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編輯次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和類似的wiki網站中,編輯次數(英語:edit count)記錄了特定編者或特定頁面上所有編者所做的編輯數量。此處的「編輯」指對頁面內容的單次更改。在維基媒體計劃中,有許多工具可以確定和比較編輯次數,從而可用作各種目的,其影響具有兩面性[1]

用法

[編輯]
英文維基百科上10,000名最活躍編者的編輯次數與其它編者的編輯次數。其中10,000名最活躍編者以每1,000人的編輯次數劃分,其它編者的編輯以棕色顯示(截至2019年7月3日)

編輯次數常被用來確定一名編者在維基百科活動的程度,有觀點將編輯次數比作「法定貨幣」(coin of the realm[2]。維基百科上存在比較編者編輯次數的工具[3],編輯次數也可讓編者在僅社群成員可參與的選舉中獲得選舉權[1]。在社群決定是否授予一名編者延伸權限時,其編輯次數也常被納入考量[1]

但有觀點指出,這種度量方法無法反映編者貢獻的質量,即輕微的改進甚至是破壞行為產生的編輯次數可能與大量擴充和改進內容產生的編輯次數相同[1][4][5]。破壞行為同樣可以增加特定條目的編輯次數,但這不代表條目的質量得到了提高[6]。特定條目的編輯次數往往反映了總體上對條目的興趣水平,相對鮮為人知或許多人不熟悉的主題長期維持着較低的編輯次數[7]

在極端情況下,注重增加編輯次數而不是改進內容質量的編輯者,可能會因投入過多的時間進行編輯而遭受社會後果[1]。曾有人聲稱一些維基百科管理員進行「飛馳式回退」(drive-by reversing)來提高他們的編輯次數,這種編輯有時進行地非常快,以至於編者根本沒有讀過他們正在回退的內容[8]。痴迷於編輯次數概念的不健康的狀況在維基百科被稱為「編輯次數綜合徵」(editcountitis[1][9][10]

截至2021年1月中旬,維基百科用戶的總編輯次數已達到10億次,其中第10億次編輯由編輯次數最多的非機器人編者史蒂文·普魯特做出,但媒體也注意到曾有幾十萬條早期編輯在軟件升級時丟失[11]。值得注意的是,維基百科中一些編輯次數最高者是由運行自動任務的機器人,而不是人類編者[12]。在人類編者中,一小部分編者的編輯次數占編輯總數的很大一部分[3]

學術研究

[編輯]

2007年的一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是早期關於維基百科的重要學術研究之一[13],這篇論文也被《衛報》提到[14]。其研究團隊由明尼蘇達大學的六名研究人員組成,他們測量了編者的編輯計數與編者向維基百科讀者傳達其作品的能力之間的關係,以「持續單詞瀏覽量 」(persistent word views,PWV)來衡量,即編者寫下的單詞被查看的次數。作者將其統計方法描述為「每當一篇條目被查看時,它的每個單詞也會被查看。當X編者寫下的一個單詞被查看時,他或她將獲得一個PWV。」條目被查看的次數是從Web服務器日誌中獲取的[13]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2年9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期間註冊用戶產生的25萬億PWV。期間編輯計數前10%的編者獲得了86%的PWV,前1%獲得了約70%,前0.1%(4200名用戶)獲得了44%的PWV。PWV排名前10的編者僅貢獻了2.6%的PWV,其中只有三名是編輯次數排名前50名的編者。研究者依據數據得出結論:「PWV份額的增長隨着編輯次數排名呈超指數增長;換言之,精英編輯(編輯最多次數的人)所占的價值比冪定律所歸因的價值要更多。」該研究還分析了機器人對內容的影響。按編輯次數計算,機器人主導着維基百科;編輯次數排名前10中有9個是機器人,排名前50中有20個是機器人。相比之下,按PWV排名,只有兩個機器人出現在前50名中,而前10名中沒有機器人。根據PWV排名前0.1%的編者的影響力的穩定增長,該研究得出結論,具有最高編輯次數的編者「主導着人們訪問維基百科時看到的內容」[13]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8年對通過評選程序成功成為管理員的英文維基百科編者進行了研究,他們設計了一個概率模型,發現編輯次數是他們成功的一個因素,其中某些維基百科命名空間的編輯數更有價值[1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Phoebe Ayers, Charles Matthews, and Ben Yates (2008). How Wikipedia Works: And How You Can Be a Part of It英語How Wikipedia Works. No Starch Press p. 323–24.
  2. ^ Dariusz Jemielniak, Common Knowledge?: An Ethnography of Wikipedia (2014), p. 39, quoting Joseph M. Reagle Jr. (2010), p. 157.
  3. ^ 3.0 3.1 Schiff, Stacy. Know It All. The New Yorker. Vol. 82 no. 23. 2006-07-31: 40 [202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2). 
  4. ^ Claudia Müller-Birn, Janette Lehmann, and Sabina Jeschke, "A Composite Calculation for Author Activity in Wikis: Accuracy Needed", Sabina Jeschke, Ingrid Isenhardt, and Klaus Henning, eds.,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ybernetic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2010 (2010), p. 138.
  5. ^ Adele Godoy Vrana, Anasuya Sengupta, and Siko Bouterse, "Toward a Wikipedia For and From Us All", in Joseph Reagle, Jackie Koerner, Wikipedia @ 20: Stories of an Incomplete Revolution (2020), p. 253.
  6. ^ Andrew Lih, "Wikipedia as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Reliable Source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media as a news resour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per for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nline Journalism (April 16–17, 2004), p. 20.
  7. ^ Ehmann, Katherine; Large, Andrew; Beheshti, Jamshid. Collaboration in context: Comparing article evolution among subject disciplines in Wikipedia. First Monday英語First Monday (journal). 2008-10-06. doi:10.5210/fm.v13i10.2217可免費查閱. 
  8. ^ O'Neil, Mathieu. Cyberchiefs: Autonomy and Authority in Online Tribes. London; New York: Pluto Press. 2009: 163. ISBN 9781849644037. OCLC 656841493. doi:10.2307/j.ctt183pc3c. 
  9. ^ Dariusz Jemielniak, Common Knowledge?: An Ethnography of Wikipedia (2014), p. 40.
  10. ^ Jane Klobas, Wikis: Tools for information Work and Collaboration (2006), p. 199.
  11. ^ Gault, Matthew. The English Language Wikipedia Just Had Its Billionth Edit. Motherboard. 2021-01-15 [2023-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12. ^ Priedhorsky, Reid; Chen, Jilin; Lam, Shyong (Tony) K.; Panciera, Katherine; Terveen, Loren; Riedl, John. Creating, destroying, and restoring value in Wikipedia. GROUP '07: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ACM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November 2007: 259. ISBN 9781595938459. S2CID 15350808. doi:10.1145/1316624.1316663. 
  13. ^ 13.0 13.1 13.2 Priedhorsky, Reid; Chen, Jilin; Lam, Snider (Tony); Panciera, Katherine; Terveen, Loren; Austin, Shane. Creating, Destroying, and Restoring Value in Wikipedia.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ACM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ACM Press: 259–268. 2007 [2023-05-03]. ISBN 978-1-59593-845-9. doi:10.1145/1316624.13166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2). 
  14. ^ Baker, Nicholson.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Wikipedia. The Guardian. 2008-04-10 [201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15. ^ Burke, Moira; Kraut, Robert. Taking up the mop.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Sixth Annual CHI Conference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CHI '08: 3441. 2008. ISBN 978-1-60558-012-8. doi:10.1145/1358628.1358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