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譚衛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譚衛道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
個人資料
出生
阿爾芒·戴維德

1826年9月7日
逝世1900年11月10日(1900歲—11—10)(74歲)
宗教信仰天主教
國籍 法國
民族巴斯克人
專業傳教士、植物學家、動物學家
聖秩遣使會
高級職位

譚衛道(法語:Armand David,1826年9月7日—1900年11月10日[1]),也作譚微道[2],出生名阿爾芒·戴維德,又譯阿曼德·戴維、阿曼德·大衛,法國巴斯克人,十九世紀的天主教遣使會會士暨博物學家,主要研究動物學植物學。1869年駐四川鄧池溝聖母領報堂時見到大熊貓,是第一個意識到大熊貓有可能是中國獨有物種的科學家。

生平

[編輯]

戴維德出生於法國西班牙交界處的比利牛斯-大西洋省巴約訥區埃斯珀萊特村。1848年他被祝聖神父之前,已經顯示了對自然科學的熱愛。

1862年加入了遣使會,不久之後派遣到了中國北京。他於1866-1868年在蠶池口北堂成立一個自然歷史博物館,名為「北堂百鳥堂」,藏標本2,474件,主要收藏動物標本,在植物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方面的收藏也很豐富。後來應法國政府請求,他收集到的重要標本被送到巴黎,並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興趣。巴黎植物園委任他再出來到中國進一步收集標本。他成功獲得當時未知的動物和植物許多標本,並且他的全面收藏對系統動物學的發展和特別是為動物地理學的推進所做出的貢獻獲得了科學界的普遍認同。1885年,慈禧欲擴建西苑,作為未來歸政光緒帝之後的退休住處。此擴建工程收回緊鄰紫光閣西苑外牆的北堂,另撥西什庫地建新北堂。1887年12月8日總理衙門派員接收北堂建物與百鳥堂館藏標本,成為「集靈囿」的一部分。[3][4][5]

大衛神父在1888年4月在巴黎舉行的天主教國際科學大會的致辭裡面之後總結了他的研究工作。他在中國發現了200多個種類的動物,其中63個種當時不為動物學家所知,並且發現了807種,其中65種以前未被描述過。他做了大收藏量爬行動物、無尾兩棲動物魚類的工作,並把它們送給物種學家進行進一步研究。他還大數量地收集飛蛾和昆蟲標本,大多數在當時都不為人所知。大衛神父的科學旅途對植物學的貢獻,大致可以從以下事實推知:在他收集的杜鵑花之中有不少於五十二個新種類,在他收集的報春花之中大約四十種是當時未知的,當中國西部山區蘊藏了數目更加可觀的未知植物。這些標本大都送給了巴黎植物園的博物館。大葉醉魚草的學名Buddleja davidii中的Davidii就是紀念他發現此品種。此外還有青榨槭Acer davidii刺榆Hemiptelea davidii西北薔薇Rosa davidii白刺花Sophora davidii以及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6][7]

武漢動物園中的麋鹿

大衛神父對於歐洲來說的最大發現,是1866年在北京皇家獵苑發現「大衛神父鹿」,即麋鹿,和1869年在四川寶興縣鄧池溝發現大熊貓。前者很早便從自然界消失了,只有少量被保存在御用的圍場裡,但大衛成功的保護了這一物種,並且把活的麋鹿帶回了歐洲。今天中國的麋鹿就是從歐洲重新引進的。

在他作為博物學家的工作中間,大衛神父沒有忽略他的傳教士工作,他同時也以盡收宗教紀律和獻身精神的事跡,期望這些能為世人所景仰。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rmand David (1826-1900). data.bnf.fr.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5 October 2018 [14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4) (法語). 
  2. ^ 一个人和一株珙桐的19年情缘. 重慶日報. 2024年5月21日. 
  3. ^ 人文沙龍團隊. 《公共博物館在中國的第一個百年(1829-1929)》. 人文沙龍講座.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2022年12月, 24卷 (1期): 94 [111年12月]. 簡明摘要. 
  4. ^ 余慧君. 《從楦置到剝製─清宮的動物標本收藏與展示》. 新展介紹. 《故宮文物月刊》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9-07, (436期): 30–32. 簡明摘要. 
  5. ^ 物象认知与天学弘义——百鸟堂考.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8年, (第1期). 
  6. ^ Father Armand David — Plant Stories. Essex Gardens Trust.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7. ^ Plant Names Tell Their Stories: Who is the “David” behind davidii?. cms.business-services.upenn.edu.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