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式轟炸機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8月27日) |
蚊式轟炸機 | |
---|---|
概況 | |
類型 | 戰術轟炸機、多用途戰機 |
製造商 | 德哈維蘭 |
狀態 | 除役 |
主要用戶 | 英國皇家空軍、加拿大皇家空軍、澳洲皇家空軍、美國陸軍航空軍、中華民國空軍 |
製造數量 | 7781架 |
歷史 | |
生產年份 | 1940年-1950年 |
起役日期 | 1941年 |
首飛 | 1940年11月25日 |
蚊式轟炸機(Mosquito)是英國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服役的一款雙發動機轟炸機。因為機身結構以輕木為主,又有木製奇蹟(Wooden Wonder)的綽號。除了擔任日間轟炸任務以外,還有夜間戰鬥機、偵察機等多種衍生型。
發展歷史
[編輯]1930年代,英國為了研發高速轟炸機,德哈維蘭投入了DH.88的研究,該機型的設計影響蚊式的設計很多。DH.91也於 1938年完成,其木製結構後來為蚊式採用。
原型機一共有3架,每架均有不同特徵,第一個飛行的是轟炸機原型W4050於1940年11月25日,接著,夜間戰鬥機原型於1941年5月15日進行試飛,偵照機則在1941年6月10日進行飛行。
設計特點
[編輯]機身結構
[編輯]因戰時鋁材優先供應蘭開斯特轟炸機和哈利法克斯轟炸機,蚊式轉向採用木材,因此難以大型化,只是輕型轟炸機。後在英國四發重型轟炸機受載有原始的雷達的德國夜間戰鬥機重創後,發現蚊式因其機體為木結構,易躲過德機空對空雷達的探測,因此除隨重轟炸機用於集群轟炸外,被大量用作偵察機,及特戰隊或間諜投放載具。
動力
[編輯]所有各型蚊式轟炸機都使用勞斯萊斯或者是授權美國生產的梅林液冷發動機。最初使用的梅林XX型只有一級機械增壓器,到1942年梅林61型改用二級機械增壓器之後,大幅提升蚊式的有效作戰高度。
主要生產型次
[編輯]偵察機
[編輯]- PR.Mk I
- 第一種量產的偵察型,使用梅林21型發動機,發動機艙較短,尾翼面積較大,裝有3具垂直和1具傾斜照相機。總共有1架原型和10架量產機。
- PR Mk IV
- 由27架B.Mk IV改裝成雙座的照相偵察機,於1942年4月首次飛行。
- PR.Mk VIII
- 自PR.Mk IV改良,使用梅林61型發動機的偵察機一共只有5架。
- PR.Mk XVI
- PR.Mk 32
- PR.Mk 34
轟炸機
[編輯]- B.Mk IV
- 第一系列38架由PR.Mk I改裝而來,載彈量907公斤(2000磅)。第二系列為轟炸機型的全新量產型,使用馬林21或23型發動機其中部分載彈量為1814公斤(4000磅)。總計生產235架,包括32架改裝為PR.Mk IV。
- B.Mk VII
- 加拿大負責生產,使用馬林31型發動機的B.Mk IV第二系列。總數25架。
- B.Mk. IX
- 高空轟炸機型,最大載彈量1814公斤(4000磅),使用馬林72/73或76/77型發動機。類似設計被改裝為PR.Mk IX。本型只有生產4架。
- B.Mk XVI
- 與B.Mk IX使用同樣的發動機,但是駕駛艙改為加壓型,同時借重PR.Mk IX偵查型增加內載燃料的方法。總共生產1200架。
- B.Mk XX
- 加拿大生產的B.Mk IV第二系列,換裝美國佩卡德(Packard)生產的馬林31或33型發動機。一共生產145架。
- B.Mk 25
- B.Mk XX換裝馬林225型發動機的改良型,一共生產400架。
- B.Mk 35
- 遠程轟炸機型,使用加壓駕駛艙與馬林113A/114A發動機,可以同時攜帶2714公升(597英制加崙)燃料與1814公斤(4000磅)炸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改裝為PR.Mk 35或TT.Mk 35。一共生產122架。
戰鬥機
[編輯]通常武裝4門HS.404機砲於機腹及4挺白朗寧機槍於機鼻。
- F.Mk II
- 在1940年間,F Mk II被發展出來,原型機完成於1941年5月15日。
夜間戰鬥機
[編輯]- NF.Mk II
- 第一種量產的夜戰機型為NF.Mk II,共造了466架並於1942年1月進入157中隊服役。
- NF.Mk XII
- NF.Mk XIII
- NF.Mk XV
- 5架B.Mk IV轟炸機改裝為雙座的高空夜戰機。
- NF.Mk XVII
- 配備單發動機馬林21, 21或23以及一具英製AI.X或美製SCR-720雷達。
- NF.Mk XIX
- Mk XIII的改良版本,它可與英製或美製AI雷達相容,產量220架。
- NF.Mk 30
- NF.Mk 31
- 在二次大戰後,兩種夜戰機型被研發出來,NF.Mk36和NF.Mk38。
- NF.Mk 36
- NF.Mk 38
戰鬥轟炸機
[編輯]- FB.MK VI
- 此型機為肩翼機種,在最多生產的機種中,FB.MK VI搭載兩個馬林23或25型發動機。
- FB.Mk XVIII
- FB.Mk 21
- FB.Mk 26
- FB.Mk 40
- FB.Mk 41
- FB.Mk 42
教練機
[編輯]- T.Mk III
- 雙座教練機,由兩個馬林21型發動機輸出馬力,共生產了348架。
- T.Mk 22
- T.Mk 27
- 加拿大生產的訓練機。
- T.Mk 29
- T.Mk 43
拖靶機
[編輯]- TT.Mk 39
- 英國皇家海軍曾採用該型機為拖靶機,由B.Mk XVI改裝而成,而皇家空軍使用的TT.Mk 35則一直服役至1956年。
作戰歷史
[編輯]歐洲
[編輯]東南亞
[編輯]在東南亞的蚊式機主要是PR 34偵察機型,為一種長程偵察機,在轟炸機型的彈倉內加上油箱和在兩邊機翼各掛上一個900公升的副油箱,由於為此增加的重量都在飛機重心上或重心後方,令PR 34型的變得較為不穏定,比較難駕駛,1944年7月開始,英軍PR 34型蚊式機從可可群島起飛對日軍佔領區進行偵察,即使在二戰後仍繼續執勤一段時間
中華民國
[編輯]國共內戰期間由於美製B-25轟炸機損失太多,中華民國空軍於是派駐美採購處代表毛邦初向加拿大政府購買205架蚊式轟炸機作為補充,其中有151架為45年間撥給英國空軍,並於1946年8月19日歸還加拿大空軍的剩餘品。中方購買蚊式戰機型號主要為FB MK26型戰鬥轟炸機以及少量T MK27/T MK29教練機,單價為10000至15000美元。FB MK26型是在加拿大製造的Mk.VI型改良版,裝有兩台勞斯萊斯梅林225Ⅴ型12缸液冷引擎(2×1,620馬力),機首安裝有4門7.7mm白朗寧mk2機槍,機腹裝有4門20毫米希斯帕諾MK.Ⅱ機砲,可加裝227公斤炸彈或8枚火箭。近600公里的時速和2000公里的航程,作戰能力優異。1947年冬,空軍總司令部派第一大隊15人前往加拿大,進行為期3個月的訓練飛行。
國軍採購的蚊式於1948年由零件狀態海運至上海大場機場進行組裝,德哈維蘭公司加拿大分廠的技術人員指導組裝和試飛。從英國學習試飛回來的上海供應總處修理部管制組試飛課的黃雄盛(空官13期)、盧盛景(空官13期)等人協助完成試飛工作。1948年3月30日,加拿大方面派遣蚊式機飛行教官R.C.Fumerton(擊落13架戰機)、J.H.Turnbull(擊落12.5架戰機)、G.Stewart到漢口王家墩機場對空軍第一大隊第4中隊進行蚊式機換裝訓練。第3中隊率先完成換裝訓練,接收25架蚊式戰機回北平駐防。從1948年3月蚊式試飛開始到8月3日期間,根據加拿大的統計,上海試飛損失7架,漢口換飛損失21架,據不完全統計,蚊式戰機非戰損事故造成的損毀數量將近該機數量三分之一。至48年12月,一大隊裝備蚊式戰機44架。濟南戰役第一大隊投入12架蚊式戰機,共出動蚊式戰機50架次,上尉分隊長王文星與上尉航炸員曾繁大俯衝轟炸時,被高射炮擊中陣亡。遼瀋戰役一大隊部署蚊式戰機22架,出動蚊式戰機52架次,炸死解放軍朱瑞等人,並毀汽車186輛、牛馬車731輛。飛行訓練後用於徐蚌會戰和遼瀋戰役,在戰役期間有4架蚊式機被解放軍擄獲,之後又有一架蚊式機投共,內戰後蚊式機隨國民政府遷台,1949年10月25日支援古寧頭戰役地面部隊出動蚊式戰機94架次。登步戰役出動蚊式戰機7架次。第一大隊所裝備的蚊式戰機也從1949年4月的58架,銳減至12月間的19架。1950年第一大隊出動蚊式戰機70架次參加海南戰役,炸射雷州半島船隻。
空軍第一大隊共換裝蚊式戰機90餘架,另有未組裝之60餘架運往台灣。由於海運途中遭海水侵蝕,再加上臺中水湳機場的熱帶潮濕氣候令其木質機身嚴重腐蝕,報廢這類的飛機和拆並故障或摔掉的飛機後清出60至70架。第一大隊移防台南基地時僅剩12架蚊式戰機。1951年底,第一大隊所裝備的所有蚊式戰機均被淘汰,其發動機及所裝機炮移交海軍用於研製快速炮艇。[1][2]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解放軍得到的5架蚊式機其中2架被編入"戰鬥飛行大隊第1中隊"而其餘3架被編入"第3轟炸機中隊",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有兩架飛越天安門廣場,該年12月有一架蚊式機在上海墜毀,解放軍的蚊式機也於1951年退役。
1953年有一架蚊式機被送往北京航空學院作教材,但隨時間推移木結構脫膠開裂,此架蚊式最終被拆解,有部份木材被造成飛機模型,部分部件被保護至今。1986年北京航空館籌建之時,首任館長薛培森在尋獲空軍支持下,於全國各地軍民機場收集展品,在雲南的某機場識別出一片被遺棄的蚊式的左側主翼殘件。現北航館藏有一架蚊式DH-98的機身後段(帶尾翼)殘件,和蚊式的左側主翼殘件。該館於1996年與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交流時,英方意外地發現了這片主翼,因英國當時也無完整的蚊式,十分希望取得此件,提出以一架「鷂式」交換,但北航館最終用一架拉-9交換了一架「鷂式」,不過允許英方對此主翼殘件測繪。而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隨後以此片主翼和自身館藏的其它蚊式殘件為原型參考,複製了1架可飛行的蚊式,於倫敦達克斯福德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展出。而北航館另行複製了1架蚊式的輪廓,將此左翼殘件原件安裝其上,於北京大湯山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
使用國家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Daniel J. March, British Wareplane of World War II,AIRtime Publishing, ISBN 1-880588-28-5
- ^ 臨危受命曇花一現之加製蚊式戰鬥轟炸機.
- ^ 國共戰爭時期1945-1955中國軍用飛機|陳應明、劉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