ 文物展览. [201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