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約翰·海因里希·馮·施密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海因里希·馮·施密特
Johann Heinrich von Schmitt
出生1743年
 哈布斯堡君主國佩斯
逝世1805年11月11日(61-62歲)
 哈布斯堡君主國迪恩施泰因48°23′14″N 15°31′13″E / 48.38722°N 15.52028°E / 48.38722; 15.52028
效命 哈布斯堡君主國
軍種總司令部參謀長
服役年份1761年-1800年;1805年11月
軍銜中將
參與戰爭法國大革命戰爭
第三次反法同盟 

約翰·海因里希·馮·施密特(德語:Johann Heinrich von Schmitt,1743年—1805年11月11日),神聖羅馬帝國軍官,哈布斯堡王朝最成功的參謀長之一。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期間,他最高的軍銜是中將

在奧地利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他作為測量員、地圖製作者和戰略家獲得了良好的軍事聲譽。他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期間擔任奧軍參謀部的軍需官。施密特是1796年萊茵戰役的策劃者。晉升少將後,他是卡爾大公在德國西南部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最值得信賴的顧問之一。

1799年,他的名譽因參加拉施塔特大會的法國代表遭到暗殺而受損,但他的同謀並未得到證實。由於與新任哈布斯堡軍隊總司令的衝突,他於次年退休。1805年戰爭再次爆發時,他被召回部隊並分配到多瑙河上的俄奧聯合部隊。11月11日,施密特在迪恩施泰因戰役中被友軍炮火擊斃。

家庭與教育

[編輯]

約翰·海因里希·馮·施密特出生於1743年,他是奧地利一個騎兵團的騎兵隊長約翰·塞巴斯蒂安·馮·施密特的兒子。施密特可能出生在匈牙利佩斯,或者如其他消息來源所稱,出生在巴伐利亞[1]1743年,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他父親的軍團參加了薩哈伊戰役,隨後又參加了對布拉格的圍攻,隨後於1743年在巴伐利亞和萊茵蘭執行任務[2]他的父親於1752年去世,施密特14歲時就讀於瑪利亞希爾夫的帝國工程學院。在那裡,他接受了全面的工程技術培訓,以及為軍官提供的所有其他主要科目的教育,特別是與戰爭和科學有關的科目。[3]

三年後,即1761年11月15日,施密特以少尉軍銜進入一個步兵團服役。在這個團服役期間,施密特參加了七年戰爭[3]缺乏準確的地圖阻礙了七年戰爭的進行,1764年,施密特被分配到一個項目,以提高軍隊的地圖製作能力。科學背景出身的士兵或受過軍事教育的士兵在戰場上的作用導致奧軍上層對軍官培訓和教育的投資。施密特和他的導師卡洛斯·帕拉維奇尼站在這場運動的最前沿,尤其是在地圖製作的發展方面。[4]1769年2月1日,在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這項任務後,施密特晉升中尉,並被調到重組後的總司令部參謀部。[5]

軍事生涯

[編輯]

從1769年到1778年,施密特被分配到軍事邊境、哈布斯堡和奧斯曼帝國的邊境地區,並在與奧斯曼帝國接壤的巴納特特梅斯瓦爾附近長期停留。1778年,他晉升上尉,並在短暫的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中對抗普魯士,之後他被調回巴爾幹邊境地區,並一直待到1782年。他對鄉村的透徹了解保證了他在土耳其占領的波斯尼亞進行地圖製作和情報任務,以收集信息,為即將到來的戰役做準備。特別是,他開發了關於奧斯曼軍事形勢的材料。他在奧西耶克的偵查情報工作令他的上級非常滿意,當戰爭在1787年爆發時,他被分配到斯拉沃尼亞軍團的總參謀部。1788年4月24日,施密特參加了攻占塞爾維亞沙巴茨要塞的行動。1788年5月14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親自提拔他為少校。1789年,施密特參加了貝爾格萊德圍城戰,1790年2月23日,他晉升為中校。1790年3月,他在陸軍元帥恩斯特·勞頓的指揮下調往波希米亞,準備對普魯士王國採取軍事行動。當戰爭計劃被取消時,他於1791年被轉移到奧屬荷蘭,以幫助遏制當地的起義。[6]

施密特的軍銜晉升[3]
  • 中尉:1769年2月1日
  • 上尉:1778年3月23日
  • 少校:1788年5月14日
  • 中校:1790年2月23日(1790年2月14日正式晉升)
  • 上校:1793年9月3日
  • 少將:1796年9月6日(1796年6月10日正式晉升)
  • 中將:1800年3月1日(1800年3月2日正式晉升)
  • 退休:1800年8月18日
  • 重回現役:1805年11月

法國大革命戰爭

[編輯]

1792年4月,在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之間的第一次反法同盟開始時,施密特是奧屬荷蘭帝國主力軍的一名參謀。他在保衛幾場先頭戰役中表現出色。1793年9月3日,在晉升為上校後,他在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王子手下服役。1794年秋,施密特組織了帝國軍隊從奧屬尼德蘭的陣地向東到萊茵河的撤退。[6]

1796年4月,他仍在原部隊服役,但卻被奧皇弗朗茨二世任命為卡爾大公的幕僚。施密特與他的副手安東·邁耶·馮·海爾登斯菲爾德一起策劃了1796年的戰役,在經歷了幾次初步挫折之後,奧地利帝國在安貝格戰役(1796年8月24日)和維爾茨堡戰役(1796年9月2日)中取得了勝利,法國人撤退到萊茵河西岸。1796年9月6日,施密特晉升少將。[6]

施密特作為參謀長的任期在1799年被短暫中斷,當時有傳言稱,他與4月29日法國參加拉施塔特大會的代表被暗殺有關。暗殺發生在代表團離開城市時。對暗殺事件的官方調查給施密特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以至於他暫時辭去了卡爾大公的參謀長一職。他從未與暗殺事件有任何聯繫,並最終被恢復了職務。1800年3月1日,施密特晉升中將,但在那年晚些時候,弗朗茨二世將陸軍總司令卡爾大公解職。58歲的施密特要求退休,聲稱他累了,不能再應付工作的壓力,但皇帝拒絕了他的要求。新任指揮官帕爾·克雷元帥保留了施密特的參謀職務,但他很少聽施密特的意見。當克雷更多地依賴別人而不是施密特時,施密特再次要求退休,但再次被拒絕。1800年8月19日,當克雷附議時,弗朗茨二世批准了施密特的申請。施密特先去了維也納,然後去了布爾諾附近克羅梅日什的霍斯蒂茨。在那裡,他與朋友費迪南德·里特·馮·蓋斯勒恩住在一起,直到1805年。[6]

召回現役

[編輯]

在1805年–1806年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期間,作為奧地利最有能力的參謀長之一,施密特因組織具有挑戰性的奧俄撤退這一特定任務而被要求返回現役。帶着弗朗茨二世給俄羅斯步兵將軍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的一封熱情洋溢的認可信,施密特抵達俄羅斯總部並被任命為盟軍軍需總參謀長。施密特在多瑙河畔的梅爾克大修道院會見了俄羅斯將軍,他和指揮官們制定了一項計劃,在迪恩施泰因附近包圍莫蒂埃的法國軍隊。為此,在場的將軍們不僅借鑑了自己的軍事經驗,還召集了來自該地區的一名上尉,利用他的地理和當地知識來進行軍事部署。[7]

迪恩施泰因之殤

[編輯]
A lithograph showing several men, obviously soldiers because they are wearing uniforms and bearing weapons, on a battlefield in the moonlight. In the background stands a castle on a tall peak; between the castle and the men are steep valleys, smoke from cannons, and other indications of violence. The full moon shines on the battlefield.
在戰鬥結束的黑暗和混亂中,施密特被俄軍士兵發射的子彈擊中

愛德華·莫蒂埃帕紹林茨維也納進發,沿多瑙河北岸行進。他新創建的第8軍團,被稱為莫蒂埃軍團,由三個步兵師組成,但是軍團沿着一個長約56公里的行軍路線分段行軍。這種過度擴張使軍團的北翼沒有受到保護,違背了拿破崙的明確指示。施密特的計劃利用了這個錯誤。1805年11月11日,庫圖佐夫的縱隊困住了莫蒂埃的一個師,由泰奧多爾·馬克西姆·加贊將軍指揮。俄國人使用詭計誘使加贊對一支小部隊發動攻擊,然後將這支部隊困在兩個俄軍縱隊之間。法國人被俄國人前後包圍,困在迪恩施泰因的洪泛平原上。法軍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但第二個法軍步兵師於午後抵達並在側翼攻擊俄軍,但當施密特率領另一支俄軍縱隊出山時,他們自己都感到驚訝。[8]加贊的步兵師損失了超過40%的人員、戰旗和火炮。[9]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在最後時刻,法軍正乘着船通過多瑙河撤離。在混亂中,施密特在瓦爾德施泰因和赫杜爾格拉本之間的一片空地上被俄羅斯火槍手射中了。[10]在俄羅斯軍隊服役的德國人威廉·馮·科策布(Wilhelm von Kotzebue)後來報告說,縱隊穿過林道進入河邊的主幹道;他們立即進入了皮埃爾·杜龐的法國龍騎兵前哨和德米特里·多赫圖羅夫的俄羅斯軍隊之間的交叉火力網。施密特當場陣亡並與同時陣亡的一些俄軍士兵一起被埋葬在戰場上。雖然他的墓地位置從未被確認,但1811年,後人在克雷姆斯附近的一個公園裡為他豎起了一座紀念碑。[11]

評價

[編輯]

當拿破崙的軍隊在1805年威脅維也納時,皇帝讓施密特回到現役,負責組織奧地利軍隊撤退的具體任務。作為陸軍、下萊茵河、萊茵河和德國陸軍的總參謀長,他組織了各種演習和作戰計劃,但經常受到崎嶇地形的阻礙。施密特死後,在霍恩林登擊敗奧地利的魏羅特制定了盟軍在奧斯特里茨的總體作戰計劃。軍事歷史學家迪格比·史密斯認為,施密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軍官和出色的戰術家,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的作用會比他的接班人更高。從長遠來看,施密特的計劃不太可能改變整體結果——奧斯特里茨戰役可以說是拿破崙最出色的戰役之一——但毫無疑問,施密特的作戰計劃將比盟軍使用的計劃要更好。[12]

引注

[編輯]
  1. ^ (德語) Ranier Egger. Das Gefecht bei Dürnstein-Loiben 1805. Wein: Bundesverlag, 1986, p. 28. Digby Smith. (Johann) Heinrich von Schmitt (S3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eopold Kudrna and Digby Smith (compiler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ll Austrian General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and Napoleonic Wars, 1792–1815. The Napoleon Se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bert Burnham, editor in chief. April 2008 version. Accessed 23 January 2010.
  2. ^ (德語) Wrede, p. 154.
  3. ^ 3.0 3.1 3.2 (德語) Jens-Florian Ebert. Heinrich von Schmit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ie Österreichischen Generäle 1792–1815. Napoleon Online. Accessed 23 January 2010.
  4. ^ Erik Lund, War for the Every Day: Generals, Knowledge and Warfa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9, ISBN 978-0-313-31041-6, pp. 152–154.
  5. ^ (德語) Egger, Gefecht, p. 28; Smith. Heinrich von Schmit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6.0 6.1 6.2 6.3 (德語) Ebert. Heinrich von Schmit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Robert Goetz. 1805: Austerlitz,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hird Coalition.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2005, pp. 76–77.
  8. ^ Goetz, p. 77.
  9. ^ Digby Smith. Napoleonic Wars Databook: 1805, London: Greenhill Publishing Co., 1998, p. 213.
  10. ^ Smith. Heinrich von Schmit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德語) Egger, Gefecht, pp. 28–29.
  12. ^ Smith, Databook, p. 213; After the battle, Weyrother retired to Vienna, and died there a few months later. See Smith, Weyroth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eopold Kudrna and Digby Smith (compilers).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