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躍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躍淵
김약연
出生1868年9月12日(1868年10月24日)
朝鮮王朝咸鏡道會寧
逝世1934年10月29日(1934歲—10—29)(66歲)
滿洲國間島省延吉縣(今龍井市
墓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明東村[1]:294
別名圭巖
民族朝鮮族
語言朝鮮語漢語
職業朝鮮獨立運動家教育家牧師
獎項韓國建國勳章獨立章

金躍淵中國朝鮮語:김약연,1868年9月12日—1942年10月29日),號圭巖朝鮮獨立運動家教育家牧師明東學校創始人,韓國建國勳章獨立章獲得者,詩人尹東柱的舅舅[2][3]

生平

[編輯]

1868年9月12日(一說1868年10月24日),金躍淵出生於朝鮮王朝咸鏡道會寧[4]:443[5]:263[2]。1875年起,他在咸鏡道鍾城學習了10年傳統漢學[2]。1899年,他遷居滿洲和龍縣長財村(今屬龍井市),1901年4月在龍井明東村開辦私塾「圭岩齋」[6]。1907年,他根據時局的變化在龍井成立了「僑民會」[4]:443[5]:264

1908年4月27日,金躍淵與原瑞甸書塾教師將「圭岩齋」改成新式學校「明東書塾」,次年改名為私立「明東學校」,金躍淵任校長[4]:89-90[7]:394。1909年,他與李同春等人在局子街成立「墾民教育會」,並任會長。「墾民教育會」發行月報,宣傳抗日思想,倡導新學。1913年,李東輝來到明東村後,金躍淵解散「僑民會」,成立「墾民會」,任副會長。他主張在滿朝鮮人通過「歸化入籍」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並決定在朝鮮族學校加強軍事訓練以適應抗日鬥爭的需要[4]:443-444[5]:264

1918年,在滿朝鮮獨立運動志士起草了《大韓獨立宣言》,金躍淵等39名海外韓僑在宣言書上簽了名。1919年三一運動爆發前夕,他前往蘇聯沿海州李東輝呂運亨等人商討建立聯合戰線。延邊地區爆發三一三運動後,他旋即返回。應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邀請,他準備去上海之際被中國警察逮捕[4]:444[5]:264。1920年,日軍燒毀了明東學校。學校師生後重建了校舍。1922年,金躍淵被關押兩年後出獄,繼續但任明東學校校長[4]:92-93[5]

1924年,由於甲子年大災,明東學校中學部在1925年停辦。此後,學校被改為男女同校教會學校。隨着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主張教育宗教分離的呼聲越來越高。1928年,金躍淵辭去了明東學校校長職務[4]:93。此後,他前往平壤神學校學習了一年。次年,他返回明東村成為牧師。晚年,金躍淵被任命為恩真中學的理事,並搬往延吉縣城(今龍井市),1942年10月29日在龍井病逝[2][8]:1797

紀念

[編輯]
  • 1977年,韓國政府追授金躍淵建國勳章獨立章[2]
  • 2002年4月,金躍淵墓被龍井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94-29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李浩哲主編. 《龙井市地名志》.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20. ISBN 978-7-206-17277-9. 
  2. ^ 2.0 2.1 2.2 2.3 2.4 이달의 독립운동가. 韓國國家報勛部. [2025-02-16]. 
  3. ^ 趙婧. 朝鲜族诗人尹东柱在韩国引起的文化现象——以“尹东柱文学馆”为中心. 《北方文學》. 2019, (00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延邊州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延边文史资料汇编 第2辑》. 延吉: 延邊教育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437-9762-8. 
  5. ^ 5.0 5.1 5.2 5.3 5.4 韓俊光主編. 《中国朝鲜族人物传》. 延吉: 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80508-500-5. 
  6. ^ 龙井是中国朝鲜族教育发祥地. 中共龍井市委宣傳部. 2014-09-03 [202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1-29). 
  7. ^ 石源華主編. 《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04. ISBN 7-208-02161-9. 
  8.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96. ISBN 7-101-0152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