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鳥龍屬
外觀
蜥鳥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
| |
---|---|
蜥鳥龍的顱骨模型 | |
無效狀況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
亞科: | †傷齒龍亞科 Troodontinae |
屬: | †蜥鳥龍屬 Saurornithoides Osborn, 1924 |
模式種 | |
蒙古蜥鳥龍 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Osborn, 1924
|
蜥鳥龍屬(屬名:Saurornithoides)是種手盜龍類恐龍,屬於傷齒龍科,生存於晚白堊紀。如同其他的傷齒龍科恐龍,蜥鳥龍是種掠食者,可用後肢來快速地奔跑,並擁有極佳的視力與聽力。
蜥鳥龍的屬名在希臘文裡,sauros意為「蜥蜴」,ornithos意為「鳥類」,而oid意為「外形」;蜥鳥龍與鳥類祖先有相近血緣,因此這些名稱相當適合牠們。
蜥鳥龍的身長估計有2到3公尺,而重量為23到54公斤。牠們擁有大型眼窩以及立體視覺。牠們可能擁有好的夜間視力。蜥鳥龍擁有長而低矮的頭部、扁平的鼻口、銳利的牙齒、以及相當大的腦部。如同其北美洲近親傷齒龍,科學家們推測蜥鳥龍擁有長手臂與用來抓握的手部,可用來捉住活生的獵物,例如小型動物。如同其他的傷齒龍科恐龍,蜥鳥龍的第四腳趾擁有長趾爪。
蜥鳥龍的唯一化石發現於蒙古,牠們是由古生物學家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在1924年所命名。模式種是蒙古蜥鳥龍(S. mongoliensis)[1]。在1974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命名了第二個種,S. junior。化石發現於蒙古的納摩蓋吐組(Nemegt Formation),被認為是蒙古蜥鳥龍的近親。在2009年,新研究將該種獨立為新屬,扎納巴扎爾龍(Zanabazar)[2]。另外,1994年發現的部分後肢(編號IVPP V 10597)被描述為蒙古蜥鳥龍的幼年個體,但是在2012年被發現是一個新屬,命名為柯瑞氏菲利獵龍(Philovenator curriei)。[3]
參考資料
[編輯]- ^ Osborn, H.F. (1924).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 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November 7, 1924 (144): 12pp.
- ^ Norell, Mark A.; Makovicky, Peter J.; Bever, Gabe S.; Balanoff, Amy M.; Clark, James M.; Barsbold, Rinchen and Rowe, Timothy. A Review of the Mongolian Cretaceous Dinosaur Saurornithoides (Troodontidae: Theropod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9, 3654: 63.
- ^ 徐星; 趙祺,舒柯文,譚慶偉,Martin SANDER, 馬檠宇. 伤齿龙标本IVPP V 10597分类学重新讨论. 古脊椎動物學報. 2012, 50 (02) [2012-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4).
- Fantastic Facts About Dinosaurs (ISBN 0-7525-3166-2)
- Is Anyone Out There (ISBN 0-385-30532-X)
外部連結
[編輯]- 恐龍.NET——中國古生物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