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腳石 (電影)
絆腳石 Stolperstein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德特·弗蘭克 |
編劇 | 德特·弗蘭克 |
主演 | 貢特·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 烏塔·弗蘭克(Uta Franke) Peter Jordan Dorothy Jordan |
配樂 | Andreas Hornschuh Matthias Hornschuh |
攝影 | Börres Weiffenbach |
剪輯 | Jana Teuchert |
製片商 | Hanfgarn & Ufer |
片長 | 76分鐘 |
產地 | 德國 奧地利 |
語言 | 德語,英語字幕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德國2008年11月6日公映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絆腳石 |
《絆腳石》(德語:Stolperstein)是德國一部關於藝術項目絆腳石的紀錄片。該片由德特·弗蘭克導演,生動塑造了項目的發起者和主要推動人——雕塑家貢特·德姆尼希,講述了絆腳石項目從創立到發展的複雜過程,超過22000塊絆腳石的產生歷程,和由此引發的公眾爭議,以及當今社會對眾多納粹受害者的人生經歷所秉持的觀點和態度。
上映日期
[編輯]2008年8月,電影在羅加諾國際影展上放映。2008年9月7日,Arte電視台播放了電影的一段縮減版。2008年10月8日,電影參展奧斯納布呂克獨立電影節並參與了奧斯納布呂克和平電影獎的角逐。2008年11月1日,電影在科隆的Odeo電影院舉行院線首映式,並從11月6日起在全德國上映。多家電視台也放映了電影的一個45分鐘縮減版。
影片內容
[編輯]電影的主角是帶着牛仔帽的概念藝術家貢特·德姆尼希。當時,他已經把超過22000個德國和歐洲受納粹迫害者的名字嵌入人行道。而這些只是六百萬受難者中的一部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被忘記了。德特·弗蘭克導演陪同德姆尼希去拜訪他的同伴和助手。德姆尼希的項目遭到新納粹主義的反對,猶太社區代表的抵制,在某些地方甚至還遭到禁止。儘管如此,每塊絆腳石背後,都有志願者和私人捐助的大力支持。過去數年裡,許多地方都發起了公民運動,且運動的規模日益壯大。這部電影不僅是對藝術家的刻畫,也是一部公路電影,同時也記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非集中式紀念碑的發展史。導演弗蘭克記述了一位不知疲倦、把喚醒世人重新關注那些被遺忘的個人歷史當做畢生事業的藝術家。
各地的人看過電影之後,反應不一:
- 漢堡的三個女人不遺餘力地擦亮絆腳石,以彌補她們曾經在納粹親衛隊工作的父親留下的沉重遺產。
- 英國的一名男子為了留下自己被害父母在慕尼黑寓所前的絆腳石,和慕尼黑市議會的克里斯蒂安·烏德、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前主席夏洛特·克諾布洛赫發生爭論,但最終失敗。
- 奧地利的兩個辛提人把霍赫布格-阿赫的兩塊絆腳石當做他們祖父的墓碑。
- 匈牙利的一個年輕女人希望借這個藝術項目來發動她的同胞討論被壓抑的過去。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絆腳石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銅板,而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面對歷史的機會。大量的諮詢和申請接踵而至,藝術家德姆尼希依然堅持手工製作和鋪裝每一塊絆腳石。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將當年受難者的個人命運真正帶回他們的家。在電影裡,德姆尼希說:
“ | 我覺得,我們想通過一種方式來減輕我們的負罪感。其實,站在絆腳石前的應該是我們的父母。但現在,只有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替他們站在這裡了。 Ich glaube, wir möchten irgendwie das Gefühl haben, dass wir unsere Schuld abtragen. Wenn da jetzt unsere Eltern stehen würden, vor den Stolpersteinen, das wäre richtig. Stattdessen stehen wir Kinder davor.[1] |
” |
評論
[編輯]- Arte電視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絆腳石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銅板,而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面對歷史的機會。藝術家德姆尼希依然堅持手工製作和鋪裝每一塊絆腳石。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將當年受難者的個人命運真正帶回他們的家。」[2]
- Film-suche.de:「科隆藝術家貢特·德姆尼希想為六百萬由於種族和政治原因被納粹屠殺的人在他們生前的住所前立下這些紀念石塊,有點瘋狂的成分。這是一個現代版的西西弗斯的苦役,僅僅通過一個小小的動人的舉動,將納粹無以言表的滔天罪行,通過就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驅逐行動的發生地,變得觸手可及。」[3]
- Gay-web.de:「多特·弗蘭克跟隨藝術家貢特·德姆尼希踏上他在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鋪石之旅,為我們展示了科隆這個手工業城市以及德姆尼希藝術項目的發展史。這個項目已經漸漸發展成為一種邏輯上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光針對藝術家德姆尼希,也包括委託德姆尼希鋪『絆腳石』的那些人。委託人的敘述表明,無論是『絆腳石』,還是其所代表的個體懷念文化,都是有意義的。正因如此,這個非集中式的藝術項目與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一起被置於一場激烈的討論中。」[4]
- 《日報》:「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講,如果這部電影能再講述一下絆腳石項目在慕尼黑遇到的讓人失望的阻力,以及德姆尼希為之付出的非凡貢獻,一定會更好看。可德法合作的arte電視台卻沒把德特·弗蘭克這部的電影當回事:電影的播出時間是一個周日的中午一點。」[5]
影片租借
[編輯]根據官方聲明,未曾在院線上映的城市和地區也可以另行放映《絆腳石》[6]。此外,也可以組織邀請女導演德特·弗蘭克、藝術家貢特·德姆尼希和烏塔·弗蘭克參加討論活動。
外部連結
[編輯]- 絆腳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頁面。(英文)
- 採訪藝術家貢特·德姆尼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 3sat的評述(德文)
- film-zeit.de刊載的媒體評論對比[永久失效連結](德文)
- n-tv的評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 Moviemaze的評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 製片方Hanfgarn & Ufer主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註解
[編輯]- ^ 《用腳踩——藝術家德姆尼希的絆腳石作為紀念碑飽受爭議(Mit Füßen getreten - Stolpersteine des Künstlers Demnig sind als Form des Gedenkens umstritten)》,3sat,2008年8月26日。(德文)
- ^ arte電視台的評論[永久失效連結],2008年9月7日。(德文)
- ^ Film-suche.de的評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 ^ Gay-web.de的評論[永久失效連結]。(德文)
- ^ taz的評論,2008年9月9日。(德文)
- ^ 項目主頁,近況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年8月20日的記錄有此聲明。(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