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窺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婦科檢查中所用的拋棄式雙瓣塑膠陰道窺器

窺器(speculum)也稱為診查器開張器,是用來診查身體孔口(如陰道肛門鼻孔耳道口腔)的醫療器材,會針對不同的身體孔口設計不同的外形。其中用於檢查陰道的器具稱為窺陰器,因其形狀類似於的嘴,故又稱鴨嘴器,並在色情影片中也有作為道具應用。窺器的使用目的類似內視鏡,是為了看到孔口內部的情形。不過內視鏡是透過光纖傳遞影像,而窺器的目的是可以直接看到內部的情形。

有些窺器可以使身體孔口的通道維持直線,方便直視到內部。而有些窺器可以擴大身體的孔口,方便檢查。

歷史

[編輯]
古羅馬的三種窺器
14世紀、15世紀及16世紀的窺器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已開始使用陰道以及肛門的窺器[1][2],在龐貝也有發現窺器[3][4]。現代的陰道窺器是由J·馬里恩·西姆斯所開發,包括一個空的圓柱,一端有可分成兩半的圓形開口,類似鴨嘴。在檢查時會用陰道窺器使陰道擴張,以檢查陰道以及子宮頸的情形。

現代陰道窺器的發明者J·馬里恩·西姆斯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醫生。他在1845年到1849年在沒有麻醉的情形下,至少為12名女奴進行了手術。在這些手術中,他開發了治療瘻管的方法,也發明了鴨嘴窺器。他所做的手術以及發明現代的陰道窺器,讓一些人稱J·馬里恩·西姆斯為「現代婦科之父」[5]

在1860年代時,陰道窺器已整合到英國的刑事調查中。依照英國的傳染病防治法(Contagious Disease Act),被判賣淫罪的婦女要強制接受子宮頸檢查[6]。在19世紀時,陰道窺器成為婦女和其婦產科醫生之間脆弱關係的象徵。在就診時一般會避免使用陰道窺器,大部份的陰部疾病會以症狀以及觸診腹部來診斷的。一直到1910年代為止,醫生都還認為陰道窺器不如「有教養的碰觸」[7]

一直到二十世紀,陰道窺器已成為婦科實務上常見的工具,都還是有這類的疑慮。護理師常會扮演重要角色,確保在醫療檢查過程中適當的使用陰道窺器[7]。1946年和1956年版,針對婦科護理師的教科書要求護理師在檢查時必須在場,以保護醫師和患者「免受黑函勒索」[8]

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85%的婦產科醫師是女性[9],因著這樣的轉變,陰道窺器在就診時的使用情形也隨之改變。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urgical Instruments from Ancient Rome. Virginia.edu.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3-05-19 [202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9). 
  2. ^ Vaginal Speculum, Roman, 100 BCE-400 CE. Jstor.org. 2023-05-19 [2023-05-19]. JSTOR co85154. 
  3. ^ Cecilia Mettler.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Blakiston Co (1947). ASIN B0006FF3UQ. 
  4. ^ Milne, John Stuart. Surgical Instruments in Greek and Roman Time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07: 150–152 [2023-05-19]. 
  5. ^ Blei, Daniela. Women Are Reinventing the Long-Despised Speculum. The Atlantic. March 8, 2018. 
  6. ^ McElroy, Wendy. The Contagious Disease Acts. The Future of Freedom Foundation. March 1, 2000. 
  7. ^ 7.0 7.1 Sandelowski, M. This most dangerous instrument: propriety, power, and the vaginal speculum. 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January–February 2000, 29 (1): 73–82. PMID 10660279. doi:10.1111/j.1552-6909.2000.tb02759.x. 
  8. ^ Crossen & Campbell, 1956, p. 53; Crossen & Hoffert, 1946, p. 175
  9. ^ Vassar, Lyndra. How medical specialties vary by gender.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February 1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