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槐
絨毛槐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豆目 Fabales |
科: | 豆科 Fabaceae |
亞科: | 蝶形花亞科 Faboideae |
屬: | 苦參屬 Sophora |
種: | 絨毛槐 S. tomentosa
|
二名法 | |
Sophora tomentosa | |
異名 | |
|
絨毛槐[3](學名:Sophora tomentosa),台灣稱毛苦參[4][5][6][7] [8] [9]。為豆科苦參屬的一個種。別名有絨毛槐(植物分類學報)、海南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嶺南槐樹(中國樹木分類學)、毛苦豆、嶺南苦參、海南槐樹[5]。
原產地與分佈
[編輯]原產地[5]於琉球、小笠原群島及亞洲熱帶海岸地區或島嶼上。 臺灣分佈[6]於臺東、高屏、恆春半島、蘭嶼、綠島珊瑚礁岩上;生於海邊砂地及向陽坡疏林中。
對於蜜蜂與蝴蝶,甚至部分北美地區的蜂鳥來說,毛苦蔘其花蜜可供採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被當地植物愛好者當作旱生園藝造景植物[10],而野外原生的毛苦蔘只分佈在佛羅里達州中部與南部的沿岸區域[11]。其近親特有種則出現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與加勒比海各國[12]。在澳大利亞,毛苦蔘的部分特有種,在部分區域被列為保育類,原因是因為其他物種侵入,以及其海岸棲息地被清理。[13]
用途
[編輯]有下列用途[5]
- 海岸防風林帶、綠籬、行道樹、盆栽;可單植、列植、叢植。
- 園藝觀賞樹:無論花、果、葉、樹形等,均具觀賞價值。
- 藥用:性味:根:苦,有毒。效用:根:緩下,袪痰。根獲全草:清熱利濕,袪痰,消腫止痛,苦味健胃,緩瀉,殺菌止痢。治咽喉腫痛;根:主治霍亂,腹瀉,腹痛,膽汁性嘔氣。
毛苦蔘[14]是中藥名稱,如其名,性味苦沈,猶如人蔘,神農本草經與本草綱目都有記載,傳統醫學用來清熱利濕,驅風,清除腸道寄生蟲;有人當作農用殺蟲劑,以殺死牛或馬等牲畜的寄生蟲或農作物害蟲。
1958年,研究發現,毛苦蔘根部含苦蔘鹼等多種生物鹼,生物鹼是植物自身防止被動物食用的防禦武器,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癌症、肝炎、皮膚病的治療上,顯示其藥用價值比觀賞價值還要高[14]。
植物特性
[編輯]灌木或小喬木[5][15],高 2~4 公尺;枝被灰白色短絨毛。
羽狀複葉長 12~18 公分;無托葉;小葉 5~7 (-9)對,近革質,寬橢圓形或近圓形,稀卵形,長 2.5~5 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圓形或微缺,基部圓形,稍偏斜,上面灰綠色,無毛,具光澤,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幹時邊緣反捲或內折,中脈上面稍凹陷,側脈不明顯。
通常為總狀花序,有時分枝成圓錐狀,頂生,長 10~20 公分,被灰白色短絨毛;花較密;花梗與花等長,長 1.5~1.7 公分;苞片線形;花萼鍾狀,長 0.5~0.6 公分,被灰白色短絨毛,幼時具 5 萼齒,甚小,成熟時簷部偏斜,近截平,萼下有一關節;花冠淡黃色或近白色,旗瓣闊卵形,長 1.7 公分,寬 1 公分,邊緣反捲,柄長約 0.3 公分,翼瓣長橢圓形,與旗瓣等長,具鈍圓形單耳,柄纖細,長約 0.5 公分,龍骨瓣與翼瓣相似,稍短,背部明顯呈龍骨狀互相蓋疊;雄蕊 10,分離;子房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柱短,長不到 0.2 公分。
莢果為典型串珠狀,長 0.7~1 公分,徑約 1 公分,表面被短茸毛,成熟時近無毛,有多數種子;種子球形,褐色,具光澤。花期 8~10 月,果期 9~12 月。
參考資料
[編輯]- ^ Sophora tomentosa.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USDA. [2011-06-09].
- ^ 彭鏡毅. Sophora tomentosa L., 1753 毛苦參.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6-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臺灣)).
- ^ 绒毛槐 Sophora tomentosa L..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2013-01-15].
- ^ 毛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var. kronei (Hance) C. Y. Ma.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簡體中文)
- ^ 5.0 5.1 5.2 5.3 5.4 莊溪. 毛苦蔘. 認識植物.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6)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毛苦蔘. 台灣樹木解說.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中文(臺灣)).
產臺灣南部海邊沙地及向陽坡之疏林中,廣東及海南島亦產之,分布泛熱帶。
- ^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2003-10-01: 262 (中文(臺灣)).
毛苦蔘
- ^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 增訂一版. : 151 (中文(臺灣)).
毛苦蔘
- ^ 鄭武燦. 國立編譯館 , 編.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國立編譯館. : 452 (中文(臺灣)).
0930 毛苦蔘
- ^ Gann, G.D. Natives For Your Neighborhood. The Institute for Regional Conservation, Miami. [24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5) (英語).
- ^ Wunderlin, Richard; Bruce Hansen. Atlas of Florida Vascular Plants. Institute for Systematic Botany,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Tampa. [24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 ^ plants.usda.gov.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4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英語).
- ^ Sophora tomentosa (a shrub) - endangered species listing. New South Wale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24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0) (英語).
- ^ 14.0 14.1 李淑芬. 毛苦蔘. 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 2010-11-25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中文(臺灣)).
- ^ 毛苦蔘. 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1) (中文(臺灣)).
小喬木,被灰色絨毛。小葉15-19,半革質,倒卵形,長2.5-5,寬1-2 cm,上疏絨毛,背面密絨毛,先端圓形。莢果6-8粒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