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石西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西民(1912年—1987年10月17日),原名士耕浙江浦江人。中華民國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1]

生平

[編輯]

1928年,石西民參加上海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濟會等左翼組織。1929年2月,石西民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任中共滬東區委宣傳部幹事。1931年,考入上海江南學院政治經濟系學習。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兩次參加上海學生赴南京抗日請願團及營救北平學生的示威。1932年2月,轉入中國公學學習。1932年9月,離開上海來到北平,先後在北平大學民國大學學習。[1]

1934年,石西民在上海參加錢俊瑞薛暮橋孫冶方等人發起成立的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參加《中國經濟情報》的編輯任務。1936年1月,石西民應聘擔任《申報月刊》編輯,發表了許多經濟及時事評論。抗日戰爭爆發後,石西民作為《申報》記者赴華北戰地採訪。1937年11月,在武漢參與創刊《新華日報》,任要聞版編輯。《新華日報》遷至重慶後,1939年9月石西民出任該報編委、編輯部主任。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石西民先後與潘梓年章漢夫替中共宣傳鼓動,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1945年,任中共《新華日報》採訪部主任。1946年10月,石西民來到延安,任新華通訊社社委及《解放日報》副總編輯。[1]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石西民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任內籌建《新華日報》,併兼任該報社長。1954年2月,石西民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秘書長。1955年5月來到上海,歷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分管上海市的宣傳、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曾經主管《辭海》的修訂,主持創建上海舞蹈學校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對上海戲曲學校的發展給予支持。1965年2月,石西民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75年10月,出任國家出版局局長。1980年,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郭沫若著作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名譽所長。[1]

1987年10月17日,石西民在北京病逝,享年75歲。[1][2]

著作

[編輯]
  • 《時代鴻爪》
  • 《石西民文集》

家庭

[編輯]
  • 妻:吳偉
  • 長女:石曉華,電影導演。
  • 女兒:石小援[3]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俯仰之間——石西民紀念文集》