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國硬幣史 (1714年—190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1714年到1901年,也就是漢諾威王朝統治時期,大不列顛王國英國硬幣的歷史見證了一便士的發展進程:它由鮮少使用的小銀幣轉變為現代英國人廣泛使用的銅幣。所有硬幣的正面都印有君主的肖像,而銅幣和青銅幣的反面都印有不列顛尼亞女神的肖像,象徵着英國女性的化身。

在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一便士作為一種小銀幣,主要是被用作於濯足救濟金或其他皇室慈善,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因此從1787年開始,市面上硬幣的長期缺失並由此導致私人代幣廣泛流通,其中還包括價值一便士的大銅幣。1797年,實業家馬修·博爾頓在伯明翰的蘇荷造幣廠簽訂了一份生產官方硬幣的合同;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賺了數百萬美元。此後,直到1825年,一便士的銅幣才再次發行,且一直延續至1860年。

到了19世紀50年代末,銅幣的狀況變得不盡如人意:市面上大量流通着磨損嚴重的大銅幣,其中有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博爾頓時代。從1860年開始,它們被較輕的青銅硬幣所取代。以維多利亞女王髮型命名的「髮髻硬幣」從那時起一直發行至1894年,到了女王統治的最後幾年還出現了「戴面紗的頭像」或「老人頭像」硬幣,這些硬幣於1895年問世,直到1901年女王去世才停止鑄造。

銀幣(18世紀)

[編輯]

到了1714年,即喬治一世國王在位之初, 硬幣已經用銀這種材料鑄造了大約一千年的硬幣。漢諾威王朝在艾薩克牛頓爵士開始掌管鑄幣廠[1]之時,拉開了序幕。 1702年,牛頓曾考慮發行一種銅幣,但未採取任何行動。[2] 1723年,白銀在皇家鑄幣廠里只是作為開採其他物質的副產品。 那時因「天降橫財」而醜聞纏身的南海公司不得不向倫敦塔的鑄幣廠運送大量銀條。然而,這僅是杯水車薪,牛頓的繼任者約翰·康迪特在1730年寫道,自1701年12月以來,「鑄幣廠沒有進口過任何白銀,只有這些被迫運來的」。[1] 因此在喬治統治初期,只鑄造了少量的一便士銀幣。它和兩便士的銀幣由於體積太小,在各種場合都不被人們所青睞。[3]

朝代的更替並沒有影響一便士銀幣的形狀---銀幣是一種直徑為12毫米、重0.5克的硬幣。喬治時期的硬幣上篆刻着「GEORGIVS DEI GRA」字樣,並在另一面圍繞着加冕數字「I」刻着「MAG BR FR ET HIB REX[a]和日期。約翰·克羅克或他的助手塞繆爾·布爾受命於喬治,設計了出現在早期硬幣上的威廉三世安妮女王的半身像。而硬幣上的羅馬數字I可以追溯到詹姆斯二世統治時期,最初是用它來表示拉丁文「國王」的首字母(IACOBUS),但在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統治時期,當2便士、3便士和4便士被賦予阿拉伯數字時,羅馬數字得以保留下來。硬幣在之後的1716,1718,1720,1723,1725,1726和1727年間不斷得以鑄造,直至喬治去世,他的兒子喬治二世登基。[4]

在18世紀,一便士銀幣的主要用途和濯足救濟金一樣。1727年以後,銀幣還時常用於皇家慈善;造幣廠的生產量足以滿足這一目的,但不足以供市面流通。在某幾年裡,儘管市面上也有兩便士、三便士和格羅特在流通,但濯足救濟金還是只由這些一便士組成。有時銅幣的的年份會出現空白,因為經常會在某一年內就鑄造了足夠量的銅幣,以備不時之需。因為流通中一便士銀幣充足,使得被救濟者們可以放心花掉他們的救濟金。到了1727年,白銀的製造成本過高,鑄造這樣的硬幣成了虧本買賣。1740-1743年間,當其他皇室貨幣開始使用喬治二世的老年半身像時,一便士的硬幣還是維持原有的設計。布賴恩·羅賓遜在他的《皇家濯足儀式》一書中指出,對於一種只少量發行的硬幣而言,不值得花上12周的時間去專門印發新的半身像,何況還需要一個造幣廠的雕刻家來製作新的模具。無論如何,在1727年到1816年間,過高的製作成本,導致市場上只有極少的銀幣流通。[5]喬治二世的硬幣上印有他的左半身像,刻有銘文「(GEORGIVS I I DEI GRATIA)」且一直延續到硬幣的另一面,上面刻着「MAG BRI FR ET HIB REX[b]和加冕日期。1729年,1731年,1732年,1735年,1737年,1739年,1740年,1743年,1746年和1750年,以及1752年到1760年間硬幣不斷得以鑄造。而1733年或1744年沒有發行硬幣,這可能是因為英國的新年伊始還是算作於3月25日,而濯足星期四的日期不包含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6]

Four small silver coins, shown as a set and with both sides visible
1800年的濯足金的系列,包括銀幣(頂部)

喬治三世(1760-1820)統治時期,銀幣繼續主要用作濯足救濟金。1763年、1766年、1770年、1772年、1776年、1779年、1780年、1784年和1786年間發行了一種硬幣,它和前幾年的舊硬幣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刻着喬治三世的頭像和喬治三世「EORGIVS IlI DEI GRATIA"[c]字樣。1792年,硬幣上出現了國王的新半身像,日期為1795年和1800年。1817年、1818年和1820年,銀幣上刻着國王的第三尊桂冠半身像,正面銘文保持不變。在1780年之前,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第一版銀幣的反面圖像一直得以反覆使用,上面的「I」以高浮雕形式出現,銘文是「MAG BRI FR ET HIB REX」[d]。1781年工人們對其進行了修改,降低了背面中央「I」浮雕,修改的原因可能是「I」的部分輪廓過於突出,甚至在硬幣的另一面,也就是國王的頭上依舊可以看到。銀幣的第二版反面花紋一直與1786年使用和低浮雕相似:「I」顯得更為平坦;而第三版反面僅在1792年得以使用,和傳說的一樣,是在較小的皇冠與銘文之下重新設計了一個更小的「I」。1795年和1800年使用的第四版背面花紋與第一種相似,但重新設計了王冠。從1817年開始使用的第五版背面圖案更加突出了加冕的「I」,四周刻有「BRITANNIARUM REX FID DEF」[e] 和日期。從1817年開始,儘管硬幣的重量仍保持在0.5克,直徑已從12毫米減小到了11毫米。[7]

銅幣(1797-1860)

[編輯]

蘇荷鑄幣廠(1797-1807)

[編輯]

到了18世紀下半葉,因為鑄造銀幣數量過少,「找零」的擔子就落在了銅幣上。1797年以前,銅幣的最高面值是半便士,由於許多官方發行的半便士被秘密熔化,用銅製成的輕贗品硬幣開始大量流通。1787年,造幣廠發現流通的「半便士」中至多有8%是真的,但由於運輸困難,[8]撤回現有的銅幣是不切實際的。政府不會設置銅幣稅,因此囤積大量真假銅幣的小商販們只能到處尋求救濟。此外,稀缺銅幣的現象在遠離首都的某些地區時常發生,原因是新發行的銅幣只能在倫敦塔的造幣廠辦公室購買,且每包5先令或10先令。因此到了18世紀80年代末,零錢不足使得雇主們難以向工人發放工資。[9]

a group of worn copper tokens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緊急情況下流通的一便士(中心)和半便士 。

從1787年開始,私人鑄幣廠和公司發行了半便士銅幣和一便士的代銅幣,填補了這一空白。儘管這在法律意義上不是錢,但它們確實發揮了作用,並迅速在全國流通。[10]代幣的製造商大多都是來自伯明翰,在那裡實業家馬修·博爾頓鑄造了大量代幣,還建造了第一個蒸汽驅動的蘇荷鑄幣廠。他還積極遊說,希望簽訂一份鑄造官方銅幣的合同。[11][12]1797年,英國政府與博爾頓訂立了一份合同,要求博爾頓鑄造480噸的一便士銅幣和20噸的兩便士銅幣。這些硬幣是由銅製成的第一批英國官方硬幣,也是第一批用蒸汽而非手工鑄造的官方硬幣。[13]

該硬幣的設計師是博爾頓的雇員康拉德。因為硬幣尺寸較大,加上厚邊上刻有銘文(是打在金屬表面而不是從金屬上凸起),這些硬幣被人們稱之為「車輪」。該硬幣的正面印有喬治三世頭戴桂冠的右側半身像,上面刻着「喬治三世(GEORGIUS III D G REX)」[f],反面則是不列顛尼亞坐在岩石上,面朝左側,手持橄欖枝和三叉戟,上面刻着「不列顛尼亞1797」( BRITANNIA 1797)[14]。儘管不列顛尼亞的形象早年就在半便士和法新上就出現過,但是在1797年鑄造的硬幣中她是第一次被刻繪成海浪統治者,象徵着英國海上強國的地位。[15]盾牌下方的岩石表面印有「SOHO」(蘇荷)一詞。博爾頓用銅的重量來區分1便士和2便士的面值,比如每枚有1盎司和2盎司(1便士- 28.3克,直徑36毫米)。按照英國的標準,1便士的直徑只有1.4英寸多一點,所以17個一便士並排放一起是2英尺。博爾頓還拿到了皇家學會標準英尺的副本,以確保測量正確。[14]雖然他可以先鑄造一便士,之後再去鑄造兩便士,但蘇荷鑄幣廠在面對如此大量的銅幣鑄造時還是遇到了麻煩,於是博爾頓又在蘇荷區建立了一個新的鑄幣廠,到1799年,每個鑄幣廠每分鐘可鑄造60便士。1797年至1799年間在蘇荷區完成的1250噸「車輪製作」(所有發現的硬幣碎片日期都是1797年)超過了18世紀英國皇家鑄幣局鑄造的全部銅幣總額。[16]

A very large copper coin with Britannia on it, dated 1797
博爾頓產的1797"車輪"(兩便士 如圖所示)

筆記

[編輯]
  1. ^ Georgius II Dei Gratia/Magnae Britanniae Franciae et Hiberniae Rex, or George II by the Grace of God/King of Great Britain, France and Ireland
  2. ^ Georgius II Dei Gratia/Magnae Britanniae Franciae et Hiberniae Rex, or George II by the Grace of God/King of Great Britain, France and Ireland
  3. ^ George III by the Grace of God ...
  4. ^ ... Magnae Britanniae Franciae et Hiberniae Rex, or King of Great Britain, France and Ireland
  5. ^ Britanniarum Rex Fidei Defensor, or ... King of the British Territories, Defender of the Faith
  6. ^ Georgius III Dei Gratia Rex, or George III,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引文

[編輯]
  1. ^ 1.0 1.1 Craig,第211–214頁.
  2. ^ Lobel,第583頁.
  3. ^ Craig,第219頁.
  4. ^ Lobel,第579–580頁.
  5. ^ Robinson,第113–121頁.
  6. ^ Lobel,第580–581頁.
  7. ^ Lobel,第581頁.
  8. ^ Craig,第251–253頁.
  9. ^ Selgin,第22–25頁.
  10. ^ Selgin,第41–45頁.
  11. ^ Doty,第27–30頁.
  12. ^ Selgin,第72–73頁.
  13. ^ Selgin,第162–163頁.
  14. ^ 14.0 14.1 Selgin,第163–164頁.
  15. ^ Clay,第53頁.
  16. ^ Selgin,第163–166, 178, 189頁.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