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共馬克思主義綱領
蘇共馬克思主義綱領(俄語:Марксистс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в КПСС)是1990年初在蘇聯共產黨內部產生的一個派系。1990年2月,蘇共決定在7月召開蘇共「二十八大」,並公布供討論的綱領草案。一部分黨員和黨的俱樂部對這一草案提出批評,並草擬了另一份綱領草案。由於這份草案名為「馬克思主義綱領」,該派因此得名。其代表人物包括莫斯科大學經濟系高級研究員安德烈·卡爾加諾夫等。
該派認為,擺脫蘇聯社會危機有兩條道路,一是走向現代資本主義,二是選擇民主與社會主義的道路。他們指出,過去的社會主義模式使社會主義理想失去了民心,因此必須恢復經典的馬克思主義,要求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與不斷變化的世界共同發展和革命化。該派認為,社會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結果,十月革命是世界和俄羅斯社會各種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但弗拉基米爾·列寧去世後,教條主義在黨內占據了主導地位,導致了悲劇性的後果。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領導人利用社會危機,企圖在蘇聯建立資本主義,這只會為一小部分暴發戶和上層自由職業者帶來好處,無法實現經濟現代化。
該派還批評社會民主派,認為其左翼雖然口頭上不放棄社會主義,但卻希望照搬西方的社會經濟結構,提議在向市場經濟過渡前建立防止全面私有化的社會保障體系。而右翼則常常主導社會民主派的政治路線,實際上堅持自由化立場。政治現實迫使這兩翼要麼與自由派聯合,要麼站在社會主義一邊。該派主張,只有社會主義導向的民主運動,才符合社會的根本利益。該派的主要任務是引導社會走向由大多數人共同創造的自由勞動之路。
該派認為,蘇共領導層為了追求統一,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反而加劇了危機,最終會從官僚主義立場演變為社會民主主義立場。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擺脫這一危機,但這種社會主義不同於多黨制、議會民主或蘇維埃制,而是一種自治制。蘇聯應該成為一個在自由、主權和自願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以公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結構,個體經濟必須在國家監督下運行;管理體制應採取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多種形式,反對特權制,監督產品分配,打擊影子經濟,進行價格改革,並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該派主張取消蘇共現有的「兵營式共產主義」模式,但不取消共產黨本身。他們呼籲放棄黨的特權,將權力完全交給國家機關;在思想上與其他政黨劃清界限;進行清黨,清除腐敗分子;推動黨內民主化,允許不同派系表達意見,黨員可自由建立各類組織。1991年8月,該派再次起草自己的綱領,提出在10年內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實行公有制等主張。1991年八一九事件發生後,該派協調委員會決定組建新黨,主張建立「以經濟生活檢驗的共產主義思想為基礎」的政黨。1991年10月,該派建立勞動人民社會黨[1][2][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 ^ Разрыва не было. РКРП-КПСС. 2010-06-25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俄語).
- ^ За что мы боремся. КПСС.org. [2021-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7)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