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市

座標42°53′17″N 125°08′38″E / 42.888°N 125.144°E / 42.888; 125.1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遼源市
地級市
遼源市風光(順時針方向):遼源魁星樓、東遼河大橋、大什街、遼源中心醫院、遼源站、遼河半島
遼源市風光(順時針方向):遼源魁星樓、東遼河大橋、大什街、遼源中心醫院、遼源站、遼河半島
綽號:大疙疸
遼源市在吉林省的地理位置
遼源市在吉林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42°53′17″N 125°08′38″E / 42.888°N 125.144°E / 42.888; 125.14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吉林省
設立1983年8月30日
語源地處東遼河源頭而得名
政府駐地龍山區
下級行政區2市轄區、2
政府
 • 市委書記沈德生
 • 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兆宇
 • 市長程宇
 • 政協主席劉立新(女)
面積
 • 地級市5,140 平方公里(1,980 平方英里)
 • 市區432 平方公里(167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9位(佔全吉林省2.69%)
最高海拔914 公尺(2,999 英尺)
人口(2022)
 • 地級市113.14萬人
 • 排名全省第8位(佔全吉林省4.14%)
 • 密度235人/平方公里(610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0)57.52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東北官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136200
電話區號437
車輛號牌吉D
氣候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
年均溫4.5 ℃
年降水666.5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220400
舊稱西安
國內生產毛額(2020)¥429.90億(全省第7位,佔全吉林省4.93%)
66.4億美元匯率
人均¥37,171(全省第no data位
5,746美元(匯率)
HDI(2016)0.773  高 [1]
網站遼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市象徵
美人蕉
五角楓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1]

遼源市,舊稱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因地處東遼河源頭而得名。市境北接四平市吉林市,東鄰通化市,南界遼寧省撫順市,西抵遼寧省鐵嶺市。地處長白山吉林哈達嶺南段與松嫩平原交匯地帶。東遼河發源於境內,往西流橫貫市境;輝發河左岸支流蓮河梅河流經南部,清朝時為皇家「盛京圍場」,1902年弛禁後置西安縣,1948年設市,1952年更名為遼源市,1983年升格為地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龍山區人民大街1485號。

歷史[編輯]

古為肅慎地。高句麗時期為其邊城。清朝時被劃為盛京圍場,為一禁區。

清朝末年,邊禁荒弛,大量關內人湧入東北,在今遼源市區處形成了一個有四五千人口的聚落,當時稱安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立東平、西安二縣,屬奉天省海龍府;同時於今雙遼設遼源州,屬昌圖府。民國二年(1912年),西安縣、東平縣屬奉天省遼瀋道,其後東平縣更名為東豐縣。

滿洲國時期(1931年至1945年),西安縣先屬奉天省管轄,後於1941年(康德七年)改屬四平省。其間西安成為滿洲國僅次於撫順的第二大煤炭生產基地,年產原煤達百萬噸。美國陸軍中將、美軍駐菲律賓總司令喬納森·溫萊特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日軍俘虜後曾被秘密關押於西安縣達三年之久。

1945年-1949年,遼源縣為遼北省名義上的省會

西安縣於1945年8月由蘇聯紅軍解放。由於其毗鄰重要鐵路樞紐四平市,此後的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共雙方反覆爭奪這一地域。東北民主聯軍最終於1947年夏永久性占領西安縣。1948年10月,析西安縣成立西安市,屬遼北省,1949年5月,改屬遼東省;7月,西安市改由省直轄。西安縣政府機關仍設在西安市區內。

1952年4月,為避免與陝西省西安市重名,西安市更名為遼源市。1954年,西安縣、東豐縣改屬吉林省通化專區,遼源市仍由省直轄。1956年8月,西安縣更名為東遼縣,改由懷德專區管轄。

1958年,東遼、東豐2縣及遼源市劃歸四平專區。1959年3月,撤銷東遼縣,併入遼源市,1962年5月恢復。1969年5月又將東遼縣併入遼源市,1976年1月恢復。1980年1月,再將東遼縣併入遼源市。1983年10月,遼源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龍山西安兩區,並恢復東遼縣,遼源市轄龍山區、西安區、東遼縣、東豐縣。

地理[編輯]

地理座標為東經124°56′至125°50′,北緯42°18′至43°15′,為丘陵地區,地勢由東向西傾,為長白山餘脈與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為250至400公尺。屬半濕潤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750毫米,年均溫4.5℃,1月均溫−17.9℃,7月均溫22.8℃。

1981–2010年間遼源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7.8
(18.0)
−2.9
(26.8)
4.8
(40.6)
15.1
(59.2)
21.9
(71.4)
26.5
(79.7)
27.8
(82.0)
27.1
(80.8)
22.3
(72.1)
14.4
(57.9)
3.2
(37.8)
−4.9
(23.2)
12.3
(54.1)
日均氣溫 °C(°F) −15.8
(3.6)
−10.5
(13.1)
−1.5
(29.3)
8.4
(47.1)
15.5
(59.9)
20.7
(69.3)
23.0
(73.4)
21.7
(71.1)
15.2
(59.4)
7.3
(45.1)
−2.9
(26.8)
−11.7
(10.9)
5.8
(42.4)
平均低溫 °C(°F) −22.1
(−7.8)
−17.0
(1.4)
−7.4
(18.7)
1.8
(35.2)
8.9
(48.0)
15.0
(59.0)
18.5
(65.3)
17.0
(62.6)
8.9
(48.0)
1.2
(34.2)
−8.1
(17.4)
−17.3
(0.9)
−0.1
(31.9)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7
(0.22)
6.7
(0.26)
15.8
(0.62)
33.3
(1.31)
55.2
(2.17)
89.1
(3.51)
162.5
(6.40)
152.2
(5.99)
48.5
(1.91)
30.0
(1.18)
16.1
(0.63)
7.5
(0.30)
622.6
(24.5)
平均相對濕度(%) 72 67 60 55 58 68 81 82 76 68 68 71 69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政治[編輯]

現任領導[編輯]

遼源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遼源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遼源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遼源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遼源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沈德生[2] 李兆宇[3] 程宇[4] 楊光[5]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出生日期 1970年1月(54歲) 1970年10月(53歲) 1971年3月(53歲) 1970年1月(54歲)
就任日期 2023年1月 2018年5月 2021年6月 2022年1月

歷任領導[編輯]

行政區劃[編輯]

遼源市現轄2個市轄區、2個

遼源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6]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7]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8]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9]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220400 遼源市 Liáoyuán Shì 5,140.45 996,903 龍山區 136200 17 23 7 1
220402 龍山區 Lóngshān Qū 253.57 327,079 南康街道 136200 8 1 1
220403 西安區 Xī'ān Qū 178.80 136,337 仙城街道 136200 6 1
220421 東豐縣 Dōngfēng Xiàn 2,523.68 307,302 吉鹿街道 136300 3 12 2 1
220422 東遼縣 Dōngliáo Xiàn 2,184.40 226,185 白泉鎮 136600 9 4

人口[編輯]

202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113.14萬人[10],按戶口所在地劃分,全市城鎮人口為56.03萬人,鄉村人口為57.11萬人。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996,903人[11]。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76,239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79,336人,下降15.25%,年平均增長率為-1.64%。其中,男性人口為498,860人,占總人口的50.04%;女性人口為498,043人,占總人口的49.9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0.16。0-14歲的人口為106,721人,占總人口的10.71%;15-59歲的人口為636,901人,占總人口的63.8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53,281人,占總人口的25.4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70,881人,占總人口的17.14%。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75,248人,占總人口的57.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21,655人,占總人口的42.3%。

民族[編輯]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17,406人,占92.0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9,497人,占7.9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78,345人,下降16.28%,占總人口比例下降1.13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991人,下降1.2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13個百分點。其中,滿族人口減少7,523人,下降10.5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4個百分點;朝鮮族人口增加4,866人,增長107.6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56個百分點。

遼源市民族構成(2020年11月)[12]
民族名稱 漢族 滿族 朝鮮族 回族 蒙古族 苗族 侗族 布依族 土家族 錫伯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917,406 64,083 9,388 2,509 2,131 310 161 138 117 103 557
占總人口比例(%) 92.03 6.43 0.94 0.25 0.21 0.03 0.02 0.01 0.01 0.01 0.06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80.61 11.81 3.16 2.68 0.39 0.20 0.17 0.15 0.13 0.70

資源[編輯]

地下礦藏主要為煤,是吉林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地處遼源市的金剛水泥廠水泥產量為東北第一,全國前十位。

環境[編輯]

2019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遼源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0。[13]

經濟[編輯]

工業有電力、冶金、機械、輕紡。其中紡織品以絲綢、大絨、燈芯絨較為著名。是吉林省塑料工業基地。市鋼管廠是省內同行業第一大廠。

農業耕地10.4萬公頃,是省主要糧產區之一。主要農作物為玉米、大豆、高粱、穀子。

交通[編輯]

2018年,遼源市正式發行交通運輸部統一技術標準的「交通一卡通」。支持全國220個城市。[14]

城市榮譽[編輯]

2017年被評為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15]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旅遊資源[編輯]

遼源市魁星樓
  • 龍山公園
  • 解放戰爭革命烈士紀念塔
  • 魁星樓
  • 東遼河休閒景觀帶
  • 人民廣場
  • 遼河廣場
  • 福壽宮廣場
  • 茵特拉根歡樂廣場
  • 東方廣場
  • 向陽山森林公園
  • 鴜鷺湖生態旅遊度假區

特產[編輯]

龍泉春酒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事故[編輯]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822萬元[18]

姐妹城市[編輯]

注釋[編輯]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編輯]

  1. ^ 楊永恆等 (編).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譯出版社. : 206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2. ^ 沈德生任辽源市委书记 柴伟不再担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3. ^ 李兆宇当选辽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4. ^ 程宇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5. ^ 辽源新一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杨光当选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2).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7. ^ 《辽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遼源市國土資源局. [2018-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8. ^ 辽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遼源市人民政府. [2021-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6). 
  9.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0. ^ 2022年辽源市户籍总人口113.14万人,城镇人口56.03万人_辽源人口_聚汇数据. m.gotohui.com.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11. ^ 遼源市統計局、遼源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辽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2. ^ 吉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吉林省統計局. 吉林省人口普查年鉴-2020.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13.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生态环境部公布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 [201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14. ^ 遼源市交通局. 辽源今日正式发行“交通一卡通” 可在全国220个城市使用. [201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15. ^ 央廣網.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 [201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16. ^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國政府網.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中文(中國大陸)). 
  17.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務院.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中文(中國大陸)). 
  18. ^ 吉林辽源中心医院"12·15"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www.mem.gov.cn. [2024-05-2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